东南大学2025年计划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等9个工程类以及临床医学类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L>TD'48s
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本科直博。 UB4 M=R|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n1Y3b~E?E
一、申请条件 ?;//%c8,.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P/'9k0zs)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yXpU)|o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的标准,心理健康。 /!u#S9_B
4.报考学科相关领域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两封。 v7L}I[f
5.通过申请考核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2K8?S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毕业证书)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D>YbL0K>X~
(2)申请者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l9 K 3E<g
① CET-6≥426或CET-4≥497或IELTS≥6.0或TOEFL≥85; e^Ds|}{V
② 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NWGSUUa
③ 在国外留学并获得教育部学位学历认证。 [~
Wiy3n
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但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kwy2
(3)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已发表 2 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 5 名); C&\vVNV;9
(4)持国(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国(境)外大学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和成绩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且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A ko}
v"d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等教育部专项计划的考生,须符合教育部公布的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和要求。 ic"n*SZa
(6)报考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类别须选择“非定向就业”,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f>u{e~Q,
① 全日制医学硕士往届生:报名时须已获得《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医学硕士学位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资格证书。要求硕士专业方向、规培方向及执业方向均与报考方向相符。 }x[d]fcC
② 全日制医学硕士应届生:报名时须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且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医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要求硕士专业方向、规培方向均与报考方向相符。 bEXm@-ou
6.通过硕博连读方式申请的考生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qmps(T
(1)申请者现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或三年级硕士研究生。 )6S
;w7
(2)申请者须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原则上规格化均分不低于80分;对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者可适当放宽要求,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
k6)
(3)申请专业一般应与硕士专业相同;如跨一级学科申请硕博连读,须提供书面理由和相关证明材料,后期将由接收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5>XrNc91
(4)我校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者,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东南大学硕士学位。 3b_tK^|'
7.通过本科直博方式申请的学生按《东南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执行。拟录取为本科直博的学生,请在报名期间与拟录取学院确定导师。 NZ\aK}?~
!
8. 2023级进入硕博贯通培养体系且通过博士资格考核的学生,拟录取为2025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硕博贯通培养导师,须按照本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且春季入学。 :Rs% (Z
9.其他说明: )8c`o
(1)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被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cI
)X
Xb4
(2)申请者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若一经招生单位或相关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q4k
)E
(3)申请者如存在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 a<.7q1F
二、工作程序 5(/ 5$u
1.申请者按规定时间在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上报名,同时上传申请材料,具体要求详见《东南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 3^LSK7.:
2.各学院根据本简章要求制定《2025年全日制博士生招生工作细则》。学院成立专家小组,对申请者的资格和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并报送研招办审定。
c|N!ZYJI
3.学院成立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 5G~; g
4.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在招生计划内按照“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结合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 B~9Ue!
5.拟录取的硕博连读生一般直接转博,不做硕士学位论文;拟申请硕士学位的,须经报考导师同意,并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转入博士生阶段后,原硕士生学籍自行终止,基本学制与普通博士生相同。 ZCQ7xQD
6.拟录取博士生可选择2025年春季或秋季入学,硕博贯通生须春季入学,录取资格只在2025年度有效。考生报名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填写入学时间,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W|U!kqU
7.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8s4y7%,|
8.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包括工程类专业博士和临床医学类专业博士)招生工作预计安排在2025年春季,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非全日制博士招生另行安排。 n6gYZd
9.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考核前由所在学院通知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 e75k-
三、报考类别 }2Lh'0 xY
1. 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考生报名时应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 r)|X?
(1)非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向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调取人事档案,学生毕业时采取“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YyX/:1 sg>
(2)定向就业:录取前,我校须和考生及其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不转户口、人事档案等,学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等专项计划考生必须选择“定向就业”。 %Fc,$ =
2. 关于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jBd3GdlZ
(1)原则上,我校理工科各学院全日制只招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专项计划除外)。 K\&A}R
(2)非理工科学院允许少量在职人员报考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学院全日制录取人数的10%。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在职考生除满足申请考核的基本报考条件外,还须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后期将由学院专家小组审核认定。 D[)")xiG
(3)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承诺如被录取,保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将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NF1e>O:a<
(4)在职人员报考我校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前,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在申请表上填写是否同意报考的意见,否则申请无效;如被录取,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转人事和工资关系;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不参评奖助学金。 O)MKEMuA
(5)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_+vjV;5
四、关于各专项计划招生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