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UID: 3
精华:
10
发帖: 10451
流量: 10137 M
威望: 10851 分
介绍博友: 5956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群组: 考博英语
注册时间: 2006-03-20
最后登录: 2025-11-19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3年博士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NB)t7/Us 一、申请人申请 xy^1US,L1 (一)应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s-D?) 符合清华大学2023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相关规定。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8月31日16:00前于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9M2f!kJP$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Wc4vCVw (1) 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 f_<Y\ IC~ljy]y_ 1)有效身份证明 i\x~iP&F$ 2) 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u6#-}S 3) 本人自述(含研究兴趣陈述,1500字以内) AzjMv6N 4)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c E76L%O 5)《申请攻读推荐免试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H@W0gK(cS; 6)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fValSQc!U 7)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等) l>Av5g)
(2)外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 Czu1 )y jsm0kz 1)有效身份证明 mQ,{=C=D 2)在学证明 cjY@Ot*i$ 3) 本人自述 x5vzPh` 4) 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UG/ak%z 5) 本科期间学业成绩单(应届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成绩管理部门提供) lC{L6&T 6)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G9<"{ lk o3]A3 7)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uVgSN 8)《申请攻读推荐免试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X|)Il8 9)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等) k(9s+0qe ?\d5;%YSr 10) 攻读博士学位需提交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5000字左右) o@',YF>OQ (二)硕博连读生 4w9F+*- 按《关于在校硕士生硕博连读的招生办法》要求申请。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8月31日16:00前于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QRiF!D)Nk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G}m # w'XSb.\)_m 1)有效身份证明; <>?^ 4NC<M 2)在学证明 .W-=x,`hY4 3) 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30BR0C 4) 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应届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成绩管理部门提供) (I!1sE!?1 5)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8Y3V/)NU _3I3AG0e 6)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nt}7Dn' svF*@(-P# 7)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qPp]K?. 8)《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报名登记表》 #qPVQt 9)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等) xL|?(pQ/BK FV`3,NFk 10)个人自述(含研究兴趣陈述,1500字以内) Cx$9#3\ 11)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5000字左右) ER/\ +Z#Z (三)公开招考博士生 byp.V_a}/ twAw01". 1.申请条件 "tpvENz2s 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的报考条件。 x/pC%25 2.申请时间 Mf!owpW
T 0m
qSA 申请人需于2022年8月16日-8月31日16:00前登录yzbm.tsinghua.edu.cn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 (M4]#5 3.材料提交 .n?5}s+q 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在2022年8月16日-8月31日16:00前于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yzbm.tsinghua.edu.cn)内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FI80vV7
1)有效身份证明 ':5U& ,"4X&>_f 2) 外语水平证明(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它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f/avGX 3)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应届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成绩管理部门提供;往届生由考生档案所在部门或毕业学校成绩管理部门提供) :DF`A( 4)本科毕业证书(并附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附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硕士学位证书,其中应届生需提供在学证明 G:H(IA7Z 5)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 MZgmv "i;*\+x n:%'{}Jw 6)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考生诚信承诺书 1aXIhk4 7)《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b@UF
