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安排 kfas4mkc 网上报名:2018年11月1日-12月31日
D1y`J&A>Q 现场确认:2018年11月 1日-12月31日
[G8EX3 考试时间:2019年01月19日-01月20日
PR|z -T 注:1、我校
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每年组织一次,原则上不再组织第二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有变更,将另行通知。入学时间为当年的8月底或9月初(秋季入学)。
Tfh2
> 2、“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考生的具体时间安排及要求请查看我校陆续在研究生院网页上发布的相关通知。报考我校“申请考核制”的考生,经我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并复试合格的考生可直接录取为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对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可参加我校2019年1月19日—20日的博士公考招考。
`G!HGzVx;j 二、报名流程 YNV,
dKB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环节。考生需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报名程序,逾期不再受理。
)@DDs(q=i (一)网上报名
)I*(yUj 拟报考考生(含2019年“硕博连读”生、“直博生”、“申请—考核制”考生、公开招考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
http://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照要求如实填写报考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ZbT$f^o}M] (二)现场确认
>6Uc|D 所有网上报名的考生必须在“报考安排”规定的12月31日前(节假日休息),持学历学位证书、第二代有效身份证件及其他报考
材料,到我校研招办进行现场信息确认,否则报名无效。
'v<v6vs 三、招生考试声明 rGNa[1{kRs 1、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是国家教育选拔考试,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是教育公平原则的集中体现,考试既是知识的竞争,也是品德的检验;遵守考试纪律、考出优秀品德、共创良好的考试环境是广大考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aUYidd 2、请各位考生树立诚信观念,如实填写本人相关报名信息,自觉接受考务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的正常进行;牢固树立“守纪光荣,违纪可耻”的思想,既不要寻求“枪手”替考,也不要充当“枪手”替他人应考,摒弃一切侥幸心理,打消一切作弊念头,珍惜个人名誉,诚信文明应考。
vzs4tkG 3、请各位考生正确对待考试,不要在互联网上散布涉及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有害信息,不要轻信一些不法之徒借考试之机实施的诈骗伎俩,不要听信不法分子兜售的所谓“研究生
试题”、“考试答案”或“作弊工具”的谣言,谨防上当受骗,更不要以身试法;考试作弊或协助他人作弊,将给本人、家人以及所在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不可预料的后果。
DQK?y=vf 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u_NLgM7* 西安理工大学研招办
U:8]G 2018年10月12日
`Ns@W? 注意:以下说明如有变更,请以当年教育部有关政策及要求为准
'MW%\W; 一、学校简介 TOG4=y-N 西安理工大学坐落于古城西安,属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入选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X{U7?x 研究生教育始于 1960 年,
2011 年成立研究生院,学校现有 1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9 个门类。其中,水利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 5 个二级学科),21 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 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在 2017 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 20%;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全国前 30%;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 40%。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位列 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 1%。学校还具有金融硕士(MF)、教育硕士(Ed.M)、翻译硕士(MTI)、工程硕士(ME,涵盖 18 个工程领域)、会计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并具有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单独考试权,是全国第一批可接受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
d`rZgY 学校设有 16 个学院和 1 个教学部,设有 31 个重点科研基地,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院士工作室 15 个,讲座教授(院士)工作室 1 个。
`l'T/F\ 近十年来(2008 年至今),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146 项,其中国家级奖 4 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 973 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 67 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99 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3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290 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13 件,科研经费到款 22.7 亿元,发表 SCI 论文 1787 篇。
jC[_uG 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 60 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 5 个。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D*2*FDGI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 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自 1999 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yq|yGf(4& 学校现有教职工 25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 800 余人,其中双聘院士 3 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 20 余人、部级人才称号 40 多人。现在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18000 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 7000 名,全日制专科生近 3000 名。截至目前,已先后招收各类研究生 24000 余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约 18000 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当前,学校正在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V5$Gb6?K 二、培养目标 z4_
B/Q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报考条件博士研究生按报考类别分定向报考和非定向报考两类。现有普通招考、“硕博连读”、 “直接攻博”、“申请—考核”四种招考方式。
:z P:4NW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
考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v\|jkzR5Y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iM}YCV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学位证);获得学士学位 6 年以上(含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pPOQv:~ 3、身心健康,体检标准参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K=l]!(*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Ox#vW6;)
5、报考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录取后必须全脱产学习,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全部转入学校(原培养方式为定向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选拔时出具原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该生全脱产攻读博士的公函,须将档案和工资关系全部转入学校)。报考非定向考生年龄不得超过 40 周岁。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必须征得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录取时需签《定向就业培养合同》。报考定向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b?OA |JqX 6、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本人学术研究成果、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及高级职称证明。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不得跨学科门类报考。
?=4oxPe 7、获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不含 EMBA)或高校教师硕士拟报考管理学博士的考生,仅限我校毕业生,且前期学历应为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并且须在 CSSCI 或 CSCD 收录期刊发表 2 篇(含 2 篇)以上经济管理类及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在校期间以
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经学校审批后方可报考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的博士研究生。
w( SY 8、符合基本报考条件、报考学科门类跨度较大的考生,报名时需提交拟报考学科或相近学科近 5 年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 篇,以及拟报考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成绩单,经拟报考学科、学院同意,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方可报考。学校将视考生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加试,加试课程为拟报考学科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加试课程科目为 2 门。
s9"X.-!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nf%S+KV 1、满足报考条件(一)中第 1、3、4、5、8 条规定。
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