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病理学名词解释(五)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9-30   

病理学名词解释(五)

2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肺实质和小气管受损后,导致慢性不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以及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主要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7\"-<z;kK  
202.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鸣音为特征,上述临床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发生两年以上,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XU2 HWa  
203.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 Q~,E K  
204.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作用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而导致的以支气管可逆性痉挛为特征的支气管慢性炎性疾病。 && ecq   
205.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以肺内支气管持久性扩张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扩张支气管常因分泌物储留而继发化脓性炎症。 7V4 iPx  
206.    肺硅沉着症(silicosis):简称硅肺,是因长期吸入含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为病变特征的尘肺。 t}cj8DC!  
207.    硅结节(silicotic nodule):硅结节为境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直径2-5mm,灰白色、质硬,触之有砂样感。硅结节形成的初始阶段是由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的细胞性结节组成,继而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节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结节。 1|;WaO1Q  
208.    石棉肺(asbesesis):是因长期吸入石棉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职业性粉尘。 Q&MZ/Nnf  
209.    石棉小体(asbestos bodies):系表面有铁蛋白沉积的石棉纤维,其长短不一,黄褐色,呈哑铃状,铁反应阳性。在石棉小体旁可见异物巨细胞。石棉小体的捡出是病理诊断石棉沉着症的重要依据。 u7^Z7; J  
210.    胸膜斑(pleural plaques):是指发生于壁层胸膜上凸出的局限性纤维瘢痕斑块,质硬,呈灰白色,半透明,状似软骨。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呈对称性分布。 5WO!u:!'  
2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症。 [_|i W%<`  
21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新生儿出现短暂的自然呼吸后,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izY,t!  
213.    慢性肺动脉高压症(chron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当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血压的1/4时则称为慢性肺动脉高压症。 zO2<Igb  
2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疾病、肺血管疾病及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以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 k|BY 7C  
215.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指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肺疾病。 56>Zqtp*  
216.    燕麦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肺小细胞癌镜下,癌细胞小而呈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有些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少而形似裸核。典型时癌细胞常一端稍尖,形似燕麦穗粒,称之为燕麦细胞癌。 )Si`>o3T-.  
217.    Barrett食管:是食管远端粘膜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取代。 IB}.J,=  
218.    疣状胃炎�*****astritis verrucosa):是指胃粘膜呈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糜烂、凹陷,其周围粘膜隆起,形如痘疹。病变多位于胃窦部。 ~SV;"e2N.  
219.    假幽门腺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上皮化生,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粘液分泌细胞所取代,称为假幽门腺化生。 +O j28vR  
220.    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在幽门窦病变区,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中出现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细胞和潘氏细胞等,与小肠粘膜相似,称为肠上皮化生。 5iG|C ~  
221.    Crohn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主要侵犯消化道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结肠等处。典型的病变呈节段性。 I4m)5G?O2  
22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可累及结肠各段,偶见于回肠。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eP &K]#  
223.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不论肿瘤面积大小,是否有胃周围淋巴结转移,只要病变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早期胃癌中,直径在0.6-1.0cm者称为小胃癌,0.5cm以下者称为微小癌。癌浸润超过粘膜下层到达肌层甚至更远者称为进展期胃癌。 `gfK#0x#  
224.    P-J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在整个胃肠道出现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为特征。 j[iJo 5  
225.    革囊胃(linitis plastica):典型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袋,因而有革囊胃之称。 ]K XknEaxl  
226.    点状坏死(focal or spotty necrosis):指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性肝炎。 x[WT)  
227.    碎片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指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和崩解,常见于慢性肝炎。 '! yyg#  
228.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重度慢性肝炎。 {EW}Wd  
229.    大片坏死(massive necrosis):指几乎累及整个肝小叶的大范围肝细胞坏死,常见于重型肝炎。 dam.D.o"  
230.    嗜酸性变: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于小叶内。肝细胞胞浆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 DMfC(w.d  
231.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or Councillman body):嗜酸性变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之外,胞核也浓缩消失,最后形成深红色红染的圆形小体,即嗜酸性小体。 js;IUSj.  
