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1996年中国古代史 (T1< (YZ
一、 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 0)&!$@HW
1、殷墟 2、四书五经 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p%I)&- 8
5、淝水之战 6、庆历新政 7、乡度会试 8、土木之变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 1、何谓“十通” 2、唐朝的三省制 3、元朝统一的意义 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sH6;__e
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 1、东汉、唐、明三朝宦官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B.N#9u-vW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PJ==N
南京大学1999年综合题
/,G `V
一、列举题(共10分) M+ [ho]
1、列出元代修撰的三部正史 ; 2、“十通”中清代编修的“四通”是指哪四部书? 3、王安石《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哪三经? JBY.er`6C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UytMnJ88
1、伊利汗国 2、凯默尔革命 3、壬辰卫国战争 4、红白玫瑰战争 5、大化改新6、十二铜表法 7、一条鞭法 8、监司 9、天朝田亩制度 10、五代 9E7 G%-
三、问答题 TpU\IQ
1、请谈谈“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2、150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世界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请从马、恩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这一角度,谈谈《宣言》产生的经过及意义。 G+dq
*/
南京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 xXJ*xYn"}
五、 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 FWbp;v{
1、 共和行政 2、清议 3、喀剌汉王朝 2^r~->
六、问答 bZxN]6_
1、以“三省六部”制的由来与演化为主要线索,扼要说明专制主义强化的轨迹(28分) 2、扼要阐述“人头税”(含户税)从形成到消亡的历史过程。(12分) K P]ar
.
南京大学1997年中国古代史 cC~RW71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 =WTSaC
1.马王堆遗址 2.向戎弭兵 3.甘露之变 4.绍兴和议 5.一条鞭法 6.总督巡抚 7.四库全书 8.马可波罗游记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先秦诸子极其代表人物 H<d~AurX)J
2.熙(宁)(元)丰变法的基本内容 3.康乾盛世说明了什么. 三、论述下列问题。(任选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辅政体制(宰相制)的变化 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aHN"I
3、隋唐宋元明清的地方行政机构。 Vk{;g
6n]
+(=
V'vWz`#
一、解释名词(每题6分,共60分) d]DV\*v
弭兵之会 上计 董仲舒 党锢之祸 门阀、庶族 开皇律 健儿与纩骑 站赤与急递铺 九边 改土归流 P%2v(
二、回答问题(每题30分,共90分) V\`Z|'WIQD
1、简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原因。 vT?^#
2、就“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效果进行比较。 b~aM=71
3、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 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办法? /DAR'9@h
ovKM;cRs/
;wwc;wQ'
一、 名词解释: A-!e$yz>
一、 殷墟 =F+v+zP7P
王与马,共天下 坊市制 澶渊之盟 奴儿干都司 地丁制 ?+]=|hN
三、简答: G4(R/<J,BQ
1、汉唐三省制的形成和发展,九卿制怎么退出历史舞台 2、唐朝的兵制的演变 Yc[umn^K
3、文献通考,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朝代、价值? 4、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史的成就 1'&.6{)P
hU$aZ
jrp>Y:
一、名词解释: 4p"' ox#
党锢之祸 安史之乱 行省 一条鞭法 理藩院 H$%MIBz>$
二、简答: 0GUJc}fgvN
1、简述隋朝统一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x?L[*N_ml
JX&U?Z
JV~
Dly>
一、名词解释:5分/题(任选8题,40分) 9tHK_),9
“夏商周断代工程” 文景之治 西域都护 三长制 古文运动 庆历新政 会子 马可-波罗 布政使司 八旗制度 EJn]C=_(
二、论述题:(60分) H~FI@Cf$L
1、略述曹操*唯材是举*所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5分) t'eaR-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请结合中国古代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及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试加分析之。(30分) `vBBJ@f4)
(以上两题有思路,太长,有兴趣联系我一起讨论。) QXb2jWz
3、试围绕中国古代史上的某一种(或几种)科技发明,以断代为例,简要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或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状及局限性。(15分)(求教!!!) M/ 64`lcb
X /c8XLe"
$9G&
wH>{
一、名词解释(任择5题,每题5分) s[8. l35|
