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2001~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W1$<,4j@M
很难找的! q!qOy/}D
(C&Lpt_
2001年试题 6-+q3#
e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6Hh\ys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O:I"<w 9_1
1、 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 kp$w)%2JW
2、 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 ,$,c<M
3、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来源 iPuX
4、 简述布尔迪厄德“文化资本”理论 C&1()U
5、 有关政府预算的一项社会调查想知道某市市民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交通建设经费 SKUri
投入方面的意见。由于调查经费有限,甲研究人员把问卷发往全市各小学,然后通过学生 $Ith8p~
转到家长手中;乙研究人员从全市18岁以上成人中随机抽出调查对象,再用邮寄方式发放 I\8F.J1_
问卷。请比较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指出各自的长短。 B(zcoWQ*B
CD"D^\z
二、论述题 (每题15分,共45分) j{`C|zg
1、 论述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社会观 5.TeH@(
2、 论述宏观社会学理论和微观社会学理论的区别 xIlo@W6
3、 社会学的中国化应该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WxrGoo^
m) -DrbE
A#@9|3
三、计算题 (每题15分,共15分) :,f~cdq=
在一次对研究生考生的社会调查中,某地区所有考生的资料显示,该地区考生5门课程的总 xis],.N
分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每个考生的平均分为320分,标准差为25.38,试求: /E32^o|,>
(1)、从该地区中随机抽取一名考生,其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A=m9(4%
(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随机样本,求其平均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j<V{Wc
(3)、比较(1)和(2)的结果,请做出统计意义的解释;另外,如果总体不是正态,那 ~rl,Hr3Zo
么(2)的答案将是什么? &%\H170S
(附:查表可知,Ф(Z<=0.79)=0.7851 Pqtk1=U
Ф(Z<=0.78)=0.78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