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考博“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知识点(上)
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来源于 考博资料 分类

考博“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知识点(上)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zZS>+O  
第一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 yaCd4KP  
1,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 Nv}U/$$S  
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它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突出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 P2A ]qX  
1)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含义 tuL\7 (R  
所谓方法,语意学的解释是“按照某种途径”(沿自希腊文“沿着”和“道路”),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必须遵循的调节原则的说明。 E#IiyZ  
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中,所谓科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诉诸观察与实验,将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以试图结实现象背后的因果律或自然法则的方法 }z9I`6[  
另外一种说法是西方著名科学哲学波普尔提出的,在他看来,所谓的科学方法不过就是“假设—证伪法”。波普尔认识,客观真理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能被人们的归纳推理所证实,只能通过反驳证伪的方式,逐步排除错误接近客观真理。原因在于证实与证伪是不对称的,不论多少次证实都可以被一次证伪所推翻。 Y^*Lh/:h  
(2)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Hp#6+  
教育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B;Q`vKY  
(3)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 "u3fs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即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共性是: '7R R2f>V  
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E-BOIy,  
②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e{q p!N1!  
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搜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9ceCnwbNN  
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 @M1yBN  
⑤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k%wOz1vM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ArEH%e  
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强。 ~x +:44*  
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N3 nkyZ  
2.教育研究的意义及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 O|^6UH  
1)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jK17}j  
我们可以把教育科学的研究意义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 n{qa]3  
①改善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各级教育的实践模式,包括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师生关系等,也因环境、对象、内容等因素的变化发展而被要求更新。要为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模式、新方式找到科学根据,就必须通过科学研究。以教学模式为例,我国近十余年中各地小学教师自发地或自觉地由理论工作者指导或独立探索出来的许多富有成效的教学新模式,如目标教学、学法指导和愉快教学等第,都是长期大量的实践研究的结晶。 sTYuwna~   
②推进理论建设要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人们一般认为中小学教育实践性强,研究往往偏于应用,但实际上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教育现象,对其开展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某一时段的特殊规律,更在于中从中提炼一般教育原理。比如,教材知识结构、教学过程结构与学生认识结构三者的内在联系,从知识到能力的内在转换机制。总之,无论是揭示培养中小学生的特殊规律还是培养人的一般规律,在中小学教育这片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 ]`CKQ> o  
③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fed[^wW  
中小学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质量。传统的师范教育仅仅着重学科训练和教学规范,轻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欧洲一些国家,至今都不主张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瑞士著名心理学皮亚杰早在1965年就批评过大学里对中学教师缺少教育学训练的现象。合作教育学派的实验教师也因其锐意改革、敢于向传统教育学挑战而文明全国,并引起国际关注。各国尽管对小学教师应否参加教育科研的看法不尽一致,但行业劳动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相应要求从业者具备科学的头脑和开拓进取意识,已是大趋势无疑。从我国中小学现实看,我们正处于改革时代,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首先就要以科研来引导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改革的效益。 V;[ __w  
教师劳动本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在表面上又显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容易滋生匠气和惰性,只有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保持探究的精神和革新意识,才能在平凡中尝出不平凡,才能从教育科研成就中发现自身价值而激发起继续开拓创新的愿望。正同有人说道:实验的学校是最好的教师进修学校 btB(n<G2#  
(2教育研究的价值(可能以论述题的方式出现,适当加些举例,可能与意义出在一起) <Vr] 2mw  
教育研究应当是“科学地”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共识,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接近生活并给人们带来直接的益处。社会科学的只能扩大了,像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在这方面的功能尤其突出。概括地说,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深化认识和改善实践两个方面。 +i q+  
深化认识的价值:科学研究帮助人们深化认识这一价值,主要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表现出来的: f4aD0.K.g|  
一是发现并揭示规律; JUa Kj@a|  
二是对已有的反映规律的原理(学说)不断进行检验。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科学研究就是以寻求各种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隐藏于现象背后的的本质为自己的任务的,不仅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还将其准确客观地陈述出来。 !kHyLEV  
但是,科学研究也不会在已有的学说或原理上停步不前,它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和情境的转移而对已有的学说(原理)进行不断地检验,考察在新条件新情境下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真实性,从而使人们对规律的描述更准确、对本质的刻画更深入。 kHo;9j-U  
