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SM#]H-3
rU:`*b<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5lmHotj#
(t
K||*u
1.北大 n
ATuD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 c|y(2K)o[=
<z&/L/bl"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ZY= {8T@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 wu!59pL
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 :{v#'U/^
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 F#Ryu~,"
,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4%]o%.
ZohC
P
6-7 吉大 科大 9';JXf$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 $y &E(J
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 (O?.)jEW(.
P>C~
i:4n
8-9 厦大 浙大 drP=A~?&: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 m+R[#GE8#
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YeL#jtC
o3^l~iT
10.中山 ,/%=sux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 =F~S?y
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7M!I8C0!aO
HY*Kb+[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Mn6U-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 5E;qM|Ns
,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 /GN<\_o=q
@Z
%ivR: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 &\WSQmtto
CRY uAJx.>$b
STALLOGRAPHY还不错。 I<mV+ex
s}9S8@#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 1>_8d"<Gd
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 RuA*YV
6:[dj*KGmT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 /wEhVR`=
机很好。 ^e _hLX\SW
wr/"yQA]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EzM
?Nft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 w!-gJmX>
物理那么强。 {j?FNOJn
B$fPgW-
q]ku5A\y
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 p
Z|V
3
x;P_1J
%Q
高分子 d9fC<Tp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 %+W{iu[|
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Xz,j9GzJS
MDZ640-Y
分析化学 wo;~7K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 8oy^Xc+
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3</_c1~
<e=#F-DE
无机化学 D09Sg%w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 RNEp4x
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8yR.uMI$/
Db}j?ik/
有机化学 b7?uq9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 ^B.5GK)!
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m{Wu"
;e
urs,34h
物理化学 B:yGS*.tu
物化强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上升期的学校也不少。 L2[($
l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 KEo,m
下。 XSwl Tg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 O-0x8 O^B
档次。
c(f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 ~OYiq}g
北化工也过得去。 t:x\kp
A7Cm5>Y_S
CAig]=2'
重点学科预测: 2G& a{
Z!a=dnwHz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Zgp4`)}:
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W=,j)MA
64
wv<r]5j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e
}?db
候补:复旦大学、湖南大学 MIeU,KT#U
ehGLk7@7&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htO+z7
候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kUL'1!j7
Y#ap*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8?B!2
候补: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 0I-9nuw,^;
Hs;4lSyUO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L81ZbNU?$
候补: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t m_Mg
:;%2BSgFU
\}yc`7T:L0
Ea=8}6`s
补: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XAD- 'i
) 9R!atPz9
1.包括所有IF>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 VD;01"#'
2.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8n^m*
T=
8 0,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Fk&c=V;SU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Y,qI@n<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v4a8}G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cBNw|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9/#Nv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6$hQ35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lI`9'*R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MVpGWTH@F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9Z$"K- G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RT4x\&q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m):Y;9iQ?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L]|gZ&^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u~
CZ;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S]}.7`l9(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o+iiSTJEe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w~nVRb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PudS2k_Qv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3)wN))VBX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PA{PD.4Du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