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考博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技巧及误区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3-01-27   
来源于 考博心得 分类

考博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技巧及误区

前 言 Twr<MXa  
'B$qq[l]S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 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在 下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因为外语学习就连学术界都存在很多尖锐的争论,本人也不敢 说自己有把握能把争论化解。但还是决定先从简单入手,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吧,探讨一下外语学习 的真谛,特别是对大家在外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误解进行分析和澄清,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 助,对外语教学工作着有所启发,就知足了。 ADN  
qi-!iT(fe  
本人多年来一直在给各高校,企业和其他英语学习者做英语学习方法讲座。讲时从不煽情,从不靠表 演噱头,也不搞励志,每次必将严肃的科学依据送给大家。近五年来听众过万,还比较受欢迎,其中 有相当部分的人能够非常理解和赞同并提出了很多尖锐问题和改进意见,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曾有很 多人奉劝在下以此演讲能力,把风格改为煽情鼓动式,定能红遍全国和累积财富。本人对名无兴趣, 否则早就这么做了。也不愿胡说八道而误人子弟。至于财富吗,不是不喜欢,而是已经有够多的了。 所以本人很幸运,现在可以摆脱金钱的烦恼,静下心来读书和思考了。现在把以前演讲的部分内容整 理一下发在这里,希望和大家探讨。 Q::6|B,G  
` Ui|T  
告诉你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精编版) 对外语学习的主要误区 我们普遍对学外语学习方法的认识是: <YBA 7i  
1.要有语言环境, 多跟外国人交流,最好是能出国,不久自然就能会说了。 rz3!0P!"K  
2.学习外语要多记多背,也就是说是用记忆学语言。 3 ~^}R  
3.想纠正发音,一定要专听和模仿纯正的发音,比如BBC或VOA那种。 K~Hp%.  
4.要学习外语语法,如果语法熟练,说句子就正确了。 sDvtk]4o-4  
5.要有词一定词汇量,要大量背单词。但背英语单词很难。 &B5@\Hd;  
6.以前学的是书面语或过时的英语,和现在口语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口语不好。 y%x2  
7.学外语必须非常刻苦,长时间反复练习。 “全错!而且不但错,事实正好相反!” eZ~ZWb,%  
您没看错,我说的正是:“以上这些结论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基本上与事实是正好相反的。” 大家对外 语学习的误解之深,范围之广,达到了另人惊叹的程度。尽管科技发展到了今天,人们对语言获得过 程的误解仍相当普遍,尤其是咱们中国人。中国人对语言学习的误解深来源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 统以及单一民族和单一语言。我帮大家逐一进行分析和提供分析依据,大家可以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P9t`*  
@9< M W  
“怎么会错呢?难道学外语不是在语言环境下最好吗?难道想纠正口音不是要听标准的发音吗?这不 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V:;  
5%n  
咳,天下有多少事都是看似理所当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呢。我们先找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就先说 第3条,“纠正发音”吧。 5>'1[e45  
i''[ u  
大家一定都认为,要想学好发音,或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当然要去听纯正的,标准的发音啦,最 好是地道的英国音或美国音了,这还能错?不幸的是,刚好错了,而且正好相反。语音专家发现,成 年人要想纠正自己的发音,不能只听标准发音,而是要听大量的 “非标准发音”,也就是说,带口音的 发音。比如德国口音的英语,法国口音,意大利口音,印度口音,中国口音等,而且种类越多越好。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结论的来源,要从当年哈佛大学的语音专家们,在做口音研究时,用日本人做试 #(G#O1+  
%XieKL  
验讲起。 s'/ g:aJ  
8'B   
各位知道为什么做语音实验会用日本人吗?大家普遍会答是因为日本人发音说英语很难听。接着问, 那为什么日本人发音难听?每次问到这里,听众中总有些笑声,很多人答曰日本人舌头硬。其实日本 人跟大家一样,舌头并不特殊,发音不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日语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英语有大 约44个发音(元音加辅音),而日语只有大约30个。不是听说日语有50音图吗?很遗憾,日语的五十 音图很多是重复的。比如第一行元音:“啊依呜唉喔”,确实是不同,但第二行“喀七库开阔”(近似的 汉语表示啊,大家别太较真),却是只多了一个辅音K,其他是借第一行元音拼出来的(Ka, Ki, Ku, Kai, Ko),所以并没有50个音。于是日本人在说英文时,很多音是发不出来的。比如“日 r”的音,日 语中不存在(没有ra,yi ru,rai ro),所以不会说。很常用的read and write,日本人只能说成 lead and light,用“l”代替“r”,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于是当时哈佛大学就找了在美国的成年后才到美的日本人 做实验。首先问这些被实验者,read 和lead两个音,大家听得明白吗?大家一致答听的出区别。再问 那为什么会说错,这些日本人有的说“我们的口腔结构不同。”有的说“我们发音部位很你们不同,我 们的靠前,你们靠后。”也有人说“我们舌头硬,老美舌头软。”接下做了实验,让这些日本人听许 多“r”或“l”打头的词(不给看拼写),二选一的答案,做完了测试,发现大家的正确率是50%。各位 已经发现问题了,二选一能答对一半,实际就是根本不会,纯粹瞎懵,命中率当然是一半。当看到这 一结果时,测者和被测者全傻了。因为要是全对了,那分析和调整一下舌头位置或口型就可以解决; 如果全错也不要紧,掉个个儿就成了。但对一半就美救了。大家想,根本听不出两个音的差别,怎么 可能区分清楚发音和正确发音。但结论已经出来了:发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问题,而是耳朵的 问题。 "e\:Cq>\  
f._Fw D  
其实发音不准主要是因为耳朵听不准这件事,大家是有实际观察经验的。比如有人唱歌走调,是什么 原因呀?是不是嗓子不好?不是,主要是耳朵听不准,所以唱歌走调的人唱完了觉得自己唱得挺对 的,你们怎么都说我走调呢?原因是他们的耳朵听不准音,自己听不出走调了。(如果您唱歌不走 调,自己堵上耳朵唱一个试试,别人保证说您走调了)。那么这些被做实验的日本人都在美国生活了 一段了,天天听标准音,为什么改不了口音?原因是:成年人的耳朵听音不准,分辨能力低,听不准 一个不在自己母语语音范围内的新标准发音,也听不出自己和标准音的区别(可能自己觉得有些区 别,但具体也说不明白),以为自己已经发到标准了,其实还有差距。日本人母语缺音太多,所以最 吃亏。(大家在网上可以找到日本人用来测试“r- l”分辨率还剩多少的测试网站,大家可以试试,很好 玩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同学或普通话标准的同学会得分很高的)。 3tlA! e  
T 6g(,xPcL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只有小孩子的耳朵对各种语言有高分辨率,才可以听准任何语言的发音而模仿到 位,成年人不行了。具体说,大多数人到十二岁以上就不行了,这个能力失去了。这就导致了成年人 为了纠正外语发音时或提高发音准确度,单纯听和模仿标准外语发音不行,因为做不到,所以如何纠 正成年人的发音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提高成年人的听音准确度。而实践经验证明,多听各种非标准音, 有助于成年人提高听力敏感度和分辨力,从而达到定准和自然纠正自己发音的效果。(什么是各种非 标准音?比如英文 “very interesting”, 法国口音是 “vehi intehisting”,日本口音是 “veli indelisding”,中 国口音是“外瑞-因踹斯停”)。当经过一段时间仔细听和分辨各种口音的适应训练后(当然不是仅听 非标准音,要和该句的标准音以及自己的模仿发音进行对同时比训练),听者的听音敏感度提高了, 甚至能准确分辨带口音的人来自哪个国家,发音就自然进步了。这是成年人纠正发音的科学方法,跟 大家想当然的结论正好相反。 .?YLD+\A  
CYZx/r<  
讲到这里,大家不应该会此结论还存有疑问吧?其实中国同学最容易理解这个结论。因为中国话的口 音变化很大,比英语明显,英国音与美国音之间的区别,还赶不上普通话与天津话的区别(离北京 才120公里)。所以中国同学对口音比较敏感。有意思的是,中国有个标准音叫做“普通话”,而英语 国家没有。在美国并不以任何城市的口音做标准,英国也如此,伦敦话并非标准,而且其他英国人有 时觉得很怪。(大家知道伦敦人常省略“h” 和“t”音吗?比如 “head” 被说成 “ed”, “better”说成“be- r”)所以在这些英语国家,并没有严格的绝对标准。而中国人都应该说准普通话。但同样道理,如果 小时候(十二岁以前)没有说准,成年后就会有口音,尤其南方同学最吃亏,因为缺音。那应该如何 纠正发音呢?如果按理所当然的推论,大家天天听标准音就行,那大家天天看新闻联播和听广播就能 纠正发音吗?结果不行。到北京住几年口音就改好了吗?结果还不行(还是小孩子行。)那找个说标 准普通话的人一起生活还帮助纠正行吗?大家就笑了。很多人帮父母纠正了多少年的口音了,也没见 有效呀。那怎么办?原理是一样的:多听各地人的口音,并进行比对训练,耳朵敏感度越来越高,口 音就越来越小。这是成年人科学的纠正发音的方法。(在有些电影学院在纠正成年外地演员时会采用 类似方法。)跟大家当初想的正好相反吧,但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遗憾的是,很多英语老师也不明白 这一点,所以总建议大家听一个标准音或追一个某国人交流。现在这一误区应该纠正了。 hC[MYAaF  
cDS6RO?  