改善实践价值:科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弄清“是什么”、“为什么”一类问题,即认识问题,还能帮助人们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即实践问题。认识问题的明确,是人们决定如何行动的前提。 B9;,A;E};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深化认识的价值表现为深化对教育活动的综合生成和动态转化过程,揭示其特点及一般规律,既推动教育理论建设也知道教育的应用研究。改善实践的价值,表现为运用事理研究揭示一般规律认识和改进教育活动实践,寻找有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此外,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独特的价值,那就是锻炼培养教育科学研究者主体——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Vqv2F @.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AIRVvW~($  
1.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0F;(_2V-  
如何对研究方法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同样需要有科学方法论指导。各国的科学家对科学史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形态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前苏联的学者尤金认为科学史上可以区分三种方法论认识形式,这就是: /="D]K)%b8  
19世纪中叶之前的古典科学时期的本体论主义,特点是旨在反映“知识——客体”的联系; ay7+H7^|hZ  
19世纪中至20世纪,认识论时期,集中反映“主体——客体”的联系; ]= QCCC  
③当代科学的方法论主要特点是十分重视“主体——知识”的联系,即强调主体和知识的相互决定性。 gp|7{}Q{  
尤金还提出了对方法论研究的方向和形式作分类的几个方面因素,这些因素是:科学研究极其阶段和结构;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手段;研究的原理、途径和概念;科学史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科学的逻辑研究。 ?`[ uh%  
从教育整个历史发展看,两千多年前来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线索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从经验到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再到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 W) Kpnb7  
(1)直觉观察时期 48"Y-TV  
从古希腊到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知觉观察时期 x x`8>2T#e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他们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不仅形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教育理论,而且提出了他们研究教育的种种方法论观点。从总体上分析,反映出以下特点 l.NkS   
①教育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道德教育为主。②采用观察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因此,教育理论观点的表达方式是以描述性的记述为主,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系统。③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④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总体分析,这个时期是以直觉观察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S;AnpiBM8  
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对自然界、社会、教育进行解剖分析,他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观察研究。无论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总体分析,有以下特点A.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B.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C.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辨证关系的分析论述中。D.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nL N6@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efAahH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这是从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原理的提出为标志的近代教育科学产生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式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时期。 5\*wX.wp  
总括分析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机个方面: t U~H@'  
从经验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如卢梭、福禄倍尔强调个性研究,强调教育的内在因素。 O'sr[  
②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或重思辨轻实践经验或重局部具体经验而轻理论思维,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分析,都是以分析为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P;fCQmM  
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z,vJ~PW  
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已不同于直觉的观察方法,它是变革现实的一种实践活动。实验方法的采用标志着教育研究方法的长足发展。 "j@I RuH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Z?!:=x>7m  
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这个时期,新兴科学飞速发展,科学内部分工日益精密和专门化,数学和数理逻辑的广泛应用,对物质结构的愈来愈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加重视理论的模式和结构的作用等,都要求对各门学科的共同问题,特别是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z1KC$~{O  
关于这个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及方法的发展,以下几段是值得注意的: ,tv9+n@x  
①构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比较法等。一定程度上缺乏“教育化”,还未形成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体系。 #/sE{jm  
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步的与传统的、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流派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p5T  
③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示出实用主义倾向。 GHsdLe=t0#  
④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如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已从介绍外国教育状况的事实描述(报导——描述)发展到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说明其特征,目的是“借鉴——改善”。 y8WXp_\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为教育学家们探讨教育的规律,研究教育现象提供了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论指导。二是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yLa5tv/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 >D^7v(&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关于现代科学发展与方法论的关系,不少学者作了精辟的分析。一般认为,现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对方法论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Oqnb+  
①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nF y7gA|  
②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应用一门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学科的现象,使不同的科学方法和不同的科学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原有学科的邻近领域产生了新学科的生产点,这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N!soJ<  
