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234146
精华:
0
发帖: 3
流量: 3 M
威望: 13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20-02-20
最后登录: 2020-03-12
|
南京中医药大学历年中内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01 科目名称:中医内科学 一、简答题(本项共20分,每题5分) ilkN3J 1 、何谓影袋?简述其形成的机制。 yu$xQ~ o 2 、请结合临床简述痰的含义。 1_5]3+r_U- 3 、喘证“上盛下虚证”是指什么?简述其病机及证治。 AQgm]ex< 4 、对于痢疾的治疗,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云:“治疗大法,无过通塞二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Hw%lT}[O 二、论述题(本项共30分,每题15分) lcuqzX{7 1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治疗哮病的基本原则,请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zd?uMq;w 2 、试述血证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并举例说明。 YbP}d&L 三、病案分析(本项共20分) hpzDQ6-Y 蒋某,男,59 岁,干部。 (zIF2qY 初诊(1998 年3 月2 日):近1 年多来,精神萎靡,心情忧郁,夜难入寐,多则3 —4 小时,甚则彻夜不寐,头晕时作,口干苦粘,食纳不香,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均高于常值,血液流变学检查提示血粘滞度增高,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左颈总动脉有软斑、主动脉钙化,CT 检查为多发性腔梗。 b%|6y 请写出:1 、中医诊断 _QiGrC 2 、病机分析及归纳 "In$|A\?E 3 、治法 tq2TiXo% 4 、方药(包括主方、用药、剂量及用法) p@%H.
5&& 四、短文(本项共30分,限1500字左右) ?tf<AZ=+^L 题目:论辛开苦降法 Cp^%;(@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01 科目名称:中医内科学 一、简答题(本项共20分,每题5分) E9:p A5H-j 1 、消渴病有哪些常见变证?试述其形成的机理。 ki9vJ< 2 、简要说明内风的成因其及临床特点。 LGPg\g` 3 、简述气的含义,并说明气的病变主要表现有哪几种? vff`Xh>k( 4 、简述湿、痰、饮三者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P*9L3R*=N 二、论述题(本项共30分,每题15分) +*KDtqZjk 1 、对于喘证的治疗,临证当把握哪些要领?请结合临床实际加以说明。 G-W(giF;NO 2 、试述癥积的治疗原则,请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ss
@- 三、病案分析(本项共20分) .$s=E8fW 司珺琦,女,30 岁。 hdurT
初诊(2006 年3 月10 日):2004 年7 月因感冒引起肺炎咳嗽,此后经常因劳累复发, 咳嗽痰多,住胸科医院治疗10 天,诊断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目前常有咳嗽,咯痰费力,色白或灰,口干欲饮,食纳尚可,大便易烂,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黃膩,脉小滑。痰找抗酸杆菌(-),结核抗体(+)。 e(Ub7L# 请写出:1 、中医诊断 %y R~dt' 2 、病机分析及归纳 PZSi}j/ 3 、治法 JsbH'l 4 、方药(包括主方、用药、剂量及用法) BV6
U - 四、短文(本项共30分,限1500字左右) 'tun;Y 题目:论“痰瘀相关” L_ 2R3w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本项共20分,每题5分) C_
