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tX$ s$IDLs,WM v<k?Vu 我校2025年预计招收
博士研究生约470人(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科研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其中非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一般不超过国家下达专业学位博士计划数的40%,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在复试录取阶段,我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各专业报考情况等因素确定各学院的招生计划数,学院根据招生计划数及博士招生有关规定开展复试录取工作。
//B&k`u ]iVcog"T @ 8(q$ 一
/>C^WQI^ 招生方式
"%)qRe 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采用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选拔方式,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一般采用申请考核选拔方式。
$+Z[K.2J (一)直接攻博
#{0HYg?(f 直接攻博是选拔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直接攻博招生工作安排在每年的推荐免试研究生接收阶段,申请条件及办法详见《福州大学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招生简章》。
5;
C| hy1oq7F(Q LPXi+zj (二)硕博连读
'JtBZFq 硕博连读是从我校已修完规定课程,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硕博连读招生工作安排在每年的秋季学期,具体做法详见《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办法》。
I]|Pq 3l]lwV SZ7:u895E (三)申请考核
Xc++b|k 申请考核是我校目前各学院均采用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即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向我校提出申请,各招生学院对申请人提交的
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入围考生直接进入考核环节,最终根据学院考核方案择优录取。我校当年度博士招生简章公布的招生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均可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
T}Tp$.gB E#RDqL*J m~BAyk^jo3 二
.D~;u-%|F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2g
`o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少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的专项招生计划,我校 2025年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 8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人、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6人,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为准。
Bg=wKwc8 (一)招生对象
AD>e?u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cdH>n)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的少数民族考生,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省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5PCqYN(:B 3.在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以及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Bq|qTH[( 普通少干计划,录取考生中汉族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20%。
d7^}tM &N9
a<w8+ b)#hSjWO# (二)招生专业
NSMyliM1Y 福州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所有专业均可招收少干计划考生。
]OhiYU4 .Z`R^2MU 0|q AxR- (三)报考资格确认
x^qVw5{n 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的责任主体。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骨干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
https://mz.chsi.com.cn/mzjh/stu/)提交申请信息。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名。
8$cLG*=h4 .~db4d] 'c&Ed (四)所有少干计划考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hW')Sp
RU{twL.B jdP2Pf^^ (五)报考少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未完成的少干计划原则上不得挪用。
T"Y+m-<% [^n.Pn s FZQP%]FX (六)未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少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不得报
考博士研究生;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在职研究生原工作单位同意,少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和服务期内可报考少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并签订少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定向协议书,毕业后服务年限按新协议重新计算。
)* : gqN Hvauyx5T L+F@:H6/0 三
KkyVSoD\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基本要求
Y Uc+0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纪受处分的记录。
&E F!OBR q_8+HEvo hFU
lNJ 2W(s(-hD (二)身心健康,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hag$GX'2k Ny7 S c]<5zyl"j1 (三)申请人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m q|w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其中境外所获得学位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
wm@@$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当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单证在学硕士研究生(须在我校报名截止日之前取得硕士学位)。
+E+p"7 3.取得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起到博士入学当年9月1日止)且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s^TZXCyF o =s{> Fsm1 l'1pw (四)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正高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aKDKm
Hd iVr J Q J{<X7uB (五)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S+6.ZZ9c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
y<3-?}.aZ 2.须完成6门以上(含6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
kH1~k,|\&K 3.报考理学专业:近5年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SCI收录学术论文;
n&/
` 报考工学专业:近5年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
^
+\d
z 报考法学、管理学专业:近5年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福州大学规定的一类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
5;WH:XM 如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排名前四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三名、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两名、省部级三等奖排名第一名),可替代1篇论文要求。
I@N8gn 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须符合报考学院对同等学力报考的具体要求,详见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及学院的报考要求。
_61gF[r4!Y VQ@ =XQ%t
@z0 (六)考生须符合报考学院制定的专业要求和学术要求。各学院有可能在上述条件基础上对申请考核制的考生提出其他更高要求,并公布在学院官网。考生在报名前,务必查询相关信息、咨询相应学院。
DCa^
u'f d-ko
^Y0 {Xy5
pfW
Q 1&OW4_ (WJRi:NP? 四
t?gic9
q 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报考基本要求
fO
rH$?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纪受处分的记录。
9FR5Jw>t ;(%QD
3 > !<";cw(q B6 ;|f'e! (二)身心健康,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WwFm*4{[o Q&;9x? e JbbzV> (三)申请人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A,&;!SR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其中境外所获得学位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nS3p6>rZ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当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单证在学硕士研究生(须在我校报名截止日之前取得硕士学位),且硕士期间从事过工程实践类课题研究。
w&#]-|$ 3.取得全日制本科毕业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起到博士入学当年9月1日止),且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J@'wf8Ub )&O
%*@F zw[m9N5\h (四)对工程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正高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d0ksG$ SH$PwJ U Fxz
"DZY6 (五)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n84|{l581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报考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6年或6年以上。
4VSU8tK|N] 2.须完成6门以上(含6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
AkV#J,
3LC 3.科研成果须满足以下条件:
CTa57R (1)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须在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1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或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制定省级地方(及以上)或行业标准1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排名前四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三名、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两名、省部级三等奖排名第一名)。
F41=b4/ (2)无高级职称者,须在近5年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1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并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制定省级地方(及以上)或行业标准1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排名前四名,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三名、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二名、省部级三等奖排名第一名)。
NLqzi%s CdQ!GS<'y +<C!U' (六)报考非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考生应来自于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中的技术骨干,或参与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同意考生按照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学习。非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必须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培养。
~?BXti<! ZE}}W_ ez$(c (七)考生须符合报考学院制定的专业要求和学术要求。各学院可能在上述条件基础上对申请考核制的考生提出其他更高要求,并公布在学院官网。考生在报名前,务必查询相关信息、咨询相应学院。
tD)J*]G y)@wjH{6 o+'6`g'8 五
(<9u-HF# 学习形式、报考类别和学制
4hj|cCrO 除少干计划外,我校学术学位博士报考类别限定为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学习形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只招收非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全日制非定向类别考生、全日制定向(非在职)的少干计划考生,入学前须将全部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77Dn97l)& 我校博士研究生学制均为4年。
~DwpoeYX <5051UEu })%{AfDRF 六
upmx $H> 招生
导师 z{QqY.Gu{G 通过我校当年招生资格认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博导),可按获批的招生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应符合当年度的博导招生数量管理文件规定,招生范围如下:
?J0y| (一)应届硕士毕业生及硕士毕业5年内的申请者可报考所有当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博导。
I?CZQ+}Hq *.[.
{qG( /n&&Um\ (二)毕业5年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可报考以下博导:
F== p<lrs 1.近三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博导,或到校经费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标准的博导。
(ZlU^Gw#UB 2.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
QT}tvm@PMq *-
X[u: DlJo^|5 七
{!`6zBsP 申请考核选拔流程
]?4hyN 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招生选拔分为申请、材料审查、考核三个环节。
]:n,RO6 (一)申请
U<XG{<2 考生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进行网上报名。网报报名时间为:2024年12月9日—2025年3月5日,网址为:
http://yjsy.fzu.edu.cn;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各学院寄(送)申请材料,并在规定时间缴纳报名费,具体要求详见第八条“报名相关要求”。
/-s6<e! DmcZta8n] ar,7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