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强档巨献—— 8MQb5( !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d.bCE~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s5s'[<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bW-sTGjRD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216=7O2F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VW`SqUl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B6kc9XG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F_pF+&q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ww"dmqU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Z8MxFD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LvqWA}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a%nf
)-}|
定位原则: xlcL;e&^P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g0*b(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jd`h)4
*****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EVlj#~mV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E1j3c
:2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X5pb9zRq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p'`?CJq8
lqTc6@:D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Y"4?z~
1. 例证题 : D7r&z?
① 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 $5u:*
② 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c)3.AgT
③ 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HLkI?mW<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VOJ/I Dl 4
④ 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esiU._:u
⑤ 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P; 7 R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kFn!5(g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7YxVtN
2. 指代题 : '&+]85_&$
① 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d_,Ql708f
② 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b"aF-,M>
③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g>@a
④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5 JlgnxRq
3.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Y&1N*@YP
{+m8^-T
①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Y7zs)W8xTT
② 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xL*J9&~iG
③ 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Rc
%
④ 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 8_E(.]U
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gW<6dP'v
b.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E~#G_opQA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0hhxTOp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 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Y=4
7se=h"
▲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tbgX;tCs5
4. 句子理解题 : P z~jW):E
① 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ZH|q#<{l
② 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XV9_{Hm
③ 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VK!9pQ
④ 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 !uoT8BBAk
思路: 对句子微观分析 不行就依据上下文 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O\ _ro.
5. 推理题 :“最近原则” :._Igjj$=
① 标志: 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eAo+w*D(
② 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Q=8YAiCu
③ 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 Y6&v&dA;
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 ZG0^O"B0
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 =^GPQ
_"
好。 kc0MQ TJU
④ 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Y<|JhqOXK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o'|%JE
6. 主旨题 : “串线摘帽” #Lpw8b6
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u178vby;l
① 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Zj!,3{jX^
② 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 $cIaLq
③ 小心首段陷阱。 o5p{ O>D[z
④ 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Uy)=]Zae
⑴ 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 y~\ujp_5w
⑵ 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nKzm.D gt_
⑤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 ?f+
7. 作者态度题 : pJvPEKN
① 标志:attitude :Rb\Ca
② 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 {N>ju
③ 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x;)I%c
④ 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L~-/'+
⑤ 举例的方式。 m_*wqNFA6
⑥ 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I[f(f%W7
⑦ 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Kw
y
8. 判断题 : F$)l8}
①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 Nna.N U1
②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u
0Wt"d-=
③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zI4rAsysL
9. 细节题 : b'\Q/;oz>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z^U+oG
10.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e?.j8Q~
① 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H*4I-"
② 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Q-o2(C
