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招应届硕士毕业生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vJ{F)0 K
统招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mo)OyIX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voFg6zoV_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填写“201107”, K^",LC
JA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s6v!({Z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XgyLlp;,O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GjrT{vf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Rt7l`|g a+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填写“201107”, Kf6D)B 26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M&/}4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如果正常毕业时可能获得的学位类型, d+vAm3.Dg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zf]e"e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按照学生证上的学号进行填写。 da~_(giD*
]0O3kiVQ
2 统招往届硕士毕业生和往届七年制毕业生考生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Y78DYbU.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Ly/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Mnk-"d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 h
rv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毕业时所获得的学位类型, |#{ i7>2U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QjkZ^<dD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不做填写。 =.OzpV)=V
`DE_<l
3 以在职申请学位方式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在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c -|`d^
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硕士毕业院校, cL!A,+S[_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硕士毕业专业, zk!7TUZ">w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按照实际获得硕士学位的时间填写, 0~+*$W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所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上的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k
]T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2-非学历教育” *wsZ aQ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不做选择, FhPCFmmUT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不做选择, ,`OQAJ)>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不做填写, ^7*7^<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rC]k'p2x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所获得的学位类型, c10$5V&@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3-大学本科生”, r&Qa;-4Pl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不做填写。 4.uaWM)2
| lZJt
4 应届七年制考生在填写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Vy| 4k2
填写“获学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ADVS}d!;]
填写“获学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W^a<Zm8>
填写“获学士学位年月”时按照所在院校的培养规划确定相应的时间, kj.9\
填写“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ywkRH
填写“本科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Vp0_R9oQ
填写“本科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4eG\>#5
填写“本科毕业年月”时按照所在院校的培养规划确定相应的时间, GD'Z"rhI
填写“本科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u7^r^>A
填写“取得本科学历的学习形式”时选择“1-普通全日制”, v`jHd*&6)
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D^V)$ME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IWdFUKk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填写“201107”, O
9o ]4;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T9!NuKfur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hW/Ve'x[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vF pKkS343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sWMln:=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填写“201107”, 7fO<=ei: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c0rU&+:Ry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如果正常毕业时可能获得的学位类型, CY{!BV'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D=%J!!*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按照学生证上的学号进行填写。 ;hV|W{=w
)8eb(!}7
5 以非全日制本科(即专科起点,未曾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在填写本科阶段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HC1<zW[
网上报名中的本科阶段信息均不做填写, /V`SJ"
在硕士阶段信息界面中的“备注”栏中填写“以专科起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x4
g/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