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考研马上就要报名了。各个专业招生情况怎样,怎样选报志愿,哪些是热门专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对人才有何种需求,这些问题涉及到每位报考者的切身利益。面对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怎样捕捉到最有效的信息、准确选择学校和专业?本版推出的怎样选报志愿和热门专业的介绍文章,希望能为你考研成功助一臂之力。 N(&,+KJ)
选报志愿个人志趣社会需求兼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 郑晓齐 lHr?sMt
w_4`Wsn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人数逐年有所增加,如何报考学校、选择专业等等,已成为时下高等院校中众人广泛议论的话题。对于广大考生或准备报考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如何理性、客观认识研究生教育的问题,首先需要具备合理的应对考试的思想。 1;g>?18@
#L[Atx
与未来职业发展密不可分 t"JfqD E
|a/"7B|?\
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报考研究生与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虽然不能说研究生毕业后只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但研究生阶段的科学训练、专业知识更加精深,更加复杂,相对于本科教育的注重 “通识”培养,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多的专业领域指向和更加明确的兴趣范围,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从广义上来讲,报考研究生与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密不可分,是人生事业中的重要选择,首先应该十分慎重从事,仔细分析,绝不能马虎。 *|ubH?71%Y
F0]NtKaH
从另一方面来看,报考研究生是个人自我选择的重大事件,个人自作主张、自由意志发挥比较突出的地方。参加高考时,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缺乏等原因,个人的意愿、志向更多地受考试分数、家长、高中班主任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重点考虑 “录取的现实性”问题,而无法过多地顾及个人的选择。但报考研究生已经不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否报考或者报考何处的问题更多地是一个成年人、社会人独立思考、自我完善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对个人独立进行人生选择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挑战,需要多方面地考虑个人的已有教育背景、个人特点与优势、科学或职业的兴趣、价值观念等等,综合分析,加以科学判断。因此,个别学生中出现的“跟风”、“找热门”、“随波逐流”、“随意选择”等等做法是不可取的,不成熟、非理性的选择既无益于社会,更有损于个人。 8^^Xr
S'vrO}yU
考虑外部环境发展趋势 ^Jsx^?
y
kwS-e
当然,每个人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成长的。报考研究生仅仅考虑个人的特点与兴趣,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将个人的发展与外部环境 (国家、社会、区域)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国家基本国情的分析,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因此计算机、通信等专业领域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也是快速成长的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发展前景良好。同时,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也需要社会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法律、财经和管理等专业应用性比较强,是社会进步过程中急需扩展的领域,个人发展的空间较大,就业前景良好。如果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进入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无疑未来的发展机会较多,对社会的贡献也会相应大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业已多年持续“升温”,报考人数较多,竞争也格外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行业和领域中已经拥有了一定基数的人才,希望进入这些“热门”领域的报考学生需要在“复合型”、“外向型”、“个人特色”、“实践性”等方面下功夫,扬长避短,才能成长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G-9]z[\#
Pr<.ld\
如何选择报考学校、选择报考、专业和导师 -7$7TD`'7
~Wf&$p<|
考生在具体报考过程中,常常面临如何取舍学校、专业和导师的问题。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除本校报考之外,我们很难详细了解研究生导师的具体情况,而报考学校往往与考上研究生的难易程度有关,因此可以简单地说:报考专业主要与个人兴趣和教育背景有关,个人选择的成分大一些,报考学校的选择主要需要考取的可能性和学校的特点,个人选择的成份就相对而言小一些,而对于报考导师,在我们不掌握比较详细信息的前提下,往往很难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所以,对于一般考生来说,第一位的是专业选择,其次才是报考学校和报考导师的问题。 =P-kb^ s
Vw<=& w #K
总而言之,即将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十分慎重,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同时也要了解国家、社会的宏观发展趋势,兼顾个人志向和社会价值观念,使自己未来能够置身于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是否报考研究生,选择何种专业,是青年学子面临的重大选择,其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有意义的事件,需要我们即将报考的学生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考虑分析,理性作出影响自己未来的重大决策。 j[
kg9z
Mb"i}Yt{
外语类专业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招办主任 盖庆雷 |ILj}4ZA7
MCjf$pZN]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外语专业,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考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以后的就业领域较窄,就业岗位有限,而社会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IBo)fE\O