PE5jy 8) 其他可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等) uhPIV\ >rQ)|W=i 9) 个人自述(含研究兴趣陈述,1500字以内) \H}@-*z+) 10)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5000字左右) 476M` gA 注1:申请人在线邀请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在线填写推荐信。推荐专家按申请服务系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上传专家推荐信,同时请专家协助妥善保存推荐信原件,待后续接收通知将书面版寄至申请人所申请院系的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或在线完成推荐书后将书面版密封(在密封信封的封口骑缝处签字)交申请人寄至所申请院系的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qCv}+d) 注2:申请人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须提交认证报告; ^+YGSg7 &AkzSgP 注3:①若上述申请材料不全,将不予受理;②若发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或违反招生规定行为的,将取消综合考核及录取资格。 ixUiXP 注4:外文系考生的个人自述和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中英文皆可。日语语言文学方向可以用中日文。 s?z=q%-p 二、材料审查与综合考核 s`dkEaS 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材料审查组对全部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阅,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择优确定参加综合考核名单,通知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FZLzu 材料审查流程: iz$v8;w yM\tbT/l 人文学院各学科根据考生专业方向,组成至少5位评审专家对申请材料逐一审核,百分制打分,并取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遴选部分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对各组间成绩进行标准化处理。按照最终成绩由高到低依招生计划不超过1:3参加综合考核。 WH
h2fN'A5 综合考核形式及项目: V%Z[,C
u+ 人文学院综合考核由综合专业基础考试(笔试,2小时)和综合面试组成。 7cQHRM+1 综合专业基础考试满分200分。笔试科目包括两部分,外语(满分100分)和专业课(满分100分)。 7~k
~S>s
O 笔试:《科目名称》见附页。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考查专业基础知识与外语水平,人文学院外语笔试除了英语外,接收小语种考生,小语种门类为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俄语或西班牙语,具体要求见附页。 Q{)F$]w 面试:每位考生约30分钟,满分100分。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研究潜力等。 M@z_Z+q9 综合考核时间:2022年9月中旬(待定),具体日期以人文学院通知为准。 ~N+/ZVo&y uR[PKLh q2"'W|I 三、推荐拟录取 ;Bc
<u[G 成绩计算办法: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科学史系综合考核成绩为笔试外语成绩(占20%)、笔试专业课成绩(占30%)及综合面试成绩(占50%)的加权成绩。 外文系综合考核成绩为笔试外语成绩(占10%)、笔试专业课成绩(占40%)及综合面试成绩(占50%)的加权成绩。 r
z>zdj5} 人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为主要依据,专家组集体把关,按报考方向以考生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排序。综合考虑具体招生情况和培养条件,并结合当年招生名额确定推荐名单,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APOU&Wd
四、其他 6d?2{_} , 未尽事宜参见《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如因疫情影响,导致招生工作安排变化,具体信息另行通知。 .]d
tRH< 五、信息查询、申诉及联系方式 @):NNbtA 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yz.tsinghua.edu.cn e"8m+] 人文学院网址rwxy.tsinghua.edu.cn r:\ 5/0( 对我院(系)2023年博士生招生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具名进行申诉,申诉联系方式: m">
=QP 邮寄地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蒙民伟人文楼212) JV*,!
5 邮政编码:100084 B*~Bm. 联系电话:010-62771874 :{= 'TMJ7 电子邮箱:rwxyzs@mail.tsinghua.edu.cn b.u8w2( E;Ftop r H_:7#.E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GP
kCgb( 2022年7月1日 UA u4x 7 附:人文学院各学科专业综合考核笔试科目 ~rfjQPbh9x 学科 sNpBTG@{l
| 专业方向 xWZcSIH!
| 综合考核笔试科目 wg~`Md
| aC6b})^ 3tcsj0Rb <R8Z[H:bV (dt_ D 010100 `ha:Gf 哲学 UN 4)>\Y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 *w,gi.Y3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27]1%Aw
| 02中国哲学 ;i?!qB>baX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哲学史 vaZZzv{H
| 03外国哲学 cb,sb^-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西方哲学史 q,&T$Tw
| 04伦理学 _7.y4zQJ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伦理学原理 itgO#(g$Q
| 05逻辑学 rB?cm]G
=
| ①英语②逻辑学原理 D.!7jA#
| 06宗教学 {3Wc<&D
C1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宗教学原理 "-:\-sMt{
| 07美学 I
W_D$pq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美学理论 a $%[!vF
| gXJ^o;R>M 0z#k
V}wE O+j:L ~ }22 Dvo 050100 4pT|r6!< 中国语言文学 j@!}r|-T
| 01中国现当代文学 ^W'[l al.
