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读博士是为了什么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8-05   

读博士是为了什么

“博士”和“博士后”代表攀登学位的顶峰,是学子们多年寒窗苦读追求的最高目标。面 Zr%,F[j?  
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的目光常常会习惯地仰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就是知识的 KT>eE  
化身。“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现实困顿却让不少博士心生困惑—— qZS]eQW.  
$k,wA8OZ-  
最近,在水木清华BBS上,一篇名为《读博士是为了什么》的帖子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并且 5>e#SW  
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许多高校博士生以及大学生纷纷跟帖,各抒己见。 MN.h,^b  
2.>WR~ \  
在众多留言中,博士毕业后的生存问题成为重要话题。 Q/[g|"  
!pqfx93R*  
博士后的辛酸 5C|Y-G  
6Kbc:wlR  
“念小学的时候总是考第一,因此总是斗志昂扬,把清华北大当作最低理想;上了初中第 +'ZJ]  
一的机会是零,但仍然是老师的宠儿,现实的目标变成了考上重点高中。高中尽管也还优 WP5QA8`3  
秀,但已经忘记了儿时的理想,因为学校历史上几乎没有人上过清华和北大,好歹进了一 `Q@w*ta)  
所所谓重点大学;本科快毕业的时候,发现专科毕业的同学已经开了自己的公司,每年有 5vmc'Om  
一二十万的进账,我暗自下决心,好歹也该找个月薪5000元的工作吧;不幸保送了研究生 r+D ?_Lk  
,快毕业的时候发现工作已经比较难找,于是把标准放到了3000元;而本科毕业的同学拿 z[0+9 =<Y  
个三五千元是一般情况;又不幸被保送了博士,毕业了发现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正在北京筹 v/m} {&K  
划买房子,而我进了北京高校当了一名老师,拿着1200元的工资;再过几个月,我就28岁 s<XAH7?0  
了,我已经没有了理想,只是希望工资能够涨到2000元,能在食堂吃饱饭。” aWCZ1F  
j TyR+#Wn  
在其中一个帖子里,一位博士如此感叹: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读博士是为了什么 VK]cZ%)  
p|gzU$FWbk  
e2><Y<  
“我再拼5年,挣钱买套房子!”说这话的人是陈立,他现在是上海一所名校在校博士后。 T) Zef  
上海的高档大厦千万间,但栖身的房子却“难”住了这个博士后。 而当初,也正是为了过 VL?sfG0  
上更好的生活,在企业里工作了10年的陈立,放弃了办公室主任的职位,告别妻子,一口 w wuM!Z+  
气将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路读了下来。 这么多年,陈立的妻子一个人带着儿子,在遥远 44x+2@&1  
的四川艰难度日。一家人分居两地,寒暑假里才能见上一面,以至于在儿子小时候,每次 F4*ssx  
陈立回家,儿子坚持不叫他爸爸而叫他叔叔。 几年博士学习生活,妻子在期盼与等待中, k',#T932x1  
默默承受和分担着陈立的压力。妻子一个人,要工作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如今看起 li3 7*  
来,妻子比实际年龄要大好几岁,每当想到这些,陈立就心存愧疚,暗暗发誓要让老婆孩 ]J(BaX4  
子过上好日子,以弥补这几年对他们的“亏欠”。 博士毕业后,陈立曾试着到两家公司应 3!u`PIQv  
聘。但在一个公司干了两个月,觉得自己的性格与公司气氛不一致,因此,又回到学校做 0Xw$l3@N^  
博士后。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陈立出站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本该充满出头喜悦的陈立,反 ~z kzuh  
而心里有点慌了。留在上海,工作容易找,但买房困难。要去外地,又得拖家带口奔波他 zCe[+F  
乡,而且同样居无定所。陈立面临着两难选择。快40岁的人,为生活发起了愁,为自己的 }`~n$OVx  
x>bGxDtu*  
去向彷徨起来。 陈立的苦恼并非孤立的。南京高校一位教授对记 qN"Q3mU^h*  
者说,为什么那么多留学生在美国不回来?不为别的,只是生活条件方面的考虑。直到今 YctWSfh  
天,我们学校的一个博士后也得跟别人合住一间宿舍,自己媳妇来了还得把同宿舍的人给 67g"8R#.V  
撵走,这就是不少中国博士生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生存都有问题,又何谈 a_3w/9L4r  
事业? PWBcK_4i%  
#I"s{*  
L"tzUYxg  
|[Rlg`TQ;*  
一位博士的求救 &"?S0S>r!  
