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82631
精华:
0
发帖: 3
流量: 0 M
威望: 13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03-07
最后登录: 2017-03-07
|
【考博资料】华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 aAo|3KCs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 LD$5KaOW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Ucfw1T
科目代码:3375 Kb.qv)6i*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 U&!TA(Yr ) `u17
{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fqNh\~kja H|9t5
(二)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cG|fau<G }V?m
=y [ (三)克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D? K9o Ss3p6%V/ ({f}Z-% =%Y1] F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OgQdyU L*@`i ]jl (一)发现唯物史观的历程 sS D8Sx/
-<W?it?D (二)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 --yF%tRMP HiCh:IP7>/ (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u?u
k<- bLqy7S9x (四)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 N5Js.j>z Y(Q
0m|3P (五)《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a9cBl'_ l|CM/(99- (六)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tOwn M1
:( f|[7LIdh- coP->&(@U# 0PzSp ] 三、博大精探的理论体系 Jo? LPR
\6 ``MO5${ (一)《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i7x&[b 0~|0D#klB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 Q*DT" W/0 Z@~gN5@,M (三)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研究 H.5
6 ,Py\Cp=Dw (四)哲学发展的回顾和面向新世纪哲学纲领的提出 |G j.E _c5@)I~ (五)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探索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策略 ($di]lbsT d
Ojly,! U/>I! 7oe _u]Z+H" 四、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 hf`y_H+\7
`M@ESA(e (一)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r<ZG z)Rkd0/X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O4rjGTRF Xo PJ?63 (三)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批判 Np\NStx2 x[A|@\
Z oodA&0{)d =dXHQU&Q 五、捍卫真理的列宁主义 ,Yag! i>; k>i88^kPV (一)反对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 '4,?YcZ?S g;l K34{ (二)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斗争 f6r!3y w1Bkz\95 (三)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 Zma;An6 xI,3(A. (四)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f]*;O+8$LN :6n4i$ (五)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Csyh
'v ,Uh^e]pC VEV?$R7; G}U <^]c 六、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G;e;w gj|5"'
g%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mJ%^`mrI &D<6Go/)_*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得失 6+=_p$crMx vhMoCLb (三)新经济政策的最初实践 =2q#- ,t -axKnfj (四)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a3n
Wt nLL2/!'n (jKqwVs
.: )]n>.ZmLCB 七、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qFVZhBC Z71_D (一)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战 +wG
*qI t!4 (a0\$F (二)关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理论 ;FI'nL $c*fbBM(&n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bzWgD7j rHk(@T.] (四)斯大林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和失误 }S"gZ6 C;ab-gh I!b"Rv=Nf- `pv 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胜利 $Ptl&0MN% foPM5+.G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NXLb'mH~ eG+$~\%Fub (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4z_2a(Dl, ((?"2 }1r (三)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k
%{q
q v };rEN`L (四)毛泽东关于建设新中国的战略思想 m,+E5^ ` *hTx|!' Ag3+z+uS Nnn~7 九、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5k=04=Iyh# &'neOf/~ (一)卢卡奇和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ys) ?&6|imPE (二)柯尔施与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Q?.9BM1V /_JR7BB^X, (三)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和他的西方革命道路 RYl{89 <`q-#-V@ (四)“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F:Vl\YZ 3Zz_wr6 H[R6 ?H@$F /2r&ga& 十、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剧变 J>h
jIN .|:(VG$MfI (一)苏联的改革和“新思维”的出台 "T8b.ng #p{8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nbw8YO(= ?r$&O*;
(三)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和社会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 5a5JOl$8 ,S}wOjb@ mmC MsBfL aTaL|&( 十一、当代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流派 SQ/}K8uZ gYpFF=7j<@ (一)“欧洲共产主义” 9y\Ik/
M(} T\R (二)法兰克福学派
*P12d ;%AY#b4m (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趋向 U
d+6=Us{ h?QGJ^#8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趋势 <P5 7s+JK
tB0f+ wC (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yTWicW7i PTF|"^k+
bM,%+9oz; L3S29-T 十二、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 fo;^Jg. Qj9'VI>& (一)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aqP"Y9l wWJM./y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积极成果及理论贡献 S2V+%Z
_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