| ①英语或日语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8l0
(6x$
| 0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qV,j)b3M
| ①英语或日语②比较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 q/79'>`|ai
| 03文艺学 ?F{xDfqw
| ①英语或日语②中西文学理论 Mk?I}
| 04中国古代文学 1A-EP@#
J
| ①英语或日语②古典文学与文献 #"-^;Z
| 05中国古典文献学 k1zt|
| ①英语或日语②古典文学与文献 7+4"+CA
| 06汉语言文字学 V.:A'!$#
| ①英语②汉语史或汉字学 n4y6Ua9m{
| 07 认知语言学 l&xD3u^G
| ①英语②心理语言学 uF"`y&go
| 08计算语言学 4+,Z'J%\[7
| ①英语②数据结构 J?fh3RW9
| 09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献 5N<v'6&=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西域历史语言与文化 g>P9hIl
| 6qpV53H >Fk`h=Wd y
t:V+qdv FH`&C*/F0Y [{LnE: wQB{K3 =2)t1 H WVK-dBU Vp"Ug,1 }(EOQ2TI ,GP4I3D r;8z"* JM lhBh &})d%*n rGGepd 050200 e`M]ZGrr 外国语言文学 M8j(1&(: r tmt 3 `G0rF\[ Ss! 3{VW ;s.5\YZ"k
| 01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心理与认知) ]N <]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理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T_tDpq_|
| 02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教育与应用) }>X\"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育 >dvWa-rNUT
| 03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文化与社会) skDk/-*R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现代语言学理论 '}p
gUh_
| 04 外国文学研究 ) UDJ[pL@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欧美文学与批评理论 j YIV^o 0
| 05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h$7Fe +#I#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理论 oD#<?
h)(
| 06翻译研究 v;bP8)mI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0_j{ig
| 07 国别与区域研究 Ce5w0&VlS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国别与区域研究 L740s[,`o#
| 08日语语言文学 3q|cZQK!1
| ①英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或西班牙语②日语语言文学 g#'fd/?Q
| 外语科目说明:考生可以选择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之一作为外语考试。只有本科和硕士阶段均为非英语专业的考生才可以选择英语为外语考试科目。 BU]WN7]D$
| MB8SB WE.$a t{*h &8Jg9# ,u&tB|,W, rWFcIh5 +=6RmId+X aVQSN Gin_E&%g 060200 5PGlR!^ 中国史 '_.q_Tf-^
| 01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学术史) FJ{,=@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jD '
| 02中国古代史 3!.H^v?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NT`C9][
| 03中国近现代史 %XP_\lu]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K~b`|1
| 04社会经济史 #`jE%ONC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91s'/c
| 05中国思想史 =tr1*s{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pk-yj~F }
| 06中国制度史 OUEI~b1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m:)Z6
| 07中西文化交流史 FI]P<)*r
| ①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中国通史 =X-^YG3x
| "?apgx 6 %55@3)V8Rf &/Eg2 }.0Bl&\UK ry.;u*F P^ptsZ% `J72+ RA 9YR]+* 7#QLtU P
@zz"~f7 060300 41u*w2j 世界史
mDE'<c`b4
| 01欧洲中世纪史、中古欧洲-中国交流史 ,zQo {.
| ①英语或俄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世界通史 v @:~mwy
| 02近现代思想史、外国史学理论 gX[|;IZ0o
| ①英语或德语或法语②世界通史 >DHp*$y
| 03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_w 5RK(
| ①英语或日语②世界通史 n5|l|#c$N
| 04环境史、英国史 mw_ E&v
| ①英语②世界通史 OB(pIzSe
| 05欧洲中世纪史、德国史 l71gf.4g
| ①德语或英语②世界通史 /RGNAHtIi
| 06俄国史、中俄关系史 MU'@2c
| ①俄语或英语②世界通史 \#CM
<%
| 07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东亚国际关系 b/t
| ①英语或日语②世界通史 QdQd(4/1
| 08近现代东亚区域史、边疆史、全球史 h{k_6ym
| ①英语或日语②世界通史 1"}cdq.
| 071200科学技术史 qos`!=g?
| 01西方科学技术史 A3HF,EG
| ①英语或德语或法语②科学技术史 IS BV%^la|
| 02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 ZsZcQj6G,
| ①英语或德语或法语②科学技术史 XF|WCZUnY%
| \?D R
s *XbI#L%> GMW,*if8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