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 eIBHAdU+g/ 2000年: 7?a@i;E< 西哲: 中哲: 0`.3`Mk 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E'a>^|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y^7;I-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tZ,vt7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0f~7n*XH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X[L62D 2001年: :U)>um34e 西哲: 中哲: np3$bqm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y+xw`gR: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pwo5Ij,~q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td!WgL,m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8MG[$Y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qd $wv^h 2002年: lg` Qi& 西哲 中哲 d~+8ui{-U 1.柏拉图的理念论。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AZ'
"M{wiI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uim4,Zm{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 》的基本思想。 [0|g3K!A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4.严复的中西观。 rmpx8CY"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y:mj \J9 2003. `k y>M- 西哲: [
pMJ9
d$ 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hnWo.5;$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XQCu\\>;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K..L8#SC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L B`=+FD 中哲: p&1IK8i" 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2 mM0\ja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hKq <e%oVH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J u5<wjQR\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TAz#e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ZUGuV@&-T `P1jg$(eA M7Ej#Y 04年 L \0nO i 马哲原理 :x e/7 -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x17cMfCH%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b 1' 原著 &.k'Dj2hf 1、《提纲》的伟大变革。 6itp
Mck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yjCY2T E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C~o6]'+F_ 05年 AHsp:0Ma# 马哲原理 1_vaSEov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B`yk/GM]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1M&n=s
_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NJ8QI(^" 原著 /'U/rjb_h{ 1、《提纲》第二条。 5A]IiX4Z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Alh"G6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_%Q\G,a;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MtOAA 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v ?@Ys+V 3、《终结》 “过程集合体”。 @
?y(\>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u-<8
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 O?X
g%k# 06年: s]
Z/0:` 马哲原理: PQAN ,d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k^I4z^O=-;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r-]Au -
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g'7 xA
原著: Ni IX^&N1
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E@QsuS2&
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b, eZ+t
3、引文为列宁“两个归结于”一段论述,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5}gcJjz
4、简述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对马哲中国化的贡献。 Ty\&ARjb 8 07年 o PRvd_~ 马哲原理
(A`/3Aq+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s_O6cqgh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R(@7$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y]eH@:MJ;A 原著
dix\hqZ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q.i@Lvu#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t6_6Bl: 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0rY<CV;fZ 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q{Hk27kt 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
D8slSX`6j 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
5~4I.+~8 08年 4%2QF F@ 马哲原理: 2H fP$. 1. 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rP,i,1Ar 4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ZN5\lon|Y 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G@- +K 马哲史: NZYtA7 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 PrV+Lv 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MzYTEe&-L 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g*\u8fpRq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5 +:b#B 09年 ~\DC
)
马哲原理 )ruC_)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U#1T
HO`
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heFuc]>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思想 ukv
_bw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PAvPj&}e
马哲原著 cEi{+rfZd|
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 产党宣言》 20分 i68'|4o
二、“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5.F.mUO
恩格斯《反杜林论》 20分 :+ @-F>Q
三、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e{U`^ao`F8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 15分 $&nF1HB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