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研究生就业遭遇“青春挑战” 难在年龄?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7-15   

研究生就业遭遇“青春挑战” 难在年龄?

  核心提示 ~^/zCPy[w  
}_XW?^/8  
  “我是今年应届毕业硕士生,已经30岁了,你们单位会不会有年龄歧视啊?”  t K;E&:  
9dA(f~  
  “30岁还很年轻啊,怎么要担心呢?” >JT{~SRB|Y  
8)/i\=N3;  
T#Pz_ hAu  
  类似的“经典对白”在研究生招聘会上屡次上演。研究生就业遭遇“青春挑战”成为高校热门话题。对此,记者走访了广东部分高校研究生部师生。 hZnT`!iFE^  
{ frEVHw  
  当前,与用人单位还处在“相亲”阶段的研究生们也开始主动调整薪酬期望值,适应市场的变化。 %sC,;^wla'  
2>Kq)Ii  
  但同时,一个新的难题——“青春不再”已经成为困扰他们的职场“准入门槛”。 Qo  
R#~}ZUk2  
  激情消退择业求安稳 qx 3.oU  
k Fv\V   
  “读多了3年书,但就业岗位没有以前好找了,还得跟本科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真不甘心!” )ufHk  
o^RdVSkU;  
  中山大学法律系阿豪是当年系里免试推研的,他坦言没想到这两年就业市场会如此“严寒”,他跟着本科的师弟师妹去投了几处简历,精心准备面试,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 YN] w_=  
Bir }X  
  阿豪的不少同学也反映,经过3年“埋首穷经”的专业研究,他们的视野往往局限在某个科研领域,没有以前广了;而且对社会潮流把握的敏感度,也明显不如本科生。对于近在咫尺的就业,他们都感到“惘惘的威胁”。 6bnAVTL5  
0!=e1_  
  比起这些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研的25、26岁“年轻人”,大量放弃了良好工作待遇、几经艰难再度“深造”的研究生很多都年届而立了,他们患得患失的就业心态更明显。 t^?8Di\  
c Yx=8~-  
  “青春就是资本。我现在冲劲确实比本科生少了。”小倩最初在一家普通高校读本科,毕业后在媒体呆了4年,再放弃了每月3000多元的“高薪”,到武汉大学读研,目前在广州一家报社见习。尽管单位有意挽留,她还是积极联系广东高校,希望到相关院系任教。 =D5@PHpv(  
6uDA{[OH  
  “高校大扩招除了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外,也产生了补充大量师资的需求。这就是我们就业的契机。”小倩欣喜地告诉记者,本月6日在中大召开的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传出了“广东高校3年内每年急招5000名教师”,这对她们这群“高龄研究生”真是“利好”消息。 X1<)B]y  
|U nTd$m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黎启业分析说,不少研究生以前工作过几年,容易滋生疲乏心态;而且在高校呆久了,对学校稳定舒适的环境容易产生依赖心理。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就业倾向已从过去的选择企业逐渐转向相对稳定的高校等事业单位。 |L;'In  
_zh}%#6L  
  “妈妈研究生”抢手 e::5|6x  
i?=3RdP/R1  
  “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心态很矛盾,他们既要学历高,又要求年纪轻。”暨南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古伟芳介绍说,经管类企业一般看重实际能力,年龄限制较少;但很多国企和公务员单位就设置了“年龄关卡”,对“高龄研究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N["c*=x  
w2]1ftY  
  面对学校的质询,不少用人单位都大呼“我们也有苦衷”。广州市东山区一家大型计算机企业人事处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们这几年新招的大学毕业生中,确实存在“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使”的问题。他认为,部分研究生工作激情被大学教育“消磨”大半,而自我期望值又降不下来,不如本科生敢想敢拼,肯从低层做起。  QN_5q5  
@mP@~  
