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RK rBHqh@
1999年 fi bR:8
D"^ogY#LK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n0vPW^EQ
q8kt_&Ij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QtN 0|q{af
$<ZX};/D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b]|7{yMV
FfD2
&(-R 2000年 9 z3Iwl
r5s*"z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w~Y#[GW
8uI^ B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IloHU6h'
IL>g- 3、原因自由行为 pn
=S%Qf]
|=h>3Z=r! 2001年 v
WhtClJ3
C}00S{nAZ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hOwVm;:
ol:_2G2xQ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L1D%vu`
Xt7uCs 3、法益侵害说 +:Y6O'h.
PMTyiwlm 2002年 5 TnECk
xknP
`T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92
`[:f;2(@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D6@ \
TI*uNS;- 3、期待可能性 n=yFw\w'
@0)bY*
njj 2003年 5q8bM.k\7N
y\@XW*_? 1、试论罪刑关系 '7E?|B0],
QiZThAe 2、片面共犯 $)
\ocsO
&]ImO
RN 3、持有型犯罪 C"YM"9JSJ
jmAWto}. 2004年 hZyz5aZ)K
\Hy~~Zh2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H(""So7L
m"xw5aa>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Ji5)c
+='.uc_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up89a-,9
k.rZj|7 L 2005年 y&SueU=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EY&hW
l*a^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OYar(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j{ NM#
2006年 !v94FkS>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CFn!P;.!
2、过失危险犯 [['un\~r~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Ydf^rF
2007年 Oi=kL{DG:s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7Ta Vx}`(
2.论商业贿赂 @@_f''f$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qifX7AXHr
2008年 NCd_h<}|6F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I+QyKO9k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
(!>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IU/dY`J1
EubF`w$KWX
Ll%[}C?~]?
XkOsnI8n
_KC()OIeC
g!cTG-bh>J
犯罪学、监狱学 fD]}&xc
1999年 Mb uD8B
HTvA]-AuM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9-z8PyF
+A3@{2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Cm9V
[n44;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Bc`jkO.q
nYLq%7}k 2000年 AK} wSXF
.B+R+2uY3 1、评龙布罗梭 F/IXqj
2X!O '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nGZZCsf <
#ih(I7prH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
V1
=rM
T1 2001年 ?<STt 9
@b
SxT,2 1、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o['HiX
^OnU;8IC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O#) =M~
*Fi`o_d9[` 3、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XP K\
BqC!78Y/e 2002年 ]d=SkOq
$vl
q]6V8 1、评述标签理论 S='AA_jnw
/g BB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B&ItA76
Ue^2H[zs-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tpOMKh.`
XkLl (uyh 2003年 <5
X?6*Qvr
%5Hsd 1、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J6r"_>)z
GVhO}m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 ]02)cK
l?2(c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_:DnF
6;6a.iZ 2004年 7N9~nEU
sLrSi 1、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3C'`K,
cVya~ *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G|MjKe4}
^L#\z7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C%_^0#8-0
#2l6'gWE0 2005年
7AD
h
['~j1!/;6 1、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l`=).k
v|uY
\Z 2、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hd{Vz{;W
/^ *GoB 3、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x}Qet4vV
=Lx*TbsFYt 4、累进处遇制度 hpp>+=
Q -;ltJ 2006年 Y8!T4dkn
at7|r\`?-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P4#P2
@gzm4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EGMj5@>
k<W n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Cw;&{jY
DCS$d1 2007年 K|*Cka{
2}`Q9? 1.被害人国家补偿 QYDTb=h~
`L0aQ$'>z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N,v4SIC@
,])@?TJb@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JRL=
#6{"cr6l 2008年 <()xO(
0
[6llcuj [font=ˎ̥]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font=ˎ̥] ( 8+ _~_
[font=ˎ̥]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font=ˎ̥] /_~b~3
{u
[font=ˎ̥]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font=ˎ̥] $$YLAg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