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I\Y
m_)
?g21U97Q
lZa L=HS#L
?Q X
S?
uqg#(ADy?R
T+y3Ph--^
Fl'+ C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CEZ+\bA
hD5G\TR.
lrXi*u]
(IY=x{b
`1eGsd,f
j5yxdjx9
)j[rm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fq"<=
mar
BVFz~
8=%%C:
wSMP^kG
y~cDWD<h
)
OAd[u<
QlHxdRK`.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be2sTo
g`}+K U
;c-J)Ky
lUR7zrwJ]o
UoLvc~n7
HW)4#nLhh
KKz{a{ePY%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XvQm*1
f,?P1D\
eN/o}<(e
eJ+uP,$
f\ wP}c'
V0,%g+.^
w+P?JR!)+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Qz+hS\yx
Sc!{
o!9\
`Ns$HV
XNwZSW
~
mqiXr8
Q0)6 2[cMm
I
pX>G]"-C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fh0a "#L{
OC$Y8Ofr
%1uY
,\y)k}0lH
vO85h
<1HbjRw
(x{6N^J.t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rZ0+mS'/G
N`FgjnQ`
;(cqaB
D YJ F6O
m{(G%n>E&
:wn9bCom?M
).[Mnt/Ft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Gj6(y
caS
:J|t! `
#7!P3j
W\V'o Vt
8lAs~c
ZP>KHiA
4l0ON>W(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24c(
ykY#Y}?^
bo]xah|."j
{U:c95#.!S
CRK%%;=>
~&>|u5C*@
%1E:rw@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QLx]%E\
"c[ D0{\{
$O}:*.{(W
$tGk,.#j
bERYC|
}Wxu =b
!{@!:m3w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V~rF`1+5N
.}QR~IR'
B>dXyo
>P7|-bV
n@9*>DU
]YF[W`2h
7r=BGoA2E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V,=V
:G#>):
^MPl
wx
ps:|YR
(/J$2V5
-
Y
}*[Krw
\wY? 6#;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qp>V\h\
cES3<`[K
:(A5,$
Rg! [ic !
N~H9|CX
OA#AiQUR
lxTW1kr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yE3g0@*
.%>UA|[~:
X^4HYm
gf6<`+/
y~_wr}.CS
aaf\% ~
3P C'P2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W[8wR
w|?<
;+
j`1%a]Bwc
\4y7!
X
$LX;Lv
"\bbe @
k4te[6)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R%iyNK,
26|2r
uev$5jlX
Ld>y Fb(`
]fz
0E:x
7)sEW#d!
~[bS+]d!
w7NJ~iy
x]|8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HlEp
Dph%
+-~hl
^b=] =w
rJi;"xF8
*gRg--PY%
gAt[kW< n
MJ^NRT0?b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C
9IKX
H'68K8i0
yIC.JmD*
-
Z?rx5V;t
!%b.k6%>w
5fi6>>
\z!*)v/{-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Gs$<r~Tg
O)C
y4[
V~-<VM6
2b+cz
lO},fM2j
Th,15H
DA
xEtzqP<]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5sui*WH
S8;Dk@rr(y
zR:Mg
\
VD+TJ` r
Ho[Kxe[c
[FLRrTcE
j>XM+>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v3
4!rL
G]5m@;~l5
6wH]W+A
1iBOf8
ecIxiv\
I3uS?c
>#).3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x zmg'Br
O'y8[<
(+}H
ih
LwIl2u*
ihjs%5Jo%
rvjPm5[t
{xb8H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4PG]L`J{
kBZnR$Cl
?,8|K B
TtA6N8G
-0[?6.(s"
R7%'
vZk
A.nU8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I@)"ov
&&Ruy(&]I
rN0G|
z7B>7}i-
xZ'-G6O
"~
>fG=(1"
(bpO>4(S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S41N^j.
nymF`0HYe1
KtTlc#*KU
\<k5c-8Hb
S$O+p&!X
m
ab921-n
r7dwj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Kkfz a
2bu,_<K.