N XCvS0/h  
AGGT] 58|  
agkGUK/  
生活的困顿尚可以忍耐,但如果再遭受更大打击,则会让人很容易丧失尊严。 RG.wu6Av  
4D}hYk$eP0  
今年29岁的陆舍铭博士,2004年7月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南京模拟技术研 !<3!ORFO  
究所工作。陆舍铭有一个温柔可爱的妻子和一个两岁多的儿子。这个原本可以过上平稳幸 X`fb\}~R(  
福生活的家庭,突因妻子洪旭香患上白血病而陷入了困境。2005年3月中旬,收入不高的陆 jVPX] 8  
舍铭因为无力支付妻子高额医疗费用,不得不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无奈地向社会发出呼 PbnAY{J  
吁:帮帮我,救救我妻子! wJZuJ(  
3yrb7Rn3  
去年7月,陆舍铭博士毕业后,带着心爱的妻子洪旭香来到南京工作。陆博士之所以到南京 Sh2BU3  
,不仅因为自己是江苏人,更由于陆舍铭考虑到父母日渐年迈,离家近些,将来好有个照 Xp.$FJ1)  
应。 5ZX  
E/zclD5S  
洪旭香学的是会计专业,由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家中复习备考,她打算参加 #g/m^8n?s  
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等找到满意的工作,生活安定下来后,再把孩子从爷爷奶奶 x5|^p=  
身边接过来,一家人好好地过日子。 $XI.`L *g  
%Gl1Qi+Po_  
ed2r<H$  
就在他们憧憬着将来,以为美好的生活从此开始之际,命运的魔掌正悄悄地向这对夫妻袭 S Rk%BJ? ~  
来。 U&ytZ7iB  
TuEM  
今年春节过后,洪旭香常感到身体有些异样,并日渐消瘦。陆舍铭忙于工作,只是叮嘱她 s"XwO8yhM  
到医院检查。3月8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检查后,医生严肃地告诉洪旭香,她患上了慢性 a^8PB|G  
粒型白血病,需要准备50万元人民币,住院等待骨髓移植。 %!r.) Wx|2  
(:I]v_qEYS  
对于这对年轻夫妻来说,这个结果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陆舍 tpb lm|sW  
铭的精神几近崩溃,想想自己一个博士,面对脸色苍白、卧病在床的妻子,自己却无能为 CBv0fQtL  
力,负担不起原本要和他走完一生一世的妻子急需的高额医疗费,这个寒窗苦读的知识分 Ze[,0Y!u&  
子只能背着妻子偷偷地哭! L6ap |u  
T(qTipq0  
眼泪当然救不了妻子的命,时间越往后拖,病情越会加重。陆舍铭咬咬牙,从不求人的博 vz~Oi  
士,瞒着妻子写下一封求救信开始在街头,在校园,在高档住宅区向大家散发,那张小小 $H)Q UFyC  
的白纸上,留下了陆博士情深似海、但却心急如焚的话:“请大家救救我爱人吧!她还年 )t KS ooW  
轻,才28岁,我们的孩子才两岁多……” 4BSqL!i(  
1+gFfKq  
3月26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陆舍铭和他的妻子洪旭香。这对年轻的夫妻面对 damG*-7Svx  
着50万元的巨额医疗费,依然一筹莫展。 KIi:5Y  
t>AOF\  
陆舍铭博士毕业刚工作,手头并无多少积蓄,每个月的薪水,还不够大医院两天的花销。 y%X! l(gQ  
家乡的亲人,同窗好友虽然纷纷解囊帮助,但那毕竟是杯水车薪。 %ioVNbrR7  
0QT:@v2R  
面对记者,陆舍铭甚至说道,如果典身可以换来医疗费,他愿意以这种方式救自己的妻子 Gx8!AmeX  
YVwpqOE.=  
 |iI dm  
在读博士生的尴尬 <zL_6Y2  
.1q}mw   
“今年已到3月25号了。”张君红有点不好意思,“这个月216元的津贴费已经花光了,再 p#{y9s4h  
加上要准备‘升博’的一些手续,家教也中断了。” 2QRO$NieV  
&92/qRh7  
生活陷入窘迫的张君红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硕博连读的他已经熬 DnFzCJ  
过了硕士阶段,即将升入“博一”了。 bD0l^?Hu!  