造成“哑巴英语”的最主要原因 什么叫做“哑巴英语”?零英语基础的人不叫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 ]#N~r&hmQ  
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特别是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同学。大家已经学英语 9_mys}+  
十年以上,每周6小时左右,总共达3000小时的英语学习,还是不会起码的交流。(不过应该声明: 其实“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并不高。比如随便拿起一本英文小说,大家会发现不靠其他工具连一页都看 不下去。) eh-/,vmRa  
'K=n}}& :  
那“哑巴英语”是如何造成的呢?大家想当然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比如一般都会说是“应试教育”造成 的。我会考试,所以听不懂,不会说。这显然没抓对因果关系。有人就会说了:是单词量小或单词不 会应用,所以要多背单词;还有语法不好,组织句子不熟练,而且CHINGLISH就是语法问题嘛。所 以要多研究学习英文语法知识;当然最主要罪魁还是没机会用英文交流,如果有英文环境和交流机会 就好了,于是努力寻找,很多人在大街上拦住外国人聊天。这些基本都是对学外语的误解。什么道 理? nZbfc;da  
|7V:~MTkk&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我说一句外语大家仔细听。准备好了呵:“SIX FIVE SENVEN THREE SIX EIGHT NINE FOUR”。大家听到了什么? bojx:g  
答:六个数字,可能是个电话号。 是几啊? *OT6)]|k  
“六五七。。。什么什么四。”这是一般同学的答案。 为什么没听懂?是单词量的问题?不是。是语法问题?不是。是发音问题?不是。那是什么? 有同学答:您说得太快了。 可我用的是正常速度呀?外国人不就这速度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吗?哪用一个一个慢慢蹦呀?正常速度 xe;1D'(   
为什么你听不懂? 6^pddGIG  
有人答:是不熟练。 十年前就会了,还说不熟。再说就算你非说不熟,那到底是哪个字听不明白呀? 答:都好象明白,可怎么感觉反应不过来呢?老师我反应慢。 快别这么说,你是个正常人,反应挺正常的。不过我倒要问了:你在那里反应什么呢? p-H q\DP  
这时总算有人醒悟:我刚才在那里反应中文呢。我刚听英文时,坐在那里在脑子里把它们飞快地转换 成中文,才转一半您就说完了。 DbdxHuKa>  
原因找到了。大家原来都在那里默默地翻译呢。可在座的没一个翻过来的,是何故? 正常说话速度是每分钟120到180个字左右,英文中文差不多,一般一句话两秒种就结束了,说话是一 #TLqo(/  
句连着一句的。两秒长的一句话,就算所有单词都会,发音语法都没问题,但需要把所有英文字都翻 oW*e6"<R7  
译成中文才明白(还别提分析语法),那需要多长时间?至少四、五秒。这时大家第二句话没听见, 第三句都到一半了。听不到,谈何听得懂?障碍已经产生了。短句子(四个单词以下)还好凑合,比 如HOW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什么的,再快也没问题。一超过四个单词就跟不上 了。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听到外语需要必须在大脑中翻译的话,正常速度的语言一般人只能翻译到 第三个字就跟不上了,个别人能翻出四个,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四个。可大量的句子都是超过四个单词 的呀。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总在那里重复简单英语而提不高。那我练得特熟,翻得特快,行吗?答案 是:永远也不行。 >W= 0N (  
aO9a G*9T  
可大家为什么非在脑子里翻译不可呢?因为大家听到英文时实际上脑子里空空没概念,但都学过每个 英文字的中文解释,想一下中文解释就明白了。所以都在那里努力“转换”而做不到。那能不能不想中 文,听到英文直接就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答案很简单:要能用英文思维就行,说白了就是会用 英文想事儿了。这个概念十年前还新鲜,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用任何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 必须能用这种语言思考,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能正常交流。”这是结论,没有英文思维,永远也听不懂 正常速度的英文,永远也听不了长句子。关于英语思维是英语正常交流的前提这一结论因为已经比较 清楚和为人们接受,证据也比较多,所以不用在此辩论。但为什么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都没有英语 思维呢?大家看,如果学每个单词时都是通过背它的中文解释学会,就有问题了吧。另外还有个原 因:大家可能都曾试图说几句英语。我们想一下说英文的过程是怎样的?大家都是在说之前先想一句 中文:我要说这一句了。(停!大家说中文都不可以这样做。我们在说中文时,一句话都说一半了, 脑子里都不能预先清楚知道后半句的所有字,继续说才知道。所以到这儿已经不对了。)然后把这一 句的所有英文单词找到对应的英文。现在能说了吗?照说还不行,还得组织一下句子,想一下语法 吧!用什么时态?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单数复数?要加S吗?男他女她?等 想完这些,20秒已过,对方早走了。于是我们发现,甚至外语学院毕业的同学,在说外语时都采用同 一战术:“不想语法了。好不容易找到几个单词,赶紧往外蹦。”于是出来就是中式英语。难道是他们 不熟悉语法知识吗?非也。因为根本来不急。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语法知识的多少和交流的流利程 度甚至正确度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语法书倒背如,还是不能交流,还是出语法错。原因很简单,从说 话的思维机制上讲,人在说话时,大脑是禁止思考语法规则的。一旦想规则,人就不能说话了。想一 下我们中文都说得这么流利,能去想语法规则吗?主语用这个,谓语用那个,状语放在这里。。。根 本不可以!那英语也一样嘛。所以语法知识不但不帮助形成英语思维,反而在捣乱。 [.O 3z*[9#  
P %8zxU;  
所以大家已经发现,“翻译”和“语法”不但不帮助提高交流能力,反而阻碍英文思维。但大家看到翻 译、语法几个字非常熟悉,原因是我们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学英语的。大家十几年来,不管是上课还 是自学,用的方法叫做“语法-翻译法”,英文叫TRANSLATION-GRAMMAR METHOD 。这种方法是 t0*JinK I  
Hf ]aA_:   
英国人几百年前用来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时建立的系统的外语学习方法,通过研究目标语言的语法结 构,和单词在自己语言中的翻译去学习这种语言。比如大家当时学这句时: p.9VyM  
THIS IS A CAT。 UwuDs2 t  
这 是 一(只) 猫。 主语 谓语 数量 宾语 -z]v"gF?Px  
代词 系动词 不定冠词 名词 这句话是一般现在时 陈述句 6vrMR& #a  
第三人称单数 系表结构 B1]dub9  
。。。。语态 {c|=L@/  
_C3l 2v'I$  
(我已晕菜。小时候想我妈可不是这样教我说中文的呀,外国孩子真可怜。后来才发现外国孩子说英 文也不这样学,是中国孩子学英文才这样,是我们可怜。) \e%H5W x  
zK`z*\  
后来知道,全世界都曾普遍使用这种方法学外语,结果都类似:可掌握一定外语知识,都不会交流, 时间一久大家就把以前学得知识都仍了。知道其他国家的阶级兄弟也身受其害,感觉好了点。 iX8& mUR  
v%(2l|M  
所以“语法-翻译法”是明显很有问题的,很多国家早已放弃。但还有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和英国, 仍存在一些“语法-翻译法”的捍卫者。本人在以后的章节会根据其他科学依据分析它深层问题,现在 就要拍板儿砖的先请。 ^lCys  
kK2x';21  
至于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学的英语过时了这种观点,不用辩论了。课本上的英文没过时,而且无论哪 国语,几十年的变化都至于影响到听不懂的地步,个别词而已。 +5Yf9  
英语环境的问题 那有外语环境不就好了吗?比如出国。答案:非常错误。这一条是中国同学误解最深,吃亏最大的一 +;7Rz_.6f  
条。 iV5x-G`  
U$R+&@;  
现在出国的留学生和移民很多。大家在出国前,英语大多不好,可都这么想:到了国外英语环境自然 就会了,天天听,而且被迫说英语,有几个月就流利了。当然,听说有人也不行,那他们一定是因为 老在中国人圈子里。大家都说在唐人街上的华侨一辈子都可能不会英语,我可不在唐人街住,到时候 找外国房东家住,有机会跟他多练习。可到了国外后,发现大家真还都不在唐人街住,因为那里讲广 东话,更不懂,在唐人街上跟中国人也是讲英文的。尽管人家一般先用广东话跟你打招呼,发现没反 应后双方就开始各操费力的英文开始交流,好在到那里去的唯一目的是买菜,对付的了,不过感觉很 滑稽,大家明明都是华人,还非得讲洋话。在国外一段时间,居然很多人把广东话学会了,包括我在 内。(不过大家不要误会了,国人在广东话环境能很快学会粤语,这可和学英语的原理截然不同,实 际不是在学外语。近似度太高,而且大家的语言思维是一样的,几个月就够。会西班牙语的人学意大 利语就很快,也因为太接近。不用学,这两国人也能各操自己语言彼此交流。马克思用三个月学会的 那个外语和这个情况类似。) xy>~ 15  
}~Z1C0 t  
平时是在英语环境的,是在外国人家住的,也大工,也上补习班,也看英文电视和报纸。可过了几个 月,甚至一两年过去了,发现怎么自己的英语还是这么差呀,听不懂,说不好,只会一些日常生活很 简单的用语,还讲得好难听。当然,到了国外,从张不开嘴到敢于开口,这一关还是过了。到国外两 星期都敢说了,因为被逼的。一旦敢说了,也就不再有心理障碍了。但说了两年了,怎么翻来覆去还 是只会那几句?英语环境出什么问题了? $+e DoI'f  
^J3\ U{B  
大家如果现在上网,在搜索器中打“出国才知道的十大秘密”这几个字,就会看到,第一条就是“发现 了并不是在英语环境中就能自然学会英语。” 9s\;,!b  
;W6P$@'zs  
我帮大家分析一下,很容易懂。比如有同学住到了外国房东家,满心欢喜认为可以通过交流学英语 了。早上起来和房东问好: >'3J. FY  
老中:Hi, good morning! (练这句话有用吗?早会了,也不用到外国练呀!) 9V*h:[6a(  
老外:Morning! Nice weather ah? Any plan for the weekend? (嘿,全听懂了,真是太棒了。) 老中:Stay in home. (想说点啥,一时没想起,这句接得还周正。或许有点毛病?反正人家听懂了直 tmF->~|  
点头,也没提出异议。) *6%!i7kr  
老外:OK. Did you know last night there was a racoon got trapped in the dumpster? I heard the noise and called the cops, then they came and called the vets. A vet shot a tranquilizer dart from the tree at the its butt, ah bang, bulls-eye! Hell of a shot. Still, took them another hour to rescue tha’ poor bastard… p!<Y 'G  
,"!t[4p=f  
这回傻眼了。在老中听来,是这样的 ..last night …tra…dumpter? Heard noice ….shut ….lazer, 还 有。。。什么“不在”啊不可能,老外一定不会中文,可能是个和中文“不在”同音的字吧。接下来是an hour ….pour…butter? 不懂,于是尴尬地说了声see you later. 回屋了。设想一下,如果多听几遍是否就 能懂?就算多听几遍,把一些连接处听懂了,there was, heard the noise, called.. took…..仍有很多难 点,比如racoon, trapped, dumpster, vets, tranquilizer, bulls-eye, 所以还是不明白。那在多听呀,比如重 复一百遍tranquilizer, tranquilizer, trann-qui-li-zerr!能懂吗?大家知道一定不行。所以并不是多听就多 懂。 z_vFf0  
oTj9/r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就例子明白了。你不是想要外语环境吗?很好,我给你找一个。我找几个阿拉伯人 在一间办公室交流,你每天都来,一天8小时听他们交流。过了三个月后我来看你,问你阿拉伯语听 懂几句了?很多人这时候很明白:“一句都不懂。”因为你听到的那些外国声音,都被语言学家称 为“无效的输入”,或本人管它们叫“无效的声音”,因为不懂,跟听到的噪音没太大区别。所以并不是 多听就懂,听懂是有严格的条件的。后面我们重点讲需要什么严格条件,大家先不忙。 ]t-_.E )F  
yrO \\No#H  
