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Y1Q240 K/iFB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n!-]f.=P <Hf3AB;#4 二、招生计划
%lk^(@+ T 5jq
@ nq6 我校2021年学术学位
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和普通招考四种方式,其中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招生计划数一般不超过该学位点实际招生数的80%。
$l $p| .C\2f+(U 2020年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80人,2021年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2021年实际招生人数需要综合教育部正式下达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国家需求、学校发展、
导师和生源情况等确定。
2YDD`:R
u`CHM:<<? 三、学制
z]2MR2W@X ]]o?!NX 基本学制为4年。
%4wEAi$I 5X>K#N 四、报考条件
bf=!\L$ *knN?`(x (一)普通招考
+zwS[P@ 9Af nMD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u6 QW*8b4 <&^[?FdAa 2.身体健康状况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5f[s.pv8 2Wg:eh 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W__Y^\~ *
V7bALY 4.应届考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往届考生须获硕士学位(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
|$;4/cKfy @~Ys*]4UE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6年9月1日以后出生)。
RH{+8?0 H<}|n1w< 6.在职考生须出具工作单位同意报考并同意全脱产学习证明。
);T&pm:C> =;G
mLi3A (二)“申请-考核”
cNT !}8
h^ UD8e,/ 1.符合普通招考报考条件的第1-4条。
qRgFVX+vc ^62z\Y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6年9月1日以后出生)。
fN@ZJ~F%j r;)
31Tg 3.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CET6≥425或IELTS≥5.5或TOEFL≥80或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含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科研能力强、学术成果特别优秀的,可适当降低要求。
H0 Zo.Np b)
x0;8< 4.具有较为突出的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H5#]MOAP R>Dr1fc} (1)应届考生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二级期刊2篇(含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或获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往届考生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可视同为1篇论文),其中近3年必须有1篇(期刊定级标准参照我校有关规定);
7x77s
=fH5r_n (2)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
S(U9Dlyarg 6&5D4
V (3)主持1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
?w!8;xS8 Yyar{$he (4)获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排名前三);
6;\1bP? YM#MfL# (5)其它经学校认定可以体现申请人学术与科研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成果。
r73W.& ]b]J)dDI 5.须全日制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报考类别为非定向生。
d>mT+{3 j!NXNuy: (三) 硕博连读
aeI0;u DA iS|x 1.符合普通招考报考条件的第1-3条;
R2?s
NlF _yJz:pa 2.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无违法违纪处分;
&o7PB`(l ^|zag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发展潜力较大;
]" e'z N$#~& 4.已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成绩优良;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
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CET6≥425或IELTS≥5.5或TOEFL≥80或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成绩≥60分;
}y+Qj6dP AG}j'
5.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具有发展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潜力;
]LZ#[xnM7 ]\ !ka/% 6.我校在读2019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修硕士学位专业与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YmFg#eS ?H,f|nc 五、报名
1$.svR ||*F.p (一)报名时间
E9>z.vV
A?lR[`'u\ 1.“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
) 3"!Q+ $0K@=7ms 2020年12月5日-12月25日
Jn d_cJ ]a OI6Mx$ 2.普通招考
$:oC\K6 0;T7fKj 2021年1月1日-3月1日
oy#(]K3`O T
?f{.a) 3.直接攻博
4U}J?EB?K z9OpMA 我校直接攻博招生录取工作已于10月底结束,具体情况详见《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B;7J7 T ;92xSe"Ww (二)报名方式
0wNlt#G;{ Kw;gQk~R! 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
http://yjszs.zjnu.edu.cn/bsbmxt/),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所有网报信息字段,特别是学籍学历信息必须填写准确、完整,应届硕士生最后学历应选择“硕士生”,最后学位应填写硕士的学位,硕士毕业年月为“202107”),办理报名手续,未参加网报者不得参加考试。
/ [49iIzC rjWtioZEa 考生应按要求提供真实
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录取或学籍注册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rp=
Az /3rNX}tOMH 考生网报结束后,学院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将报考费(150元)汇入我校财务账号(缴费方式在网报结束后另行通知)。
pO7OP"q1 <'$>&^!^ (三)提交材料
t
tJ'6lGXh 5EVypw?]x 1.普通招考
t7u*j-YE 5NN;Fw+ (1)《浙江师范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上报名成功填写完成后下载PDF文档打印,需人事部门盖章);
\/j, psmDGSm,& (2)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的研究计划书(3000字左右);
X
[tB ^` 0{B<A^Bf (3)硕士学位论文(尚未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及硕士学位论文特色自我评述;
U7jDm
>I Rrry;Hr (4)相关专业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2封(原件),其中一份为硕士期间导师翔实的推荐信(下载附件填写);
oVZzvK(zR gy,)%{,G (5)在职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工作单位同意报考并同意全脱产学习证明(下载附件填写,需人事部门盖章);
pGR3 G;vj3#u? (6)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提供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证书查询结果或学位认证报告;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证明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获国外学历学位的需另外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认证报告》;
tw<Oy^i p6BDhT(RS 学籍学历查询或验证网址为:
GXD<X_[ U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