(s 1 、消渴病有哪些常见变证?试述其形成的机理。 LOlj8T8Z (1 )消渴病常见的变证:(2分) k{B;J\`E; 消渴病常见的变证有肺痨、白内障、雀盲、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 $Qq5Fx9kU (2 )变证形成的机制:(3分) "uHU!)J#z 消渴日久,肺失滋润,痨虫乘袭,可致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滋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燥热内生,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痰阻络瘀,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溢肌肤,则成水肿。 n%}Vd
`c 2 、简要说明内风的成因其及临床特点。 WU<C7 (1)内风的成因:肝阳化风或水不涵木,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2分) \z)` pno (2)临床特点:内风的病理属性,当分虚、实两端。实者多表现为头痛,头晕目眩,肢麻,四肢抽搐,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虚者多表现为眩晕,四肢瘈疭,肌肉目闰 动。(3分) !nyUAZ9 : 3 、简述气的含义,并说明气的病变主要表现有哪几种? 7P7d[KP< (1)气的含义:(2分) Z<n%~z^ 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y|[YEY U) (2)气的病变:(3分)
fDIKR[B 气的病变多端,临床辨证当分虚、实。虚证为气虚、气陷;实证为气滞、气逆。 _4MT,kN 4 、简述湿、痰、饮三者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6,Pmq~) (1)湿、痰、饮三者关系:(2分) R.B3
湿、痰、饮三邪是“一源而三岐”,同属阴邪,为津液不归正化而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M8iI e:{ c (2)致病特点:(3分) =}Xw}X+[WY 湿性重浊粘滞,为病每多迁延难愈;痰多稠厚,为病无处不到;饮多清稀,常停聚于胸腹四肢。 tA6x 二、论述题(本项共30分,每题15分) lpHz*NZ0 1 、对于喘证的治疗,临证当把握哪些要领?请结合临床实际加以说明。 QR]61v:` (1 )喘证治疗的临证要领:(6分) {[Vkht} 注意寒热的转化互见;掌握虚实的错杂;虚喘尤重治肾,补正当辨阴阳。 C'Z6l^{> (2 )临床举例说明(9分) T|FF&|Pk 2 、试述癥积的治疗原则,请结合临床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L.RfP"5< (1 )症积的治疗原则:(5 分) GMRFZw_M 应根据虚实的不同,分初中末三个阶段,初起邪实以消散为主;中期邪实正虚,宜攻补兼施;后期正虚为主,宜养正除积。 Mk$Pt (2 )临床举例说明:(10 分) NA9N#; 三、病案分析(本项共20分) !K319 eE 司珺琦,女,30 岁。 u*i[A\Y 初诊(2006 年3 月10 日):2004 年7 月因感冒引起肺炎咳嗽,此后经常因劳累复发, 咳嗽痰多,住胸科医院治疗10 天,诊断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目前常有咳嗽,咯痰费力,色白或灰,口干欲饮,食纳尚可,大便易烂,舌质红偏暗,舌苔薄黃膩,脉小滑。痰找抗酸杆菌(-),结核抗体(+)。 FfR%@
V' 请写出:1 、中医诊断(5 分) 2 、病机分析及归纳(5 分) 3 、治法(5 分)4 、方药(包括主方、用药、剂量及用法)(5 分) G0VbW-`O 1 、中医诊断:内伤咳嗽(阴伤气耗、痰热郁肺证) M<"H1>q@ 2 、病机:痰湿干肺,蕴而化热,阴伤气耗。 o$,Dh?l 3 、治法:养阴益气,清肺化痰。 y%
^TZ[S 4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1l*O;J9By 南北沙参(各)12g 、大麦冬10 g 、太子参10 g 、陈皮6 g 、法夏10 g 、知母10 g 、炒黄芩10 g 、鱼腥草20 g 、金荞麦根25 g 、炙桑白皮12 g 、桔梗5 g 、射干10 g 、海蛤粉10 (包)g 、川百合15 g 、羊乳15 g 。 BavGirCp
四、短文(本项共30分,限1500字左右) C].w)B 题目:论“痰瘀相关” w`;>+_ E7 1 、痰、瘀的含义(5 分)
