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 L=qhb;[L 2000年: j@(S7=^C6% 西哲: 中哲: &!
h~UZ 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P$Vh
{]4i{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8v2Wi.4T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 22ey`@`h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rgCC3TX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QxLrpM"O 2001年: g2TK(S|# 西哲: 中哲: d*Su
c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g]HWaFjc5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o
g9|}E>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dB|WB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hfLe<,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A\
rY~$Vr 2002年: 6wB
!dl 西哲 中哲 !gRU;ZQU_ 1.柏拉图的理念论。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gLJBp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O}cfb4"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 》的基本思想。 =v\}y+
Yh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4.严复的中西观。 um]*nXIr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 2003. dfVI*5[Z 西哲: Th%w-19,8 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n5F:Zu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r]_$r%gR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K[noW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i9fYu 中哲: 6I=d0m.io 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7]L}~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X%*BiI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O>rz+8 T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r
H9}VA:h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js)E:+{A, 0""%@X]m 2V9"{F? 04年 P1TTaYu 马哲原理 :8)3t! A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M#],#o*G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2U+wiE| 原著 xWQQX 1、《提纲》的伟大变革。 JKYl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6w;tyi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ebm,3? 05年 V,tYqhQ3 马哲原理 .0y .0=l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It'PWqZtG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ao%9:P;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G"<} s
mB 原著 z{>
)'A/ 1、《提纲》第二条。 5Obv/C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Cr'dKZ}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l#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3 _DJ 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t+WUz#i" 3、《终结》 “过程集合体”。 r$d
'[ZcX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r<kqs,-~ 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 _H2%6t/V 06年: TbR
Ee;1 马哲原理: 4L6'4 t"s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t}N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y"0!7^
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S~N)0j^
原著: nR$Q~`
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B6tGLt#bf
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jP"='6Vrw
3、引文为列宁“两个归结于”一段论述,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D
Kf:0E8
4、简述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对马哲中国化的贡献。 #]o#~:S= 07年 3HmJixy 马哲原理
lWYgIpw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f)"F;]V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V\o&{7!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c1|f 原著
m:XMF)tW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B
lM<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V2|XcR 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yY42+%P 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h/n&&J 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
;7Y4v`m 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
_!*??B6u 08年 [8Zvs=1 马哲原理: t<2B3&o1 1. 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A5> ,e|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7Z<ba^r} 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wtw 马哲史: S @'fmjA' 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KDX34Fr1 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gjVKk 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7X L[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AG$S;)Yl9c 09年
&u'$q
马哲原理 M1/Rba Q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4j'cXxo
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 M6P`~emX2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思想 Xn'{g
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h; _r&
马哲原著 I(*4N^9++
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 产党宣言》 20分 q >|:mXR
二、“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aAr gKM f
恩格斯《反杜林论》 20分 0]c 2 T
三、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EVD NnHEr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 15分 2?9SM@nAY
四、“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WnI&nu
毛泽东《实践论》 15分 ",c(cYVW
五、马克思的异化观 30分
2010年人民大学 (CRY$+d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入学考试科目和真题 tf?u ;n ~L G). (一)《哲学综合》 I&oHVFY+ 1.从三道题中选作两道,写在答题纸上(2×20=40) tTT./-*0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06 kjJ4 (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Q06<{]R8 (3)怎么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mE
'3& 2. 从四道题中选作两道,写在答题纸上(2×15=30) pv.0!a/M (1)简述庄子的“齐物”思想。 ZqHh$QBD
9 (2)程朱理学“理一分殊”思想。 ;
IC :]Zu (3)简论禅宗的佛性说。 E-NuCP%|c (4)论述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和可错性,并举例说明。 NJG-~w 3. 从四道题中选作两道,写在答题纸上(2×15=30) 4+t9"SD (1)柏拉图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 h2 2-vX (2)为什么笛卡尔主张身心二元论,其形而上意义和认识论后果是怎样的? t>J 43 (3)试述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论证。 /lKgaq. (4)简述“可能世界”理论及其应用。 @'.(62v _cqBp7 i]:T{2 >5{Z'UWx
h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z116i?7EnV 共四题,每题25分。(4×25=100) q<L>r?T[ 1. 怎样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w /$4
Rv+S 2.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请指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含义及意义。 o+sb2:x 3.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这段文字的出处、含义及意义。 TFbMrIF
4. 试分析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e"u=4nk xEN
""*Q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历年考博试题
2000年: _T6l*
D 西哲: zQJ9V\0 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9(>]6|XS 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8tk3$Y 3、休谟因果说评述。 |^K-m42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vdFy}#X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_pP:e 中哲; tMxa:h;/x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w]b3,b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1|)l6#hOL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okfGd=
&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BsV2Q`(gT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SA{) cd1M0z 2001年 BdcTKC 西哲 R I Bj9kd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HvSKR1wL\ 2、康德的感性。 1&A@Zo5| 3、经验论的。 R7: >'*F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LaL.C^K
5、黑格尔的矛盾。 x<#Z3Kla 中哲: G}1?lO_d`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R)\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o@TxDG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 LLnJl~Z 4、谭嗣同的仁学。 NZ:A?h2JR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DJ?kQ iXN"M` nhm 2002年 }HB)%C50. 西哲: J
[}8&s
n 1、柏拉图的理念论。 N yT|=`; 2、培根的四假象说。 '
V";"Ei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yAg!V
KY 4、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0 #J=am 5、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X2b<_j3 中哲: )rJ{}U:S 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O=tSEe 2、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 n(^{s5 Rr 3、法藏华严宗的判教理论。 O>e2MT|#k 4、严复的中西观。 <4,hrx&. 5、中西哲学的比较。 r )8[LN- vZj:\geV 2003年 vto^[a6?
西哲: (jYHaTL6Y'
1、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F9rxm 2、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说”的异同。 TJS/ O~= 3、贝克莱的“存在即是感知和被感知”。 ql,k 5.l 4、黑格尔的辩证法述评。 ZdbZ^DUR<( 中哲: PveY8[i 1、老子的“道”的思想和现代意义。 A[QUFk( 2、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5S
4kn.3 3、二程学说的异同。 [DS.@97n 4、孙中山的进化论思想。 tU2 8l. 5、中国哲学同现代化的关系。 bt3v`q+V e>`+Vk^Jc 2004年 dg[&5D1Q 西哲: V8`o71p 1、柏拉图理念论。 \"!Fw)wj 2、斯宾诺莎实体学说。 o^P/ -&T 3、康德“哥白尼革命”。 O_%X>Q9 4、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jWHv9XtW 中哲: w
l
c Cz 1、荀子对孔子“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yG>=G
N 2、南北朝时佛性与人性之辨。 'qR)f\em 3、王廷相的道体论及其在气学中的地位。 \\Ps*HN 4、维新派知行观的特点。 l/?Jp+] 5、儒佛价值观的融合与冲突。 ^P30g2gv> )l 0\TF 2005年 J~.8.]gXW 西哲: fTb&k;'LR< 1、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与孔子中庸思想比较。 u.!}s2wT# 2、笛卡儿是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提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他是如何构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 \NE~k)`4j% 3、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与被感知”。 p0c*)_a* 4、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 (^h2'uB 中哲: 5d ?\>dA 1、先秦法家的道论。 yU ?TdM\ 2、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改造。 b;kgP`%% 3、朱熹的“无极太极之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