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7年考博管理心理学试题 ie5"
0h* AtZv_
一、简答题 {epsiHK@tK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mwBOhEefNJ
|[0|j/V%O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Y.ic=<0H
~qRP.bV%f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b}Jcj
U:p<pTnMR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v]BN. SHE_
b:oB $E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qK>A?9
}k$2r3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I^) 8c
"4C b dD//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wH b
ZJ1%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TL5yuA
r1f##
二、论述题 s
'RE~,
@uApm~}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Xi$2MyRd
edD1 9A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iLD}>=
,ir(~g+{g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k"7l\;N
HJ~0_n&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e'Njl?>3
yy8h8{=g
三、案例题 (=
#EJB1(
G&,F-|`
案例分析1 Z7)la
|
ai 0am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W~b->F
ufq9+}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X!6oviT|m
TuR.
'kE@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H.-VfROi2
lfTDpKz3D
案例分析2 /fh[_!qN
P~xP@?I%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pd%h5|*n;
'TwvkU"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T'8d|$X
MbbKo-7
F$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0
&c0vT
{PBm dX
案例分析3 S29k IJ
8r{:di*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A*x3O%zH
QP?eKW9 :
案例分析4 4arq
lzlo
jVdRy{MH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SOg>0VH)
_ -6IB>
请问: I_"KhBM
xQKRUHDc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CO5>Q o
dsrKHi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Fi
3k
'O:QS)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Z2
3*`yR
.ey=gI!x0
附答案: q'9}Hz
]ucz8('
1.简述20世纪40年代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hW Va4
,Nk{AiiN
(1)人类需要理论 aK+jpi4?
?7k%4~H t
(2)人性管理理论 oU[>.Igi
iVdY\+N!<
(3)群体行为理论 6 {j}Z*)m
jM07&o]D
(4)领导行为理论 z%0'v`7
mSFh*FG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8in\T i
!ma%Zk
(1)需要和动机 d!z}!
:
{wq~+O
(2)兴趣和爱好 a?K 3/0G
E|~)"=
(3)个性特征 A^3M~
2M`:/ shq
(4)过去经验 ?y`we6~\1
+J;T= p
(5)知识结构 P;7
Y9}
%Ix
3.简述群体应具备的特征. l'm\*=3
(_.0g}2
(1)成员之间相互依附 +ebmve \+
[PP&}.k4"
(2)有共同的规范 A.
wuB
%}/ |/=
(3)有群体意识 U_.9H
_G
)z=L^ot
(4)有共同的目标 T@P[jtH<d
40$- ]i
4.简述领导者素质培养的主要体现. !L?diR
~M Mv+d88
(1)吸取新知识 L<H zPg
e,8[fp-7
(2)重视理性 f2.|[
K|V<e[X[V
(3)强调成效 cD JeYduK
;t\oM7J|
(4)开发意识 8kYI ~
@CNe)&U
5.简述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efXiZ
lNbAt4]}f(
(1)客观公正原则 e754g(|>b
peD7X:K\s
(2)民主公开原则 oa<%R8T?@
d3jzGJrU}
(3)严格认真的原则 M'5PPBSR
}/J<#}t
(4)激励为主的原则 =x3T+)qCNX
PFI^+';
6.简述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b-
?d(-
a%*W(
4=Y
(1)先天遗传因素 c0f8*O4i
7!PU}[
:
(2)家庭因素 HyYol*
9+"ISXS
(3)文化传统因素 %G/(7l[W
`dJ?j[
P,p
(4)阶级和阶层因素 {xu~Dx
'4)4* 3z,
7.简要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在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优劣。 o-+H-
QP7N#mh
(1)单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 yW@YW_2;4
yi:1cLq2
(2)单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差,易使接受者产生抗拒心理. }iRRf_
TXbnK"XQ
(3)双向沟通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高,接受者有参与感,有助于双方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0*KMO3
jygKw+C
(4)双向沟通的缺点是信息发送者的心理压力大,信息传递速度慢. 91|~KR)
n0b{Jg *
(5)双向沟通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缺乏条理性. =~q Xzq
GB{Q)L
8.简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J5SOPG
7-MyiCt
(1)对团结的影响
u"-."_
(|sqN8SbA
(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 4>9
D)bR-a_^
(3)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N:UA+
{jo"@&2
S
(4)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r?}L^bK
{}
tv(8]^
(5)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9ZG__R3B1\
)]{&
二、论述题 Eg0qY\'
_SqUPTb"u
1.联系实际谈谈态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i=5NUE
!==C@cH<N
(1)态度对社会判断和选择的影响. J>^KQ
XT\Q"=FD
(2)态度对学习的影响. 2$1D+(5;
V#\ iO
(3)态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e{7
HfA@tZ5q|U
(4)态度对忍耐力和相容度的影响. 'Ug-64f>
