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HGC<#
2^*a$OJ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yGN2/>]
Q`Z=}^
1.北大 MzWVsV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 tt=JvI9>
[J`%i
U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MIJfr>z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 n*Q~<`T
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 }\s\fNSQ/
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 WLB@]JvTBY
,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_$oN"pj
2D"n#O`y
6-7 吉大 科大 \@3B%RW0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 R'#1|eWCa
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 [nx
OGa2
L7}dvdtZ0
8-9 厦大 浙大 m4=[e!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 _~=qByD
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gYtv`O
~eVq Fc
10.中山 D>Ub
)i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 /p&V72
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I 19 /
Q|gRBu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pU@$H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 i$[wkQ>$
,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 ixf~3Y8
,bLHkBK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 T&ECGF;Y/
CRY doERBg`Jh
STALLOGRAPHY还不错。 3>+9Rru
hJ>Kfm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 %ja8DRQ.
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 ? 0}M'L
m,u5S=3A{!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 na5:)j4<
机很好。 BeNH"Y:E
n'
XvPV|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C0eqCu)Q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 :cvZk|b%
物理那么强。 V[w Y;wj
)@IDmz>
zQ&k$l9
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 #[Z1W8e
+
*O$
]Hh
高分子 @1`!}.Tk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 ZQ%4]=w
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P
NE6
MRI`h.
分析化学 e[Tu.$f-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 Gr&)5hm$
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pG|+\k/B
~36)3W[4
无机化学 P,QI-,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 kF1Tg KSd
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DX*eN"z[
$jc&Tk#
有机化学 o \#C#NiT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 fcim4dfP
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SZ;Is,VgU4
<kmH^viX
物理化学 /"f4aF[
物化强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上升期的学校也不少。 :4 &q2-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 %u)niY-g
下。 K[.*8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 ! U6 x_
档次。 =k{ n! e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 60iMfcT
北化工也过得去。 0m,3''Q5lO
UhI T!x
Wv4x^nJ
重点学科预测: f3p)Q<H>`(
[s}nv]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qgk-[zW#
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ri]"a?Rm
/'ukeK+'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a%IJ8t+mn
候补:复旦大学、湖南大学 4e0/Q!o,
QMI6l'"s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vhEXtjL
候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IfP./
Cb1fTl%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PlX6,3F
候补: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 3[a&|!Yw
M?nYplC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G'dN_6ho3
候补: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n{@^ne4m
T``O!>J
vz*'1ugaA
m0a <~
补: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Ibbpy++d[
) .Jvy0B} B
1.包括所有IF>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 6%^9`|3
2.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Pi
!3wy
f-'$tMs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zfBaB0 P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a]B#uUn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P*kKeMl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EYaX@|)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GQvJj4LJp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qA^3L~;5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Cr;d
!=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vof| (Yh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h{BO\^6x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gzY~a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qUuvM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q@6Je(H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HEMq4v4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giNyD4uO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g0&Rl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n~e#Y<IP\1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OpT0V]k^"9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1(ud(8?|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iJsa;|2/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