回过头来再看刚才那位老中。如果那房东老外很有耐心,给咱解释一下总行吧。好,那咱看他应试图 如何解释vets和tranquilizer这两个概念。别忘了他只能讲英文,当然他在发现你有困难理解时,会试图 从难到易变换解释方法。预备,开始: “Vet, vet, a veterinarian, you know, a doctor who practices veterinary medicine, ehh, an animal doctor!” 听的人更晕,怎么什么什么医生?还像动物?他很凶吗。 接下来更莫名其妙了:”Tranquilizer, ehh, a drug that can knock an animal over. You know, you put this drug in a cartridge inside a dart, then you fire it from a gun and knock the target over, ehh, to pass out. Dart, a dart, small arrow….Oh for gods sake, forget it. You take care of yourself, buddy.” ?5d7J,"<h  
OM,-:H,  
交流结束。先不管交流是否愉快,大家再仔细分析,从刚才的对话对提高英文能力什么帮助吗?可以 说几乎是零。无非是与“真人”交流了,说了几个以前早就会的简单问候语,听懂了几个单词但不知人 家到底在讲啥,而且没有任何单词或其他东西是从以前的“不懂”到听过以后变得至少大概“懂”了吧。 刚才我们论述过,不懂的是“无效的声音”,纯粹白听,和听阿拉伯语广播一样,永远也不可能懂。这 时这位同胞大哥又明白了一件事:原来用英文解释英文是不现实的。其实大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却非 要到国外去证实。大家都查过英-英字典或双解吧?早就听人说英文解释英文更准确,而且连查带学 多好呀!碰到一个单词去查英-英字典,结果发现解释里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再查解释的解释,一会 儿就乱套了。很多读者都有英-英字典吧?我敢向大家保证,查过两次之后就放书架上再也不会去碰 他了。大家先别忙笑,分析一下为什么。 W%@L7xh  
~Aul 7[IH  
这位新来的大陆同胞后来如何?先不说这位房东从此失去的与你交流的兴趣,而且你每月也不需要再 和他交流,只要按时把支票放他信箱里就好。很快最短租期一到,这老哥就搬走了。不是不好意思见 房东,而是老外的房租比华人的贵(华人比较不注重装修,并且常不开发票收现金,所以给你优 惠)。既然练不了英文,还不走?还曾出过一个头疼的事:刚住下时订了份英文报纸,第一份还没看 完半版,一个星期的都堆起来了,赶快退订。 C<Q;3w`#1j  
;C,D1_20Z  
这时,有以上同样经历的出国的朋友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国外的真实语言环境太难了,我不适 应,所以难学。咋办?去加拿大的同学们真走运。政府给所有新移民准备了英语培训班ESL Course。“小班纯外教。”原来在国内认为是很贵但是是最理想的学习条件,在加拿大居然是免费的。 一个Native speaker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用英语每天在一起交流。在这里不但免费,还发午餐。管饭!不 但管饭,还发每天上课来回的车费。不但发车费,有的偏远省份还发钱。只要一个月全勤,可以去政 府领几百加币(几千人民币呢)。有如此的国家和政府,真幸福。再说不管饭也要去呀,英文要紧。 于是大家踊跃报名。每天高高兴兴来教室和老师同学交流英文。 Q C?*O?~#  
.0^-a=/  
可是接着发生了这样的事:两星期后,许多中国同学就开始不来了。中国同学多半很聪明,很快就观 察出问题来的。刚来上课时非常兴奋,老师自我介绍: “Hi! How are you? My name is …, I am from Canada. Nice seeing you all.”;同学互相认识,开始交流。但很快同学们发现,两个星期过了,并没有 学会几个以前不会的“新东西”。还是只能听懂那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有一天中午吃饭老师说是 “spaghetti”,这词记住了,是“通心粉”。但两星期才这几个词,太慢了,两年也不行啊?还不如我自 己回家背单词呢。我当时听到这情况时还劝他们:那也别走啊。至少你们可以跟老师说英语呀!回家 找谁去呀?总不能老在街上跟人聊吧。这些同学不以为然:多说英语更有问题。因为我们发现,说来 说去,都是在说那些以前就会说的那些话。不会说的话,我们都在那里瞎说,这样越说越差。很多同 学以前认为有机会多说就越说越好,但现在又明白了,原来不会说的话,是不会在外语环境中自动变 会的。比如有个同学想说她把全家福照片做了塑封带来。塑封不会说,怎么都不行。有人提出了:说 个简单形式的总可以吧?她说 “I put plastics on my picture.” 老外能懂吗,当然能。于是英语交流实现 了,人家继续跟你聊:Oh, what’s the picture about? 简单英语也可以交流啊, 甚至可以应付生活中的 大部分琐事。但您说英文的能力提高了吗?零效果!所以不是“随意多说”就好。说是输出过程,脑子 里还没有的拿什么输出啊?于是退课了。(可怜的加拿大老师们还不断打电话求中国学生们回去。倒 不是喜欢他们,而是上课学生少会被政府裁员的。) Qzbelt@Wx  
N<V,5  
这时大家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噢,原来到了国外和老外瞎交流没效果,说的都是会的,听的都是能 懂。不懂的很难懂,不会说还是不会说。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到了国外,英文还要靠自己系统学。 8w &A89  
(那篇出国十大秘密的文章得出类似观察结果)。自己如何系统学呢? ^i}*$ZC72  
ni$7)YcF  
这时小班外教课不要了,大家组织了一个大班,请个老师来教外语。对这个老师的要求是:必须会讲 中文。当然我是会讲中文的,于是被请去当老师了。我曾在加拿大纯英文环境下教过英文,原因是我 会中文。听起来很滑稽。我曾在周末到教堂去给中国同学上课。他们一般都是在教堂聚会后,(很多 人不很信教,到那里是为了聚会)用那里的教室上课,教室免费。我一给他们上课,他们觉得学习 才“有效”,因为再复杂的英文,用中文解释一定明白。我会用英文上课,但大家才不听呢,我又不 象ESL那样管饭。一用中文,大家就高兴了。有一次一个学生问了我一句英文(记不得是哪句了), 问我啥意思。我问他哪里听到的,他说在ESL课上。那老外老说这句话,他听了两个星期了,都会背 了,但就不知啥意思(无效)。我问他为什么不问老师,他说问过,但老师是老外,用英文给他解释了 一遍,但那解释他听不懂。(这又回到的用英文解释英文的问题。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对的,比如用 6A$ \I44  
英-英字典。当然是对的,但经验告诉我们在英文基础比较低时不太现实,因为对他们来说,英文解释很 难懂。水平很高的同学才能用。所以国外的英文环境对原来英文水平很高的同学是很有效的。)接着 我用中文给他解释了一遍,他回答说:“咳,是这意思啊!”以前两个星期都不明白的问题(无效声 音),只用了两秒中就明白了。因为知道意思了就有效了。于是大家纷纷提问,把平时听到的不明白 的词和句子问我。再复杂的句子,只要用中文解释,一定懂。但读者又发现问题了:这不是还在用翻 译法吗?没错,这样做的后果是很难形成英文思维,回到自然环境中,又反应不过来了。 cX'&J_T+  
QF  2Eg  
于是成年人在国外就掉在这个怪圈里了。再往四周一看,大部分的中国同学在国外的几年里,英文都 是非常差的。除非原来英文水平很高的人,在国外进步很快。但这样的中国同学太少了。 o)<c1\q  
o'S&YD  
关于成年人在国外外语学得很慢这个事实,一般的老百姓也有普遍的认识。不光是中国人,比如在国 外有很多其他国家的移民,在美国加拿大居住了很久,英语仍然很差,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现在这些 人也来中国出差或工作,我想大家见得也开始多了。美国政府对此也很了解,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大 家知道,一般拿到绿卡的人5年才能申请转美国公民。美国政府发现大部分移民5年以上英文还很差, 于是试图通过修改移民政策鼓励学英文。政府提出:如果拿到绿卡后,4年就可以把英文说流利,通 过考试,第4年就给公民权。但美国的语言专家们纷纷起来反对,骂政府愚蠢。大部分人明明5年都学 不会,奖励其中英语好的也不能让其他人学会呀?他们说:好比大家都是饥民,你应该想办法给大家 吃饱,而不是奖励其中最胖的人呀?这一职责登在了2005年《今日美国》上,后来这一政策没有实 行。 |/B2Bm  
FL -yt  
那成年人在国外一般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外语说得比较流利呢?国外的语言专家有很深入的研 究,他们发现,前提是如果能维持外语环境(不能每天缩在本族人中),那么达到流利程度的时间需 要年龄除以6。也就是说,如果三十岁到国外,需要5年才会比较流利。所以很多出国读研究生和工 作5年以上的中国同学,英语可能是非常流利的。但我们发现,由于开始时基础差,很难维持外语环 境,所以很多移民留学生在国外5年以上外语仍很差。 z?V'1L1gM  
特殊群体 我们一直在讲成年人在国外学习外语慢,那么小孩子不同吗?非常不同,他们是特殊群体。如果是小 %G!BbXlz  
孩子(严格讲是12岁以下)到了国外环境,就算以前是零基础,只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每天几小 5N=QS1<$5  
时,外语就讲得非常流利了,和当地人几乎一样好,而且一点口音都没有。其实我们学会自己的母语 也只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总认为我们学母语时用了很长时间天天在语言环境中泡着,其实不然。 我们两三岁母语就说得比较流利了,每天并不用很久。语言学家发现,婴儿是从六个月大时开始注意 语言符号的,之前并不知道语言和其他声音的区别。六个月大的婴儿,每天一共24小时,他先睡掉了 十几个,剩下八小时左右,醒了就哭要吃,然后换尿布,洗澡等等,然后自己玩儿,并不是随时注意 听大人的语言。统计发现婴儿注意语言的时间每天一两个小时而已。但两年就会了。大家不要认为小 孩子语言水平低,他们是知识能力低,语言是很流利的。所以儿童是掌握语言最快的,比成人 快5到10倍。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有没有办法让成年人也用学母语的速度学习外语?这些问题正 是国外语言专家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近几年,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Dl31w%:  
语言关键期之争 一直以来,人们的普遍观察和实验认为小孩学语言的能力远超过成年人。比如成年人和小孩一起到国 ZsjDe{TH  
外,尽管这些成年人以前有过多年外语学习基础,但到了新语言环境还是很吃力,口音也改不掉。但 H%c:f  
是家里的小孩子很快(一年)就流利掌握了新语言,并且口音纯正,甚至成为了家长们出门的翻译。 父母如果会讲多种语言,家里的小孩子往往几岁之内几个语言都能流利交流。难怪我们敬爱的俞敏洪 老师到了国外曾无限慨叹,自己学和教了几十年英文,单词量十几万,比一般老外多了好几倍,但讲 起英语来还不如自己在加拿大生的四岁的女儿流利。关于小孩子为什么能如此迅速掌握外语,国外多 !o A,^4(  
年来有大量的研究,代表人物是于1967年提出“关键期假设”的Lenneberg博士。在此之后关于是否存在 语言关键期的争论不断,反对方也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甚至得出成年人在学习外语能力上还超过儿 童的结论。 C^vB&3ghi  
9Tbi_6[  
由于实验前提,实验条件,流程设计,实验对象的局限性很强,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 往往不能全面说明问题,所以大家各持己见,很难说服对方。但笔者发现,反对方的实验,主要集中 在学习者在类似学校的限定的“学习”环境中。而系统地学习外语,成年人理所当然占优势。其实这与 成年人的“学习、理解力和记忆力”比儿童占优势的特点相符,实验结果当然大部分认为没有关键期。 M7rVH\:[-  
>gNVL (  
而普遍对“关键期存在”观察往往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发现儿童有明显优势。另外,不管是正方还 是反方,对成年人几乎无法使口音纯正这一事实都是认同的。关于口音的问题,正方也往往试图在脑 神经或听力器官方面寻找原因,一时还难找到过硬的证据。而反方多试图在口腔肌肉控制能力上找证 据。争论一直延续到了1997年,正方意外地突然得到了来自脑神经学实验证据的支持。 Z>GqLq\`ed  
 f,utA3[  
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纽约时报》同时刊登了一篇名为“当成年人增加一个语言时,同 一个大脑但两个系统”的文章。文中报道了美国SKM癌症研究中心的功能核磁共振实验室对英语和其 他各国语(有中文)的双语人士进行大脑扫描。在对从在小时后就学会了外语还是从成人后开始学习 外语对他们大脑的不同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发现在小时后就学会双语的人,两个语种语言区在大脑中 是位于同一个区域,几乎重叠的;而在成年(十一二岁)以后才学会外语的人,两个语言区在大脑中 是分开的,可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区,而在使用其中一个语言时,该种语种语言区是活跃的,而 另一个语种语言区是关闭的,反之亦然。这一报道在语言研究领域产生了不小的轰动。这一发现对语 言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呢?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bnS"@^M  
E:,V{&tLK  
1.一直以来,人们对不同年龄掌握语言作用在生理上的区别一直有怀疑和争论,而今通过“fMRI功能 核磁共振”这一新技术,证实了以往对“不同年龄段语言形成机制不同”这一猜测的真实性,也就是确 实存在生理上的关键期。 Ra%" +=  
~3YN;St-  
2.为外语思维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形不成这个新的“外语语言区”就无法用外语思维,只能在自己的 记忆中“调取”外语知识,(成年人哑巴英语的本质)。关于这一点,下面会做更深入的分析。 FOz7W  
"/v{B?~%!  
