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研究生!
O,#,` 2Qc 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设有22个研究生招生学院(部),学科专业体系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学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
化学、统计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建校70余年来,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优师工程”、“U-G-S”教师教育新模式、面向造就卓越教师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新模式、着眼“未来教育家”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等改革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建有国家级、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部委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10个,近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6项。
gu&W:FY 一、招生方式 0IBQE 招生方式有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
?A-f_0<0 2025年我校各招生学院(部)以普通招考招生方式报名的考生,均采用
申请考核选拔方式,具体选拔方式及要求详见
东北师范大学各招生学院(部)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n$ E$@ 硕博连读和
直接攻博选拔工作已经结束,具体选拔方式详见我校
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
《关于做好202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和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办法》。
D$E#:[ 二、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Q@?CT 招生专业和拟招生人数详见《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下简称《
专业目录》,有关招生学院(部)咨询方式、招生
导师、研究方向、学习方式、学院(部)网站链接、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链接等其他信息均可在此获取]。在录取阶段,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结合生源情况及学校发展需要,对招生计划作适当调整。
]@ }o"Td (注:《
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第五位数是“Z”的专业为我校自设专业。)
-z%
->OUu >:BgatyPH 三、报考条件 Y=y
0`?K 1.报考条件详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专业学位博士及各类专项计划的相关说明详见本章程第九条和第十条。
uuL(BUGt- 2.现役军人考生报考,按军队相关部门规定办理。
WC
b5
3.我校研究生无法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就读院校同意。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从所在培养单位退学。
~yA^6[a = 四、网上报名 -#R63f& 考生须在
2025年2月21日08:00—3月 7日17:00登录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系统(网址:
https://yz.nenu.edu.cn/bsks,以下简称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能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注意事项如下: 12: Q`
1.考生报名前应当认真了解并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本章程、《
专业目录》和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中要求的报考条件。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后续产生的不能考核或录取等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o*'Q8h 2.考生须按照目前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在报名系统中进行实名制注册,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注册后无法修改。
D[4%CQ1m 3.考生须按照报名系统页面提示要求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真实材料。
GB,ub*| 4.报名费(200元)须在线支付,不接受现场缴费,报名费支付后一律不退。
'{cFr 5.报名系统开通期间,考生可在报名系统中自行修改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须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确认表》(以下简称《报名信息确认表》),认真核对无误后本人亲笔签字,连同其他申请材料一起寄送至报考学院(部)。考生须确保寄送至报考学院(部)的《报名信息确认表》为
最终修改并提交成功版本。
n#B}p*G 6.考生须按照报名系统页面提示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上传真实材料。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网报信息与《报名信息确认表》信息不一致、填报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而影响后续考核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Cu<' b'%; 7.
硕博连读考生网上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直接攻博考生无需再次报名。
ngk:q5Tp 8.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
部省合建高校专项计划、教育部
协同提质教师学历提升计划考生网上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muKu@nshL 五、材料审核 3Q2NiYg3 考生须及时将全部申请材料(包括《报名信息确认表》)寄送至报考学院(部)。具体材料内容、要求、邮寄截止时间及收件人信息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e)3Mg^ 各招生学院(部)将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认真审核,并在公正评价的基础上给出审核意见或成绩。材料审核未通过(或不合格)者,不予进入后续的考核程序。
j)Z0K$z= 申请人是否跨学科由报考学院(部)在材料审核时认定。各招生学院(部)对考生的学科背景要求、加试科目和成绩要求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加试不合格者,不予进入后续的考核程序。
-iFFXESVX 材料审核结束后,各招生学院(部)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材料审核结果和综合考核流程通知。
"hZ `^"0b 六、综合考核 /nEK|.j 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素质考核、综合素质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具体考核内容、流程、成绩计算办法及其他要求详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qoW$Iw*q)B 综合考核结束后,各招生学院(部)将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综合考核结果。
-O?A" 七、录取 X7gB.=\X 1.各招生学院(部)根据招生计划以及考生考核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研究生院将对全校拟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
-w'g0/fD 2.体检在新生入学后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执行。
>)mF'w 八、学习方式、报考(录取)类别、学制、收费标准与奖助办法 Ki%)LQAg 1.学习方式 T8x /&g'' 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I>HA5[ 全日制博士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博士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脱产集中学习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
C[;7i!Dv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博士生毕业时,根据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及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授予相应的学位。
|C,]-mJ G 注:2025年我校所有
学术学位博士招生专业学习方式为
全日制,
教育、舞蹈专业学位博士学习方式为
非全日制,
资源与环境、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博士学习方式
兼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详见《
专业目录》。
