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3年度博士入学考试 #!0=I
s^
jo-2D[Q{
自然科学知识综合试卷 准考证号 GyC/39<P
bIXudE[8zq
标准分 附加分 总分 aM7e?.rU
opXxtYC@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Ke/0rGB
8t;vZ&
(以下各题不管肯定还是否定,只有一项选择是正确的,请在【 】中填上相应的字母,多项选择算错) ]/9@^D}&
@~z4GTF9i
(一) 数学基础和逻辑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xD\w^
&lCOhP#
1.设全集X ={0,1,2,3,4,a,b}, 集合Y ={0,1,2,3}, 集合Z ={2,3,a}, xA'RO-a}h
}ed{8"bj
则 (┐Y)∧(┐Z) =【 】 tP:ER
WaPuJ5;e
A. 空集 B. {4,a,b} C. {0, 1,2,3} D. {4,b} Ia[4P8Z
B,q)<z6<
2.设{an}是递增等差数列,该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5,前三项的积为105,则它的首项是【 】 d[\$a4G+
E5$Fhc
A. 1 B. 2 C. 3 D. 4 oO3X>y{gN
~eZ]LW])
3. 复数( + 的值是【 】 h+c
9FN
#AR$'TE#
A.-i B. i C. 1 D. -1 hAV@/oQ
BMo2t'L
4.过点A(1,-1)、B(-1,1)且圆心在直线x+y-2=0上的圆的方程是【 】 jK]An;l{Z
rw$ =!iyO
A(x-3)2+(y+1)2=4 B.(x+3)2+(y-1)2=4
/ M@[ 8
9+
A~(
C.(x-1)2+(y-1)2=4 D.(x+1)2+(y+1)2=4 FfC\uuRe
g5;Ig
5. 如图所示的几何关系中,公式表达错误的是【 】 Lng@'Yr
8Sk$o.Gy
A. B. C. D. (二)自然科学基本概念 (共八组,每组标准计分为5分, 共40分) (]nX:t
1d!TU=*
(考生请注意:以下属于同一编号的题均有甲、乙两类;甲类重在考察物理、化学,乙类主要考察天文、地学和生命科学。考生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类作答,有余力也可以再回答另一类。) U;=1v:~d
e
UKl(
甲1. 在重力场中,把物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所作的功【 】 wu. >'v?y
#l
6QE=:
A. 只依赖于这两个端点 ]m :Y|,:6
d/[kky}
B. 依赖物体移动所通过的路径 L%<DLe^P`l
@Hl+]arUh
C. 依赖于这两个端点,也依赖于它们间的路径 o;u~Yg
.JBTU>1]_n
D. 是速度的函数 MnP+L'|
%R<xe.X
乙1. 在北半球人们看到北极星位置不变的原因是【 】 `<6FCn4{X
A*{
CT>
A. 北极星是北天极附近最大的一颗星
8 q>
4N5\sdi
B. 地球公转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Ek60[a
k3T374t1b
C. 北极星在北斗七星前两颗星的延长线上 xKkXr-yb`f
lV9
D. 恒星日是以北极星为参照物确定的 &@ ${@
y@<&A~Cl^
甲2. 利用酵母菌制酒时,如果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然后再密封隔绝空气,其结果是【 】 V ONC<wC
-56gg^Pnr
酵母菌大量死亡,无法产生酒精 酵母菌数量不变,产生酒精 酵母菌数量增多,产生酒精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z
eu vD
-
LB
} =
乙2. 蓝天是生态环境良好的一个标志,而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 R+El/ya:6
z3{Cp:Mn
A.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 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lx7]rkWo|a
gfKv$~
C.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 大气圈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mNsd&Rk'
r^{Bw1+
甲3. 一根长为L的均匀细棒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设棒在如图所示的水平位置时所受的重力矩为M,当棒从远端被截去 长度后,剩余部分在水平位置所受的重力矩变为【 】 i0Rj;E=:]
y&V'GhW!dd
A. 1/3M B. 1/6M C. 1/9M D. 1/81M `fE'$2
=ui3I_*)
乙3. 将雄性棕色鼠的体细胞核注入已被抽去核的雌性黑色鼠的卵细胞内,激活后再移入雌性白色鼠的子宫,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 [c
XSk
y#= j{
A.棕色,雌性 B. 黑色,雌性 C. 白色,雌性 D. 棕色,雄性 wB:<ICm
^9><qKbO
甲4. 对于可逆反应:C(固) + H2O(气) r CO + H2 — 29 千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o$Y#C{wC%
s LWVgD
A. 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IZGRQmi"
57q?:M=^
B. 达到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S_0p|2
)Cat$)I#
,
C. 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等,所以增加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 B*9?mcP\
S
E(c_ sX
D. 升高温度的结果使平衡向右移动 :98:U~d1
h
lSav?V_
乙4. 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有时也寄居在人畜的肠道内,但不致病;而当其进入深而狭窄的创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这说明破伤风杆菌是【 】 aMVq%{U
a!f71k
r
A. 自养、厌氧型 B. 自养、需氧型 .gM6m8l9wp
dn:\V?9
B. C. 异养、厌氧型 D. 异氧、需氧型 drvrj~o:
5"(FilM
甲5. 某一星体在离开地球的方向上相对运动,其光谱线看起来是【 】 suYbD!`(
ZAn9A>5_
A 如同静止物体的光谱线一样,在同一位置 g)!q4
-q
Cs\jPh;"
B 移向光谱的紫端 gGN6Yqj0
5X
9L h_p
C 移向光谱的红端
FsQoQ#*
Z[0/x.pp$
D 不能判定 }8s&~fH
~N7;.