3.不同国家的语言,形成的机理和在大脑中存在的位置是一样的。(注:后来科学家确实又发现 了,中文语言区符合上述实验结论,但汉字在大脑中存储的位置确实特殊,以后我们再讨论这一发现 对中国同学学外语的帮助) "PO>@tY  
dD _(MbTt  
4.尽管存在关键期,但语言能力实现的最终结果,成年人跟儿童应该是近似的,但实现过程应该就 是遭成效率差别的主要原因。分析和改进实现过程,也就是语言区形成的过程,定能提高实现效率, 而缩短形成时间。 Dk$[b9b  
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跟成人学习语言的不同: 这一课题学术界争论不休。因为没法敲开人脑来观察,大多只能使用间接证据,所以各派谁也不承认 8 /3`rEW  
别人的实验的权威性。就不再拿科学资料烦大家了,先简单分析一下儿童获得语言和成人学习语言的 pJ*x[y  
过程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成人应该如何象儿童学习“获得语言”的技巧吧。 04eE\%?  
$ f`\TKlN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有左右两个脑半球,每个脑半球负责不同的功能。绝大部分的人,左脑负责的 是:数字,逻辑,计算,推理还有语言。右脑负责的是:图像,色彩,音调,旋律还有浪漫。有人简 单总结为左脑是逻辑脑或理性脑,右脑是图像脑或感性脑。(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人群左右脑功能位 置统计的比对,发现右手优势的人,95%是这一顺序,5%是左右颠倒的。而左手优势的人,即我们说 的左撇子,居然也是大部分人符合这一规律,达75%)。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 人的两倍,负责左右脑的联系的神经也比成人丰富,所以小孩子在获得语言时,左右脑一起紧密配合 使用。而到了大约六岁时,有人研究说如果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有人研究说左右脑 的神经链没有开始使用就开始萎缩(还有说断裂的),到了十二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啊链啊就只有小 时候的一半了。所以成人以后,左右脑分工开始变的重要,但学语言的优势反而失去了,因为成年人 开始只主要应用左脑来“学习”语言了。尽管目前科学证据还不够丰富,但这一分析还是合理的。于是 成年人和儿童对语言的掌握出现的本质区别。 o/uA_19  
3\J-=U  
先看成年人如何学习语言,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大家听说过很多学习方法,看过很多教材,见过一些 成人学习外语的成功案例,但大多都是在用同一类方法在学习外语,即用“记忆”的方法。大家看到这 里觉得奇怪:没错啊?学外语不就是靠记忆吗?背单词,背句子,背文章。谁记忆力好或刻苦记忆谁 就最厉害。我就是记忆不好。但记忆有错吗?我们往下看错在哪里了。记忆完了存放到了大脑负责记 忆的区域,形成的是对这种外语的知识的记忆。记忆过程符合记忆规律,大家最熟悉的是德国心理学 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 的记忆曲线,即记忆-遗忘-再记忆。有人说要忘掉七遍才能不忘,这里不再对 记忆规律多讨论,总之很辛苦。语言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说只有两万句英语,应该说有无数种 组合,专家分析有几百万种常用组合,当然包括了一般人使用的近两万个单词和上万个词组。(英文 单词一般是一词一意,个别的是两意。但词组一般都是多意的,比如take off, 要按意义数分,词组 可要比单词量还大了。)所以要有相当大量的知识才能准备应付这么多的变化。要达到相当的知识 量,一般需要至少9000小时的记忆时间。对大多数时间紧张或稍缺毅力的同学来讲,实在是太难 了。9000小时意味这什么?一天一小时需要近30年,一天3小时要近10年。当然有些人确实是用这种 方法学会外语的,但真太不容易了,后面我们会做些案例分析。但先在这里对那些靠刻苦努力成功的 同学表示十分的敬佩! "o+E9'Dm  
总之,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记忆——记忆区——知识。 那儿童是如何掌握语言的?刚才说了,他们在掌握语言时,是左右脑紧密配合的,更准确说,是用右 ,dhSc<:LT  
脑帮助左脑实现建立语言区。大家还记得右脑是图像脑吧。儿童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一上来 9H$$Og  
肯定是不懂的。但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再给他们解释也是无用的。那怎么办?没人着急,人家自己有 V-Ebi^gz5W  
fI:j@Wug  
办法。他们通过在出现这些词句(一般先是简单词汇,更严格说是只这些词汇的语音)时的场景图像 的观察(当然还包括触觉,嗅觉等其他辅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仅靠这些辅助感官刺激),而猜测 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重复刺激后,形成了对这一语音符号 的“条件反射”,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络结构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 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这个过程实现起来,既轻松,又快捷,成年人望尘莫及,而 总是感到惊叹。 /Yk4%ZJ {  
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 语言条件反射 0<3)K[m~H  
说起语言是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还真没太多人反对。大家在中学就学过,语言现象 是“第二条件反射”,所以语言本身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使用工具和语言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能 力。动物只有“第一条件反射。”忘记这一点的同学高考考政治时一定是靠突击背出来着,考完就仍 了,完全违背了党和人民让你们学政治课的用意。不过应该有相当多的同学记得。当然,后来科学家 发现通过语言条件反射的训练,黑猩猩能够听懂相当数量的单词(目前最多几百到一千个词,还都是 英文),只是不会说,因为没有人类这么复杂的发音系统,但可以用手语回答。还发现黑猩猩会制作 和使用简单工具。这一下,人类特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等哪天黑猩猩学会了生火取暖,这事儿就真有 点那个难说了。可大家到了学外语时,往往忽略了语言是条件反射这一事实。通过调查发现,大家最 后对什么是条件反射,还都说不太清了,还总是和记忆混淆。我们先复习一下: H=2sT+Sp  
6$#p}nE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早在上世纪初就奠定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 础。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测量到狗会大量分泌唾液。这叫非条件反射,不需要条件。 但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中性信号刺激,如铃声,经过一段时间重复刺激 后,狗会逐渐在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 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狗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对第一 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将直接刺激转为机体各种活动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对第二信 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它是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刺激转变为具有抽象意 义的词语的信号。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和支配了第一 信号系统。 F/BB]gUB  
EA@p]+P  
看着有点儿晕。中国人一千多年前做的实验既简单,又科学,大家记得“望梅止渴”的成语吧?话说有 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咳,不讲那故事了,大家都熟悉。早该把 诺贝尔奖发给曹操。分析一下这用真人做的条件反射实验是什么原理:一般人以前有过吃过酸梅的经 历,酸梅可是好酸呐,吃时定流很多口水,所以在见到酸梅就会流口水,这是第一条件反射。当 把“酸梅”这两个字与酸梅实物建立了联系后,抽象的“酸梅”的声音或文字,就引起了对酸梅图像的自 然联想,同时引起了口水反应。(不好意思害也你流了回口水)。 w9QY2v, U  
rkw^RW^  
看到后来有学者认为把语言全归结于“条件反射”太片面,把“条件反射”的拥护者归到了“行为学 家”类。其实语言和思维确实复杂到用继续用条件反射研究已经不够了,但“口水”都流了,承认它是 条件反射,并不妨碍做其他研究吗。 [ 0? *J<d  
w}*2Hz&Q!  
