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备考考博英语考试,没有大量有效精读的积累,凭空提高阅读能力纯属无稽之谈。考博英语阅读理解,到底怎么才算复习到位了? 8ALvP}H ETP}mo 声明:本文所说的 “精读方法” 是指你在复习备考中详细分析阅读理解文章的方法,这个方法应该发生在计时套题训练并且核对完答案之后使用。换言之,你应该先掐着时间完成一篇或几篇阅读理解文章,然后按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方法和流程来好好参透这些文章。
Az.k6)~ m1 78S3 0G/VbS QN[-XQ>Xt t<O5_}R%d 你需要准备的文具:纸质版阅读理解文章、荧光笔、铅笔、笔记本。
TlExw0i! W4yNET%l, 精读第一步:找出句子的最简主干 &Z682b$ pv2_A e{edI{g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英语语法是从小到大不愿提及的心头之痛,内心深处对阅读理解有一种天生的抵触。而考博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都是选自英美高端科技杂志,结构复杂,长难句多,更加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z`-?5-a]I
0N3 cC4! \H$Ps9Xh 大家的心情我很理解。是的,考试的时候一旦搞不清句子成分,就会莫名恐慌,觉得整篇文章就没有把握了,分分钟就要崩溃的感觉。
1xM'5C?~7 sDnHd9v<?t "|CzQ&e 其实,阅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读懂句子的关键便是尽力读懂句子主干。这是值得铭记在心的基本原则。无论句子多长多复杂,统统化繁为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最简主干就行了。
lkf(t&vL
2 VOBzB]
q/xMM`{ .5I!h ! 如果在这里把英语简单句的种类罗列出来,也许你就开始纠结主谓宾宾和主谓宾补的区别了。然而,只要你一钻进语法的圈套,你就输了。
&~P5[[Q `r+"2.z* *>!O2c 其实,如果我们把一个句子简化到极致,一个句子只有两种情况: Y|J\,7CM 主语做了什么。(或主语被怎么样了。) .lfKS!m2
主语是什么样的。 f3e#.jan
\P]w^ 下面随便找了一段文字给大家做个示范,这篇文章是讲幼儿自我认知的发展,以下是文章的第一小节。
I*R[8| OaU-4
~n; 6k;__@B, "A sense of self develops in young children by degrees. The process can usefully be thought of in terms of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two somewhat separate features: the self as a subject, and the self as an object. William James introduced the distinction in 1892, and contemporaries of his, such as Charles Cooley, added to the developing debate. Ever since thenpsychologists have continued building on the theory." /_E8'qlx 9Vz1*4Ln *@fR36 该段的最简主干逐句分析如下:
0Vv6B2< a sense of self (主语)+ develops (做了什么) DGr{x}Kq
the process (主语)+ be thought of (被怎么样了) ~H/|J^ J
William James (主语)+introduced (做了什么), contemporaries (主语)+added to (做了什么) R0y={\*B5k
psychologists(主语)+have continued (做了什么) jq#_*&Eg]
2yR*<yj 再如,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SCE5|3j This second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full sense of self is what James called the "self-as object".
R*IO%9O mdvooJ 该句的最简主干是:This second step(主语)+is …(是什么样的)
WS8m^~S@\ r
H;@N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其实精读的第一步真的很简单,用这个方法,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很快地抓住主语和谓语动词,不管是主语做了什么、还是主语是什么样的,抓住了最简主干,就迅速抓住这句话的基本信息。
1VK?Svnd OiNzN.}d
M>dP
1 这个方法,本质上就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 “缩句”。 pDb5t>
E%OY7zf`% c4ptY5R), 在复习阅读理解的时候,大家坚持这样抓句子的最简主干,一方面可以逐渐消除对长难句的恐慌(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另一方面,能熟练找到句子的最简主干之后,就可以进阶至下一层次的精读。
lxy_O0n ^]w!ow41
R/r)l<X@
R;&C6S 精读第二步——划出句子中的生词 5G=<2; dt(~)*~R r=P)iE: 很多考生认为生词是阻碍读懂句子的关键,因此,在复习阅读理解的时候,精读的第二个步骤就是把文章中自己完全不认识的生词划出来。
zbK=yOIOd XL@i/5C[ `B
k7W]{L 如果整个句子没有生词,那请轻松略过此步,但如果句子中有不认识的词,可用荧光笔在原文中勾画出,并在生词旁边标上序号,按照 1、2、3 顺次排列下去。
5ckL=q"+/ j_*$Avy 同时,请注意,在借助工具查出生词意思之前,大家还可以做以下两个分步骤:
nf&PDv1 B*7Y5_N ehk5U,d 判断是否可以通过上下文或词根、词缀猜测出生词的意思; L;zwqdI
如果不认识这个词,是否会严重影响对整个句子意思的把握——如果有影响,说明这个词是关键词,那这个词一定要认识;但如果不影响理解句意,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学程度,选择是否识别记忆该单词。 CsHHJgx
P'.MwS 这两个分步骤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在反复做题的过程中掌握猜单词的方法和节奏,也可以逐步缓和对生词的恐惧心理。慢慢你会发现,其实有些不认识的词并不影响对整句话的理解,
要读懂一篇文章,你不需要每个词都认识。
wqB{cr}! 52?zBl`| 拿下面这句话给大家做个说明:
c* 2U'A The process can usefully be thought of in terms of the gradual emergence (1) of two somewhat separate features: the self as a subject, and the self as anobject.
