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W$)W
[`\Qte%UH
~"Ki2'j)^]
一.总纲 dwMwd@*j
{hR2NUm
1.请今后的战友谨记:真题很重要!但一味迷信真题是有风险的!! _/ZY&5N
0 %+k>(@R
2.录取=50%实力(初试分数+个人成果)+50%运气 ^0-=(JrC
'Sh5W%NM
3.这是第二次报考,之前的分数也不错,只是运气不好!没办法! BG=_i#V
'v
X"l
4.论坛里有不少兄弟姐妹分数很高,却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甚至没有复试资格!本人作为二进宫的考生很理解你们的心情!希望理性对待! 1_lL?S3,a@
&_j4q
5.要相信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报考哪个学校或者哪一位导师,甚至是报考自己的导师,都有充当炮灰的可能!这一点,准备考试前都要有心理准备!!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3/FB>w gt
EdpR| z
6.相信绝对的公平是幼稚的、不成熟的表现! qr6jn14.c
UXHFti/A<
7.一味的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梦想不放弃!跌倒要靠自己爬,梦想不灭,努力才有希望! P7-3Vf_L
I r~X#$Upc
_@2G]JD
!&[4T#c
言归正传! *cI Xae^Y7
jq{Ix
今年的中山大学博士考试,内科学题目几乎没有偏题、怪题,但得分仍普遍较低,超过70分的很少,有部分博友可能因内科受限而失之交臂。作为一名连续参加过两次考博的“复读班”考生,我在此总结一下,供博友们参考。 :^a$ve3(Jq
mGvP9E"&
一、我为什么选择中山医? 8
t%1x|!
<H 6Uo#ao
简单点说,我也曾想考协和、北大的牛专业、名教授、大佬,但分析个人情况!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ez{&Y>n
cqudF=q
二、如何联系导师 51x,[y+Xe
'Iu(lpF&
在招生简章出来后就要积极联系导师,打听情况,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发表的论文的email以及朋友同学打听,尽量不要打电话! BxF
ZV;yXLx|
三.备考专业建议和经验(英语备考单列出!) 2+PIZ6=hN
Q*:
Ow]
1.复习要尽早!但也不要拉的战线太长!踏踏实实,试卷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包括英语和专业课,至少半年时间准备比较好,这样才充分些。但是时间过长容易疲惫!反而会松懈!不利于突破!具体应该根据个人情况确定! {y'kwU
h 8s*FI
2.专业课一定要认真详细看最重要的参考书,7版内科学和病理生理学,除非有很多时间和余力,其他书并不很重要! bxs@_fH
LKa_ofY
3. 内科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准备! q9Q4F
']Z8C)tK
认真分析往年的考题,因为前几年的题目都有一定的重复,不要以为简单看了就算了,而应认真分析出题目考核的知识要点。但是不能拘泥于往年的题,因为可能出现不同教授和不同附属医院轮流出题,如果风格骤变,会把你打个措手不及。 6F2}|c
四.考试考场情况 lV8Mr6m
&!ZpBR(
1.今年中大考场里的博士英语听力的清晰度很好,跟模拟题中的mp3一样清晰! \GWC5R7Q0j
+Ji dP
2.如果路远,最好在考试前两个月左右在考场附近定房间,距离考试一个月的时候,周边的合适的房间几乎都被预定满了! h(BN6ZrzKd
Y%3j>_\;
五.初试成绩 考完试1月后公布 "T PMSx&Ei
-UO$$)Q
六.调剂和复试录取 Ch3##-
EOL03N
我想强调,导师们并不以成绩定乾坤,在没有“内定”的情况下,的确是综合考虑的。成绩只是敲门砖,更要注重自己的专业背景,硕士论文和文章、科研计划书以及你的优势。一旦导师觉得你合适,只要成绩过线就够用了。 qpZ".
YpJzRm{Ra
这种录取规则是可以理解的,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师,你只会看初试成绩就决定录取的人吗? fw<'ygd
HO"(eDW6z
此外,没必要只顾一味谴责报考院校的不公和黑幕,个别导师的私心。有些时候,导师也很难做,到处找关系的人不在少数,导师也非圣贤,也生活在尘世之中,甚至有时候,个别导师迫于压力,无法招到自己想要的学生! `g7'
)MSy
,M9'S;&^
七.中山医 内科的复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FHpz
4_$f"6
1. 英语自我介绍以及寒暄 YV+e];s
46b.= }
2. 笔译或者直接朗读后口译一篇英文文献的某几个段落,要求准确,完整,字迹清楚。 V5=Injs*
OA+W$
3. 逐一进示教室面试,一般是考试成绩最低先进去,面试内容是英文问答(教授提问),主要是你的简历,硕士从事的研究工作是哪些,硕士论文的题目,如何设计你的课题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如果能够改进的话,你认为自己可以从哪里入手可以更完美?你的家庭情况等。 c8(.bmvF
`|gCbs95
八、本人看过部分标准答案,答案其实简单明确,按点给分,答中1点给1分,与所谓的临床思维毫无关系。但是部分题目的答案不在本科教材,甚至《内科学》和专业参考书上也没有,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多看一些参考书有益处,比如内科主治医师手册丛书、各内科诊疗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