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 法 学 aXagiz\;
1999年 V*~5*OwB
I1,?qr"Zr 1、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PKER$C
-E1}mL}I`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zl5S)/A
"oQ@.]-#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q'q{M-U<
g2I @j3 2000年 *bx cq
7^F?key? 1、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z$NLFJvy_-
R)=<q]Ms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kAoai|m@R
Xqy{=:0 3、原因自由行为 ! [
X<>
5eYCnc9 2001年 2+.m44>Ti
*sTQ9 Kr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1@5*xQ5O
GCoqKE
2、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8c9_=8vw
"7g: u- 3、法益侵害说 ~VOmMw4HV
&}]Wbk4:
2002年 j{vzCRa>8
xASjw? 1、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nT>?}/S
AXyuXB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X7G6y|4;w
2eNm2; 3、期待可能性 B 5?(gb"
W `Soa&9 2003年 l$FHL2?Cp
'D1@+FFU0 1、试论罪刑关系 |89`O^
PtHT> 2、片面共犯 e1H.2n{y^
yY1&hop 3、持有型犯罪 GB-=
D
C6
aAX 8m 2004年 htjJ0>&
'K0Y@y 1、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 "/@,!9rJ
W4N$]D=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k,r\^1h
M?_VYK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i~.wQ$1
MZ{)`7acR\ 2005年 4Q$\hO3b
1、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Tj>~#~
2、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7_JK2
3、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uy B
?-Y+
2006年 b2Ct^`|M5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E;h#3
B9
2、过失危险犯 bzZEwMc6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人格刑法学” g6N{Z e Wg
2007年 t.]oLG22r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2TiUo(MK
2.论商业贿赂 8{@#N:SY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sJ!AI
n<
2008年 Z&YW9de@
[font=ˎ̥]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font=ˎ̥] `2Vc*R
[font=ˎ̥]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font=ˎ̥] I%;xMtY1o
[font=ˎ̥]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 ,+%$vV
.g\
b?qtTce
;L++H5Kz6
]uj6-0q){W
$
^m_M.1
o|(-0mWBQA
犯罪学、监狱学 r@^h,
1999年 1]m]b4]
yiiYq(\{ 1、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gVl%:Ra%
MW6d-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QqYf1@F
b<~\IPY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MO|q
)E'
iC 2000年 7kp$C?7K
swntz 1、评龙布罗梭 cF7I
#%rXDGDS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eR4%4gW)
a=+qR:wT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4N|^Joi
GNlP]9wX 2001年 Ph'*s{
"qYPi 1、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F"Q~
?D)
{L$ ]NQdz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9g4/c-?$
SQ9s 3、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Pwn"!pk
(iXo\y`z 2002年 ^Qt4}V=
2>Bx/QF@< 1、评述标签理论 rLw3\>y
po~V{>fUm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Y`cgi0vkd
tt2`N3Eu\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XK Ke
g!;k$`@{E' 2003年 5}@6euT5$
;3wj(o0 1、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cR;\s<
{h5 S=b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T4htZa
#K:|@d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GP6-5Y"8
o-"/1 zLg4 2004年 bI/d(Q%#<
!4cO]wh5 1、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chv0\k"'
!mLQdkTE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2z!
yG -1g0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a3 +f5
&(a#I]`9M 2005年 <20rxOEnf
\-3\lZ3qj 1、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foY=?mbL
ns`|G;1vv 2、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l`D^)~o8
IH|PdVNtg 3、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Du@?j7&l=$
z*?-*6W 4、累进处遇制度 8l,`~jvU!*
pUtd_8 2006年 wBlfQ
w-N
MJJ]8:%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oL?(
;
`"&
+%vBDcf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py#`
Ckd=tvL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jSa9UD
lR]z8& 2007年 5)X;q-
-<rQOPH% 1.被害人国家补偿 |GPR3%9
7w}D2|+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N[e QT
H:9Z.|{Gv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Z0 Y:"
6u-@_/O5R3 2008年 b~F(2[o
3#fu;??1. [font=ˎ̥]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font=ˎ̥] zh5'oE&[yC
[font=ˎ̥]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font=ˎ̥] 5~(.:RX:q
[font=ˎ̥]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font=ˎ̥] v(ABZ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