232.    胞浆疏松化:由于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造成。开始时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半透明,称胞浆疏松化。 `'0opoQRe  
233.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胞浆疏松化进一步发展,肝细胞胀大成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为气球增变性。  vFl|  
234.    毛玻璃样肝细胞:毛玻璃样肝细胞多见于HbsAg携带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样故称毛玻璃样肝细胞。这些细胞内含有大量HbsAg,电镜下为线状或小管状存在内质网池内。 !Z%QD\knY  
235.    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急性重型肝炎肉眼观,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又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 ; wW6x  
236.    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或再生肝细胞。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ot_jG)  
237.    小肝癌:早期肝癌也称小肝癌,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以下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jG)>{D  
238.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菊池病)(kikuchi病):现认为与第六型人类疱疹病毒(HHV-6)感染有关。年轻女性多见,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可有轻微疼痛,部分患者有发热。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结副皮质区及被膜下有片状或灶性凝固性坏死,几乎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坏死区周围有淋巴细胞增生,这些增生的细胞表达T细胞分化抗原,核分裂象多见。多数患者1-3月自愈。 "Hg n2o.;5  
239.    R-S细胞:典型的R-S细胞是一种直径20~50um的双核或分叶核的瘤巨细胞。瘤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富,略嗜酸性或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双核或多核。染色质粗糙,沿核膜聚集呈块状,核膜厚而清楚。核内有一大而醒目的,直径与红细胞相当的,嗜酸性的中位核仁,周围有空晕。典型的R-S细胞的双核面对面的排列,彼此对称。形成所谓的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 HFo}r~  
240.    陷窝细胞(lacunar cells):瘤细胞体积大,直径约40-50μm。胞质宽而透亮。核呈分叶状,有皱褶。染色质稀疏,一个或多个核仁。主要见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9 *]Z  
241.    “爆米花”细胞(popcorn cell):L&H型细胞。瘤细胞体积大,呈分叶状细胞核,染色质细腻,有多个小的核仁,胞浆淡染。见于淋巴细胞为主型。 `q$DNOrS  
242.    Burkitt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是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来源的高侵袭性B细胞肿瘤。临床上有非洲地区性、散发性和HIV相关性三种形式。EB病毒的潜伏感染和非洲地区性的Burkitt淋巴瘤有密切关系。 \sp7[}Sw  
243.    满天星现象(starry sky):Burkitt淋巴瘤镜下特点为中等大小、相对单一形态的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间散在分布着吞噬有核碎片的巨噬细胞,形成所谓满天星图像。 -{7:^K[)  
244.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又称粒细胞肉瘤�*****ranulocytic sarcoma),是白血病的肿瘤细胞在骨髓外的器官或组织内聚集性增生而形成的肿块。因瘤组织新鲜时肉眼呈绿色,当暴露于日光后绿色迅速消退,若用还原剂可使绿色重现,故也称为绿色瘤(chloroma)。  9FWn  
245.    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通常是由于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量出血和溶血反应等刺激造血组织而产生的异常反应,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显著增多(可达50×109/L以上),并有幼稚细胞出现。 pKr 3(5~  
246.    Langerhans细胞:Langerhans细胞中等大小,核型不规则,有切迹或分叶状。胞浆较丰富,在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小体称为Birbeck颗粒,Birbeck颗粒是一种呈杆状的管状小体,中央有一纵行条纹和平行排列的重复性条纹,形似拉链,有时一端呈泡状膨大似网球拍状。 .rxc"fR4_  
247.    Heymann肾炎:以近曲小管刷状缘成分为抗原免疫大鼠,使大鼠产生相应抗体,并可引起与人膜性肾小球肾炎相似的病变.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弥漫性颗粒状分布的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电镜检查显示毛细血管基膜与足细胞间许多电子致密沉积物. C$,S#n@  
248.    急性肾炎综合症(acute nephritic syndrome):起病急,常表现为明显的血尿,轻至中度蛋白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 zoUW}O  
249.    急进性肾炎综合症(rapidly progressive nephritic syndrome):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等改变后,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T~Ps$  
250.    慢性肾炎综合征(chronic nephritic syndrome):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见于各型肾炎的终末阶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中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7-09-30   
有必要吗??????????
心真意诚方为切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07-10-14   
上天是公平的.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地板  发表于: 2009-02-19   
太多了吧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