Y;[#~3CA (1 )痰:系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营卫气血不利,津液运行障碍而成的病理因素。 F;@A2WD (2 )瘀:是因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脉中,或溢于脉外,凝聚于某一局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xp<p(y8e1d 2 、痰与瘀的关系(10 分) y~AF|Dk= (1 )痰与瘀均为津血不归正化而成,痰瘀既是疾病中形成的病理产物, 又是致病因素,日久可互相转化而成痰瘀同病。 tQ >
IJ (2 )痰瘀在疾病形成过程中,常常互为因果,既可因痰致瘀,又可因瘀致痰。 :0)nL 3 、“痰瘀相关”理论的临床意义(15 分) -w#Hy>E (1 )“痰瘀相关”理论指导疑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NG|z
0 (2 )临床具体应用举例 n:P5m9T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001 科目名称:中医内科学 请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WX{y Ci 一、简答题(本项25分,每题5分) L% cr `<~ 'K0=FPB/@ 1 .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D^%DYp
2 .何谓“逆流挽舟法”,其适应证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_;q
: 3.如何根据头痛的部位选用适当的引经药? RU'
WHk 4.水肿应如何辨别阴水和阳水? 7<ZCeM2x 5.痹证痰瘀痹阻证是如何形成的?临床应如何辨证治疗? Q[M?LNE` %G%D[ i] Gap\~
Z@L 二、问答题(本项50分,每题10分) :',Q6
j( s (Z72 3) 1.内生五气病证应如何辨治? [x.DwU%S 2.为什么说“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oy)'w
b~ 3 .如何运用“健脾”与“运脾”法治疗泄泻? ~!Q\\_
4 .黄疸消退后为什么要进行调治?说明常用的调治方法及代表方剂。 N))G/m3 5.试述癌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临床应如何具体掌握运用? cI Byv I- 'n)]"G| 三、论述题(本项25分) JTxHM?/G 论瘀热。(可从概念、瘀和热的相关性、古代医家相关认识、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运用等阐述,字数不少于1000 字) sP+ZE>7 *A,h^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3001 科目名称:中医内科学 一、简答题(本项20分,每题5分) G2{.Ew 1 .肺痈痈脓溃破后为什么仍应重视排脓解毒法? {{\
d5CkX 2 .如何理解湿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PJ-=G 3.治疗颤证为什么重视熄风法?临床如何运用? P}El#y#& 4.如何理解淋证忌汗之说? u{-J?t&` h xCt[G@ 二、问答题(本项40分,每题10分) )^C w 1.何谓“肝强脾弱”?何谓“土败木贼”?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1gZW~6a} 2 .如何理解臌胀病“阳虚证易治,阴虚证难调”? e uF@SS 3 .什么是辛开苦降法?有何作用?临床如何运用? i8tH0w/(M 4 .何谓癌毒?有何致病特点?应如何治疗? ft"B
, 2
P=c1; 三、病案分析题(本项20分,每题10分) A;4O,p@ 1.张某,男,49岁,干部,高血压病史十年,血压一般在150/100mmHg左右。近两年常有胸闷,胸部隐痛阵作,心悸不宁。刻诊:胸闷,阵发性绞痛,并向左臂放射,每日2至3次,伴有胸闷如窒,心慌,头昏,口粘纳差,痰多色白粘腻,大便偏干,苔白腻微黄,舌质有紫气,脉弦滑,形体肥胖,查:血压154/102mmHg,心率76次/分,律齐,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T波低平。 S$Cht6m 要求:诊断(包括中医诊断与证型)、病机分析及归纳、治法、方药(包括主方、用药、剂量及用法)和医嘱。 42Gv]X 2 .患者干咳持续月余,咳血2天。 6uU2+I 刻诊:干咳痰少,时时咯血,血色鲜红,颧红,口干,夜寐盗汗,神疲乏力,饮食量少,大便溏,舌质偏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脉细而数。 L)sCc0fv7k 查:T:37 .5 ℃,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摄片示右上肺淡片状阴影,境界不清。痰找抗酸杆菌阳性。 22|a~"Z 要求:诊断(包括中医诊断与证型)、病机分析及归纳、治法、方药(包括主方、用药、剂量及用法)和医嘱。 %Tn0r|K nI-^