看到格雷厄姆的追随者“把语言思维转换成图象思维”一贴,觉得这个话题有意思,到这儿插个空讨论 一下。 yht|0mZV  
+6cOL48"  
其实语维本身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并不是单纯图象思维,主要还是以语言为主体,更准确说是语言 的“声音”为主体。比如大家想:“外面在下雨。”实际上是这些声音在脑子里打转,并非全是图象。当 然这些声音思考的能力在当初建立时,是靠很清晰甚至多次类似图象帮助实现的。到了后来,抽象的 东西和概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那是在这些形象词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又不是简单用图象就能解释 清楚了。但有意思的是,思维尽管是语言做载体,思维和语言交流时,图象确实在参与,只是不象大 家想的那么清晰。这些图象被称为“MIF” (mental image flash),中文没见过翻译,先叫它“思维闪 像”或还是简称“MIF”吧。“MIF”是什么?还是用“外面在下雨。”这句,当你听到这句话时,脑子里迅 速闪过一个下雨的图象,图象停留时间短到你还没看清那是大雨还是小雨的程度。如果你从没见过下 雨的情景(甚至电视上),那你脑子里一定不会出现这个“MIF”。比如我说:“外面在下啊啊呢。”你 没见过“啊啊”什么样,所以脑子里的图象刚到“外面”就停住了,所以没图象了。我们每天的思维,行 为大多被这些声音和与之相联系的图象所带领甚至控制,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有时快到我们几乎意识 不到他们的存在。在说一句话前,我们是以一个“MIF”启动这句话的,没有这些“MIF”,我们都不知 如何起头说话。当你听到一句话,它又激活了你脑中的一个“MIF”,没这个“MIF”,你就根本听不 懂。而这个“MIF”正是你的生活经历带给你的。而这些“MIF”与其相关声音的连接正是语言形成的关 键点,跟我们刚讲的条件反射刚好搭上线。 crx8+  
y7)s0g>%H  
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和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对比,有必要再加以说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线,正 是造成语言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tPD d~fOk  
我们先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我们倒着 1Yj^N" =  
u} y)'eH  
往回看:语言是思维,大家已经同意。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二 是思维决定论,认为思维带动语言;三是认为两者互相依托。其实三者不必争,都认为语言和思维紧 密结合。那大脑的语言区呢?这一问题上上世纪就解决了。1861年,法国医生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准确地找到了语言区的位置,于是该语言区被命名为布洛卡区。十几年后,德国医生魏尼 克(Wernicke)又发现了大脑中另一个负责语言的区域,后也被以发现者名字命名。大脑中的语言区 最主要的是这两个,他们都不是负责记忆的。婴儿刚出生,大脑象白纸一样,随着开始接受“色、 声、香、味、触”等刺激,脑神经开始忙起来。这些神经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即灰 质部分中,而灰质下面的白质,则是这些脑神经的长纤维。这些纤维由绝缘材料包着,分别向各处传 送电脉冲。语言区的形成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按一定规律铺垫而成。具体形成的脑神经机理目前还不 十分清楚,我们只能从外界现象和脑受损伤的症状观察,这里不再细说。从外界看,是条件反射形成 的。 QFn .<@  
那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学习——记忆——记忆区——知识这一途径呢?我们已经知道语言不是知识 lFHj]%Y  
(有某些知识的成分,但那不是语言能力的本质),那语言是否在记忆区?学医学和心理学的同学比 较清楚不是。就算我们没专业知识,但有这样的观察:有的人记忆受损,什么都记不得,但说话没问 题。他怎么没吧语言忘了呢?原来语言本不是记忆。大家记得成龙演的“我是谁?”或Matt Damon演 的“伯恩的身份”吧?两人都是连自己名字都不记得了,但说话甚至多种外语都会说。既然本不是记 忆,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会忘记”,当然也就知道语言不应该是靠记忆或“背诵”得来的了。而记忆的 方式正是成年人学习的主要手段,有人抱怨忘了也就不奇怪了。 e;QPn(  
关于记忆力 这里顺便来讨论一下记忆力和年龄的关系。大家知不知道人的一生多大岁数时记忆力是最好 ZbS* zKEW  
的?10岁?18岁?越小越好?错!是30岁左右。一般实验显示是25到30岁,有些单纯真对女性的实验 @.JhL[f  
甚至发现是35岁40岁。年纪大,记忆力是非常好的,认为不好纯属为懒得记自己找借口,而自我暗示 的结果还真让你记不住。其实如果正常使用大脑,到70多才开始记忆损失明显。而年纪越小记忆力越 差,3岁时实际上长期记忆力几乎是零。所以大家3岁以下的事一般都记不得,有几件事记得就了不得 了。怎么老有人说小孩子记忆力好呢?三岁小孩给他换个妈他过几天就不记得了,还说好呢。所以我 们发现很多家长让小孩子背东西,古诗啊什么的,正是违背了儿童的思维特点而强迫他们使用最不擅 长和现在最不用的东西,而放弃和压制了他们应该开发的那些智力。每次想到这里总来气,大人学习 受点苦也罢,小孩子受了罪还受害。真是害人不浅呀!大家也许听说过国外上小学上课尽是玩儿,很 早就放学了,回了家哪有什么作业呀?还是玩儿。有作业也都是些小游戏,小实验项目等。到了中学 TF_~)f(`  
还这样,天天关心课外活动能力和交际能力,13岁没找对象老师还找去谈话问是否和异性相处有问 题。(很多中国移民小孩被老师找,回来一问是这事儿,家长当时都吓坏了。)然后也没有什么高 考,过SAT就成。SAT上那数学题让咱初中小孩做,全满分,这些小老外那叫觉得难。你说他们不怕 耽误下一代?不怕,人家明白着呢。 H}TzNs  
fU@{!;|Pz  
看咱中国同学,恨不得幼儿园时就急着学小学课程,小学生可怜啊,早起天还没亮,下学作业写到天 黑,周末还有课外学习。中学生更可怜啊,为了考上大学了,那苦就不说了。高考,真烤啊。“啊, 我中了!”考上大学了,这回可放鸭子了。敞开玩儿吧。再看外国同学们,上了大学了,功课突然紧 了,每天学习跟打仗式的,比中国一般大学学生的学习强度高几倍。一门高数课我们要学半年,国外 恨不得几星期就学完还考试。能行吗?当然行。因为人到了这个年龄,记忆力,理解力都开始快到高 峰,一个月学习的收获比中学小学一年都多。(其实中国大学生也能作到,只是大多一学期都在玩 儿,到最后两周一突击,好几门都过,因为能力一样嘛。只是在国外上大学,每星期都是中国那最后 两星期)。结果本科时,人家把以前中学小学被咱拉下的早都补上了,到研究生阶段一下就把咱盖过 去了。到这阶段,要做研究项目,需要创造力了。结果外国同学小时候开发的智力全用上了,中国同 学到此时才思枯竭,小组项目中只有给人家找资料的份,人家还经常不爱带你玩儿。(很久以前考出 去的中国留学生中有很多到了国外还是比较优秀的,但那多是人精,不能拿我们的人精跟一般外国人 比。大家同级别比一下)。不说这事了。改变教育体制是要靠大家努力的。 0(+3 w\_!  
PjL"7^Q&  
我们还是说说这和学语言有什么关系?明明是成人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3岁小孩没什么记忆力, 理解力跟成年人更不能比,可成年人学语言困难,3岁小孩最容易。其他原因不谈,单从记忆上看, 刚好是因为成年人记忆力好而且用记忆去学语言,所以困难;小孩记忆力差,而刚好不用记忆力学语 言,所以容易。刚好又证明语言获得不是靠记忆! } v#Tm  
中国“英”雄 正如许多同学说过的,的确有人就是用刻苦记忆的方式学好英文的。这当然是事实,大家可以举出的 {yPJYF_l  
例子也很多。而且这些通过自己努力记忆的艰苦“学习”方式而获得成功的同学和前辈,是值得大家十 5u(B]_r.  
分的钦佩的。外语学习的成功,不但给他们本人带来了新的能力,更强的自信,一个成功的经历,而 且往往带给他们更强的人生动力和意想不到的人生命运转机,甚至有人从社会最底层一夜成为全国老 幼皆知的人物。这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但我们在对他们敬佩的同时,无一例外地发现,他们的成功 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因为那需要超人的毅力和极其刻苦的训练。正如钟道隆老师所说的那样, D;~c`G "f  
象“逆水行舟那样难,所以叫逆向”。钟老师自己就听坏了17个收录机和数个收音机。三年中听写英语 每天写满20页稿纸,有的阶段学英语时间达每天十几个小时以上。大年三十大家看电视吃年饭到半夜 4dfR}C  
N~<H`  
两点,钟老师听写英语到了两点。其他”英”雄的故事都很类似。(在下这“”是打在“英”字上,意思 指“英语”很厉害,不是“英雄”反话的意思。) @@&([f  
G}MJWf Hl  
我很欣赏新东方一位DW老师的讲话,他这样对同学们说:“其实我自己的方法也不错,但我之所以没 叫DW法,因为我背单词,背句子,背课文,听广播,看电影,唱英文歌都用过,不能说我具体怎么 学会的,所以不能管这叫DW学习法。但我是在英语四级之后,又学了6000小时。”他也是英雄之一, 但在下认为这话说得令人尊敬。(英语四级需要3000小时左右才能实现,加上6000小时,共9000个小 时,在下也同意他对刻苦学习所需时间的这一总结)。正因为如此难,他们才确实是英雄,不过广大 同学们怎么办?这样的艰难的学习经历如何有推广的可能?而已经成功的这些为数不多的人们,如果 你们中又有人开始在教别人学外语,问一句,当看到那些满脸期望看着你们的同学时,你们中是否有 人心里会闪过这一念头:“老子当年都是这么刻苦学的,你们现在还差得远呢!”在一味“励志劝 学”中,是否有自我找感觉的成分? '"# W!p  
IaDN[:SX  
就这一现象,我们应做如下思考:为什么国外没有类似对外语学习成功个人的追捧?没有某某外语学 习法?为什么那里外语学习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目前研究水平已尖端到脑神经学的层面,而且国 际知名的专家很多,但却常说“对很多实现的具体实现过程尚不清楚”?每个成功的语言学实验成果公 布时,总是详尽地公布本实验的条件和前提而不泛泛下结论性论断?大家如果真能冷静观察,“稍 微”了解一下国外近些有关语言学研究的“科普级解释”的报道,以中国同学的这种敏锐的思维,定会 得出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清醒而深刻的结论。 gO {XD.s  
二律背反? hj~nLgpN  
jrOqspv   
回到成年人学习语言和儿童获得语言的对比上,听起来好象给绕住了: 先说了因为关键期的存在,儿 童和成人在大脑生理结构上的客观区别使儿童成为了掌握语言的天才而成年人是弱者;但后来又说是 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和方式与成年人不同,才是造成他们掌握语言效率和时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所 以才检讨了半天成年人的方法多么多么费力和存在误区。那到底是先天后天谁决定的呀?还是谁决定 了谁呀?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 /hx|KC&:e  
#!a}ZhIt  
(有人精神了,啊,要进入正题了。不过先解了上面这个悖论套儿再说。是要进入实质问题了,不过 一会儿还是要先痛说**家史。嘻!长征可以跳过,最少也得从八年抗战讲起吧,不能直接就讲解放 战争呀。所以大家还要继续有耐心。) VeLuL:4I  
7hg)R @OC  
