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辅导过的年龄最大的考生是44周岁。 jaoGm$o>"F
wFW2m
G0^O7w^5
@'EP$!c
S*H :/Ip
n9zS'VU
X-Sso9/q.
北京一个私立学校的英语老师。 i*9[El
-S=Zsr\
T#lySev
/D[GXX
>4d2IO1\
`p&ko$i2
i\S } aCm
孩子考上大学了,作为父亲也解放了,总想着干点啥,于是想考博了。 tUmI#.v
YbC6&_
Rk
PY@>
^g,[#Rh
N(?yOB4gt
3zb;q@JV
VI%879Z\e
当时北大规定45周岁就不能考了,现在应该是没有年龄限制了。 r'hr'wZ
/KEPPp
?lb1K'(
k@5,6s:
E{r_CR+8
v@k62@;
Do(7LidC5
最终考上了北大教育学院。
9`^VuC'
h*hV
gFJ&t^yL
IxCEE5+`%
$B4}('&4FQ
f?F
i{
m
}i/&m&VU
48周岁的时候毕业,孩子考上了天津的研究生,就去天津的某高校当老师了。 *|Re,cY
j:|60hDz^
O6;>]/`
V#!ypX]AB[
n<CJx+U
X
r M[8a
!{s$V2_
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 ,-c(D-&
5];
8
N)
{
v5wI?HE
N jq#@*>[p
FTCp3g
:M|c,SQK
考博的主要群体还是25岁左右的硕士应届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龄考生。 Eg-b5Z);
*&UVr
)\^o<x2S
}jiqUBn%
Q(k$HP
$'9r=#EH
83i%3[L
25到30岁的都不算大龄,只能说是“准大龄”,30岁到40岁之间的是标准大龄,40岁以上的算是超龄考生。 4C01=,6ye
}~QB2&3
jI;bV
G
GeHDc[7
=#Vdz=.
ts?b[v
lBG*P
>;
大龄考生想读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任何人任何年龄都有追求进步的权利。 [p o+a@ %
~BS*x+M
"mPa>`?
_hh
|/4(
E=QL4*?
BLaXp0
RTY$oUqlZ
只不过大龄考生考博的过程整体上肯定比应届生难。 )&R;!#;5
p*npY"}v
29qQ3M?
,s)~Y
p?<
}7.q[ ^oF
Tl%4L%
bE
iL,3g[g
还有很少一部分大龄考生觉得年龄大有优势,甚至有人问我有没有导师喜欢招大龄的考生,应该是没有,最起码我没有见过。 A+F-r_]}db
GrQl3 Xi
%BG5[XQ7
O4E2)N
R3@iN&
RDqC$Gu
zcZw}
实际上,考博和年龄本身是没有任何关系,考博的本质是导师挑选能够干活的学生。 .86..1
% qE#^ U
#TSM#Uqe
hT]p8m
aRZ
;<][upn
|1<Z3\+_/
)xK!i.
这就和年龄有关系了。 iIF'!K=q
@'rO=(-b
C`#N
Q*O
p{,
fW
k
'q-h
kN
<qy+@t
co@8w!W
你是个应届生,导师就会认为你大概率是奔着踏踏实实读博来的;你是个大龄考生,导师难免会认为你可能读博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 zSH#j RDV
bc"N
K@,VR3y /
>@%!r
C,]Ec2
<@=NDUI3*,
w}i.$Qt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打消掉导师的顾虑。 Mzd}9x$'J
:h3JDQe:.
CP'-CQ\Q
] QEw\4M?=
9x1Dyz 2?F
b1OB'P8
;@
e|}Gk
如果你能做到让导师觉得应届生能干的活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活你也能干,导师怎么会不要你呢? o(zg_!P
x9e
9$ww}
x'qgpG}?]
hMQaT-v
9<a yQ*
^PI49iB
1}pR')YL[
iiTUhO )
k
y98/6
大龄读博给导师可能会造成的误解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D1IhDC
xlLS`
#L)rz u
OOCeZ3yF(
[oj"Tn(
K?4(o u
~-+Zu<
首先,你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qAS^5|(b[
u_BSWhiW
BR2y1Hfi
q~n2VU4L*
g8Z14'Ke
w%;'uN_
lNb\^b
大龄考生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工作还很忙,如果整天不见你的人,搞不好还得帮你处理鸡飞狗跳的琐事,那招你的意义何在? +$t%L
9K|lU:,
o3=kF
%jkPrI
Be+:-t)
dI-5%Um
VaxO L61xE
再就是,你能不能修完课程,有没有时间写出论文,这些问题都是隐忧。 nY)Pxahm 7
b U NYTF{
Ef.4.iDJrR
!Y
u-a!
