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出生于广西北海市,祖籍广东廉江,父母都是工人。父亲母亲给我和妹妹一个安定、温馨的家,他们对我严格的要求使得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我1994年从北海中学(自治区重点中学)初中部考上北海中学高中部,1997年6月获得自治区本科生保送名额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学习,2000年10月继续获得保送名额在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7月硕士毕业后,获得留校任教资格,至今在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工作。 WJs2d73Qp
[~UCYYl
我选择师范专业,源自于对外公外婆教育理想的崇拜与发扬。外公当地教育界的名人,外公的遗书写得婉约而朴实,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家庭。出于对外公教育理想的延续与继承,我1997年选择了师范类的保送,当时父母十分不理解。在后面的四年大学学习里,我不断地以一位合格人民教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在专业上钻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师范生技能。2000年秋天,我到梧州中学实习,面对教师从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在广西师资培训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自身作为教师的意义更有价值。而此时,我在年级中的排名使我获得了一个保送读研的机会。为了我的教育理想,我毅然选择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k:sFI @g
;Q8LA",5d
读研期间,我尽情地去阅读关于教育、数学教育的各类书籍,不断地思考。导师一直给予我最悉心的指导,最鼎力的支持和最及时的鼓励,导师把我领进了数学教育的研究领域,导师亦师亦父亦兄的指导为我的学习和成长搭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读研期间,导师带我们到初中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让我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吸取养分;并且在此期间,孙老师让我参加了王教授关于质的研究的小组,对园丁工程A类优秀学员进行教学风格研究。这些学术活动,让我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成长,养成了我至今每学期都到中学听课、交流的习惯,并选择了一种质的方法去看待数学教育。我以新课程改革中的“数感”为切入口开始了我关于数学教育质的研究的尝试,写作了论文《对数感的再认识与思考》,硕士学位论文《涠洲岛民俗文化与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关于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区域性个案研究》。 Lju)q6
]<g`rR7}
研究生期间使得我形成了几个研究成果。《对数感的再认识与思考》一文是我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工作的铺垫,我阅读了一些英文文献,对于数感的理解作了综述,并且提出了自己对于数感的理解。个案研究《生命如歌——许家雄教学风格研究》也是我硕士论文的铺垫,尽管出版的时间稍晚,但是它我第一次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笔触略嫩,但是对于数学教学风格的现象收集开始细致起来。《涠洲岛民俗文化与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关于民俗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区域性个案研究》文章的写作,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对于质的研究显得研究周期不足,但是,涠洲岛相对封闭的教育现状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因素,我上岛5次,一共居住了几个月的时间,尽力去收集在民俗文化背景下的数感形成的事象,成果是稚嫩的,但是学术上各位老师的帮助,让我勇敢地把自己的东西写作出来。 /gUD!@
'rSP@
工作以后,我有机会参与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教育硕士廖老师在我的指导下开展了广西壮族、瑶族、苗族地区学生关于数感的调查与研究,写作了硕士论文,同时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广西巴马县壮、瑶族学生数感的比较分析》。与此同时,我每年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有半数使用质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数学教育研究。2007年秋天,我认为自己的一些铺垫性的工作已经比较成熟,对于质的方法的掌握也更加熟练,因此我得到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研究基金,主持课题《广西数学教育中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希望继续用质的研究方法挖掘数学教育中有价值的现象,构建更加有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理论。 U%T{~f
Y2 QX9RN
身为女性,作为天生的感性群落,我对于数学教育的研究有一种自然的情感倾向。我认为质的研究更能够使得数学教育的研究接近个体的思维真实,更能够解释数学对于个体成熟、发展的意义。作为教育研究者,我相信我所看到的,我所经历的,我与研究对象之间弥漫的点点滴滴,这些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p\@b~GM
e0cVg
对于我所报考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使得自己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把握更加娴熟,对于数学教育中研究问题的选择更加深刻,对于数学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更加得当。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位女性研究者对于数学教育的深入探究。 CTh!|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