4&&((H
200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共有13个专业招收360名硕士学位研究生 [;
Uf1i"VY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学院) f{t5r
+pkX$yz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点,2002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共设文学、语言学、美国社会文化研究、英国社会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和澳大利亚研究6个研究方向。 XcAx@CY9c
T/X[q7O~~4
英语语言文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DW\';"
[z5pqd-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英语专业共设英语教育、语言测试、普通语言学外语教学等 3个研究方向。 `07xW*K(\Y
|$f.Qs~?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高级翻译学院(原联合国译员培训部)] lc?9B
/5b,&
北外的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 1994年6月。早在五六十年代北外就举办过数届高级翻译班。1979年受我国政府和联合国总部的委托,成立了联合国译员培训部,为联合国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同声传译和笔译人才,毕业生大多在纽约、日内瓦等地的联合国机构任职。他们的业务水平及表现得到了联合国方面的好评。他们在国内工作期间,不少人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 PJ5~,4H-4
\7n ;c
德语语言文学 i|?EgGFG
<$7HX/P
北外德语系建立于 1950年,已有50多年的历史,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优秀,科研成果显著。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点,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德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点。 7jPPN
6jyS]($q
俄语语言文学 >c
%*:a
_Vul9=
北外俄语学院是我国培养俄语人才的重点基地。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点,在俄语语言学、语义学、修辞学、诗学、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文学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lR3`4bHA
}TfZ7~o[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X5@
%P@V7n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于 1958年建立于外交学院。1962年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正式建立阿拉伯语教研室,纳忠教授为首任教研室主任。1981年阿拉伯语专业脱离亚非语系独立建系。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1986年批准为博士点,是我国第一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点。 82d~>i%T
O1]L4V1iH
日语语言文学 (日语系) mu`:@7+Yp
<vS3[(
日语系的前身为创建于 1956年的外交学院日语专业。20世纪60年代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1981年独立为日语系。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1993年批准为博士点。现有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日本社会文化。 \zOo[/-<
Fq>tl 64A
日语语言文学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gkkT<hEV=
X$mCn#8m
该中心成立于 1985年9月,是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促进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而共同创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高质量、高素质日本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及高校日语教师。 '$nm~z,V
@s7ZfV??
中心现有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教育;日本文学;日本社会经济;日本文化。 tAPn? d5
&=ZVU\o: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hpX 97v
^/c v8M=
西班牙语系建立于 1951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西班牙语系。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西班牙语专业第一个硕士点,1995年批准为博士点。现有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语言学;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西班牙语文学、拉美文学;西班牙语口译研究。 iG+hj:5
Y8l
8B>
欧洲语言文学 KAkD" (!
nLvF^%P8
欧洲语言文学专业现涵盖罗马尼亚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斯洛伐克语、阿尔巴尼亚语 (欧洲语言系)、意大利语(法语系)、瑞典语(德语系)、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系)等语种的语言文学。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罗马尼亚语语言文学、捷克语语言文学、波兰语语言文学为硕士点。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欧洲语言文学博士点。 4 q-/R
76 ]X
法语语言文学 ,/%@:Fh4
+wPXDN#R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创建于 1949年,拥有语言、文学和翻译三大主干学科的专业教员,兼有同传、国际政治、欧盟法、外语教学法等方面的专门人才。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2001年挂靠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生。 @*>kOZ(3
d1]1bN4`"0
本学科现有研究方向为:法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法国国情与法语国家及地区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S Lsw '<
M_BG:P5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