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学术环境不可急功近利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6-14   

学术环境不可急功近利

几天前,在全国政协“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 +-|}<mq  
b~(S;1NS'  
量的“科技泡沫”。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五,然而从1994年到2004年的十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排在第120位之后。对此,中科院院士陈佳洱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两件了不起的事就很不容易了。科技创新重在质量,不能盲目追求论文数量。” e*d lGK3l  
qLl4t/p  
-#R63f&  
'$5d6?BC`3  
ac1(lD  
\tCK7sBn  
“科技泡沫”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是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有问题,现有的评价体系是以量化考核为核心的,只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所有评估、考核几乎都是按量化标准进行的,一年出多少论文,完成什么级别的课题,争取到什么级别的项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标准、尺度之下拿学位、评职称、拿经费,久而久之,科学的神圣性在许多人心目中自然会不断流失,科学的求真目标逐渐会让位于现实的功利诉求,科研被有些人当作了获得实际利益的敲门砖,当作晋级、获奖的工具。在追求“短、平、快”的心态下,人们不是在科学研究上挖空心思,经年累月地耐住寂寞,而是琢磨如何走捷径、找天梯,精力、时间和聪明才智都被用到这些地方去了,于是,许多科研成果成了注水猪肉、注水西瓜,剽窃、抄袭乃至伪造,移花接木,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三十六计,七十二变,几乎什么花招都用上了。震惊一时的“汉芯事件”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Mky^X,r  
fB'Jo<C  
$4og{  
其次,我们的科学人才培养方式有问题。最近,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先生在北京演讲时提出“一对一”的培养方法,老师跟学生每星期应该有“一对一”的教导时间。他说,自己当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学位,他的导师费米教授每星期至少有半天跟他“一对一”地讨论物理,使他终身受益。他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培养最顶尖的科学人才极为重要。现在我们的高校普遍扩招研究生,有些教授一个人带十几个研究生,甚至更多,无疑这是一种机械化的、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从数量上看,我们的科学人才真是后继有人,至少从统计学意义上,硕士、博士的数字年年增长,而实际含金量却是每况愈下。另一方面,导师老板化在理工科教授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研究生替导师打工,几年下来,干的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工作,学业上毫无收益的事屡见曝光,前几年还发生了多位研究生联名炒了导师鱿鱼的新闻。“一对一”的培养方式,在这样的风气下真变得有点奢侈了。 V}Oz!  O  
nP|ah~ q  
v?n# C  
再说,我们现在的科研体制大体上还是行政主导型的,科研经费、科研规划、立项等等都是行政说了算,对于行政管理来说,量化考核为中心的学术评估体系当然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了。简言之,科学共同体本身缺乏应有的自主空间,对于许多科研的具体问题发言权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科学共同体内部对于一些犯规行为之所以未能及时察觉、纠正,形成行之有效的行业自律,守护科学的纯洁性,就是与自主性的缺乏有关。本来,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浮躁的、急功近利的举动在科学面前都是要不得的,科学上的每一创造、每一细小的突破都是老老实实、埋头研究的结果,它有可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它也可能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它决不可能是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结果,不是靠小聪明就能得到的。一句话,科学是没有捷径的,科学研究的规律不能违背。如果硬要按某种量化的评价体系,要求科研人员每年搞出多少科研成果、发表几篇论文,其结果无非是多出没有实际价值的“科技泡沫”、“科技垃圾”。 3Q2NiYg3  
a.ijc>K  
}iLi5Qkx  
90%以上的科研成果没有实际价值,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浪费,无论人力、时间还是资源都被白白地浪费了,这一事实足以警醒科技界、教育界,该是好好反省的时候了,只有坚守科学意识(或科学良心),回到求真求实的轨道,才能真正恢复科学的尊严,才是对科学的尊重,这不是一个纸上的问题。在人类科学史上,科学共同体早已形成一系列必须信奉的道德准则、价值规范,比如实事求是、一切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不能弄虚作假、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不能剽窃掠美,等等,这是科学精神的坚实基础,科学研究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这些信条,反思以量化为核心的学术评价体系也好,流水线式的科学人才培养方式也好,都要从这里出发,我们才有可能避免“90%以上的科研成果没有实际价值”再次成为我们的新闻标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级别: 总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7-06-14   
培养博士的土壤不能盐碱化 % 3fpIzm  
hqwsgJ  
................ >xH?`I7;f  
河南几所高校相继宣布:今后想来学校当老师,必须是博士。中科院院士吴养洁说,现在有的学校甚至连仪器管理员也要招博士(12月18日《河南商报》)。 j J54<.D  
c)q=il7ef  
vq@"y%C4  
TT){15T;"  
- 8jlh  
唯学历是举之风,若说其弊,多有立论,无须赘言。但如何扭转?在我以为,其一,就是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担责,而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率先垂范——你的态度是高校的“风向标”,理应对社会施以积极的影响,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j-qg{oIJ  
CI+liH  
}R:oWR  
请看吴院士怎么说:其实,高校也挺无奈的,“现在本科院校每5年都要搞一次本科评估,专任教师中硕士、博士的比例都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学校评估通不过,招生计划就要受到影响。”“现在的教学评估,在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迫使高校不得不追求高学历。”——原来如此,行政还是主导,外行领导内行的评估机制才是根子。 rERtOgi  
psS^  
"'>fTk_  
这不禁令我想起有“博士之父”之称的王云五先生。王先生只断断续续念了不到五年书,后刻苦自学,而成饱学之士;而他的学历栏上所填,一直只是“识字”二字。1913年,蔡元培先生时任教育总长,力邀其到教育部任事,直做到代次长的位置;后经胡适推荐进入商务印书馆,由编译馆长而总经理。这位无什么学历、无文凭者,曾在多所大学任教,经他之手指导的博士、硕士不下百人,而享“博士之父”之盛誉。 +RK/u  
PC%_^BDW  
"#{b)!EH  
如果培养“博士之父”的土壤已经盐碱化了,那么世上恐怕从此再无王云五。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