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0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2002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地质学博士考试大纲

2002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X,);5S  
《石油地质学及其新进展》考试大纲 Xv&&U@7  
石油地质学基础部分(70分)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qL{w&R  
一、油的成分和性质 )-s9CWJv  
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 a7fFp 9l!  
三、油田水的成分和类型 LJc"T)>$`  
四、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 _ g8CvH)?!  
      五、石油沥青类中的碳、氢、硫、氧、氮同位素 v H?rln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O=PVW2S  
      一、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的基本原理和模式 m}$7d5  
      二、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判识 3-PqUJT$   
      三、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WR<?_X_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z kzuh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yp!7^  
      二、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chE}TK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lV'}0u)  
      四、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理 x>bGxDtu*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vsX (/WU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相态、通道和模式 PrKH{nyJk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通道、方向和时期 jf^BEz5  
三、油气运移的疏导体系 :OFs" bC  
四、地下流体势分析 4o<rj4G>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os,s[w  
      一、圈闭与油气藏的基本概念 q"e]\Tb=we  
二、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油气聚集的基本原理 VTwDa*]AhB  
三、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及油气成藏史研究 )kT.3 Q  
第六章 地温和地层压力及其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3oOr*N3R  
      一、地温场与古地温研究 fgoLN\  
      二、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4q"4N2  
      三、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2e9.U/9  
   第七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FyQr$;r  
     一、构造油气藏 bE;c&g  
 二、地层油气藏 ;pw9+zo ^M  
     三、岩性油气藏 /Nkxb&  
     四、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YsMM$rjP +  
   第八章 油气聚集单元 `&9iC 4P  
     一、油气田及其类型 Q2!5  
     二、油气聚集带及其类型、油气藏组合、在盆地中的分布 #g/m^8n?s  
     三、含油气盆地及其类型 x5|^p=  
     四、油气系统 ?<` ;lu/eL  
   第九章  油气资源分布 ?t5<S]'r$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P7 qA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4f&"1:  
     三、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Wu"1M^a  
   第十章油气资源评价概述 JW!.+ Q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Bi2 c5[3  
     二、盆地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gyb99c,)  
     三、区带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Bf.iRh0Q5  
     四、圈闭评价基本内容及方法  fDlo L  
  Y1ks'=c>  
):[}NDmC  
  >C19Kie72  
ap8q`a{j^  
石油地质学新进展(30分)
第一章  低熟油与煤成油理论 ,kf.'N  
5rmU 9L  
第一节    低熟油气形成机理 Af\  
一、低熟油的概念 | dz"uIrT  
二、低熟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 x0b=r!Duu  
三、低熟油气的性质及其判识标志 OLqV#i[K#9  
四、低熟油气形成机理及地质模式 tS>^x  
五、我国低熟油的分布及其资源前景 "g)V&Lx#X  
第二节    煤成油形成机理 [}M!ez  
一、煤成油的概念 O5aXa_A_u  
二、煤和煤系地层的生油潜力 ? 3OfiGX?  
三、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0>8w On  
四、煤成油的形成机理和模式 Q`W2\Kod]  
五、我国煤成油的勘探前景 n0!2-Q5U)h  
第二章 油气成藏理论新进展 BM/o7%]n  
第一节       流体压力封存箱 0ki- /{;  
一、封存箱的概念 I/XSW#  
二、封存箱的特征 {x ?qz~W  
三、封存箱的识别 :SS \2  
四、封存箱的形成机理 MqB@}!  
五、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I`_I^C3  
第二节       天然气成藏机制 6^WNwe\  
一、天然气的溶解性 W} i6{ Vh  
二、天然气的扩散性 p<=Lh47 =  
三、天然气运聚动平衡 $3 P De  
第三节       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L7Hv)  
一、深盆气 B=r DU$z  
二、天然气水合物 Gk { 'U  
三、煤层气 ,puoq {  
第三章  油气系统 mpug#i6q  
一、油气系统的概念 Q{|%kU"  
二、油气系统的划分与命名 fJ[ ^_,O  
三、油气系统的研究程序与研究内容 XQ]vJQYIR  
四、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ce9P-}d  
  7%i'F=LzT  
[M[<'+^*  
参考书:张厚福、方朝亮、 高先志等编,1999,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e{@RBYX@+c  
钟宁宁、张枝焕编,石油地球化学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张厚福编,石油地质学新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xeSch?}  
郝石生等著,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及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s|e.mZk/  
胡见义、黄第藩等,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rj 'xv  
  Qdq;C,}Ai.  
KU,SAcfR7  
  1~c\J0h)d  
{&,p<5o  
  d\JaYizp  
C P}fxDW  
  5G}4z>-]F)  
rJpr;QKf%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关键词: 博士 地质学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