③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出现了一些详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1q~,}toX  
④科学研究课程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由此产生了科研课题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必要,从而也产生了协调科学研究的并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方法论。 lJQl$Wx^  
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传统方法论基础上,完整地把握方法论发展史上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吸收其中合理因素又避免了以往的片面性。正是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方法论的深刻变革,给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当代科学走着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道路,在方法论方面产生了共性与个性的不同要求,如何处理好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另外,还有关于教育科学理论的形式结构分析,教育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它们的逻辑有效性的条件等。 1B]wSvP@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U I ch  
1)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 hD.wKX?oO  
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出现许多新气象。 i@?<]n  
重大理论突破与新的学术观点 二十一世纪教育理论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无论是从研究的领域、视角和方法还是从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看,都有较重要的突破,给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论界创新、进取的新景象。就理论层面而言,主要表现如下: bzL;)H4Eo  
.“三个代表和教育创新 O NzdCgY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者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特征,这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三个代表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所作的深入探讨,还有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及其核心内容作了探讨,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创新作出切实贡献。 -EIMh^  
.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定位 d1_*!LW$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定位和挑战。如何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以科学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的前提。关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第三部门,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为此,应当鼓励市场有限介入,并保持适当的政府调节功能。 vh3iu +  
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 #:5g`Ch4,  
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政策研究开始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走向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 #Lt+6sa]2@  
④教育主体间性 *ww(5 t  
学者们在对教育主体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主义和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的理解,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教育和德育予以了新的诠释和解析,并开始关注教育与交往、教育与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主体间性问题上,研究者开始关注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体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等问题,有关教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进一步深化为不同主体间的共识,以及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等新的领域。 c] 9CN  
1、【具体研究领域  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 y/*Tvb #TJ  
素质教育的理论方面有两个明显的突破。一是提出了素质教育对生命发展的意义。二是探讨了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认为这是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 /faP]J)  
课程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原则,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一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二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设计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三是探讨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的关系,提出二者由截然分开开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 DMpd(ws  
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教学论体系在新的教改和课改形势下所遭遇的冲击和挑战及未来走向,教学转型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等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教学论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加强网络时代的教和学的研究的观点。 Z 2jMBe  
2、【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研究 _@?Jx/`;bk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具体包括从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平机制到义务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的研究。从教育政策的层面探讨教育平等和公平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论文提出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 ,colGth 54  
3、【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研究 X(q=,^Mp  
观念层面,指出教育的事业性抑或产业性,并不是教育的固有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取决于人们对它是作为事业来运行有利还是作为产业来运行有利的主观判断。在制度层面,认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加入WTO的过程中,我国公办高等学校作为第一部门组织在政府体制中运作的社会经济基础已经丧失。解决公办学校存在的问题,需要的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而是深刻的转型,比较可行的方向选择是转向第三部门领域。在体制层面,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则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未来的改革将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刘亚荣,第8)。在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方面,提出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产出型拨款机制的观点。 _( /lBf{|  
4.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转型 k"-#ox!  