  女研究生遭遇“青春门槛”问题尤为突出。李先生认为,女研究生年龄多集中在25至26岁阶段,即将面临婚育高峰期。她们往往需要分心兼顾家庭,难以全情投入工作。这在客观上造成用人周期变相缩短,公司人力资源“隐性浪费”。 ^e@c Ozt  
OD\x1,E)I  
  相映成趣的是,今年高校“妈妈研究生”非常抢手,古伟芳介绍说,目前不少人已签约。 EVO5+  
c09] Cp<  
  据分析,不少用人单位青睐“妈妈研究生”,是认为她们已经平稳度过婚育期,孩子多已三四岁无须分心照顾;同时事业忠诚度高,不会轻易“跳槽”。 w41#? VC/  
:NbD^h)R  
  专家指引 )Xd=EWGUS  
q<c ).4  
  调整心理年龄 突破三大误区 nt;A7pI`  
*qOo,e  
  “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学士”,对于外界盛传的“研究生工作起来不敌本科生”的说法,不少研究生颇为不平却也无可奈何。 g-^CuXic  
&}T`[ d_Z  
  在研究生“含金量”频频遭质疑的今天,研究生求职的路显然远不如以往平坦,性别歧视、年龄嫌弃、就业面窄、专业不“吃香”等瓶颈让不少研究生在竞聘的过程中遭遇了“滑铁卢”。一蹶不振者并不鲜见,意气风发的也大有人在。何以出现这两个极端?专家认为,关键在于要走出种种误区,从而走出研究生就业的美好前景。 Q]6nW[@j'  
-^#Ix;%  
  误区一 >5^Z'!Z"  
E/U1g4S  
  前景不佳悔不当初 `n^jU92  
c"O\fX  
  “再读个研究生吧,到时身价就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抢着要呢!”去年刚从广州某高校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的李云回忆起四年前亲朋好友的话不禁感叹事过境迁,“当初以为读了3年研究生之后能更吃香,现在看来却未必如此。” &7@6Y{!/  
VKN^gz  
  李云此番感叹可谓说出了时下不少研究生的心声,不少研究生坦言,当初之所以考研,也是想凭研究生文凭这块“敲门砖”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谁知“如意算盘”失算,还引来一堆烦恼。 0*g psS  
|d%Dw^  
  指引:理性面对急而不躁 kJDMIh|g  
m k -" U7;  
  “虽然多数研究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上甚至年过30,但不见得就能理性看待问题”。心理专家分析,研究生们因求职不顺产生心理落差可以理解,但没必要因为就业形势不如预计的好就悔不当初,“这是不成熟的表现,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理性面对!” f2{4Y)  
sXhtn' <v  
  “其实我们的学历和能力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主要问题是心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黄敏也很认同调整“心理年龄”的重要性,她承认一下子要从多年来舒适安逸的校园走向瞬息万变的社会职场,很多研究生还需要一个调适期,所以部分人存在求稳心态,“心理年龄”偏于老化。  h+Q ==  
c&0IJ7fZG  
  问及对就业前景的信心,黄敏乐观地笑笑说自己虽然20好几了,但心态还很青春,激情和创劲还是很足的,也做好了拼搏几年再考虑婚嫁的准备。“其实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有想法有干劲,就业的天地是很广阔的,何须为了区区几岁的差距而过分苦恼?” r ,b  
~!:F'}bj  
  心理专家告诫,研究生找工急无可厚非,甚至要急才对,有紧迫感可以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但切忌躁,“不可冒进,不要遇到困难就唉声叹气,研究生应该更稳重才对”。否则,在与本科生同台竞争中败下阵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1Yx'ua'  
.5 dZaI)  
  误区二 %djx0sy  
dvL'>'g  
  遭遇歧视士气低落 D J<c  
!o.g2  
  大专毕业考上某高校经济学研究生的小林谈起几次求职经历,两次在面试中败给本科师妹让她郁闷了好一阵,“当时我已经进入最后一轮面试了,和我竞争的都是同校师妹。我表现得挺出色,但最后两个单位都要了师妹”。 F5MWxAS,>  
^ 1J;SO |  
  小林事后才知道,不是用人单位对她的能力不满意,而是“女研究生”的身份让他们转了向,“汽车公司认为他们要招的职位本科生就足以胜任,用研究生会浪费人才,而且他们觉得我自信过头了,怕以后难以和本科同事和睦相处。而另一家公司又怕我干不了多久就会跳槽,还说女研究生在冲劲与干劲方面不如本科生,可塑性不强,因此也不要我”。 Mb<KZ_wYOX  
g:2/!tujL  
