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1年实际招收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9人,2022年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计划数为准。
E 7{U|\ 一、培养目标 uLV#SQ=bZN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ryGhb ~ 二、招生及学习方式 (JOgy.5C~ 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6^`1\
#f 学校招生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为全日制学习方式,考生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别。非定向就业类别考生录取后需要将全部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全日制学习;定向就业类别考生录取时需与工作单位及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但需全日制参加学习。
BI%$c~wS 三、学习年限、学费及入学时间 *_d7E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
$|@
( 学费:10000元/年(最终标准以物价局批复的为准)
4\iOeZR
f 入学时间为2022年秋季。
;{N!Eb`S 说明: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要求及发放办法请登陆
http://yjs.syu.edu.cn《沈阳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办法》查询。
bE !G JZ 四、专业简介 =c\>(2D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012年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GBPo8L"9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了四个具有特色的培养方向: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
材料与装备、污染场地再利用规划与设计、污染场地风险管理。
<eWf< 本学科坚持强化特色、突出重点,瞄准国内外学科的前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技术的需求,立足辽宁,辐射全国,以解决区域(辽沈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以城市、农村、矿区水-土污染环境介质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环境工程措施开展科学研究,为我国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原始积累,为地方环保提供高新污染控制技术和方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改善与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培育高水平科研创新应用型人才。
Hx?;fl'G% 本
博士点共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4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人才层次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攀登学者1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9人,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并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
^ p(w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十二五重大水专项、973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170项,累计科研经费8500余万元。共发表各级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50余篇,CSCD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34项,转让6项。出版专著5本。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近三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大创项目4项,省级大创项目6项,省级以上各种竞赛奖励19项。
S4_YT@VD% 五、培养方向 W*2BT
z 1.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污染物在污染场地中的迁移转化和环境归属,研究污染物修复的物理、
化学、生物综合调控机理,建立针对具体场地的高效低耗修复技术,优化修复工艺参数,研发基于不同目标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模式。
u. F9g
# 2.污染场地修复材料与装备:设计研制能高效快速检测和去除污染物质的场地修复材料,评价修复材料的环境协调性和工程应用效果;开发适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技术装备,开展场地修复装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