E;"VI2F 2.报考(录取)类别 !A14\ 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报考(录取)类别。录取后,报考类别自动转为录取类别,不能更改。报考(录取)类别分为以下两种。
0XE(v c! (1)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博士生无需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转入我校,按定向协议就业。
“定向就业”仅限以下三类考生选择:一是报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
二是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部省合建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
三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职工。
`}8)P# 注:东北师范大学教职工报考前须填写
《东北师范大学教职工报考研究生申请表》,到人事处办理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方可参加后续考核。
0\eSiXs (2)非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生的人事档案、工资关系均须转入我校。除“定向就业”中提到各类情况之外,考生均须选择“非定向就业”。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b0tbS[j 考生因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考核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E?h 3.学制、学费及培养(住宿)所在校区详见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培养学制、学费、校区》。
r8A'8g4cM 4.住宿费标准参照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栏目,以入学当年相关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F(,SnSam 5.奖助办法 "k),;1 博士生入学后按照我校相关规定享受奖助学金,相关问题请咨询研究生院研究生管理工作办公室,咨询电话:0431-85099691。
z,VXH ?.Zo 九、专业学位博士相关说明 TETfRnm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y<s]C6E 1.招生专业:
Z(J
1A x (1)学校课程与教学(代码045171);
dE(d'*+a (2)学生发展与教育(代码045172);
jank<Q&w (3)教育领导与管理(代码045173);
ubsx NCqD (4)汉语国际教育(代码045174)。
B\`${O( 2.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具体详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版)》)。
}E)
t,T> 3.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
2025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BpF}H^V- (二)其他 lDs C>L-F 1.招生专业:
frWY8&W^H (1)资源与环境(代码085700,环境学院);
;[|+tO_ (2)音乐(代码135200,音乐学院);
:[Ie0[H/M (3)舞蹈(代码135300,音乐学院);
uHT
m (4)戏剧与影视[代码135400,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
^brh\M,:@ (5)美术与书法(代码135600,美术学院)。
;47 =x1ji 2.舞蹈专业学位博士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资源与环境、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博士学习方式兼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详见《
专业目录》。
\i)@"} 3.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环境学院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rE\&FVx 十、各类专项计划相关说明 \9}-5
(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系统中简称“骨干计划”专项计划) FWS!b!#,N 1.可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报考的招生专业、导师和招生计划详见《
专业目录》。其中
汉族考生仅限报考政
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K%/g!t) 2.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和公示。考生报名前应按照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通过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资格申请平台”(网址:
https://mz.chsi.com.cn/mzjh/stu/)提交申请信息。
经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线审核通过(截至3月 7日11:30之前)、我校下载名单并导入报名系统后(工作日每半天更新一次),考生方可报名。(注:此段同样适用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
S @)P#
3.报考(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线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被录取的
非在职考生需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转入我校。
y!\q', F 4.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57$/Dn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入该计划录取。
M!\6Fl{ b (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报名系统中简称“南疆计划”专项计划) a & 6-QVk 1.招生计划为3人。
oMN
Qv%U 2.仅限报考以下3个专业:
4{"
v 教育领导与管理(代码045173,教育学部),中国史(代码060200,历史文化学院)、统计学(代码071400,数学与统计学院),具体招生导师、研究方向和招生计划详见《
专业目录》。
yLt>OA<X 3.报考资格申请方式、网报特殊流程与“骨干计划”相同(见上文“(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第2点)。
V> Nw2u!! 4.报考(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被录取考生须与招生单位、工作所在单位(仅限在职考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通过骨干计划数字化管理平台在线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就业协议书。被录取
非在职考生需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转入我校。
J
{\]ZPs 5.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报考学院(部)2025年
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UK{nA?sm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南疆高校教师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入该计划录取。
.O9Pn,: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报名系统中简称“两课教师”专项计划) SxM5'KQ 1.仅限报考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代码0305)下设部分专业,具体招生专业、导师、研究方向和招生计划详见《
专业目录》。
E^m2:J]G 2.报考(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
vu/P"?F 3.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
马克思主义学部2025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QST-!`]v 4.报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入该计划录取。
HOVzpj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报名系统中简称“思政骨干”专项计划) ]@sLX e
k 1.仅限报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代码030505 )下设“(思政骨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代码01、04、07、10、13、16、19、22、25)和“(思政骨干)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码02、05、08、11、14、17、20、23、26)研究方向,具体招生导师和招生计划详见《
专业目录》。
0ac'<;9]zP 2.报考(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
QWK\6 3.具体报考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vRH 4.报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入该计划录取。
5U(ry6fI= (五)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报名系统中简称“对口支援”专项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