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199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 r
tf>\j+
1、 DNA双螺旋结构中除Waston-Crick提出的外,还有哪些,说明其结构。 |)pT"`
答:DNA双螺旋还有Z-DNA和A-DNA的存在。 Z-DNA的双股螺旋为左旋型态,与B-DNA的右旋型态明显有所差别。其结构每两个碱基对重复出现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间的差别较A型及B型小,只在宽度上有些微差异。这种型态并不常见,但某些特定情况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盐份与某些阳离子浓度高时。A-DNA拥有与较普遍的B-DNA相似的右旋结构,但其螺旋较短较紧密。A-DNA一般只有脱水的DNA样本中才会出现,可用来作晶体学实验。此外当DNA与RNA混合配对时,也可能出现A-DNA形式的螺旋。 j4H,*f
c
.knRH^
2、 蛋白质的右手螺旋结构。 Z'WoChjM
答:①肽链以螺旋状盘卷前进,每圈螺旋由3.6个氨基酸构成,螺圈间距(螺距)为5.44埃;②螺旋结构被规则排布的氢键所稳定,氢键排布的方式是: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与其氨基侧相间三个氨基酸残基的C=O形成氢键。这样构成的由一个氢键闭合的环,包含13个原子。因此,α-螺旋常被准确地表示为3.613螺旋。螺旋的盘绕方式一般有右手旋转和左手旋转,在蛋白质分子中实际存在的是右手螺旋。 &{y-}[~
lh~!cOm\=E
3、 DNA的超螺旋结构?哪些易形成超螺旋结构。 8*4X%a=O
f
答:超螺旋DNA是闭环DNA,没有断口的双链环状DNA。由于具有螺旋结构的双链各自闭合,结果使整个DNA分子进一步旋曲而形成三级结构。自然界中主要是负超螺旋。另外如果一条或二条链的不同部位上产生一个断口,就会成为无旋曲的开环DNA分子。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质粒或病毒DNA都含有闭环和开环这二种分子。可根据两者与色素结合能力的不同,而将两者分离开来。 #12PO q
在双螺旋结构中,没旋转一圈含有10个碱基对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少于10个就会形成右手超螺旋,反之为左手超螺旋。前者称为负超螺旋,后者称为正超螺旋。。原核细胞中的DNA超螺旋是在DNA旋转酶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形成的环状DNA负超螺旋,真核细胞中的DNA与组蛋白形成的核小体以正超螺旋结构存在 A#2Fd7&
.0.Ha}{6b
4、 用蛋白质结构特点说明抗原、抗体结合的机理。 R S;r
答: @(Ou;Uy
$0D]d.w=
5、 反刍动物利用纤维素的代谢过程。 uQ9
P6w=Nt
cL<
6、真核生物mRNA结构特点。 1/6 G&RB
答:真核生物mRNA(细胞质中的)一般由5′端帽子结构、5′端不翻译区、翻译区(编码区)、3′端不翻译区和3′端聚腺苷酸尾巴构成分子中除m7G构成帽子外,常含 有其他修饰核苷酸,如m6A等。 8_8R$=V
J'b*^K
7、蛋白质中Lys的测定方法。 d1``}naNw
答:Lys: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可以用层析或者电泳的方式来测定。 #{UM4~|:
@aY 8VL7C0
8、肽、肽键、肽链、蛋白质的概念 +<|6y46
答:肽是由氨基酸的胺基(-NH2)和羧基(-COOH)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后,形成的链状分子。 e6
QUe.S
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WB{AI
肽链: 由多个氨基酸借肽键线性连接而成的。 m+"?;
;s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分子呈线性排列所形成,相邻氨基酸残基的羧基和氨基通过形成肽键连接在一起。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 dilRL,
+P6q
wh\v
9、计算等电点。 @iS(P u
答:氨基酸的等电点是在一定 pH条件下,某种氨基酸接受或给出质子的程度相等,分子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就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yfn!TR
公式: pH=(pKn+pKn+1)/2 2"c$
#N
n:氨基酸(或多肽)完全质子化时带正电荷基团数 F%+/j5~^
pK: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 @i$9c)D
等电点时溶液的pH与氨基酸的浓度无关。通常氨基酸的的酸解离与碱解离的程度不同,纯氨基酸溶液不能达到其等电点,可以通过加入酸或碱调节其 pH以达到等电点pH Tc T%[h!
SLD%8:Zn
10、体液PH调控机制。 -s,^_p{H
11、复制、转录何以保证其忠实性。 bezT\F/\
答:保证复制忠实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DNA聚合酶的高度专一性(严格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错配率为7 ´10-6 )②;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错配碱基被3’-5’外切酶切除)③;起始时以RNA作为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