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首位博士格勒: ^b.#4i(v
在美国舌战达赖之兄 Ej1<T,w_
让其败下阵 p}<60O"r$
“今天,无论我走到哪里,头上总是顶着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和藏族博士的光环。”格勒今年应邀在母校中山大学演讲时说,“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没有民主改革,我还是农奴。有了改革开放,我才有了读博士、当专家的机会。” ;#:AM;
1988年首次赴美做访问学者期间,格勒与达赖的哥哥、在美国一所大学当教授的土登·晋美·诺布不期而遇,并展开了交锋。 );kD0FO1|
“他说不过我。”格勒对当年情形记忆犹新,“达赖的哥哥说藏汉之间水火不相容。我说,坏人和好人不是以民族划分的,任何民族里面都有好人、有坏人,你怎么能说一个民族全是坏人、一个民族全是好人?!” 8:>V'j
(|NC xey
“当时如果知道他有心脏病,我的语气会缓和很多。他当场就出汗了,出去转了1个多小时才回来。”格勒说,“我敢与他辩论,是因为背后有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Wu[e,p
2011年卸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后,格勒在西南民族大学为培养中国的藏学家和人类学家辛勤耕耘着。
}1W@
东乡族首位博士马建华: A\#z<h[>
女儿毕业于北大 "%\hDL;
儿子在法国读研 &BRa5`
马建华至今仍记得,她小的时候,不识字的父母为了给在外地的外公写信,去生产队找识字的人代为写信的情景。这让她第一次感觉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Pc2!OQC'""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她成了新组建的新疆师范大学化学系第一届学生。备考博士时,她每晚用手电筒照着“啃书”。几个月后,她终于被录取为全脱产博士生,毕业论文获得优秀奖。 ? ^W1WEBm
结束厦门工学院一天课程的马建华教授接受采访时说,除倔强与坚持外,她更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她认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女儿、一个农民的女儿,她能接受各种教育,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享受学校的最高助学金,并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完全是由于生活、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Id&e'
马建华的两个孩子如今也都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其女儿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儿子在法国读研究生。 5OzEY7K)
om2N*W.gk
拉祜族首位博士刘劲荣: *} ?
致力研究像歌一样好听 b $JS|
的民族语言 O1S7t)ag
2008年,刘劲荣的论文《拉祜族四音格词的研究》通过答辩,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毕业时有位中央媒体记者找到我,我才知道自己成了拉祜族首位博士”。 =/`]lY&
1984年,刘劲荣考取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就读的是全国绝无仅有的拉祜语专业。从本科读到硕士后留校,他一直研究的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Fx|`0LI+C
在刘劲荣的家乡,人们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好听。他说,他爱上研究拉祜语,是因为这一语言自己听了半个世纪,是割舍不掉的母语。同时,国内这方面研究也比较缺位。“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语言有消失的危险,要有人赶紧进行记录和传承”。 X-(4/T+v
近年,他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彝缅语言比较语法话语材料数据库建设》、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拉祜语四音格词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等。 _OyQ:>M6P
赫哲族首位博士何玉芳: E6ZkO/
专著成为研究赫哲族 ".N+n
M~
文化变迁的经典 ;RRw-|/Wm
“地理课本上给赫哲族的形容词是‘勤劳’、‘勇敢’,我还要给她加上几个词—顽强、智慧、包容。”昨日,何玉芳充满京味的普通话中透露着豪爽和热情。 @uldD"MJ<]
第二次高考后,何玉芳顺利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学习。“我想要跨学科继续深造,同时也感觉有责任去整理自己的民族文化,于是在职报考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她说,“我成为族里第一个博士,不需任何官方认定,就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t>/x-{bH\
何玉芳的博士论文关注的是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族的文化变迁。“如今,有少数观察者比较浮躁,到我们家乡住十天半月写个东西就把我们的民族文化给定性了。我可不会这样干”。为了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她多次到俄罗斯那乃族聚居地实地考察,甚至推迟了1年才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最终,她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专著《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成为研究赫哲族和那乃族文化变迁的经典。 IE
Ma/[n/
zh*D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