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55716
精华:
0
发帖: 4
流量: 0 M
威望: 14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5-03-12
最后登录: 2016-12-09
|
首都医科大学考博生理题
一、名字解释: sAK&^
g nAsc^Yh 1.EPSP ?f5||^7 2.Decerebrate Rigidity Vrp]YRL` (去大脑强直,大脑切除后僵硬,去大脑僵直) bDegIW/'w Pi%-bD/w 3.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kc@\AZb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G+3uY25y &k(
tDP 4.REM +~;#!I@Di 5.应激系统 0U2dNLc 6.腱反射 tg ~7^(s K=P LOC5 7.允许作用 (d[JMO^@8 8.肺泡通气量 pQm-Hr78j 9.波尔效应 s21)*d 10.胃容受性舒张 PJh97%7 11.肠-胃反射 L$ju~0jl)% 12.渗透性利尿 7P52r 13.血浆清除率 pTYV@5| 14.泊肃叶定律 uVw|jj 15.IP3受体 u3PM 7z!~ 16.局部反应 L%.=SbmS 17.递质的量子释放 G;AV~1i:~ 18.超射 sDy~<$l? 19.促红细胞生成素 MV?sr[V-oP 20.Rh血型 R9Y{kk0M 二、简述 \j vS`+ 1.简述皮肤痛、内脏痛、快痛、慢痛、牵扯痛?传导痛觉的纤维有2类:有髓鞘的,传递速度较快的Adelta类和无髓鞘的,传递速度较慢的C类纤维。快痛指的是由Adelta 类传递到皮层后引起的痛觉,其特点是感觉敏锐、定位明确、痛发生得快,消失也迅速,一般不伴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慢痛指的是由C类纤维传递到皮层痛觉,其特点是感觉比较模糊,定位不精确,痛发生的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内脏痛的特点:定位不准确;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中空的内脏器官对扩张和牵拉刺激敏感,而对烧灼、切割等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铭感;往往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和一些自主神经反应。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的疾病引起一些特定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成为牵涉痛。 sO&eV68
[ y
L
3F 2. !p70g0+ 试述突触传递全过程 5R#:ALwX: MAG/7T5 3. d%ncI0f` 肾脏的血液循环有何特点及意义。 <Ow+LJWQK 1)量大,占心输出量近22% 2)有2套毛细血管网3)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压力较高,有利于血浆滤过 j!?bE3r~ 4)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M_F4I$V4 5)直小血管的形态有利于肾髓质高渗透压的维持和尿液的浓缩 x@<!# d+ 6)肾血流量有明显的自身调节机制,并接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xh!aB6m8R cN#f$ 4. 4{ exv 简述基本电节律概念、产生机制、生理学意义。基本电节律就是慢波电位,指的是消化道平滑肌可发生节律性的自发性去极化。慢波电位并不是动作电位,而是静息电位发生的缓慢的波动。产生的机制是位于环形肌和纵行肌之间的Caja细胞上的生电性钠泵周期性活动有关。当钠泵轰动暂时抑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当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电位恢复到原来水平. O:[@?l [ 此帖被interdh在2015-03-12 23:12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