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招应届硕士毕业生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pAd 8-a
统招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x8q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77?)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填写“201107”, hLf<-NM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vUU)zZB~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k&h3"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W%bzA11l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k;bdzcMkQ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填写“201107”,
-U"h3Ye^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kRQ9I".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如果正常毕业时可能获得的学位类型, 4.}{B_)
LK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a}
K%D)H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按照学生证上的学号进行填写。 z[q#Dw
YAvOV-L
2 统招往届硕士毕业生和往届七年制毕业生考生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4""Gz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T_4M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Bi'qy]%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g]hTz)8fF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毕业时所获得的学位类型, XDWR]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A
D ,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不做填写。 G2A^+R0\
{xzs{)9|Y4
3 以在职申请学位方式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在填写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BmP!/i_
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硕士毕业院校, l*`2EJ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硕士毕业专业, /kLG/ry8l: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按照实际获得硕士学位的时间填写, ?=2
2@Q}g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所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上的以学校代码为起始的证书编号, 8 )W{C>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2-非学历教育” VX!UT
=;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不做选择, ?Z]5
[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不做选择, 9F
&s9(=\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不做填写, P}AfXgr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96L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所获得的学位类型, {g%F 3-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3-大学本科生”, nsRZy0@$t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不做填写。 O$2= Z
*Z+8L*k97
4 应届七年制考生在填写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报名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DB4po.
填写“获学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7dh B
填写“获学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Y~|C]O
填写“获学士学位年月”时按照所在院校的培养规划确定相应的时间, w;RG*rv
填写“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y10DfO
填写“本科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KJG3j?
填写“本科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 m^qA](M
填写“本科毕业年月”时按照所在院校的培养规划确定相应的时间, z2Pnni7Ys
填写“本科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Jj~c&LxrO
填写“取得本科学历的学习形式”时选择“1-普通全日制”, ugZ-*e7
填写“获硕士学位的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4!Cu>8B
填写“获硕士学位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qNhB\
填写“获硕士学位年月”时填写“201107”, RY>BP[h
填写“硕士学位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v-V#?+#
填写“获硕士学位方式”时选择“1-学历教育” (Hr_gkGtM
填写“硕士毕业单位”时选择现就读院校, 1kiS."77x
填写“硕士毕业专业”时选择现就读专业, @Gh?|d7bD
填写“硕士毕业年月”时填写“201107”, wTpjM@F?J|
填写“硕士毕业证书编号”时填写“无”, j2UiZLuV
填写“最后学位码”时选择如果正常毕业时可能获得的学位类型, iK#5nY].
填写“最后学历码”时选择“2-硕士研究生”, 'w'PrM,:
填写“在校生注册学号”时按照学生证上的学号进行填写。 jLANv{"
{HJzhIgCf
5 以非全日制本科(即专科起点,未曾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在填写本科阶段信息时的注意事项: our$Ka31
网上报名中的本科阶段信息均不做填写, 'u\my
在硕士阶段信息界面中的“备注”栏中填写“以专科起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zyznF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