三、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6%;mep  
1.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增强 3Ya6yz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研究者对真假问题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反对过去乃至现在依然存在于教育研究领域中假问题的出现。二是问题研究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范式。如教育创新问题、教育与交往问题、教师培训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义务教育经费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理论建设或教育实践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真问题 三是研究主体问题意识的增强进一步体现为政策意识的增强。研究者力求通过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UC$+&&rO  
2.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SytDo (_=W  
多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教育研究也遵循了这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他们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研究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理论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T"QL@  
3具体研究方法有新的发展 < R%6L&  
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文献法、历史法、测验法等类似方法常被人们所采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发展。实验法与调查法、用个案法进行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方法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所采用。 [<$d@}O  
综观世界教育科学研究,正在显现基础学科与边缘学科融合、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注重实证分析和应用成效、积极影响决策等态势。因此,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全面总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不断为教育科学创新开掘不竭的源泉。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教育科学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为我国教育科学提供营养,扩大视野。我们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剖析阻碍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新特点,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尤其是力争在符合国情的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缩小不同区域、群体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加快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Upen/1bA  
3、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QP0X8%+p  
在当代教育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降低,抽象化的程度提高,高度发展了逻辑思维方法。在20世纪初,教育研究主要关心的是搜集有关的描述性资料、编制测验工具,强调经验在检验理论中的作用。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教育规律的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当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自然科学方法的发展,大量新学科的形成,随之而产生的新方法将再次冲击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助于更好的把握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W;vc<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是教育科学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对人才研究的重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广泛深入地发展,带来了教育了领域一系列的根本变革。它标志着研究方法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化,无论在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的方法手段还是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变革的中心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科学化、现代化 J, >PLQAa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YIqfGXu8  
1.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的方法分类 Bq`kVfx  
设计阶段的方法: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 H43D=N&  
实施阶段的方法: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 e:occT  
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 {Oszq(A  
2.以问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 rJj~cPwL"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理论研究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 <-aI%'?*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 DlO;EH  
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准实验等);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uWNN"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帮助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sR nMBW.  
3.其他分类 5(Oc"0''H  
1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 JFdzA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旨在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tn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W{aNS@1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f d5~'2  
1. 客观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f,x@:Jw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分别反映客观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针对教育的特点来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重要的在于要发现潜在的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描述有关对象数量关系及规律的相应的数学方法。 F tjm@:X  
5.伦理原则 #IDCCD^1=  
第五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N :A  
1、选题与设计阶段选择课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方案;提出假设 b* fflJ  
一、研究假設概述 m "]ys #  
1.研究假設的概念 Cn '=_1p  
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结论。  CVp<SS(  
2.假设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Eq{TZV  
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假设能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并按确定目标选择研究方法和收集资料,指导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dTXT  
3.好的研究假設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 q#Vf2U55m  
1)科学性。假设要建立在明确的概念、已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之上,并得到一定的科学论证。 YvX I  
2)推测性。它要对一定的行为、现象或事件作试验性的、合理的解释,有一定的预测性。 eH{ 9w8~  
3)表述的明确性。假设的概念要简单,表述要清晰、简明、准确,条理分明,结构完整,假设命题本身在逻辑上无矛盾。 |&7,g  
4)可检验性。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以验证推测的正确程度和可靠性。 EM}z-@A>  
二、教育科学研究假設的基本类型 Gy%e%'  
1.按假设形成划分 OFv} jT  
1)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 v'tk: Hm1  
2)演绎假设。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的新结论,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普遍性联系,通过理论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 P_U-R%f  
3)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是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 ~JpU O~i/  
2.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划分 wn&2-m*a  
1)描述性假设: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对对象大致轮廓或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 iXFaQ  
2)解释性假设:试图解释事物内部联系,指出事物质的特征,说明事物原因,它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 KJ_R@,v\  
3)预测性假设: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是在对现实事物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预见。 cx}-tj"m-  
三、教育科学研究假設的形成 LNkyV*TI  
1.研究假設的形成及其步骤 >Fz$DKr[  
科学研究假设的形成是从观察发现到理论发现的中介环节,是由特殊的发现到普遍一般发现的方式。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5mU_S\)4:z  
1)在搜集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提炼出科学问题。 7_,gAE:kG  
2)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  s25012  
3)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灵活的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可将这种观点表述为新的科学概念,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 / Ny&;Y  
4)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性陈述,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eAMT72_  
2.研究假設形成的条件 `Nj|}^A  
1)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是形成研究假設的基础(经验基础)。 /V&Y@j  
2)科学假设的形成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论,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PT C,0UJ  
3)研究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Cp%|Q.?  
