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名校学士、硕士,到北大2007年企业管理专业战略管理与国际经营方向唯一的博士,于鸣的成长经历能够给没有考进理想本科学校的同学们什么样的启迪?请看—— +B8oW3v# )
zV15d9
1GX
烟台学子求学三步走 DfGq m-c
w AdaP9h
xh<{lZ)KJ
考取07年北大博士的于鸣 ;[Xf@xf
c*axw%Us
2007年,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战略管理与国际经营方向面向北大以外的全国高校只招收一名博士,于鸣,一位烟台学子成为唯一的幸运儿。他有着怎样的学习方法,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以及老师所给提供的教育,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他,一个年仅24岁的小伙子。 $z)egh(z
I5[@C<b
对未来:不仅要负责任,更要有准备 dEkS T[Y3
zA|lbJz=GY
一开场,于鸣对记者讲:“从大学到今日,我从未获得奖学金或是什么值得夸赞的荣誉,但我坚信自己选择的目标只有自己最清楚,无法仰赖别人导引或是提携。”听后,有点让我吃惊,在北大全国此专业只招一名博士的情况下,他击败20多名对手,考取著名学府北大的博士,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他的优秀,他为何这样说?他说,这就是人们习惯了用传统的方式评判人的成败,把什么叫真正的成功给扭曲了,不一定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功,人生有很多变数和机遇,关键是看自己如何选择和把握。 {Z!t:'x8
ow`F 7
他说,他高中在烟台三中读书,当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尽管他很小就有一种为“上北大”而读书的壮志,可根据他的高考成绩,他报考了山东财经学院,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大学四年的学习,他在不放松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每天固定的和同学打两三个小时的游戏,踢一两个小时的球,看最新的电影,特别注重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于鸣说,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存在升学压力,通常是在老师的辅导下,定量的学习,这种学习看似是被动的,老师加固的,但当进入大学后,才能意识到,这个过程在人一生中有多重要,高中阶段是一个转折,到大学里,就会把高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延伸成一种主动,高中被加固的无形中养成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一种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一种行为,这时才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学了干什么用,这是人生逐渐认识自我的开始。 6W]C`
Kx[+$Qt
有些学生认为,考上大学万事足。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更是异常危险的想法。一个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人决不能这样想,更不能这样做,考上大学或毕业后,只能说明你获得了一种学历,要想寻找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必须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历练自己,培养自己应对未来,应具备的心理承受力,因为相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学时的学习方式应有相应的改变,不能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来框住自己,大学的知识结构是自然而然地接受与学习过程,这种选择是有幸福感的。 #@V<{/;49
Z3Ww@&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