{M/c!
)*h~dx_c m
"ux]kfoT
其次,你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c'";36y
:N*T2mP
VU9P\|c@<
5#.\pR{Gd
Ky#B'Bh}`g
)H)Udhz
_~Vz+nT
大龄考生很多人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知识或者做学术。有的是现有的工作做的不开心,有的是追求更大的职业发展,有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有的是单纯为了博士这个头衔。。。 D
'cY7P
,hLSRj{
e oSM@Isu
mwH!:f
aLt{X)?
xY2_*#{.
g ypq`F
目的不纯的话,哪有给导师干活的心,导师肯定是这么想的。 R2THL
FK# E7
K
D1 ~x
~h0BT(p/
D"4&9"C U
) Zo_6%
!]+Z%ed`%
哪怕你也是这么想的,你为了能读也不能表露出来。 5;8B!%b
rw[ {@|)'z
YQV?S
~+ s*\~
[[]SkLZHg
4:&qTY)H
rjHIQC C
最后,你具备不具备干活的能力? %M#?cmt
3'*%R48P`
cPsn]
U
(
*>/w$%
15KV}){
_gm?FxV:
)w2K&Zr0
毕竟你离开学校时间比较久了,大概率也很长时间不读书不学习了,有能力分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吗? KBw9(
-9>LvLU
(y~laW!
h!G^dW.
p/k<wCm6
Fu4EEi
/X^3=-{8
再者,你年龄比较大了,搞不好还是个饱经社会历练的老油条,导师能不能使唤的了你? G_M:0YI@
Q:kVCm/;
'ZC}9=_g
,<$YVXe/
~llMrl7
Z.:<TrN
i}`_H^
上面这些问题都是导师担忧的问题,你必须把导师心中的疑虑统统打消,考博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就是低着头走到了复试这一关,不解决导师的疑虑,照样挥挥手走人。 J-tq8
NFY|^*bll
Zj1ZU[BEcL
GG_^K#*
j,=*WG
eu}Fd@GO
"7kge z#Y
如果你走的是考试制的学校,就不要提前联系导师了,等到成绩出来了,拿着成绩当做你的投名状,再联系导师。 `10X5V@hP
`RL,ZoYuu
[,<\RviI
\E$1lc
/M^V2=
>f\zCT%cf
jCTy:q]
因为如果你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万一这个导师由于你的大龄给了你一些消极的回复,你说你考还是不考?考的话,就是到了复试,导师心里也不舒服,毕竟要维护自己先前的判断,总不能自己打脸吧!不考的话,自己心里不舒服,惦记了这么久怎么能还没考就放弃了。 d7"U WY^
j:3EpD@GS
^:4L6
^\M
dl
+/y{^}b/
K2cq97k,d
m|]j'g?{}(
你的最优策略是啥也不管,先把初试成绩考出来,用这个成绩证明你和应届生相比一点都不差,甚至更好,然后再联系导师做下文将会提到的联系导师的工作。 rH9uGm-*
)A="eW_>
$sEB'
>:
?k{|Lk
[ULwzjss#L
LthGZ|>
\Yj#2ww
实际上,笔试这一关还很可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乱七八糟的选手,最理想的情况是,所有导师有潜在意向的学生都没有考过你,就剩你一个了,导师不选也得选。 Ovvny$
tM&n3MWQ
B?SNea,I4
q*L
]
( %[Tk[
ZB828T3
6m9 7_NRO
如果你参加的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就必须要提前联系导师了。联系导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千万别像利弗莫尔说的那样“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 {3hqp*xl
@]f3|>I
I*Vt,JYx
75ZH
)ZGYhE
eUt=n)*`
kI%peb?
