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451
流量: 10137 M
威望: 10851 分
介绍博友: 5956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1-19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中原大学,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哲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K:yU4V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牵头发起中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学校在与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良性互动中,打造了一批高质量智库。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委智库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 <9=zP/Q 一、招生类型及招生计划数 0PYvey }[ (一)非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 976E3u"Vt 2022年学校拟招收非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220名左右,实际招生规模以教育部下达学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N<p5p0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 =9kj?
u~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1〕1号)要求,学校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招收28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其中招收汉族在职考生不超过3人。 @~JB\j9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 ~
l\ “思政骨干专项计划”为定向培养招生计划。2022年我校拟招收“思政骨干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2名,具体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下达为准。攻读专业为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管理方向。 `2Wl (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 <]Ij(+J; “对口支援专项计划”为定向培养招生计划。2022年我校拟招收“对口支援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2名,具体招生计划数以教育部下达为准。受援高校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招生对象是受援高校在职教师中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人员。 `6|i&w:b (五)招生名额分配 :&xz5c`"04 1.各专业拟招收人数详见各培养单位招生实施细则(链接)。 Y'tq m&} 2.在报名环节,考生按招生专业进行报考;拟录取阶段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j
9{O0[v 3.各培养单位实际招生人数由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和导师综合考评等因素确定。学校以“基数加调节”方式确定各培养单位招生计划。取得本年度博士生招生资格的导师每人分配1个“非专项招生计划基数”;对于在博士生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博士生培养单位或导师,在按“非专项招生计划基数”分配后有剩余时给予政策倾斜,由培养单位自主使用。 b7?U8/#' 4.限定每位导师一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不得超过2名(含专项计划考生),且每位导师一年招收专项计划考生不超过1名。现职校领导一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不超过1名(含专项计划考生)。 <f7?PAd 二、招考方式 .}IK}A/-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通过“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两种招考方式开展。 D+bB G (一)“申请-考核”制:我校所有学院培养单位2022年均采用“申请-考核”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包含各类专项计划。相关规定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试行)》(中南大研字〔2020〕11号)为准(见附件2)。 *LY~l (二)硕博连读:学校从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中,按照一定程序和条件择优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该招考方式不含专项计划。相关规定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管理办法》(中南大研字〔2020〕15号)为准(见附件3)。 &p/S>qKu# 三、报考条件 s-QM6* (一)“申请—考核”制 ap Fs UsE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及培养单位相关规定。 W,QnU d'N 2.已获硕士学位(境外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sU5=, 3.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就读学科、专业与报考博士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或与所报考博士学科、专业有很强交叉、融通关系的学科、专业。 BP )q6?Mz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_myg._[ 5.学科背景、学术水平、外语水平符合培养单位规定。 ?b!CV
6.培养单位规定的其它报考条件。 u Y?/B~ (二)硕博连读 "Y"t2l_n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