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发展经济学2000-2004考博试题 G}&B{Ir
&{]zL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b\Y<1EV^[
2000、(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yx]TD{~P
一、 评述马歇尔的经济发展思想。(25) t4/d1qW0
二、 怎样看19世纪中叶近100年期间经济发展理论的转向问题。(25) Ya<S/9c
三、 凯恩斯经济学说究竟对发展经济学有无影响?(25) ) kfA5xi[
四、 简述柯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理论。(25) 3'}(:X(
2000、(发展经济学) aJ}y|+Cj
一、 联系我国民工潮的不断高涨,述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25) Fo=Icvo
二、 对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复兴”作正面与负面的两重分析。(25) __fa,kK {?
三、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进入WTO后的前景。(25) 'X d_8.
四、 就你所知,简单概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25) 6oMU) DIa
2001、 oDogM`T`
一、 指出第一阶段经济学的特点,何以说刘易斯模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25) rG|lRT3-K
二、 述评金融自由化理论。 c>#T\AEkF
三、 述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9fj3q>Un,
四、 对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试作一般评议。 [APwHIS
2002(西方经济 发展思想史)
4$#nciAe
一、 综合评论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发展思想。(25) Anr''J&9`H
二、 评论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25) kU{+@MA;
三、 试述维克塞尔累积过程分析在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应用。(25) 8yij=T*
四、 凯恩斯学说对发展中国家有无适用价值?(25) @/FE!6 |O
2002、 F7P?*!dx
一、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5) 5Iine n3>
二、一个社会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25) "HX,RJ
@^K
三、谈谈你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这一假说的看法。(25) z*n
四、论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25) (8T36pt~
2003、(含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 #
JMww
一、 述评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人口流动模型”,并指出它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历史地位。 P'%#B&LZo
二、 试就“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鼓励发展战略”作比较分析。 6a6;]lsG
三、 亚当斯密是如何在批判重商主义和吸收重农学派思想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发展理论体系的? J<hqF4z
四、 你是如何看待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有关“静态插曲”的说法? [d
30mVM
2004、 [rk*4b ^s
一、 发展经济学中对农业问题研究有两位著名学者——刘易斯和舒尔茨,他们同年获得诺贝尔奖,前者提出“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模型”,后者提出“传统农业改造论”,但论点不同,政策建议不同。试联系我国实际作对比分析。 g~EN3~
二、 述评金融自由化理论。 _=0%3Sh
三、 试论述凯恩斯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地位。 }
DQ<YF+
四、 对照以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评述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发展思想。 >=Bl/0YH
04年人大西经考博试题 ASGV3r(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考博专业课试题 U}f"a!
(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 (bhMo^3/*
一、西方经济学 ?R-4uG[
(
1、概述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的异同之处,并予以评论。(25分) ox:m;-Ml?_
2、外部影响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应采取何种对策?(25分) ,~8&0p
3、写出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推导出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25分) ByyvRc,v
4、概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论。(25分) oF'_x,0
.-ihxEbzr
复旦2005考博试题世界经济 ^.3(o{g
1 IS-LM-BP模型调整国际收支的过程2 浮动汇率的市场.政策和投机效应3 跨国公司对新兴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动因,发展中国家如何吸引外资4 产业内贸易的各种理论比较 (F
=/r]Q
南京大学2005考博试题 ohEIr2
宏观部分: 2/o
_,k
1道投资曲线:I=I0--h *i 货币需求曲线为L=KY-bi 消费曲线为:C=C0+C*Y ?,XrZRF
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和如何影响 X|&v]mJ
2/说明包含财富的生命周期理论中关于消费函数的表达式,并分析 g\.O5H9Od
(1)当其收入、玉器收入增加带来的影响 r4MPs-}oF
(2)年龄结构改变时的影响 (#e,tu
3/明完全预期和非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评论中国2004年副利率导致7000亿人民币的损失 7a0T]
南京大学2005考博试题微观
]v2%h X
1评论熊彼特关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评论 idzc4jR6BT
2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含义,X效率的含义。两者有什么区别 y':JUwUN
3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仅仅处于劳动密集性产品,分析说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性,实现开放式成长的内在机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i<\WRzVT
F ?N+ __o
2004上财博士入学数理经济学试题 w;b;rHAZ\
200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E\5Cf2Ox
考试科目:数理经济学(A) 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