S F:>dneB
g=G>4Ua3
R1sWhB99
aM U0BS"
~&}e8ah2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B3AWJ1o
#uRj
9|E7
+ *xi&|%
$O'IbA
4D'AAr57
u~pBMg
,
yg@8&;bP`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gJ=y7yX
IGnP#@`5]
y2`},
dug^o c1
4 (c{%%
\{EYkk0]
GBY-WN4sc[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14pyHMOR
#E$*PAB
elGwS\sw
kBeYl+*pk
koa-sy )#L
Qv
WvS9]
5wa'SexqE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A2.GNk
X #>:9
/!'Png0!
}X/>WiGh:
D>-srzw
L0)w~F
?m
t3b M4+n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jcp6-XM
}` YtXD-o
R"yxpw
u2S8DuJ
d`,z4_
1k]L ,C
X
'0=mV"#H{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sp`oM
<G
0Ut6J>
CTe!jMZ=
Y4+]5;B8
d)3jkHYEjj
9{}"tk5$h
5|7<ZL
3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6N)9rj`/
;<*%BtD?
c_
>AbF{
3Z
N\F
OnU-FX<
g<ov` bF
>4q6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7=`]w5k1
Vc6
>i|"-O
DAg*
j/q&qrlL
CbXSJDs
h6IO ;:P)
HO_(it \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uKI,l
a@Zolz_Z
x4MTE?hT
Um4D
Vg5
Sk C.A?
sP}u zS
\YFM5l;IU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Z|G6H`c3
)m[<lJbw
:>o0zG[;f
T$AVMVq
R/Z7}Q W
6|{&7=1t
@$t\yBSK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QSn18V>{
#D%6b
Fq!_VF^r
+A^|aQ
NQ;$V:s)
q_ryW$/_
bq8Wvlv04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Ziub%C[oV
ij~-
<5
OUk
[~RO9=;L
XJKns
Iz-mUD0;
#$W0%7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K;hXf
,6pGKCUU:y
DpQWh+WRy
q86}'dFw{
4[JF.O6}
*RVCz|0%w
qO8:|q1%;\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R5!
S:`Gi>D
+]( y
n-],!pL^
{:VK}w
]jn1T^D'
ys>n%24qP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cucY
XzX2V">(%
Hm!"%
"\`Fu
&z5?]`ALu
83
R_8
rl~Rb i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p
X*E(Q)@!
He5y;5
';8 ,RT
e
dTCLE t.
&qSf
~7/
:AFU5mR4&
IDw`k[k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6J22m!S4n
z;e@m2.IM
^>!&]@
wme#8/eUk
a?GXVQ
iRkUL]H@&
y4|<+9<7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p^q/u
vL[IVBG^
nsXG@C S:
E^
5
X 5}=|%Y
P2`F"
Qsq
RdyKd_0`Q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5Uy*^C7M^
|Rx+2`6Dp
xh
ho{
'-n
Iy$>
Kf(Px%G6K
zd-
*UFi
\8\TTkVSq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bJ"2|VNH(
*sB'D+-/
l :u1P
@cxM#N8e
s?1Aj<
U1/ww-!Z
mRyf
+O[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H=WB6~8)
@V1FBw9S!@
"W4|}plnu
^c.pvC"4j
9h-S,q!
L.K| ]]u
17;9> *O'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7xc*v [
j1K~zG
&A/b9GW^-
ErsJWp
@V Tw>=94
ix?Z:pIS0
,5t_}d|3C=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r]!
qv:
AtAu$"ue
Sw[*1C8
!@ AnwV]
Z%3)w.
Xo.3OER
(0?FZ.9%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Y~lOkH[z
DC$> 5FDv
iZ ;562Mo
uBM%E OE
$1D>}5Ex
@iYr<>iDZ
`hU2Ss~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tW3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