3 7
乙5.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线,其南北两侧最主要的土地类型划分是【 】 PS=q):R|
B@#vS=g
A.红壤、盐碱土 B. 林地、耕地 -F 9xPw
{[hgSVN;
C. 耕地、草地 D. 水田、旱地 WJ LqH<
RKM5FXX
甲6. 当电子和正电子相互碰撞而湮灭时,通常产生【 】 _Vf>>tuW
>YsM'.EF D
A. 什么也没有产生 ruyQ}b:zS
/k(wb4Hv
B. 一个光子 I Gi9YpI&K
W BA7G
C. 两个光子 G
\Nnw==v
z-:>[Sn
E. 两个中子 6eA)d#
`%EcQ}Nr
乙6. 在多种不同的饮用水消毒剂中,杀菌能力强又不影响水质的是【 】 5uOz #hN
VE1j2=3+o
A.臭氧 B. 漂白粉 C. 苯酚 D. 氯气 7+IRI|d
Oamz>Hplu
甲7. 下列物质加入不同的溶液,其中不能溶解的是【 】 }' sW[?ik
ULgp
]IS
A. Mg(OH) 2在 NH4Cl溶液中 Fs(S!;
{E7STLQ_%
B. Fe(OH) 3在NH4Cl溶液中 ?Zk;NL9
jA[")RVG
C. Fe(OH) 3在HCl溶液中 [N}QCy
m6]6!_
D. CaCO3在HAc溶液(醋酸)中 %+<1X?;,Fq
+c,
^KHW
乙7. 下列区域开发方案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Uj3HAu
" v
c
4QH$
A.西北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灌溉面积 }gB^C3b6
(I'{
pF)
B. 东南丘陵地带修筑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n%iL+I
z"QXPIXPk
C.东北地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恢复湿地 fX6pW%Q'6
D ]
n|d+
D.华北地区治理中低产田,建设畜牧业基地 ]gm3|-EiY
>!{8)ti
甲8. 使某一理想气体在刚性绝热容器内作真空自由膨胀,其结果是气体的【 】 wL^x9O|`p9
_`0DO4IU
A. 内能增加了 B 压力增加了 Wa.!eAe}
8Q{9AoQ3'
C. 温度改变了 D. 熵改变了 ,j\uvi(Y
p>:.js5.a
乙8. 以下现象中,同哥白尼的日心说没有关系的是【 】 ua &uR7
|TkicgeS
A.行星的留与逆行 B. 金星的位象变化 Fm6]mz%~u#
\Cin%S.C
C. 木星有卫星 D. 恒星的周年视差 a|[f%T<<
_5O~]}
第二部分、问答题 共两组,每组标准计分之和为40分 .h4Z\R`
X}C8!LA
CRrEs
18;#
3webAaO
甲1. 右为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图。使用时闭合S1令电路接通,调节电阻箱R4的阻值,直到开闭S2时电流表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此时称为电桥平衡。试证明电桥平衡的条件是 >1]hR)Ip
AeN:wOm
(15分) R%)F9P$o
i.?rom
9Av{>W?
C#1'kQO
乙1. 右为拉美南部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如果仅考虑流速这一因素在 ①、 ②、 ③、 ④所表示的四个河段之一上面修建水电站,仅考虑阳光充足这一因素在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四个地点之一修建度假村,你的选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15分) ba
,n/yH
MTgf.
5INw#1~
)"M;7W?R0
甲2. 今有100.0毫升HCI溶液,其浓度为0.1125N,问须加多少毫升蒸馏水才能使其浓度为0.1000N。 (12分) U7f
o4y1}
\:q @I]2
乙2. 以太阳为中心,顺序写出九大行星的名字,并指出其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和最小的来。 (12分) ",,.xLI7
$kMe8F_
甲3. 简述,什么是大爆炸理论,举出两个最重要的支持该理论的证据。(13分) erTly2-SJ
iS"6)#a72
乙3. 简述,什么是DNA,以及它对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意义。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