因为你的大龄,这本身就不是啥优势,你如果和应届生的条件一样,导师凭什么要一个年龄大的?所以说你得在学术成果、研究计划等方面做的更加扎实和突出。 C\ vC?(n
4otl_l(`yv
\yNQQ$B
EY kj@
.,
XYjcJ
|xh&p(
X8Xn\E
邮件要写的更加“合情、合理、合意”,务必要充分的解决两个问题“这么多导师我为什么偏偏选择您而不选择其他导师?这么多学生您为什么偏偏选择我而不选择其他人?”这还不够,还得刻意地解释一下“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一个应届生?” wUoiXi09
Z?17Pu'Dp
Vo,[EVL
bni)Qw
f])M04<
?q_^Rj$
Q&xjF@I
前两个问号的处理方式,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解决了。第三个问号需要着重探讨一下。 r|
f-_D
?6f7ld5
6PU/{c
/Pvk),ca
o)&"Rf
3pSj kS|?>
T~Ly^|Ihz
为什么选择一个大龄考生而不选择小鲜肉?这是一道证明题。 %X>FVlPm
D9BQID$R
@QdnjXII*
-#.< 12M
E1 |<Pt
?[)yGRzO2
zrRFn `B
你得证明:第一、考试的所有环节你都不差;第二、应届生都干的你都能干,应届生干不了的你也能干;第三、你需要打消掉导师对大龄考生可能存在的疑虑。 h?Nek+1'
l{$[}<
(}smW_`5
B+] D5K
c~imE%
xJc$NV-JzK
c8Z A5|
只有获得了导师的支持,你材料审核这一关才能和其他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笔试这一关,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c2 A ps
VUtXxvH
UKtSm%\
BT,b-=
;J-
@gY\;[#.
5o)Y$>T0
]~0}=,H$N
到了面试,你又得十分小心了,联系导师环节你只搞定了一个导师,面试的时候你还需要征服其他几位面试导师。 jlqv2V7=/
,LhCFw{8?~
AjkW0FB:1
&GhPvrxI?
PuL<^aJ
lv%9MW0
z
]:ZdV9`
你的年龄问题是躲不过去的,导师们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与其藏着掖着,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讲出来。 W!T"m)S
:E&g%'1
o!c]
(
pH@]Y+W
x =q;O+7]
@-&MA)SN
%NHkDa!
在危机管理中,有一个理论,就是当你面对危机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错误。 ?jx1R^
. pzC5Ah
em{(4!W>
yQNV@T<o
fHRMu:q
eW J`$"z
AlXNg!j;5K
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或者企业陷入舆论漩涡中,最后搞得灰头土脸。 "A$!,
PX6
_Q[$CcDEE
!%)F J:p
W2FD+ wt
Vw|| !d
>TkE~7?l
?L&'- e@
最优的策略是,立马全部承认错误,甭管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也不管你是不是占理,是不是有苦衷,舆论认为你错了,你对也是错。 a2'^8
;U*_
L>yJ
YG[;"QR
T&4qw(\G
/DQa
Gq/Ld
+LM#n#T
tg]x0#@s
立马跪下,大声喊“对不起,我错了,对不起,我错了。。。”然后咣咣扇自己耳光,越狠越大声效果越好,扇的涕泪横飞鲜血满面,眼睛都肿的睁不开,把自己扇的晕掉后,醒过来继续喊错了,继续扇。 VCXJwVb
^?7`
;/
)E@A0 W
&e6CJ
g35DV6
S;$-''o?9
3s/H2fz
直到舆论都看不下去了,好了好了,别扇了,原谅你了,也不是全是你的错,然后说不定就反转了。 1
$/%m_t
kY*rb_2j
Ecd;<$tk
,Ax dCT
u%w`:v7Yo(
$s9Vrw0Z
gw,UQbnu
这是处理危机的最好方式,可惜很多人不懂,越狡辩越黑。 1P~X8=9h
5$V_Hj
0NS<?p~_S
xuqv6b.
.zi_[
!o:f$6EA~C
rg^'S1x|
你面对复试导师时,处理你大龄的危机,也要敞开了讲,当然不是要你扇耳光。 j'A_'g'^
_lamn}(x0
["h5!vj
zd@m~V
N@t|7~
7
S}_F^
[u
cpd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我是XXX,我今年已经32周岁了,说实话,到了同龄人博士毕业的年纪我才想着读博士,时间上确实是晚了一些。但是,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想读博士是真的想明白了之后才做的决定,我真的是想余生踏踏实实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为此。。。。” L7dd(^
<
jJ
I}1NB3>^
ML|FQ
H{Wu]C<@p
%5(I/zB
Dfmjw
我随便写了一段,类似这样,体会精神,具体表述各异,把大龄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Gefne[
,J+}rPe"sf
N sXHO
MN\HDKN
8Vr%n2M
JRB9rSN^
VK m&iidU
其余的环节就正常进行就可以了,我们不求导师因为你的大龄就要你,只求大龄不是劣势,剩余的肯定还需要和其他竞争对手公平PK。 ;r<^a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