首先说,确实关键期的生理结构特点使得儿童在自然语言环境下掌握语言的方式是最自然,最轻松, 最快速而且效果最好的。所以要获得一门或几门语言,最理想的是在关键期前或一般说12岁以前。成 年人习惯于“学习”外语,而且是记忆式和翻译式的,所以效率低,时间长,效果差。但从理论上说, 如果有办法使成年人按获得母语的过程去掌握外语,就算有一定生理差异,应该也是很有效的呀?因 为成年人条件反射能力又未失去,大脑中空地方有得是,理解力还比儿童强,生活经验、知识、甚至 记忆都可以帮助加速外语的掌握,再加上个科学的语音训练法,应该不会差太多了吧?这一假设是成 立的,所以关键难点就在于成人不会自动用当年的母语实现过程去掌握外语,往往没有某些“必要条 件和手段”让他们用自然法掌握语言,或有了条件而“控制不住”地还在使用习惯了的“学习”手段和陷 入各种误区。所以解决方法就是要从提供“必要条件和手段”以及“强迫”他们回避各种误区的干扰(无 论有无自然外语环境的地方)。这一点,正是近几十年来国外的语言学专家和语言教育学家们一直在 努力的方向。无数优秀的专家学者为此奋斗了毕生经历,而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 为语言研究投入了亿万的资金。近些年光美国就达每年上百亿美圆,还不要去估算他们对脑神经学方 面研究的投入。人类对语言学的科学研究进行的如此不懈奋斗,如果我们不了解甚至不愿了解,实在 说不过去,同时也就无法让我们每个学习者作到对语言有起码的正确认识。 Tc{n]TV  
6k|^Cs6~z  
在这里要插一句关于在没有自然外语环境下的关键期以下的儿童掌握外语的问题。比如中国的儿童。 家长们,你们可千万别觉得你们一直以来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开始学习外语,还送他们去补习外语是英 明之举,其实中间的很多东西又都搞反了。因为如果是“学习”外语的话,那成年人的学习记忆和理解 能力远远超过儿童,还不如等长大以后再学。而且儿童“学习”外语也是很难建立外语思维的。小朋友 的问题在后面我们会找篇幅专门讨论,我们先集中解决成人的问题。 dnZA+Pa  
@zz4,,]  
世纪之战 能用一种语言流利交流的前提是用会这种语言思维这一概念,在国外老百姓长期以来是普遍接受的, 9 ZKB,  
没有什么争论。但应该如何实现它,这个在专业领域中的各学派一直是斗得很厉害。随着科学技术的 B~[}E]WEK  
不断发展,孰优孰劣逐渐也就越来越明显,到了上个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局势才比较明朗化。为大家 介绍一下,看人类对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另外“外语”和“第二语言” 严格从学术上来 说是有区别的。但在这里咱们不区那么细了,都叫外语甚至语言好了。笔者分析国外关于语言学习的 研究,是由几个主要领域从上至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我们从最上层看起。 H)eecH$K  
1. 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 研究者主要是以人类语言能力和现象的脑神经原理为研究重点的一些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他们的研 [;rty<Z^b  
究核心不是如何学外语,而是对人类大脑如何接收、存储、加工和提取言语信息的具体实现机制和对 Wr3).m52}P  
脑神经结构的影响做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著浩如烟海,中国近几年引进了一些资料,仅“Brain F@+FXnz  
Xm#E99  
and Language”一个原文期刊,北图就放了整两排的大书架。另外最近有人把“成功学”范畴 的“N.P.L”: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翻译为神经语言学,很让人看着糊涂。有人为了区别,说你 们搞语言的就改翻译成叫“语言神经学”吧,“神经语言”掉个位置变成“语言神经”,别影响我们销 售NPL课程,现在正火呢。唉,斯文扫地。) H%}ro.u  
2. 语言学 主要对语言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语言获得、语言掌握、言语生成、言语理解和语言教学的理论体系。 BqF%2{  
他们依靠和参考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分析这些成果对语言现象在实践层面的意义,在语言使用的 7q%<JZPY  
范畴做科学实验,为近一步的语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大家所关心的“学习方法”的理论层面,和这 一个领域中最多。) >EMsBX  
3. 语言教育学 主要根据以上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语言学的理解,研究在语言教学中的 !9w;2Z]uum  
实际应用,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分析对比教学效果,制定最佳语言教学的方案,教学模 Z9TUaMhF  
式等。(大家关心的“学习方法”的实践层面在这里有。) 'dkKBLsx  
4. 语言产品设计者 主要根据以上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客户需求和商业化模式,设计,制造和推广出供学习者使用 {giKC)!  
的各种产品。(这里面鱼龙混杂,硝烟滚滚。但无论本人观点和喜好是什么,决定在此不对任何商家 7K*\F}2)q  
和产品做评论。我把判断工具交给大家后,大家自己就会看明白了。) gM0 ^k6bB8  
R a> k #pQ  
以上四个领域的依存关系非常清楚,但相互之间的界限有时会模糊。有的专家甚至跨越多个领域。整 个链条系统非常庞大,几个领域之间常常出现断层,而且经常头上产生的变化传到尾巴上时,很多事 都已事过境迁了。但无论如何,头上发生的风吹草动,往往会给各个领域带来震荡。比如最近英国的 神经语言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会用两种语言的人(指有双语思维能力的人),他们的大脑聪明程度相 对单一语言的人高,而且正是外语思维能力大幅度迅速地提高了他们的聪明度。2005年,BBC发布 了Bilingual Boosts Brain Power的报道,在语言学,教育学界同时掀起外语研究旋风。关于这一层的其 他故事,我们以后在找机会详谈,先进入第二层和第三层,否则真有同学跟我急了。 fmDn1N-bG  
hkK+BmMj\  
语言学和语言教育紧密相连,各种方法论多出此门。在外语学习上,一个“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统治了世界数百年。一直到上世纪中叶,也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语言学上开始不可 避免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如著名的前面提到过的Lenneberg博士,也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 关键期理论的。很多著名的学习体系开始形成和推广,有的一直在今天看来还有很多合理和可用的因 素。比较著名的学习方法非常简单地介绍如下: n$jOk |W  
E[z8;A^:0  
Audio-Lingualism TA x9<'  
.e^AS~4pl  
先听录音,学生模仿和记忆,再逐渐单个句进行重复和替换,变换训练。(典型的有了广播和录音机 的直接产物。) c h_1 -  
=p1aF/1$I  
Cognitive-Code 0<,Q7onDD:  
/Ir|& <yB  
还是很象语法-翻译法但已经开始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联系,交流能力受到重视,但还是 较偏重于学习甚至是语法学习。 Ps0 g  
/SXms'C  
The Direct Method y .+d3   
B/iRR2h  
几个分支方法都在这一名下。老师通过使用外语例句来展示和讨论新语法内容,学生从实例中猜测和 讨论新出现的语法现象,并试图使用新学的结构实践外语会话。老师回答问题并指出和纠正学生的语 法错误。还比较偏重语法教学。 z>,fuR?9  
m]Sv>|  
The Natural Approach nJdO~0}3  
{3jV ,S  
教师用目标语言(即外语)授课,学生到可以用母语或外语提问。学生的错误不再被指出和纠正,课 堂更着重使用外语,但作业中语法练习仍很多。 h`_@eax  
<@Lw '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LL*V|  
|k # ~  
这是大家常听到的著名的“完全肢体反应法”,简称T.P.R。通过学生对外语指令的听和猜,做出相映 的身体反应。比如听到“Sit Down!”时要真的坐下。逐渐难度开始增加,而且学生开始试着给出指令。 母语翻译过程完全避免了,并且大家是在观察和身体力行进行动作模仿地建立条件反射。从直觉上我 们就发现了这种方法对建立外语思维一定是非常奏效。的确如此!所以该方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采 用。但该法的局限性比较大,对教师的要求也高,因为很多指令做不好动作就难以领悟。而且实现思 维的词汇量有限(抽象的东西没办法做动作),一般500到800个左右,最多1000个。但已经是非常了 不起了。后面我会再找机会详细讨论一下这一方法并给大家这几百个典型TPR词汇,到时大家回去就 可以开始自己或和朋友玩儿了。 eX+FtN  
RWN2 P6  
Suggestopedia uv:DO6 {  
c]pO'6]  
这种形式是在一个融洽而轻松的气氛下,几乎只使用外语的课堂。老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这样的环 境,把复杂的外语对话“表演出来”让大家理解。对老师的要求相当高,但建立外语思维的效果相当明 显。(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能天天这样和你交流,那我一定不说跟老外交流效果差。泰国有所很知 名的学校就一直在这样教语言,两个老师在课堂上表演,学生看着,都学得很快。哪天我一定得去学 上一段)。 ) <lpI';T  
"8bxb  
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几种方法除头两个外,越来越远离“语法-翻译”的传统,从“学习记忆”向“交流 应用”,逐渐向建立语言思维的方向发展。而在语言学研究上,也同时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外语语 言学流派,它就叫做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它的**胜地是在美国。一场反映新兴 活跃学术思潮和保守的老牌英国的“语法-翻译法”传统礼教之冲突的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弥漫在欧 洲的上空和整个世界,一场“世纪之战”已无法避免。 Gk.;< d  
“学得”-“获得”之辩 q ;@:,^  
=<_ei|ME  
什么是“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获得”,为什么说它与“学得”不同?关键在“获 得Acquisition”这个字上。“学得”派认为外语靠理性学习,“获得”派认为语言能力应该是下意识自然获 得的,理性学习不正确,尤其不能实现交流。这一字之争一直进行到今日。但此概念在进入中国时, 居然被学术界翻译成了“第二语言习得”,恨得我经常口出恶言。啥叫“习”呀?子曰:“学而时习之。” “习”不但是“学”,还是“反复练”。这简直完全违背了“自然获得”的初衷。这两天一直在犹豫怎么能在 此文中在谈到该理论的中文翻译时改个名字,但又能让专业人知道我在指什么就好。周末和母亲聊 天,她建议我用“悉”字。“获” 即“悉”嘛,而且和“习”谐音。妙啊!老太太七十多可真不糊涂。在下就 叫它“二语悉得论”了。老妈伟大! .szs?  
