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Yya#
刑 法 学 1-!q,q
1999年 e#R'_}\yj
1、 从罪刑法定原则论述犯罪的实质定义与形式定义的关系。 PPj_NV
2、我国减免刑事责任的根据和事由 ZSs)AB_Pe/
3、评费尔巴哈心里强制说 U/p|X)
2000年 # Vq"Cf
1、 报应刑与教育刑之争及其对刑事政策的影响 &@&0n)VTd
2、从罪刑法定原则角度评价空白罪状的刑法规范 Ei$@)qS/
3、原因自由行为 /kK%
}L_D
2001年 ,o?yS>L_r
1、刑法的公正与功利的关系 \R}`S`fIw`
2、 法条竟合及其适用原则 1kDr;.m%
3、法益侵害说 /a
'cP
2002年 +f+#W
1、 罪刑均衡与刑法个别化关系 Iz^l
ED
2、正犯与共犯的关系 FxK2 1
3、期待可能性 #0F6{&;
M
2003年 `8D)j>Yh~
1、试论罪刑关系 +CQ$-3
2、 片面共犯 cD!yd^QE
3、持有型犯罪 8`$lsD
2004年 -\2T(3P
1、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之比较 r6u)
6J=
2、强奸幼女罪司法解释置评 Uiz#QGt
3、刑罚目的综合理论
<dd(i
2005年 s?}m~Pl
1、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政策的关系 E+tV7xa~
2、 客观未遂与主观未遂 )]W|i9
3、 责任犯的刑事责任根据 .&Q'aOg
2006年 YtWO=+rX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其立法体现与司法表现 =ghN)[AZV
2、过失危险犯 U`-]U2"
3、简评(日)大土家 仁的“ 人格刑法学” n}T;q1
2007年 9pPohR*#V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及刑罚改革 ;`(l)X+7
2.论商业贿赂 dh;
L!
3.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理论 KK|AXoBf
2008年 Pv>W`/*_,s
1、论法益的概念及其在刑法学体系中的作用 <,Z6=M`
2、论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机能的关系 P_:~!+W,
3、许霆案件的法理学分析2 $vQ#ah/k
犯罪学、监狱学 =MP?aH
[
1999年 o/6'g)r*
1、 简析20年中国社会变迁对犯罪的影响 N-~Uu6zr
2、加洛法罗的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分类的理论 Mjr19_.S
3、服刑犯人的法律地位 l
JR
2000年 V7pe|]%r
1、 评龙布罗梭 6y4&nTq[
2、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b_p/ 1W:
3、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a#_=c>h;
2001年 nJ]oApb/-
1、 刑事社会学派对行刑制度的影响 FU~xKNr
2、社会控制与犯罪发生的相关性 e=yQFzQT)
3、 20世纪美国的犯罪学理论及萨瑟兰的贡献 F"?OLV1B&
2002年 3a_=e
B
1、 评述标签理论 8pEiU/V
2、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3%(
'8/
3、论经济结构调整与犯罪预防 ("+J*u*kq_
2003年 ,
Ac
gsC
1、 加洛法罗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 W>*9T?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点 ";PW#VHC
3、制约监狱效能的主要因素 ^V1iOf:
2004年 -!~T$}/F
1、 行刑社会化(冯卫国) L T.u<ThR}
2、流动人口犯罪原因 C1V@\mRi
3、菲利的犯罪饱和说 p#yq 'kY
2005年 [lmghI!
1、 迪尔凯姆的犯罪学思想 )U?O4| \P
2、 黑社会犯罪(刘守芬) ?
_>L<Y
3、 犯罪加害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 G(n
e8L8
4、 累进处遇制度
49gm=XPm
2006年 - s}
1、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预防 &N`s@Ka
2、评犯罪原因的经济学理论 b#17N2xkT
3、试评罪犯矫正对综合治理的意义 !b=jD;<
2007年 h.~:UR*
1.被害人国家补偿 3\ !DsPgW
2.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UW(0 PXw
3.监狱行刑理论的社会化变迁 GmONhh(k
2008年 h W<
fu
1、试论古典犯罪学和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异同。3 N>+s8L.?
2、试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 E/OJ}3Rf
3、试论我国监狱分类制度及其完善 &$,%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