  就业面比本科生窄、又被指认冲劲不敌本科生、女研究生更是“出嫁”难,不少研究生纷纷抱怨用人单位存在歧视。 B' :ZX-Q)  
5:s]z#8)  
  指引:男女比例不妨一探 -Z;:_"&9  
% tJ?dlD'  
  就性别歧视这一指控,有心理专家认为,这确切地说应该是“性别不平等”,因为大多数女研究生毕业时,恰恰处于女性结婚和生育高峰的年龄,单位对雇佣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通常十分谨慎。 m.^6e f  
{;-$;\D  
  话说回来,不少单位表示,他们并不会对女研究生存在歧视,相反,对于修养好、层次高又肯干的女研究生会优先考虑,可见,“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呼声也该辩证地看。 |RjjP  7  
:ZzG5[ o3  
  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男女比例”也往往是不少用人单位在招录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女研究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妨了解一下相关工作环境的人员结构,特别可以探一探男女比例,绝无必要在恐慌心理中“节节败退”。 +'KM~c?]  
k,@1rOf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黎启业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呼吁用人单位破除“青春歧视”,特别在女研究生就业问题上应公平较量、公正评价。 QWxQD'L'  
J`x9 XWYw  
  但在目前这种“买方市场”中,用人单位毕竟占据着强势地位。“所以最关键的是研究生应该直面现实,主动调整就业心态和战略”,暨南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古伟芳表示,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年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人创新精神和拼搏意志消减,这才是求职的最大障碍。 |BW956fBU  
.9ROa#7U;n  
  误区三 Kp&d9e{ Yc  
S\X_!|  
  漫天要价自毁身价 UbYKiLDF)  
:5Vu.\,1  
  “一个月才3500,我可是读了3年研究生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仍有一些研究生不满当今的“行情”,月薪低于5000,不干!珠三角城市,不去! 9z-"JnM  
\ agC Q&  
  “一开始确实不大顺利,我拒绝了很多机会,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去年毕业的文科硕士王翔聊起去年的求职经历依然感慨颇多,他表示,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太高调了些,开出的工资底线,用人单位都不是很能接受,“有了教训,后来我调整了一下定位,才找到了心仪的单位,虽然薪水不是很高,不过也不错。” h]=chz  
rcbixOT  
  与漫天要价的做法相反,有的研究生看“行情”不好,就纷纷主动“掉价”,甚至违心表示只要给工作机会,工资多少都无所谓。 MUo?ajbqOd  
%EpK=;51U  
  指引:横比纵比找准价位 E?zp?t:a  
Tc IUo!:z  
  “开价前要先摸摸底,把行情吃准了”!一位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林老师说,毕业生每年“薪情”往往是变动的,所以在回答薪金要求时,研究生们自己心中要有数,而且这个数还要尽量准,“高得离谱会把人吓跑,而随便把自己卖个‘跳楼价’,也许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说不定还会自取其辱”。 <AIsN qr  
NMDNls&)k  
  那么,摸底工作要如何开展呢?林老师介绍,不妨进行横向比与纵向比,两者结合而来的薪资水平应该与市场行情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YM;^c% _7  
B8nXWi  
  他说,所谓横向比,就是和同届同专业的同学比较,虽然大家心理价位也是参差不齐,但取个中间值也就八九不离十了。纵向比则是从该专业往年的就业行情出发,也可参照应聘单位的“薪情”,不要盲目开价。(撰文 胡键 陈枫 吴爱芳)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论坛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