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g
\WM*2&
弱者以多取胜
ILUA'T=B0
曾和一个浙大的理工科学生聊天,他说只要自己愿意和导师说一下就可以读博。可能是因为他考自己的导师,而且又是理工科的。不过心理学考博可没有那么容易了。主要是导师少,考的人又多。很多学校博士不是考上去的,而是排上去的。很多学校是黑得出名的(因为一样黑,所以好像已经成为惯例)。如果你报了一个不公平的学校,又遇到一个心里有人的老师。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此次考博能带给你的只是一次不舒服的体验和记忆。比如,很多老师要评职称什么的还嗷嗷待哺,她们早就和博士生导师联系好了。或者导师有自己培养的硕士生,自然成为首选。虽然明为公开招考,其实大势已定,去这些地方考试不过是个陪客。所以,考博最重要的大概是选对学校。 Sx,O)
nL}bCX{
认清了严峻的事实,我决定采用天女散花大法——写邮件给所有可能的导师。去年7月开始,我就开始狂写狂发邮件了。虽然自己原来要考认知或者认知神经方面,但是只要见到我还能插手的领域,就马上行动。比如,清华招的是做社会认知和心理咨询的,我也毫不手软。首先给每个院校的最中意的老师写信表达意向,如果无果(无回复、无礼貌或者无名额)则换一位。当然,我不能同时群发,一旦穿帮我就有难了。结果联系了中科院、北师、清华、浙大、中山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大、天津师大、首师师大、华东师大,而每个学校几乎都联系了好几位(意味着好多邮件无果)。不记得总共发了多少封信,大浪淘沙、大汗淋漓,最后选择了中科院、南京师大、首都师大和天津师大。如果西南师大的老师有回我邮件,我今年恐怕要考5场了。因为现状的恶劣,所以只要时间能错开,我就去试试,反正有的是青春。值得注意的是,态度和蔼的老师并一点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往往不只是对你好。最惨烈的就是如果他心里已经有人,再多的人也是来陪葬的——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应该赞赏一下没有引君入瓮的老师。 {IeW~S'&
#vy:aq<bjE
有一个考中科院的同学说,如果连中科院都不公正的话,那就没有公正的地方了。作为一个比我更懂行情的人,他的话是值得参考的。有一点似乎可以推断的是,中科院的初试改卷是比较公正的。据说有一个学生在国外杂志上发过文章,而且得到国外某学校老师的推荐,而且中科院的那位老师对此位同学也很欣赏,但遗憾的是初试没过,所以无缘。乍闻此消息,我表示叹服。因为绝大部分院校的初试充分掌握在导师的手里。如果导师要你,几乎不会让你专业课挂掉。我的天津师大和首师大的专业课就一片血淋淋,至少可以表明,老师的心里没有你(当然,你的水平也许的确很差)。 ]P TTI\n
z8bDBoD6
eNlE]W,=
Q6y883>9
弄巧成拙
我好标新立异,似乎要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写信的时候,我就时候你着如何刺激一下导师。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这么写的。
X老师:
您好。我想成为您的博士生,我不是来混文凭的。
……(表示对老师领域的了解)
自己的人口学数据:颜文靖,柔男,光棍,故乡与臭名昭著的炒房团相同——温州,1985年出生,本科就读于福州大学,2007和2008年都是报北师,可惜考研失利,后调剂到福建师范大学读基础心理学。今卷土重来,再报北师。
……(自己的经历)
X老师,期待您的回复。
这种格式发出好几封,有些老师没有半点气息,有老师说已经有直博的学生了。这里选择两篇另类回复。
小颜
我希望你能正式介绍自己,而不是调侃式,我不喜欢这样。
XXX
这位老师还是很不错的,感觉很和蔼。于是马上回复道:“您好。感谢您直言相告。之所以用调侃式的话语,本是希望与别人不同,希望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不过恐怕给老师留下不尊重的印象——希望老师见谅。”
另一位老师就没那么柔顺了:
同学:你好
看了半天你的email 居然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你的无意疏忽,还是你不想让我知道你的大名?但这无所谓,我不在乎。我对所有报考研究生的考生都无偏见,如果你想报考我的门下,就好好复兴应考吧。如果你能在考试中胜出,我将很乐意结成师生关系。
祝
顺利
XXX
&*
4uji
前几封信都这是样写的,看来形势不妙。我马上改变语气,用正常人的恭敬语气向老师询问今年有没有带博士生。如果老师有回复,往往会问你的学术经历、成果和规划,这样可以再回复介绍自己的经历。后来的信件来回还算顺畅,和前辈说话也是需要多多注意的。