四、论述题(本项20分) t/= xY'7 论久病入络(可从含义与源流、原理病理、诊察要点及临床意义等阐述,字数不少于1000 字)。 k lRS:\dW d@:4se-q+ }538vFNi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本项20分,每题5分) (>OCLmV
$ 1 .肺痈痈脓溃破后为什么仍应重视排脓解毒法? &wlSOC')j 肺痈在痈脓甫溃时,蓄结的脓毒尚盛,邪气仍实,决不能忽视脓毒的清除,脓毒去则正气易复。若早予补敛,反致助邪,延长病程。即便见有虚象,亦应分清主次,酌情兼顾。(2 分)恢复期虽属邪衰正虚,阴气内伤,应以清养补肺为主,扶正以托邪。但仍须防其病邪余毒不净,适当佐以解毒排脓之品。(1 分)若溃后脓痰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或腥臭脓血迁延日久,反复不净,虚实错杂,提示复然或转为慢性,治疗上更应重视解毒排脓法。(2 分) 7,sslf2%K 2 .如何理解湿邪在黄疸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O;NQJ$^bI 黄疸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邪,如外感湿热疫毒,属湿从外受,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属湿自内生。(2 分)湿邪壅阻中焦,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之病证。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从热化表现为阳黄,湿从寒化表现为阴黄。(2 分)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因此《金匮要略》说:“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1 分) \&&jzU2 3.治疗颤证为什么重视熄风法?临床如何运用? %CxrXU 颤证属 “风病”范畴,故治疗熄风为主法。(1 分)临床对各证型的治疗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配合熄风法,而清热、平肝、滋阴、潜阳等也常与熄风相伍,常用的药物有钩藤、白蒺藜、天麻、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白僵蚕等。(3 分)其中虫类药不但熄风定颤,且有搜风通络之功。(1 分) JVzU'd;1! 4 .如何理解淋证忌汗之说?
+,xl_,Z6 《金匮要略》云“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1 分)此指淋证因湿热蕴结膀胱,灼伤津液,故不可发汗。(1 分)若发汗则愈耗营阴,热伤血络而致动血。(1 分)一般淋证的发热,多因湿热薰蒸,少阳枢机失和而致恶寒发热,故当以和解清热为法,毋需发汗解表。(1 分)若兼外感而见表证时,又当治标,用疏邪解表法,但应注意不能辛温太过,以免伤阴。(1 分) 6S;-fj 二、问答题(本项40分,每题10分) xp395ub6 1.何谓“肝强脾弱”?何谓“土败木贼”?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uqhNi!;
“肝强脾弱”和“土败木贼”均属肝脾不调的病理变化,但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分别而言,同中有异。(2 分) OZ*V7o “肝强脾弱”是肝气失于条达,脾胃运化失常,亦即“木乘土”之意。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有以呕吐酸水为主的左金丸证,有以脘胁痛胀为主的柴胡疏肝饮证,有以腹痛即泻,矢气较频的痛泻要方证。(4 分) K%) K$/A “土败木贼”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脾虚衰败,土不制湿,水邪聚于大腹形成的臌胀证,因脾虚不能栽木,木贼土益败;一是肝病日久,气血瘀滞,脾气受伤,肝脾同病,出现症积、臌胀。这两种情况均称为“土败木贼”。