[8a(4]4  
张君红把考研当成了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他决定报考上海交大的研究生,经过半年夏习 |$b8(g$s)  
,他参加了每年一度的考试,由于分数原因,最后被调剂到南航,并且还需向学校交纳1. tc0;Ake-&  
8万元的费用。张君红没有钱,一度打算放弃,是惜才的老师帮忙给他垫付了这笔钱,张君 uE41"?GS  
红才重新当起学生。 W~0rSVD$<z  
y$\tqQ  
张君红今年30岁,算是师兄里年龄较长的一位,但他还没有结婚。有个女朋友已谈了两年 [B# XA}w  
,在一个县级市里做小职员。两人天各一方,很明显,要结婚首先得有房子,可张君红现 mmbe.$73  
在还住在学校集体宿舍里,依照南京的消费水平,买房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了。 W`_JERo  
F5qA!jZ1]  
为了和女朋友联系方便,他花200元买了一台二手手机。“快撑不下去了,想要工作,挣钱 DPjs? M<  
!”张君红说,以后想留在学校当老师,但留校是要博士文凭的。他只能咬着牙读下去。 -dixiJ=  
好在升入“博一”后,每个月可以拿到900元的津贴。 Ai1"UYk\\Y  
&J&'J~N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大学里和张君红一样生活窘迫的为数不少,南京大学一位博士生告 @T~XwJ~  
诉记者:“我与爱人都是博士生,我们的课业压力都大得难以承受。我个人的情况是这样 ~c35Y9-5  
,我也替导师做课题,我觉得只要不是偏离科研主题太远,做了对学业也会有帮助。我爱 8&G9 ?n`I5  
人也是这种情况,但我们受不了的是,我们实在太清贫了。在这个大城市里,我们精神上 ?@9v+Am!  
觉得自己是人才,可去超市、去菜场,总觉得捉襟见肘,饭店更是从不敢去。我们已经30 =S`h/fru  
岁了,不能要孩子,不能买房安家,不能在社会上参加正常的娱乐消费。父母现在比较年 LDc EjFK(  
迈了,可我们帮不了养育自己的长辈,所以我们内心是很苦的。” Qdq;C,}Ai.  
~ tA ^K  
P|<V0 Vs.  
就业是个大问题 7P+1W \  
C P}fxDW  
94+^K=lAX  
除了生活困顿而外,许多博士生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就业”。 {&n- @$?  
y>y2,x+[  
“前程无忧”的最近一期调查表明,许多博士生对就业状况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面对20 Gk*u^J(  
05年全国研究生数量将增加到100万,竞争将更加激烈。 C8|V?bL  
|@X^_L.!  
事实上,很多人选择读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的压力。 ChTq!W  
Vc(4d-d5  
“刚入学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想去考博,但当察觉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就会有不少人选 y''~j<'  
择读博士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 5v)^4( )  
B?z2@,  
然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对于能力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对学历的重视。 >[;W ~*  
v0\l~_|H  
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更偏重能力而非学历。企业需 $H@SXx  
要的不是高学历,而是有能力、能立即上手的“实力派”人才。这位负责人说,近年硕士 ~.W]x~X$  
、博士大规模扩招后,感觉博士生和硕士生相差不多。另一方面,很多博士都已成家,企 N:<$]x>  
业要聘用他们,往往还要把他们的配偶、子女等安排好,这是企业最头痛的事。相比较而 ['IH*gi  
言,硕士生就显得更实用一些。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08-29   
也在痛苦犹豫中,考还是不考?
级别: SVIP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7-08-14   
在犹豫中,考不考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7-08-11   
感慨中……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7-08-07   
其实这是受骗啦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