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C0[Z>$
H\<^p",`
大陆高校化学学科排名全面分析: 1LonYAHF
@%4tWE
1.北大 S|/Za".Gr
北大当之无愧在高校化学排名第一,各个方向都不错。 NG\^>.8
ILMXWw
2-5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 qZ rv2dT
复旦,南开,清华,南大处于第二梯队,其中复旦上升速度非常快,光从这两年发表的 O`D,> =[
论文高分子和物化都处在最前列。南开,南大都是传统化学强校,南开的有机,南大的 T5? eb"
无机都是强势学科,南开的无机上升很快Inorg.Chem.已经超过南大。清华也是强在物化 be+tAp`
,清华高水平的文章不少,但相对规模较小。 =SpD6
9-H
l@<yC-Xd
6-7 吉大 科大 Wv-nRDNG
科大化学因为内乱,IF>7的文章不多但整体实力还是挺强;吉大化学不如从前但整体实 v 8NoD_
力还是不错,尤其是理论计算化学。
hp!. P1b
M
T(G=r8
8-9 厦大 浙大 ];hK5
厦大化学的年轻院士很多,文章却不是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批评浙大高水平的 6;%Ajx
文章不多,但IF>3的化学文章远多于厦大,而且高分子发展神速,仅次于复旦。 I'a&n}jx
$}z%}v
10.中山 dr
W}w+!
应该是中山大学,不温不火。但中山大学是大陆化学学科明显的分界线,中山肯定不如 K %Qj<{)
前9所学校,而又比后面的学校强不少,后面学校唯一的特色是兰大的有机。 O
cJ(i#Q~<
tk~<tqMq
11-14 上海交大 山大 武大 兰大 v]e6CZwo
上海交大不仅工科好医学也有了,理科文科都飞速发展,大概工科发展高分子比较容易 ^:
64(7
,像浙大一样高分子不错。 s7G!4en
Dv
z}sQZ
山大IF>3的化学文章是非前十名学校里最多的,和厦大差不多,但好像没什么特色, J'4V_Kjg-
CRY <WGx
6{
STALLOGRAPHY还不错。 {*Tnl-m~
*7:HO{P>Y
武大的理科一直没有起色,文科也越来越差,如果没有合并学校武大就变成3流了。理科 !K5D:x
除了生物外,就算分析化学还行。 3tAX4DnYrq
v''F\V )
兰大化学出去的牛人太多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不少兰大毕业的,这点和吉大很像,有 Kta7xtu
机很好。 &
&er7_Q
';.n#
15-17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 c</u]TD
华东理工 川大 北师大都一般化,华东理工的化工还是很强,北师大的化学不想数学和 %X>P+6<=
物理那么强。 [|E|(@J
1 wB2:o<
xXn2M*g
新一轮重点学科遴选: ~n)<L7
'awZ-$#
高分子 .W1i3Z 6g
复旦肯定没有问题,浙大科大南开属于第二梯队,然后上交大、北化工、南大、北大、 \qB:z7I2
吉大都不错,中山比较够呛,在广州华南理工和中山差不多。 /C"?Y'
O~=|6#c
分析化学 @ - _lw
北大应该是第一,其他的几个学校武大、复旦、南大、厦大都差不多,接下来湖大,然 qp)a`'Pq
后南开的分析也有所起色。 9]^ CDL
bX*c-r:
无机化学 gHe%N?'
南大以前是绝对第一,但现在南开可以与之一比高低,吉大也很强,接着是北大,再下 E,g5[s@
来科大和苏州大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然后东北师大,山大,厦大都差不多。 :L'U>)k
dB%q`7O
有机化学 #HF;yAc
前三名优势明显,北大和南开并列第一,感觉北大稍强,第三兰大。 UxS@]YC
接下来应该是浙大和清华,再次厦大和科大。 (iO8[
L4?)N&V
物理化学 lX*IEAc
物化强校很多,因为物化是化学最容易发好文章的方向,处于上升期的学校也不少。 =i:6&Y~VGq
第一梯队的数量就很多:科大、北大、清华、吉大、南大,复旦也很好,浙大物化处于其 tP;^;nw
下。 U#{^29ik=o
接下来南开厦大,厦大物化以前不错,但近几年很一般,感觉名大于实,姑且放在这一 {u4=*>?G
档次。 T~"T%r
然后山大武大上海交大都不差,福大也还行,整个福建的物化还是不错的。大连理工、 n0*a.
北化工也过得去。 Pk6l*+"r<
Dd:;8Xo
P.Uz[_&l6
重点学科预测: WUnmUW[/
`3KXWN`.s
无机化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j4hiMI;
候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Q8glLnM
` e~nn
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 k@i+gV%
候补:复旦大学、湖南大学 (&y~\t]H
D3BNA]P\2@
有机化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n,+/%IZ
候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Hve'Z,X
q\f Z Q
物理化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5u=(zg
候补: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开大学 G
j%cU@2
7Y>1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ee0)%hc1t
候补: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r?l7_aBv3
:@H&v%h(u
r- :u*
v[O }~E7'
补:2005-2006年化学类(IF>7)文章第一通讯单位统计(2005年1月1号-2006年7月23号 86BY032H
) e[(
XR_EY
1.包括所有IF>7化学类杂志,而不是有选择性的选取或忽略某些杂志 3wQUNv0z
2.只统计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EO@<
>I
>)&]Ss5J
1.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28篇 1JFCYJy
2.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 23篇 $z>L $,c>
3.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19篇 E
W{vF|
3.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19篇 W8$ky[2R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18篇 4w\@D>@}H
6.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 15篇 %)|pUa&
7.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9篇 Lcx)wof
7.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ersity) 9篇 "\x<Zg;
7.中国科技大学(Univ Sci & Technol China) 9篇 `k 5'nnyP
11.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5篇 8)wxc1
13.华东理工大学(E China Univ Sci & Technol) 4篇 IsC`r7
13.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 4篇 ;_HG
5}i
13.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4篇 94>EA/+Ek
16.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 Technol) 3篇 Y M<8>d
16.山西师范大学(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3篇 TvbkvK
16.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 3篇 TspuZR@2
16.苏州大学(Suzhou University) 3篇 eY
N=?
20.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2篇 v*.[O/,EBR
20.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2篇 zXop@"(e
20.华南理工大学(S China Univ Technol)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