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8^an$
*7#5pT~
(1) 跨入博士生的门槛后,要给自己设计一个3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脚踏实地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x8wsx
F
)]E?~ $,
{W%XSE
?[DVYP
(2) 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当拿到博士学位时,应该成为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 [<Mls@?
3#\C!T0y
-KG1"g,2
9OlJC[
(3) 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地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 }We-sZ/w7r
[g=4'4EZc
e. E$Ej]w
F+W{R+6
(4) 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k`lbkq
KmWd$Qy,
'c
>^Aai
ZK<c(,oZ^
(5) 博士生阶段,主要不是课本和课堂教育,主要是做学问做研究的训练. 您的主要学习收获不一定来自您的教授和他的课本,而是来自您从事的研究课题,来自无数的学术讲座,最新的动态进展,和与同行,同学及会议交流。您的成绩不再由课堂考试打分决定,而是您的论文发表和答辩。 b/E3Kse?
Sg\+al7
7$*x&We
SR<W3a\
(6) 博士生的时间,经费和条件是有限的,面临同行,同实验室,同系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好实验计划,以及部分关键实验室内共享仪器设备的使用,如何积极争取导师的支持和帮助,如何以正常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挑战,和压力。不要被失败和挫折所压倒,更不要悲观失望,甚至走极端。 SF"r</c[
RS2uk7MB
'
wp _U/
f%q ?
(7) 做学问,搞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始终保持严谨治学的作风,绝不能因为面临论文和毕业的压力,弄虚作假,绝不能因为要抢先发表论文,而不做任何重复实验确认试验结果和结论; 绝不能因为标新立异,用数据处理去迎合”某些理论,科学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实验。任何造假行剽窃为,也许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靠这样的捷径走科学探索之路,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和百姓的税钱,自己也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N7)K\)DS!z
sy6[%8D$
y6H`FFqK
@jZ1WHS_a
(8) 博士论文研究至少要持续若干年,这是本科生从未经历过的,其间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假如您不具不屈不挠的精神投入与论文研究和答辩,您无法取得学位。所谓韧性就是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事业和既定目标,作不懈的努力,不管您遇到多大挫折,身心多么沮丧.这不是要您钻牛角尖,与灵活性并不矛盾。今年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的研究工作当初许多人并不相信,但他不畏艰险,相信自己所观察到的事实现象,联手巴里.马歇尔医生,大量取证病理标本,终于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解开胃溃疡感染之迷。 )vY )Mg
UH((d*HX4
dChMjaix
Q0g^%
(9) 利用各种机会,资源和协同作用,立体思考问题解决方案,根据工作进程和出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与研究计划,思路和方案。任何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如何认识和抓住机会,灵活应对,是高效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 I:;umyRH
7IrH(~Fo
xgvwH?<
| 1a}p
(10) 要在研究课题和方向上更积极主动,一定要掌握分寸,不能莽撞。高年级博士生应当掌握导师的心态,知道什么需要得到许可,什么可以自主立题研究。费用和风险的控制在老板手中,课题方向的选择多半来自知识的积累,合理而大胆的推测,及巧妙的实验设计。论文的主要立题和和设计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不能由导师替您去做,导师会给您一些指导和启示,这只是在更高层次上指点,而不是微观上细节布置。 0L d"df*
*0_Q0SeE,o
#W4
" ^#2
F><ficT
最近李开复写了一篇文章,提到在21世纪企业喜欢什么样的人,其中他认为很关键的要素是,应聘的人是不是一个热爱工作、积极乐观的人。 HzsQ`M4cA
RxVZn""
5!Ovd
O}g
$M$-c{>s
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戴博士帽 vz&88jt
8/lgM'Eux
n(sseQ|\
W<$!H
V$
“选择读博士就等于选择了在未来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成为孤独的人,要远离物质的花花世界,甚至要无数次承担失败或者不被学界认可的痛苦”。这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能成为博士的潜质。在李开复看来,当你犹豫自己是不是要去读个博士之前,一定要向自己问问这些问题: RSnBG"
Mt@Ma ]!
!1Ht{cA0
t
hE
9fr/
首先,你是不是有创新的热情。因为要取得博士学位,最后就得看你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如果你是一个墨守成规,不太富有挑战精神的人,那么做创新研究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B`)bo}h
{HFx+<JG
s&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