③ 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Y\LsmZ;F
11. 正确答案的特征: x6`mv8~9Db
① 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R>O_2`c
② 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 O?WRCB
③ 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PP$sdmo
④ 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UsyNn39
⑤ 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E%bhd4$G
12. 错误答案的特征: ]UkH}Pt'3
第一大层次:① 无中生有 (未提及的概念); IFTNr2I
② 正反混淆 (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Zu,:}+niU
③ 所答非所问 (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qf
第二大层次:① 过分绝对; Mpojabsh
② 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 Ax&!Nz+?
③ 因果倒置; !G-+O#W`
④ 常识判断; W_2;j)i
⑤ 推得过远; 'nq=xi@RC
⑥ 偏离中心; gS'{JZu2
⑦ 变换词性。 Qb^G1#r@C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 f\hMTebma$
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o!-[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23):OB>S`
,,{;G'R|
三.阅读的技巧 W<)P@_+-
1. 标点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 :
}*6BaB
① 句号。用来分割句子 ,以句号为单位,把段分隔成块,逐个击破。团条 j+_fHADq
② 逗号。在两个逗号中间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献跳过去不读。 +]%S}<R
③ 冒号。冒号的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冒号的前后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Mq+QDTTw~
④ 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的并列、结构上的并列。 n)kbQ]
⑤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补充说明成分,在阅读中可以先不读。如果不能读懂破折号之前的句子的意思可借助破折号间的内容加以理解。 J{ju3jo
⑥ 引号。引用和讽刺两种作用:⑴引用某人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⑵用来反讽,讽刺。 W'@
|ob
引用的目的: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否则就没有意义。 g,+e3f
⑦括号。两种作用:补充说明、解释生词。 h-P|O6@Ki
2. 微观阅读的技巧 : 3s%?)z
① 抓主干。 E@SFK=`
② 看标点符号。 jo:Z
③ 被动变主动。 (A~7>\r +
④ 消减否定法。 z+"$G
⑤ 重新断句。 KYpS4&Xh
⑥ 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 vXDs/,`r
⑴ 解释词:namely(即,也就是);likewise(同样的);in other word(换句话说); A"JdG%t>.h
that is to say(那就是说)…… \(\a=
⑵ 转折词目的:体会一种逻辑关系,也是经常出题的地方。 !UT'4Fs
but, yet, although, however, in contrast(与之形成对照的是) +Ryj82;59z
⑶ 表示结果的词:thus, as a result, consequence ;b {#$#`=
⑷ 表示递进的词:further more, in addition to arL>{mj
⑸ 表示重要的词:prime(首要的); above all(最重要的);first of all [
inlxJD
3. 宏观阅读的方法 : WN'AQ~qA
怎样对待一篇文章: *I]]Ogpq=
① 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文章都讲一个主题。 u} mj)Nk
② 注意抓两类文体:一个是议论文,抓作者中心观点和作者态度; ztO)~uL
二是说明文,抓说明对象和作者态度。 lCU clD
③ 注意看清楚文章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同时要注意看清楚文章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是顺承结构还是转折结构。 6 eSo.@*l
④ 注意文章的一些固有模式: V+`kB3GV
第一类型:启承传合型,要特别注意启和合的前后呼应。 <<
6GE
第二类型:花开两朵型,要注意两个核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e7!p=D
第三类型:问题答案型,一般来说问题就是文章的中心,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 N1'`^a y$
第四类型:平铺直叙型,注意抓首段和中心。 w0BphK[
第五类型:开门见山型。 =!\Nh,\eQ
4. 总结段落的固有模式 : Xw4Eti._D
① 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 Nh!`"B2B
② 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中心句(段尾句) WzzA:X
如果段首句和段尾句是呼应的话,那么其之间的话必然是支持句,也可能反着说一下,但最终还是支持段首或段首主题句的。 R{@saa5I(>
③ 过渡句(段首句)具体论述 E22o-nI?1
④ 中心句(段首句)具体论述转折具体论述 Bq8#'K2i,
⑤ 具体论述中心句(段尾句) :4{
`c.S
⑥ 句句展开式(无明显主题句)指比较短的段落。如只有三、四行的段落。这样就没有必要在段首给出一个中心,后面再展开。而是直接把事情给描述一下就可以了。
|#yu
5. 读文章时需特别留意的细节 : MJ:c";KCq0
① 举例、打比喻处 mE<_oRM)
② 人物论段 i
V{_?f1jo
③ 转折处后 45JL{YRN
④ 复杂句 Wg}KQ6
6
⑤ 因果句 -m`|S q
⑥ 特殊标点 Gld~GyB\k
⑦ 段首段尾句 g}+|0FTV
最常出题的地方是:中心思想或核心概念。中心思想 + 细节 = 文章 )la3GT*1mS
6.独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Z|qI[ui O
① 文尾的独句段所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 #eJfwc1JY
② 文章中间的独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9tpyrGv
四.考研英语到底考什么?(阅读能力) ?i<l7
1.观念转变和方法转变(close reading 细读) NCk-[I?R
考研考察细读、辨别能力。 [4yHXZxza
2.阅读的重要性 RC7F/|w.z
3.考研文章类型的分析(来源、内容、体裁) |)7K(R)(=
①来源:西方大学的一二年级课本、西方报刊杂志(从97年以后主要来自西方报刊杂志) 9':Ipf&x
②从内容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新的趋势是人文科学的文章。 n~lB}
文章的分类:(共44篇) +Ug &
(1)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有30篇 qK'mF#n0#
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 e, sS.
分析:政治学,从89-03没有出过题,因为西方和东方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避开敏感话题,没有出过; Apu-9|oP
经济学,每年至少一篇;教育学,隔年出一次;传播学,隔年出一次。 ^?e[$}
总结:泛读的重点——经济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 jZIT[HM
(2)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有10篇 72|g zm
10篇中,纯而有纯的自然科学很少,只有约4篇。命题集中在科学史方面。 z"6o|]9I
出题的原则:一般性原则,公正性原则。 #Shy^58$
总结:泛读自然科学的文章,少读纯自然科学的文章,多读简介科学史的文章。 +/&rO,Ql
(3)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还剩4篇) m !:F/?B
分析:88--99年,11年中从未出过题。 `pbCPa{Y
00年(3)文学评论—未来主义诗歌; UusAsezm:
00(5)散文—雄心壮志; $idToOkw
01年(5)散文—我这个人的一段心路历程; ;FlDRDZ%
02年(1)讲幽默,题目有迷惑性。 y6am(ugE
总结:人文科学出题有抬头趋势。 _U*R_2aV
③从体裁角度把44篇文章分类: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 +!@xH];
多读:议论文、说明文。 (从来没有出现过记叙文,应用文只出过1篇) =)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