临床表现如腹大如鼓,青筋暴露,脐心突起,面色黧黑,四肢瘐削,水谷难进等严重证候,故“土败木贼”的病机常用单腹胀。(4 分) g,5r)FU` 2 .如何理解臌胀病“阳虚证易治,阴虚证难调”? YGBVGpE9 鼓胀的阳虚证与阴虚证均有水湿停聚于腹中,因水湿同属阴类,得阳始化,得阴则聚,可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则,使阳气得复,运化、蒸化水湿的功能日趋正常,故阳虚臌胀,通过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往往较易收效。(4 分)而阴虚证是由于阳虚日久,阳损及阴,或阳虚复感外邪,湿热耗伤阴液而致阴虚,所以在病情上阴虚臌胀较阳虚臌胀更重,治疗亦较阳虚证棘手,阴虚臌胀应治予滋肾养阴利水,但由于阴伤湿热这对矛盾的存在,以致治疗中养阴易碍湿,利水更易耗阴,使症情错综复杂,不易速效。(4 分)加之肝肾阴虚,内生郁热,或外邪每易化热,可致热伤血络,痰扰心神,引动肝风,卒致神谵语、痉厥、出血等严重征象,预后极为不良,所以说阳虚臌胀易治,阴虚臌胀难疗。(2 分) ?lh
`>v 3 .什么是辛开苦降法?有何作用?临床如何运用? a'LM6A8~x 辛开苦降法是把寒与热、辛与苦两种性味截然相反的药物配伍于一个处方中, 产生的是原来辛热( 温) 药和苦寒( 凉) 药单独使用均不具备的一种新的整体功能, 拓展了主治范围。(2 分)辛热( 温) 药与苦寒( 凉) 药熔为一炉, 其作用有二:一是可以用来治疗寒热错杂证。这种寒证、热证可能是单纯的、全身一致的寒或热, 也可能是寒热错杂证。对于这种复杂证候单用寒药或热药难以起效, 因用热碍寒, 用寒碍热。必须将寒热药适当配伍, 同处一方, 才可达到平调寒热的目的。(2 分)二是具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辛温药,辛主宣通,能理气健脾开痞,温能温阳散寒;苦寒药,苦主降泄,能泄痞健胃,寒能清胃中之郁火,辛苦同用,能达到清热和胃,顺气降逆,使中焦痞结得开,气机升降得宜。(2 分)张仲景列“ 半夏泻心汤” 及其类方,是辛开芳降法的先河,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 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 的论点,辛苦合用则“ 苦寒能清热除湿” ,“ 辛通能开气泄浊” ,并在辛开苦降法原则指导下化裁出多个治疗脾胃及湿热诸疾的泻心汤类方。(2 分)辛开苦降法主要运用于邪热与寒、痰湿等互结中焦,胃气壅滞,升降失调,肠腑不和,肝胆疏泄不畅,以致胃肠、肝胃、胆胃不和,表现为心下痞满,脘胁疼痛,呕吐酸苦等症的寒热不调一类病证。(2 分) [dje!5Dc( 4 .何谓癌毒?有何致病特点?应如何治疗? z@lUaMm:F 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是导致肿瘤发生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属毒邪之一,是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人体有明显伤害性的病邪。(3 分) aj1o 癌毒具有增生性、浸润性、复发性、流注性等特性。癌毒一旦形成,阻滞体内,则病变乖庚,耗伤人体气血津液以自养,逐渐形成有形之肿块。肿块呈倍数级长大,人体正气难以抵御制约之。一方面大量耗伤人体正气,一方面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诱生痰浊、瘀血、热毒、湿浊等多种病理因素,并耗气伤阴,发生各种复杂症候。(4 分) ;:nO5VFOg 针对癌毒之治疗, 应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临床常用抗癌解毒药有白花蛇舌草、白毛夏枯草、山慈菇、红豆杉、肿节风、制南星、土茯苓、炙僵蚕、炙蜈蚣、露蜂房、漏芦、炙蟾皮、马钱子等。(3 分) 7|A9 三、病案分析题(本项20分,每题10分) 6.z8!4fpl 1 .病名诊断:胸痹 证型:痰瘀痹阻 2=3pV!)4} 病机分析与归纳:痰浊瘀血阻滞(稍有化热),气机不畅,胸阳痹阻。 f^8,Z+n 治法:泄浊通阳,化瘀和络。 -[cl]H)V 主方: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加减。
'CqWF" 全瓜蒌10g 薤白6g 制半夏10g 郁金10g 陈皮6g 白蔻仁5g 当归10g 赤芍10g 钩藤10g 桃仁10 枳壳10g U"} ml 医嘱:饮食清淡,情志舒畅,适当运动。 <$WRc\}&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