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93552
精华:
0
发帖: 9
流量: 1 M
威望: 20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7-12-07
最后登录: 2017-12-13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二)》考试大纲
Yc Q=vt{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zd%rs~*c 1.1 热力学概论 (nSml,gU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p^)B0[P9 1.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q~DTR^z- 1.4 焓 <O~WB 1.5 热容 *s4\\Wb= 1.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4Em{rZ5 1.7 Carnot 循环 u0s8yPA 1.8 Joule-Thomson 效应 `u'bRp 1.9 热化学 Bn?V9TEoO 1.10 Hess 定律 ;^){|9@ 1.11 几种热效应 T<b+s#n4 1.12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T Eu'*>g 1.13 绝热反应 G%lu28}D 1.1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 W
!}{$ 1=}qBR#scY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yzsab ^] 2.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C&tG0 !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 s,]%dG! 2.3 Carnot 定律 9nSWE
W 2.4 熵的概念. eet Q}] 2.5 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dP2irC%f8 2.6 熵的计算 _Xcn
N:Rt 2.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4SzUZ0 2.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oz$B0HO: 2.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ow'Vz
Ay- 2.10 ΔG 的计算 0IkM 2.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vxQ8t!-u
2.12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三定律 o]n!(f<(* {XurC}#\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 3riw1r;Q 3.1 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yL4 T 3.2 偏摩尔量 yF._*9Q3hK 3.3 化学势
oEz%=
{f 3.4 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SxQB<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U5HK
RO 3.6 稀溶液中各组份的化学势 ]q5`YB%_ 3.7 稀溶液的依数性 h0vob_Fdl 3.8 活度与活度因子 lq:}0 <k 3.9 分配定律 |! SOG 第四章 相平衡 lfsqC};#\ 4.1 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NG&_?|OmV 4.2 相律 bAk&~4Y_" 4.3 单组份系统的相平衡 rX7QbAB 4.4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Lw7=+h
) 4.5 三组份系统的基本相图 W=B"Q
qL $*a'84-5G- 第五章 化学平衡 ,6^znOt 5.1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rr 4ok 5.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vR6Bn 5.3 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ixm&aW6< 5.4 复相化学平衡 3l<S}k@M) 5.5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l&YKD,H}; 5.6 标准生成自由能 . v@>JZC 5.7 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Z,/O ow=UtA-^O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7r+g8+4 6.1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1=7jz]t 6.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39F
Of 6.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CRve.e8J 6.4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XMB[h 6.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w=h1pwY W>(/ bX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L\{IljA 7.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SQ,?N
XZ 7.2 电动势的测定 [OTJV pC 7.3 可逆电池书写方法 1T_QX9 7.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R:JX<Ba 7.5 电动势产生机理 !|q<E0@w\ 7.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J?JeU/:+ 7.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ZSQ>8a ~1m2#>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rdnno 8.1 分解电压 8By,#T". 8.2 极化作用 LIU}a5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b:d=v! 8.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腐 b5IA"w 8.5 化学电源 B()/.w?A YI-O{U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rV({4cIe9R 9.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x941} 9.2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M'`;{^< 9.3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uZ\Q;9p 9.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 6EKgC1 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iyVB3:M 9.6 活化能 G
a;.a 9.7 链反应 8,O33qw
H 9.8 碰撞理论 j`
E +qk 9.9 单分子反应理论 T,fI BD: 9.10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T$ib 9.11 光化学反应 :[@k<8<] 9.12 催化反应动力学 nFX_+4V2 PUQES(& 第十章 表面物理化学 o!Ev;'D 10.1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H7+Xs%
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h0?2j)X_
10.3 溶液表面吸附 EzW)'Zzw~ 10.4 液体的铺展和湿润 <";,GaZQ 10.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I;C;}! 10.6 固体表面的吸附 |o'Q62`%} 10.7 吸附等温线 |vte=)% 10.8 气- 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M:Er_,E l5Y/Ok0, 第十一章 胶体分散体系与大分子溶液 f:zFFpP.j@ 11.1 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G{aT2c 11.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s57N) 0kP 11.3 溶胶的动力性质 NT%W;)6m9 11.4 溶胶的光学性质
A>VI{ 11.5 溶胶电学性质 -]Cc 11.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3qH QX?a 11.7 乳状液 d-bqL:/ 11.8 凝胶 qo+N,x9o 11.9 大分子溶液 y`e4;*1 Mv|ykJoz" 第十二章 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应用 KDi|( s)vo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