1、殷墟 2、四书五经 3、吐谷浑 4、侨洲郡县 5、淝水之战 6、庆历新政 7、乡度会试 8、土木之变 &qbEF3p^@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择3题,每题10分) nI3p`N8j*
1、何谓“十通” 2、唐朝的三省制 3、元朝统一的意义 4、“嘉靖倭难”的前因后果 5、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Kg6J:HD49
三、论述下列问题(1——2题必做,3——5题任择其一,每题15分) 1、东汉、唐、明三朝宦字擅权及其特征。 2、唐以来我国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 3、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 4、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阶段。 5、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k{2Gq1S{
~:Rbd9IB
rD}g9?ut
一、名词解释 1、母系氏族社会 2、毫 3、十三经 4、御史台 5、牛李党争 6、宋明理学 H@(O{ 9Yl;
7、头下军州 8、胡蓝之狱 9、辽饷 10、裴秀 二、论述 RZHfT0*jL
1、周初大分封的情况和对分封制的评议 2、曹魏屯田的制度和影响 c4AJ`f.5
3、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论述 #aX#gh}1
4、元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元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制度史的地位 FxlH;'+Q
兰州大学中国古代史2000年试题 We y*\@
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25分) L -Q8iFW'
太康失国 郡国并行 怛罗斯战役 察合台 监察御史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zYIblpde
1、“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出自何书?反映当时是何种社会? 2、何谓“王与马共天下”? 3、何谓“三武灭佛”? ^0zfQu+!
4、宋代“田制不立”政策有何影响? 5、《大义觉迷录》一书因何而著?有何影响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评王莽改制 $z_yx
`5
2、试论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对西藏统治的加强。 z\eQB%aM
中国古代史 #]dm/WzY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30分) ovp/DM
1、禅让 2、董仲舒 3、唐初八史4、均贫富 5、四等民族 6、雅克萨之役 二、问答题: (共70分) 1、论曹操。 (20分) .'`aX
7{\
2、明初集权述评。 (20分) U$5x#{AFp
3、试对中国古代历次重大改革活动加以比较和评论。(30分) J=-z~\f56
中国古代及世界现当代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 k'8q/]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40分) Nk@-yZ@,8
1、郡县制 2、均田制3、五代十国 4、三言二拍5、《天朝田亩制度》 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7、护法运动 8、赫德 YXp\C"~g
二、问答题: (每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明清鼎革的原因。 G/JGb2I/7|
2、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史实,试论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特征和作用。 -L/%2 X
?pIELezfK
}aOqoi7w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HB
fM&
社稷 李悝 假名公田 河阴之变 貌阅 羁縻州 榷场 喇嘛教 东林党 学台、藩台、臬台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述论。 :? )!yI
2、试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变化原因及意义。 3、简述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 i1x4$}
S
}`f&
>8/Otg+h
一、名词解释: 1二里头文化 2弭兵之会3九品官人法 4大索貌阅 5过零丁洋 6花石纲 7斡难河源会议 8北南面官 4AL,=C3
二、简述: uQ3sRJi
1。唐代中央官职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vJ<Q
2。明代中叶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三、论述: 0y$VPgsKf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2。清代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措施及作用 5
Y&`Z J
V06*qQ[
vFL$wr
一、名词解释; E"*E[>
1。 屈家岭文化 2。庚戍土断3。永徽律 4。经总制钱。5王守仁。6木兰秋。8地丁银 二、简述: _b8KK4UR
1。西周的职官设置 2简述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 hYyIC:PXR
三、论述: 1^^{;R7N
1。十国的历史地位 2。论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历史作用 egs P\ '
oC
"
[rn
:g$"Xc8Zn
03年: ->pU!f)\X
一:名词解释: 1仰韶文化 2西晋占田制 3庆历新政 jy0aKSn8
4梦溪笔谈 5村社制度 6胡蓝之狱 GTB\95j]
二: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三:西汉昭宣中兴的措施和作用 四:唐朝两税法的来源内容和评价 五: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的 主要特点 六:明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和作用 Z5'^Hj1,
七:清朝入关初政治措施及其利弊分析 1VYH:uGuAU
D0 k ,8|
#rW
-j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