+\g/KbV7 /a.4atb0 在这句话里,emergence 如果对你来说是个生词,就划出该词,并在旁边标上序号(1)。
.[&0FHnJ5 c'cK+32 i
,Cvnp6Lv 上文已经提到,在有生词的情况下,请先试着在语境中猜测生词的意思,甚至完全忽略生词,从而达到大致读懂句子的目的。
%B?@le+% zQ3m@x 0WT]fY?IS 如果生词的存在并不影响对句子的准确理解,那么生词不作强制性记忆要求;但如果生词的存在严重影响对句子的理解质量,那么请一定将这个生词的序号旁边打上星号,然后查字典,并这个词的中文意思和词性写在笔记本上。
|,3s]b` xi['knUi2- G8=2=/ ! 在这个例句中,不认识 emergence 其实并不对理解句子的核心意思构成威胁,所以在这句话中该词并不重要,但从充分备战的角度出发,
建议大家对自己要求更高些,在字典中查出该词的意思,在笔记本上标出和文章中相同的序号,并记录该词的拼写、词性、中文。
d 90 <T]%
Gg8 注意,请不要把生词的中文意思直接写在真题书上!真题书的阅读理解上只留下荧光笔的印记和序号即可。
np2oXg% oSVo~F 精读第三步——划出句子中一词多义、或不完全肯定意思的词和词组 1o"/5T:S[ 7P1G^) ^b|Z<oF 词汇的积累一方面是从无到有,换句话说就是从完全没见过这个词进化成认识这个词;另一方面是从有到优,也就是从认识这个词但需要想一下才能记得它的意思,到熟悉、甚至掌握这个词在
写作或口语中的用法。这样的积累不但能从本质上提高文章理解的质量、更能提高文章理解的速度,并且可以灵活使用在其它科目中。
N(i%Oxp1 \:] iMG)zPj 例如,仍用刚才的句子给大家做个示范:
j("$qpv The process can usefully be thought of in terms of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two somewhat separate features: the self as a subject, and the self as an object.
1ocd$)B|} kc*zP= 在这个句子中,process / subject / object 对考生来说都非常眼熟,但掌握得不一定牢固。如果在做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很眼熟,但是无法瞬间反应出意思的词,建议大家还是稳妥些,用荧光笔留下记号,然后查个字典,将这个词不同的词性和意思整理到笔记本上,最好可以
联系上下文在释义中选择正确的意思,并着重记忆文章中出现的意思。
fM,!9}< MJ5Ymt a #yNSQd 比如 process 这个词经常用作动词,表示“处理”,但在这里却用作名词,表示“过程”,我们可以尝试从词性的角度对这类词加以区分。而有些词即使在同一词性中,也可以表示差别较大的不同意思,这个就需要我们根据语境灵活判断。
$t*>A+J F`!B!uY /$NDH]a 再比如 object 这个词,作为动词的意思是 “反对”,而在本句中,由于以 an object 的形式出现,所以肯定是名词;而 object 作名词的时候,最常用的意思是 “物体、物品”,其次是 “目的、目标”,最次是 “宾语”。
bVfFhfh* UN ;9h9 2P
\k;T( 我们结合语境,很容易判断出这里的 object 显然是与 subject 相对应的,指 “物体、物品”。另外,如果想做得更细致些,也可以找找这些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还可以把这些词的派生词找出来加深印象。
?O(@BT GMk\
l ed3d 6/%HR ggluQGA Q`?+w+y7 same word, different meaning sk'<K5~ *"cK_MH/o )1CYs4lp 精读第四步——划出没有生词却不能一次就读懂的句子 a[e&O&Z 2!-? 7RXTQ9BS 很多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眼、脑无法同步反应——常常发现明明眼睛已经扫过一句话了,甚至已经大声朗读了这个句子,再问他这句话的意思的时候,还要回过头重新读一遍。这样 “有口无心” 的毛病导致了阅读速度慢、效率低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精读训练来纠正。
~bm
VpoI T,'{0q 2T3TD% 生词的问题我们在之前就已经解决完了,到第四步的时候,考生们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障碍可能就是语法了。同样,认为语法你不用怕它,因为考博英语考试阅读不需要你熟练地说出这是什么成分、那是什么语法现象,只要你能读懂句子就行,其余不必纠结。
ZD$W>'m{F T >pz/7gb $? 'JePC 很多考生会在这一点上钻牛角尖,总要与我辩驳:“老师,如果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成分,那是什么语法现象,我怎么能读懂句子呢?” 其实精读第一步就已经为之后的精读埋下了伏笔。
除了最简主干以外,其它部分都可以理解成为补充修饰的成分。 v?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