>=|;2*9v  
“学得”和“获得”的交锋从表面上看是关于外语是“学习”Learn会的还是通过自然“获得”Acquire实现的 之争,但实质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50年代中以“国际语 法”首先掀起了**,冲击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再由语言学泰斗克拉申博士(Stephen Krashen), 在七、八十年代将SLA推上了顶峰。从此SLA所向披靡,在与传统派的许多较量中节节获胜,根据地 从美国传遍了欧洲和世界。传统势力对老克的仇恨和惧怕使他们用劲各种手段攻击博士本人,甚至反 动同盟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叫作Krashenburn.com。现在已做灰飞湮灭,剩下个别遗老遗少把它搬 到了“个人空间”中保存,估都计欠费上不去了。 2MN AY%iT  
x J;DkPh  
克拉申所创立的SLA,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语言学理论。尽管他的很多理论至今存在一定争议,但 它的先进性,合理性,科学性和**性是广泛得到认可的。许多目前先进的语言学成果,都是在他的 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对他的语言学理论的了解,会让我们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掌握语言的实 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很遗憾,过去我们中国的同学们几乎很少有听到过他的名字和理论的,甚 至连有些外语教学工作者也没听说过他,以至于让许多“土棍”出来混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长期闭门 造车的恶果。克拉申的理论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初学者一点都不觉得深奥难读。在下到这里当然要 介绍克氏的理论。大家读懂后,已经可以成为半个方法专家了,大家之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看完就已 经能有答案了。 [vIHYp  
克氏理论 克拉申认为:简单来说,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 L @b8,  
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 [7QIpt+FSo  
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 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他的理论由 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五个假说不分先后,但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 P5:X7[  
1 .悉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第一条途径是“语言悉得”,这一过程类似 :&]THUw  
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条途径是“语 F-=W7 D:[c  
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 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悉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 构有意识的掌握。 lS`hJ:  
R!v ?d2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克拉申甚至认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 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他同时还认为,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 么帮助的。这一点中国同学值得注意。 (z[|\6O  
2 .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悉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也就是 bd n{Y  
说,有些语法结构先悉得,另一些语法结构后悉得。克拉申指出,自然顺序假设并不要求人们按这种 ]"Do%<  
顺序来制定教学大纲。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悉得某种语言能力的话,那么就有理由不按任何 语法顺序来教学。 W^c> (d</  
初学时的语法错误是很难避免的,也是没必要太介意的。 =uZOpeviQ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3-01-27   
3. 监检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q@;z((45  
=[O;/~J%:  
一般说来,下意识的语言悉得是使我们说话流利的原因;而理性的语言学习只起监检或“编辑”的作 用。换句话说,当我们开口说话时,话语由“悉得”系统产生,经“学得”系统监检后成为“真言”而吐露 出口。语言学习的这种监检功能可能在我们说话或写作之前,也可能在其后。 C+ B`A9  
oG! S(95  
在口头交谈中,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考虑斟酌语法。语法规则如果不是悉得而是背出来的,也用不 上。但在事先准备的正式发言和写作中,语法的使用能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为演讲或文章增添色彩。 3pSkk  
这一条可以说是克拉申对语法知识的用处做出的最大让步。 '_z#}P<  
4. 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设也是克拉申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只有当悉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 Z4\$h1tl  
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 yqpb_h9  
于对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悉得。如果你的现有水平为“i”,那么就要给你提 供“i+1”水平的输入。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悉得者能有足够的理解输入 时,就自动地提供了。克拉申认为,理解输入语言的编码信息是语言悉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 c\.8hd=<  
(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自然达到的,是不能直接 jk0Ja@8PK  
教会的。 Fe(qf>E  
VP4W~;UV|\  
对输入假设的理解关键点就是comprehensible input “i+1”。+ 1 就是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加了“一点 点”难度。换句话说,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点难度才提高的。其实大家寻找的答案,最主要的出 处就在这一条上。我们之前对一系列误区的分析,很多都能从这一假设中找到依据。我们今后掌握的 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不断自己创造这一条件。稍后我们详细说明。 ^L&hwXAO:  
=sG9]a<I  
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沉默期”(Silent period)的概念,是在这假设里引入的。克拉申认为,无论成人 或儿童,在掌握说话能力前,都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直到听懂的量达到一定程度而有足够的自 信时,才可能说话。这一沉默期是正常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所以大家不要急着上来就想说,说的能力 要来得慢,同时它是自然到来的。 D`=hP( y^  
5. 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情感因素起着 ';buS -|6  
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他悉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这些因素是:1)动力。学生的 nw3CI&Y`  
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2)性格。比较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 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情感状态。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 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 学得更好。 e[t+pnRh  
\JBJ$lBL  
这一假设有点偏语言教学经验谈,它的重要性也常被忽视。(后来人们通过实验发现,人在试图说外 语而又说不出来时因焦虑而在脑部产生的电流,可以电死一只老鼠,可见学外语时的焦虑程度之 高。) ,:!X]F#d$  
可理解输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 neGCMKtzlJ  
}.<%46_Z-  
后来语言学家又发现如果仅有输入条件而缺乏输出体系,学生就会听得懂但说的能力差。广东话中有 一句:“识听不识讲。”说的就是这一现象。于是斯韦恩(Swain)在1985 年提出了“可理解输出理 论”,即在输出时尝试做一些高出他们目前水平的练习。因为输出的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寻找合适 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他们碰到一些不知该如何表达其意思的困难时,就会去努力尝 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尝试总结一些新的规则,从对方的反馈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比较稳 固的体系。 sa%2,e'  
这一理论是对克氏理论体系的补充。本人认为到此,“二语悉得论”框架到此已经比较完整了。 前面这些讨论,一直是在学习语言方法的“战略”层面。大家最容易忽略“战略”而急着进入“战术”层。 m: 77pE&o  
而战术上的偏差和错误可以弥补和纠正,战略上的失误会导致全盘皆输。下面这句话是美国西点军校 ;C8'7  
学员必须背诵的:“Every Battle Is Won or Lost Before It Is Ever Fought.”大家仔细看一下,可以感到自 豪了。这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的名言。 \2!v~&S  
vb{+yEa  
有了“二语悉得“的理论结构,就可以制定战术了。聪明的同学这时已经自己独立做了,下面我帮大家 搭个架子,并讲一些以往的经验和观察,大家可以共同探讨。对与学习者来说,可以按照制定出的战 术具体实践,对于教学者而言,要根据正确的理念设计课程和教学模式。我们先谈学习者的战术制 定。 f Q.ea#xh^  
实践篇 W`fE@*k0  
“先听说,不读写” 4'pg> ;*.  
这是一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太讨论(因为对他们来说是常识)而中国同学却常常误解问题,即听说读写 c43" o  
#NM .g  
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同学来说,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区别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常常把“听说”归在一 类,把“读写”归在一类。这和中文的特殊性有关。中文的“听、说、读、写”是分家的,大家会“听 说”交流后,并不会认字,要去“学习”认字。因为中国的汉字确实是需要通过“学习”的方法掌握,也 就是主要用记忆的方法。不学习,汉字是无法掌握的(新的脑神经学研究还发现中国人在辩认汉字时 大脑使用了特殊的区域,以后再给大家介绍)。而英文,和许多其他的拼音文字一样,读音和文字是 紧密相连的。会了“听说”,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律,拼写自然就会了。所以严格来讲,外国小孩上学不 学习“认字”,而是学“拼音规律”。英文叫做Phonics。(我们有时翻译成“弗尼斯”。)关于这个规律, 以后我再给大家详细分析。 bdiyS.a-  
)1H$5h  
我们已经明确了“建立英文思维主要是建立英文声音的思维”这个概念,结合“二语悉得”的理论,再根 据母语掌握的规律,可以先明确这一理念:“先听说,后读写。”大家笑了,就这呀!早就听过这个老 生常谈(Cliché)了,而且知道母语学习都是这个顺序。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也不照 着做。它的实际含义是叫你在你学会“听说”之前,不要急着学“读写”。所以本人说得过分一点,把它 称为:“先听说,不读写”。到高阶段再说。我把著名语言学家保罗?比斯勒博士(Pimsleur)的关于“阅 读”应实现于“听说”的语言能力掌握之后的论述给大家参考:“Reading has been defined as “decoding the graphic material to the phonemic patterns of spoken language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mastered when reading is begun.” To put it another way, reading consists of coming back to speech through the graphics symbols. In short, meanings reside in the sound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Speaking a language is the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acquiring the ability to read a language with meaning. ——Paul Pimsleur” iY~9`Q1E  
{q2H_H  
对大多数中国同学而言,主动回避“文字”更十分必要。因为大多数中国同学,只要上到大学程度的, 多半是“视觉学习型”(Visual Learning Style)。而“听觉学习型”(Audio Learning Style)和“动作学习 型” (Kinesthetic Learning Style)的同学,一般会被我国这种教育体制淘汰掉。“视觉学习型”的同学, 建立英语思维时,很容易受到“文字”的干扰,忍不住看文字,甚至先想一下文字,再过度到含义。成 了“声音”—“字型”—“含义”的路线。应该避免想到字型,直接将“声音”和“含义”建立联系。 hS4Ljyeg  
dB7E&"f  
关于学习类型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说,我会告诉大家如何测试自己的类型和针对不同学习类型如何调 整语言学习,现在继续往下进入到“建立英文思维”的具体手段。 ;8UHnhk_O  
“感冒药再来一包” b'Gn)1NE  
KOWxP47b  
小时候听江昆说相声,**时有个草包医生给大家看病,无论病人啥症状,都一个方子,说:“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感冒药一包。 揪下一个!”这种感冒药在掌握外语时可不能用。每个人的现阶段水 平,所处环境,资源情况等不同,解决方法当然不一样,但宗旨是一样的,就是参考语言学的研究成 果制定解决方案。而设计方案是根据目前的级别高低而定。 i]Or'L0c  
一般语言学家会把外语学习过程的能力阶段分为四到五个。简单点,我们分四个。 #`5 M( o  
1. 早期(Early Stage)或初始理解期(Pre-production/Comprehension Stage)。 2. 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 #CyO b4  
3. 增长期(Getting Serious) 4. 高级期(Scaling Everest) jp2AU,Cl  
每个阶段情况不同,每个人的英语现有能力情况也很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同。 一、早期(Early Stage) ]@bo;.  
如果单纯从零基础开始,早期(Early Stage)应该是一到两个月(由于英语与中文差异比与其他语言 大,中国同学至少两个月,但也不应过长。我们的经验是一般中国同学会拖长时间。)具体实施方法 建议如下: r=dFk?8XbC  
VIL #q  
大量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直接建立“画面”与“声音”在大脑中的“联系”。最典型的手段有两个,一个 是“看图识音”(不是看图识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看图片的同时听与图片相关的英语声 音;另一个是我们以前谈到过的“全身肢体反应”(TPR)。在这一时期,有几个严格的要求: B[F,D  
1. 避免使用中文翻译,充分建立条件反射;  .Ev  i  
2. 不要试图说英语,只练听力;(还在沉默期内); j r6)K;:.  