制定方案 实施阶段 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Tx*m p+q  
3.总结与评价阶段 FWg 7 e3  
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jJ|;Nwm<[  
2)鉴定和评价研究成果 J}J nJV8|G  
这是对教育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总体效益的评价。评价时,首先要鉴定其是不是教育研究的成果,作为研究成果,应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创新性、实践性以及目标实现后的效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评价侧重点是不同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包括对教育科学新思想的解释论证,提出新的教育科学概念,补充和发展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思想,提出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以及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等。应用性研究成果包括学生素质的培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措施的提出,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研究能力的提高等。 [C$ 0HW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一节 选题的主要来源 t(Uoi~#[  
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 )-(NL!?`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课题) k{~5pxd-t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nFqMS|EN  
4.从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报刊杂志和他人研究成果中提出课题。 xk/(| f{L  
第二节 选题的基本要求 }49?Z3  
【问题本身、教育问题与课题】 rhrlEf@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问题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首先要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科学问题。一般来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确立过程一般首先要明确科研任务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提出科研问题,对问题进行分解、分析,使问题不过于笼统,不过于超前,使其范围确定、含义确定,问题具体明确,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实施研究。切忌大而空、虚而玄、泛而散。 6XP> p$-  
判断问题是否值得研究的标准: o! 8X< o  
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问题是不是尚未解决)。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为此,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以往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否则,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选定的问题应该对本学科领域有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新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还应该对其他相关领域有高的外部价值。 ;>~iCF k]?  
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现体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导思想及目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选题的科学性表现在选题的时间基础和理论基础上。 L-XTIL$$  
③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的范围、研究的任务是否明确集中)。 R:Lu)d>=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可行性指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这被解决的可能性。可行性包括以下三方面:A.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B.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C.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LE;c+(CAU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全局的成败。 c&Dy{B!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设计 n3(HA  
1.选择研究对象 d^7<l_u~ !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总体。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8L:0Wp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使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FQ5# v{  
取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在于,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8]$a6`{_  
2.确定研究方法 %lBFj/B  
(1) 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研究方法 H_{Yr+p  
2)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 uZfo[_g0S  
3.制定研究计划 K&/W cuP &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安排。 fIu/*PFPVY  
研究计划应回答的问题是:研究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安排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搜集所需的资料;研究成果的形式以及如何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鉴定;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及所需的研究经费等。 EB \\ F  
完整的研究计划的主要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价值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O?@AnkOhn  
第四节 课题论证的基础内容 mz47lv1?  
1.课题选题的价值 , vWcWT  
2.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q^CR(h (R  
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 74}H8q_z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Na4\)({  
5.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a V`u?'e  
课题论正是为了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它依据详实的资料,并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通过课题论证,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创设落实的条件。课题的论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②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③本课题领域以往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④本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资设备及经费预算等),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⑤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及成果形式的妥当性。 Hg]r5Fe/c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 +BESO  
文献检索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 Gd!y,n&s  
第一节 教育文献的含义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gA6 $s7  
1.教育文献的基本概念 ig6F!p  
教育文献: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bi QDupTz  
2.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s q_ f[!  
1)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 -Wf 2m6t  
2)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为教育科学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lB[IB)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06ZyR@.@v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4LrV+`$V  
1.教育文献的三种等级 v81<K*w`P  
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KG.:BO<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ol-U%J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进展报告、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G22u+ua  
2.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 !Eu}ro.}  
1)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 qeypa !  
2)报刊:报纸和期刊均属于连续出版物。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 o!:   
3)教育档案类: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等。 cJMp`DQzc  
4)专家询问:是通过个人交往接触的非正式渠道搜集资料,研究者与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研究人员、学者进行交谈,交流讨论学术问题。 "_W[X  
5)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_vm~yKId  
第三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vkp_v1F%+  
1.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 bZLY#g7L"  
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xp)la.  
2.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P$m&z  
顺查法:按时间范围,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87|gC7B  
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Cs))9'cD]  
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中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yhc}*BMZ  
综合查找法:将各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 \8g'v@$wG  
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要达到四点要求:,高的查准率;,高的查全率;,占有资料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要迅速。 yvv]iRk<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jjHIFX  
运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主要途径:光盘检索与在线检索 xPCRT *Pd  
一般方法: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数目;如果需要,扩大查找范围。 Qco8m4n  
第四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FF#T"y0Y  
1.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 LGB}:;$AL  
2.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 iSbPOC7  
3.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4  K5  
0Xb,ne 7  
gWQ(B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