我的“标新立异”也带到复试中去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复试是成功还是失败。由于我过于强调个性,结果兵行险着,当时置自己于绝望之地。我感觉确实有些老师(即使是中科院)不喜欢这样的学生。但是还是求稳优先。要搞个性还得准备好补救措施。
?~rF3M.=|
没有成果
很多人都说,考博一定要有好文章出来。我一穷二白,所以不下点狠劲多报恐怕希望更加渺茫。在福建师大,想发核心近乎痴心妄想。不过也有些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差不多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发了专业的核心,我们只能仰望一下。曾经和西南大学的一个学生聊天,她说如果没有高级的文章的话,就别报她们学校了。忘记还有谁也告诉我没核心文章就别考博什么的。然而,情况并没有传说中那样恶劣。考南京师大的涛哥说这次出来考博最大的收获,就是打破自我设限。因为原先他的同事告诉他,没有核心文章考南师是不可能的。他这勇敢的尝试,粉碎了同事们造成的思维禁锢。这听起来颇励志书的味道。而事实上,我们到了南师,才发现“非核心者滚”的说法仅仅是个传说。核心文章仅仅是在复试时多了一定的分数,而且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
中科院从报名到初试,几乎一直没有见到“成果”。我感觉中科院不会因为你有成果而对你刮目相看。也许因为见过世面吧,他们似乎不计较你发了多少文章。中科院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写杂志名,我简单回答,导师们也简单飘过。想起王凯也没有发核心文章,结果在南师大挂了(成果分不及格),而我仅仅是60多分,也很寒碜(同一个窝里出来的林株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但是被南师大踢了的3个人都被中科院接收了。
9&A-o
又是考试
想起那顾俊娟专业课考了80多分,我真得自惭形秽,我的两门专业课是63和64。最初听到这个成绩已经自己无缘中科院了。后来英语一出,77,才燃起了一点希望。我面试前,我和同组的顾俊娟聊天,她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方法。她说去年10月份开始准备,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当然不只8个小时)来记忆和默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样样都是滚瓜烂熟。这就是传说中的“穷尽法”——把所有可能的题目都征服一遍,每天坚持,烂熟于心。女人厉害,有些女人尤其厉害!我实在没法做到。
Z*d8b
我每天平均学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而且需要兴趣才能看书。本身我的专业课基础就不好。其中一门“神经心理学”我似乎从未听过!而在去年11月时才看到中科院的样卷,叹息。认知神经科学也相当陌生,由于没有上过这门课,而且准备过程中还借了本非常难懂的书来参考。所以在考试前,我实在不敢太自信。到了我如今的年纪,几乎已经无法去背诵了,几乎只能依靠理解去作答(天呀,我到底老成什么样子了?)。考试前看到王凯带的厚厚的书。临考时他还在认认真真地啃着。见到此情此景,除了酥软加感叹还能如何?我一本书还没有买,只是从网上下载相关的电子书和资料。可以说,资料费用为0。 b 2n.v.$G
我要暴料。我虽然一直窝在咨询室里 (那里成了我的私人办公室),但是天知道我在里面干什么。每天与考博相关的学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因为我是个不勤奋的人。虽然大家觉得我很适合搞学术,不知道是看气息还是看我的行踪。有同学说,感觉我不是那种勤奋的人,而是充满好奇的人。这个说法很对,这也表明我考博成功也算是很幸运的。因为我总是不务正业,而且考试以考背诵为主,我“居然”也能考上。 y
D.S"
;T2)nSAqt
关于英语。现在慢慢觉得英语不是靠背诵的。也许可以依靠背诵的专业课考到80多分,但是仅仅靠短期的努力也很难把英语考到70以上。据说中科院是非常注重英语的,这使我这个专业课考得极差的学生还有幸上中科院。能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呢?至于英语的哪部分要怎么做,我觉得没有什么意义。对于考博的人,已经不需要这些具体的技术的指导了,因为和考研差不多。而像首师大的英语简单得像四六级考试,所以实在没什么好分享的。 w>T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