3. 不要看任何拼写,把拼写的学习完全放弃;(不认识字母又和妨?) dX0A(6  
4. 如果有外教参与,外教可多用肢体语言或用手画图协助这一过程,不要教课; _Tyj4t0ElV  
5. 不要怕听错,要放松和有信心; 这一过程结束时,应该达到1000个左右的词汇+短语量。(没问题,这个量大多数人在这期间内都达 @Nb&f<+gi  
的到)。顺便说一句,以前学过一种外语的同学,再尝试这种方法时会出奇的快,而且发现跟以前学 2E/#fX9!4  
的其他语言一点不会混淆。 )K\w0sjR  
6Gjr8  
下面说明“看图识音”和“TPR”的具体操作技术。 [vpZ3;  
看图识音(简单说法,实际原理还是挺复杂的) 为了“看图识音”,需要准备相当多的照片。要自己准备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因为科技发展到了今天, m*h d%1D  
数码相机可以低成本,快速方便地拍实景照片,自己制作素材册。我见过有同学做照片集,相当不 >4=sEj  
错,缺点是背景有些乱。比如要拍一辆车,就拍一辆普通车,不要把背后复杂的背景广告牌等都拍进 去,画面信息太多不利于形成声音与图象的准确对应。拍了图象后还要想法加声音,还有按一套特定 的原理排出画顺序和重复点。如果有外国老师就好解决,但没有外教就不建议自己制作了,因为自己 加声音有点难。所以我只给大家介绍使用原理和技巧,大家有兴趣的自己制作素材,嫌麻烦的去找这 kEW  C  
个软件“罗塞达石碑”。这个软件在中国没有销售公司,推荐它没有为商家宣传的嫌疑,(有同学有办 法免费下载)所以这是本人唯一的为大家直接推荐的“英语教学产品”。其他的再好都不再推荐,大家 如果明白了方法论,自己就会选择和判断了。 6l IFxc  
uD_| /(  
罗塞达石碑(Rosetta Stone)一词原指一块致使人类**了古埃及文语言的特殊石头。1799年拿破仑 远征埃及时,他手下的一个士兵偶然在尼罗河河口的小城罗塞达附近,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是黑色 玄武岩,高 114 公分,厚 28 公分,宽 72 公分。这块石碑是公元前196年底比斯祭司为歌颂埃及国王 托勒密五世即位而制作的。石碑上的文字非常奇特:上面刻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部是古埃及的 俗体文字,下面则是古希腊文,用这3种不同的文字记述相同的赞美词。于是法国的埃及学家商博良 在19世纪初用它做“钥匙”**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用这个词命名外语学习软件真是很妙。 }Tn]cL{]C  
HS| &["  
该体系的设计原理就是典型的“看图识音”,当然远不止“看图识音”这么简单就能概括它。目前已经有 几十个语言的学习系统了。它的使用过程是: ^lB'7#7  
(`gqLPx[  
1.程序会每次给四个不同的画面,大家猜测听到的“声音”可能是哪个画面。如果是真是零基础, 有75%可能会猜错。但没关系,猜错了也是猜了,系统会给你一个回馈,让你知道是否对。正确的反 馈声音美妙,同时出现一个小笑脸符号以鼓励;错误的话“嘣”的一声很难听,再给个小哭脸。猜错了 换,最多四次,总会对嘛。大家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准备随时接受鼓励。 DGdSu6s$  
>1xlP/4jx  
2.第二轮四个图象出现,会包含前一轮的一两个图象。因为你刚猜对过,所以有印象,用排除法, 很容易猜到新声音对应的画面,然后进下一轮。 ws4a(1  
5SFeJBS  
3.该程序会自动按一个科学的重复和替换次序,不断重复,变换和推出新图片。你会越猜越快,越 来越会猜。关键点就是随时观察图象,把它和听到的声音一起印在大脑中。 OUn,URI  
? e%Pvy<i  
但象所有的“单一”产品的通病一样,它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感冒药” ,试图用一个方法解决所有阶段的 问题,当然是不可能的。而正是这一点,使它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以至于降低了它的信誉。本 人认为,它在我们说的早期(Early Stage)中使用,甚至到提高期的开始部分,它是非常出色的解决 方案。当然,正是因为它所犯的毛病,所以有些问题,不应该完全按它说的做,而且开始阶段的“名 词图片”太少了。另外大家在这阶段,不要试图说,同时不要打开字幕,把“说”和“阅读”练习部分统 统跳过。大家最多在听时小声重复一下就好。再有就是大家不要“想中文”。(所以建议大家尽量不用 中文菜单的界面,它可选用英文界面) _QfA'32S  
Z<z(;)?c  
这样几十小时一个级就能完。大家一定不要拖,非得“全会”不可那就麻烦了。觉得70分以上就好了。 第二级如果从零基础直接这么上来有点费力,但有一点基础的同学没问题。一共两个月,每天也就一 小时吧,我们的(Early Stage)就成功了。(这要靠以前传统学法,非一年不可。) @rkNx@[~  
WcAX/<Y>  
不是零基础的同学也强烈建议过一遍该系统,把自己脑子里的只有中文解释而没条件反射的单词这样 在脑子里加上画面,形成思维。这一过程的脑神经原理是赫博(Donald Hebb)提出的”Neuron Cells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 大脑在同时接受到相关联的“声音”和“图象”刺激,会促使你大脑中的某 个负责声音细胞和某个图象的细胞同时激发而同时将神经纤维结合在一起。(学术届对“同时”有争 议,有人认为是一先一后。也有人反对该理论。但在语言现象上,支持还是挺明显的。) 21M@z(q*  
Ix ! O&_6s  
如果是有外教的条件,外教应该是应用这一原理和流程,辅助学生实现这一过程。效果是一样的,只 是跟真人稍有趣些。在这一阶段,无论自学还是用外教,都要用标准发音。听非标准音的时候还没到 呢。 '~%1p_0dq  
T.P.R 'x lK_Z  
T. P. 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那个语言学“火红的年代”)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提出 & H;0 N"Fn  
的。他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 ` :Am#"j]}  
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 作对它做出对相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 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Z.<OtsQN  
T.P.R是典型的符合二语悉得基本理念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体系。它的特点符合SLA的关于语言形成 8a|p`)lT  
[Hy0j*  
的各项假说和建议: i1ur>4Ns  
1. 主张学习者通过“可理解输入”先建立听力能力,不强迫学生开口说; QM`A74j0]\  
2. 降低学生紧张情绪; i[@*b/A  
3. 左右脑协调使用,共同实现语言能力(左脑负责接受指令,右脑负责做动作); g5lf- }?  
4. 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 I0sd%'Ht?  
5. 不教语法知识,也不急于学读写; ,95Nj h  
wqJ^tA!  
TPR一般需要由有经验的教师辅导学生完成,特别是零基础者。但有一些基础的同学可以在学友之间 甚至自己(先把指令录下)完成。本人认为有一点基础的同学也要自己尝试一下TPR。通过TPR的经 历,可以很好地帮助建立英文思维。所以同学们不要认为:我懂Stand up的意思,不用做了。知道你 懂了,但可能它只是一个记忆中的知识或中文的解释,它还不是你思维的一部分。直到重复过几遍, 最后能迅速对指令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后,才逐渐实现融入自己的思维。大家可以想象这对咱们今后 听复杂句子的“反应速度”会有多么重大影响。 G+[hE|L ~y  
kJq8"Klg  
大家要注意“Response”的意思是作出反应,所以是听指令反应。最理想的状况是大家一起做游戏,听 一个人发“指令”,大家都照做,要快,最慢的和做错的“出局”或“受罚”。 SaMg)s~B  
+rfw)c'  
各国的对比实验和测试都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外语教学方式效率高出几倍,还不用说它实现的 是“外语思维”这一根本区别。 F]@vmzr  
-("sp  
但是(大家已经开始习惯了这种思路了),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有适用范围,不能又成了“感冒 药”。TPR的最大局限是很难表达抽象的事物和太过复杂的句式,甚至复杂的时态。如果勉强为之, 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反到降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程度,甚至已经超出了它的基本方式。后期在TPR基 础上衍生出的TPR-B,TPR-O和TPRS都有类似的问题。但这几个变种在我们的下一阶段“提高期”中 可以应用,我们下阶段再做详细分析。 ZGf R:a)wc  
M%5qx,JQY  
本人认为应用TPR的典型词汇应该在1000个左右,不能太多。下面给大家一个TPR常用500词和短句表 中的100个,大家先体会一下,更全的表以后给大家,或大家可在网上找。当然最好的是自己根据自 己的环境制作一个。 Y` Oz\ W  
TPR WORD LIST: h7f&7v  
vdAaqM6D  
General Body Movements n.n;'p9t@  
2Kovvh y#  
stand up,sit down,walk,sto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around,walk backwards,jump,hop, bend over,squat,walk 3 steps, 5 steps, etc., face (face me; face the wall, face the door, etc.),lift up your right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lower your leg (left leg, right arm, etc.), shake my hand,kiss me (on the cheek!),make a fist,clap your hands,wave。 <43O,Kx'Su  
v\PqhIy"  
Facial things 4*< x0  
?8X;F"Ba  
smile,cough,laugh,cry,sneeze,open your mouth,close your mouth,stick out your tongue,put your tongue back in,wink,blink,wiggle your nose ~CCRs7V/L  
 0eUK'   
General verbs you can use with objects rg64f'+Eug  
9`VgD<?v  
where is, touch,show me,pick up,put down,put it back (return),drop, move,give me (give him),take it back,throw,catch,turn over (flip),put the on (under etc.) the pyYm<dn  
,push,pull, lift F9p'| -   
4<[,"<G~3  
Kitchen table stuff T1 >xw4uo  
k#X~+}N^  
cup, plate, bowl, knife,fork,spoon, napkin / tissue, dish,big round serving tray,tray you’d serve tea or coffee on,table,chair n4\UoKq  
zrVw l\&  
kitchen stuff FFX-kS  
E7X6Shng  
pan, oven,stove,sink,faucet,counter,cupboard,refrigerator basic foods Z> Jm  
flour,sugar,bread,tea leaves,coffee grounds,rice,nuts,yogurt,candy, etc. Ro3C(aRx  
qM78s>\-h  
drinks UtPFkase  
YbAa@Sq@  
water,milk,juice,soda,yogurt (drinking),coffee,tea fruits/vegetables z,dh?%H>X  
apple, banana, orange, plum, grapes, fig, dates, raisons, lemon,pomegranate,tomato, cucumber, zucchini, onion, carrot, eggplant, small eggplant,potato, garlic, parsley, lettuce, P t< JF  
9/2VU< K  
grape leaves, celery, mint,cabbage, etc. =2v/f_  
l@:Tw.+/9  
大家已经能分析得出,“看图识音”和“TPR”正是婴儿掌握母语时所处的理想环境的“提纯”版。扔掉婴 儿在语言环境中听到的一些“无效声音”(其实 ).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板凳  发表于: 2013-01-28   
这个应该顶,好东西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