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zt&8g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该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L$07u{Q
二、招生计划 ea;c\84_N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VQJ5$4a&
2024年我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约2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rFep
三、报考方式 YO4ppL~xe
推荐免试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 kR|DzB7
(一)推荐免试直接攻博。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复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T//+&Sk[
(二)硕博连读。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 SxQDqoA~
(三)申请-考核。在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应届或往届硕士生,或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中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原则上只招收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对于创新能力较强,学术科研成果较为突出,报考导师认为具有较强培养潜质且同意推荐的在职人员申请报考,由学位点审核同意后,方可取得报名资格。 ]V7hl#VO
四、报考条件 F,$$N>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rb7`s#G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f-pLF+x
3.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pNme jz:
4.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9CSz<[
5. 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XSIO0ep
(1)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9
"|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os+wTUR^
(3)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后满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发表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可以硕士研究生身份报名; ol>=tk 8}
(4)持国外或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s0'U[]
(5)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J-jr8&
(6)当年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本科生。 vx ,6::%]
前4种学历可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第5种学历可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第6种学历可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 _e^V\O>
6. 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意见。 g)Uh
7. 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因考生与所在单位存在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的,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rC+13
8. 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Qx#)c%v\\
9. 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需获得当年推荐免试资格。 z>q_]U0
10.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拟申请的博士专业与硕士在读专业原则上应同属一个一级学科,已完成规定的硕士阶段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读硕士研究生。硕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录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成果截止时间是招生年度2月底之前),且必须与报考专业相关,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同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425分及以上,或近三年托福80分及以上、雅思6分及以上、PETS-5 60分以上,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 7}?z=LHb3
11. 以申请-考核方式报考:在满足报考条件1–6的基础上,须具备良好的学术科研能力,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成果截止时间是招生年度2月底之前),论文须与报考专业相关。英语水平要求同硕博连读方式考生的英语水平要求。 !S<~(Ujyw
五、报名程序 iTyApLV
1. 网上报名: /FXfu
(1)报名时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动态栏目通知为准;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