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士个人自述 i)7n c
X_u@D;$
我叫晶晶,今年37岁,是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8届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参加工作十余年后,再度走入校园,倍感亲切,深感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三年未敢稍有懈怠,孜孜以求。然时光飞逝,转眼间又面临着人生的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或许是三年研究生生活使我找回了自我,或许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选择了考博士——为了三年的余兴未尽,也为了挑战自我! |
"Jx
4YDT%_h0
我来自农村,保持着祖辈的勤劳与善良,骨子里渗透着农民的朴实与真诚。亲人的无私奉献和祖国的栽培变异出了我自强不息与进取之品性。民大三年的磨练,使我少了几份当初的冲动与新奇,多了些许沉稳与勤奋。如果说三年的成绩,我觉得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树立改造自我的决心是我最大的收获!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以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自然就少了曾经因柴米油盐而产生的对党和国家的怨言,对周围人和事的愤慨。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和国家政策,开始细心领会“和谐社会”的要义;从中央领导人的声音中感受到共产党关心百姓疾苦的真诚,从“两会”精神中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从而坚定了对党的信念,作为一个有11年党龄的党员,我相信自己的组织,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研究生党员,我加强理论学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上好政治公选课,学习《马列原著选读》,从中吸取营养,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作为自己审视党的各项政策的依据。道德是抽象的,但生活点滴却是魔镜,它能照出人性中的真。生命不息,修养不止,能用研究学问的方式加强道德修养是人生快事,我期盼着这种生活。 N^h|h
vZb|!#I
如果说小学到初中学习是一种义务,那高中到大学的学习也顶多是一种生活的手段。如果觉得工作生活一段之后,觉得生活缺少点什么,由此而把学习当作解脱的方式,那便是稀里糊涂走入了一个精神世界,你会发现在那里货币贬值,虽身居闹市却没有城市的喧嚣,你会发现你是在地球之外品味人间的喜怒哀乐与忙忙碌碌,这种好奇足以诱惑你参透玄机的冲动。参与到人类行为的理性思维活动中是一种生活境界。我想读博的路程能使人学会帮助地球人思考,承担人类理性思维的功能,跳出物质世界的漩涡来把握物质世界。我把这种想法当作报考博士的动机,更把这种境界作为人生的追求。 K/vxzHSl
E3S%s
克服困难,重返校园,主要的目的是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弥补人生之缺憾。三年来,我顺利完成了公共课的学习任务,顺利通过了学校英语考试,具备了英文阅读的基本功。专业学习方面,除了认真学好专业要求的个科目外,三年来,我采取以广度求深度的方法,在大量阅读相关专业的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把目标定位在教育经济学,并围绕这一主题自觉学习相关领域知识,把三年学习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图书馆。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专业考试各门课程均在在80分以上。 “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成观点表达出来,三年来,我在完成课程论文的基础上不断练笔,先后在《复旦教育论坛》、《理工高教研究》、《扬州大学学报》、《煤炭高等教育》和《边疆经济与文化》等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文章《税制创新:企业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有效途径》被《人大复印资料》摘要转载,《大学与企业经济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基于生态经济的视角》拟刊登在《工业技术经济》上。并参与了导师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课题的部分工作。
GS
;HtUQ
g.I(WJX0
教育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一直是我的重点。集中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把范围具体到了教育系统中的大学与经济系统中的企业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探究二者的和谐机制。为此,我有幸拜读了教育经济学前辈的著作,基本摸清了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明确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先后拜读了:厉以宁、邱渊、靳希斌、王善迈、范先佐、杨葆熴、李少元等著名学者的有关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并对其他相关的著作也有涉及,其中有孟明义、闵维方、史万兵、张万朋等关于高等教育经济学方面的著作,同时通过曲恒昌所编《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等书了解国际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态势,也阅读了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知识。在加强基础学习的同时,我时刻关注学科领域的动态,通过期刊网阅读大量相关文章,吸取精华,拓宽视野。虽然接触了不少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个人阅历不够,还没有能够把这些知识熔为一炉,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善欠火候,渴求得到大师指点,我将为此奋斗。 ,<@,gZru
URYZV8=B~
如果有幸考上贵校博士研究生,我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良好的科研和人文环境,继续加强教育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两大问题的研究上:一是教育超前发展的保证机制的探究。我认为教育要超前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政策保障。超前意味着人力的储备,这必然超过企业吸纳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人力始终将处于剩余状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必然会引起企业人才高消费。教育产品始终出现剩余,让市场来调节,大学也就始终会处于劣势。二、探求大学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寻找在不同时期二者关系的表现形态,在新的理念下构建二者关系,研究二者关系从自发到自觉的制衡机制,具体到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使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大学对企业的适应,而是一种互动。其实,两个问题是统一的,统一于一种新观念:大学是企业生产的资源,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发性利用,而不是目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真正立足,必须与大学“绑定”。总之,大学培养的专门人才绝大部分将会进入企业,从理论方面而不仅仅是从“产学研”的实际应用层面来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e9CP802#2
`FA)om
至于博士毕业后的就业目标,我希望进高校当一名教师,且教且研,自得其乐。 n1QEu"~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