89[OaT_hs
(5)联系实际. e'&<DE
)
8~v E
2.举例说明组织变革的动因. V,>uM
>$
7_ao?}g
组织变革的动因有以下三方面: pLsJa?}R
z[De?8=)
(1)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价值观念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国家政策的变化. ZvkBF9d
UYsyVY`Fm|
(2)内部环境的变化:成员的工作态度、期望、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T1)tGrH
~19&s~
(3)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如"Z理论"及"权变方法"的出现. ?V(h@T
K)TMr"j\
3.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XV:icY
[h~#5x
(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Ap9 %5:]
Ib0@,y S[
(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Wf5ohXm>
VTwJtWnq
(3)及时强化 4
X6_p(
QOKE9R#Y
(4)奖人所需 wsyAq'%L
Nt
P=m
@
4.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和职权结构的功能。 J?84WS
KImazS^
(1)企业组织的管理结构:决策层主要决定大政方针;协调层一方面给决策层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贯彻决策层的意图,协调企业各部门之间 员工之间的关系;操作层主要把决策层的意图变为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行为,并经过协调层向决策层反馈信息; pTIE.:g(
yfCdK-9+B
(2)企业组织的职权结构:主要有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B3-;]6
iK <vr
(3)联系实际 kSH|+K\M4
0ntf%#2{
三、案例题 CiTjRJ-ZW)
KL6FmL)HH
案例分析1 89X`U)Ws
E G3?C
27岁的张华在一定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他能力出众,待人和蔼,乐于助人,可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非常低落,还经常向家人和朋友大发脾气,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原来在最近的一次企业干部考核中,对自己期望甚高的他没有得到高分,当然也没有得到提升.为此,张华感到非常气愤和委屈. FT+[[9i
n*vzp?+Y
(1)请运用挫折理论解释张华的反常行为. pv9Z-WCix$
KG8Km
答案: ( zL(
1#-=|:U
主体遇到挫折以后的行为表现:攻击、退化和妥协. M5>cYVG
YqSkz|o}m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挫折. A9L
{c!|-
sAec*Q(R
答案: 9et%Hn.K'
}:2GD0Ru
应付挫折的方法; QKt[Kte
m0zbG1OE
A 正确对待挫折、冷静地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 (viGL|Ogn
MX\v2["FoV
B 改变情境. 6o4Bf| E]
?z$^4u3
C 适当的精神发泄. ,8^QV3
12JmSvD
案例分析2 3!:?OUhx
XV|u!'Ey
某著名学府的高材生"硫酸泼熊"的事件被批露后,民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民众通过舆论一致呼吁"严惩凶手",但是,当人们知道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才生时,舆论便开始转向,"刀下留人"的呼声日渐,最后,舆论的导向致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3+>;$
k
9Xv@v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X& v
8+yCP_Y4
答案:
lI"~
*"c`
S7Tc9"oqV
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其他所有特性的评价.民众在得知肇事者为一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时,肇事者的学业优异的特性被放大、泛化,形成晕轮效应,影响了民众对"硫酸泼熊"事件的客观评价. nhZ^`m
P
Q?uHdmY*X
(2)谈谈上述现象的后果,以及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这一效应. Q eZg l!
9\J.AAk~/
晕轮效应是对人或实物认知中的以偏概全现象,是不客观的.在本案例中,晕轮效应的结果是使肇事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C]YQb=
J+o6*t2|
要克服晕轮效应,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客观性.在绩效考核中,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使之准确明了,能定量考核的,尽可能量化,并注重动态考核. ZFH;
Q`{2yU:r
案例分析3 b\9MM
J'H}e F`
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3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 8EBy5X}US
4/J"}S
答案: 7(W"NF{r
aSVR+of
(1)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8`GN8F
Jnl#d0)
-
(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y D:}&!\}
+ )lkH
v$R
(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式。 {O"
N2W
=}wqo6Bn|
(4)丙是比较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C]GW u~QF
^6i,PRScS
(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 .\}nDT
gBd@4{y6C.
案例分析4 rfHAz
2Mw^EjR
西方某企业中,有一位部门经理与自己部门的女职工甲关系较好,且人人皆知。在一次升职中,这位部门经理出乎大家的意外提拔了女职工乙,而不是职工甲。对此,职工甲既感到没有颜面又感到不满意。她觉得自己工作年限和专业资历都比乙要长,与部门经理的关系也不错。为什么自己得不到重用和提拔呢?于是,职工甲把部门经理告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发生的事情也非常重视,并专门对提拔职工乙的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查,结果发现了部门经理是位作风正、原则强的、负责任的人。职工乙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确实比部门中的其他职工要强些,而且整个提拔程序也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人力资源部门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对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做出了处理决定。事后也证明。人力资源部的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I#k2
;+(EmD:Q
请问: :=e"D;5
'Fr"96C$
1.如果你是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4LckY=]1
Z>
(K|3_
2.如果你是企业中的普通职工,建议应该怎样处理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mT&?DZ9<
L,_Z
:\^
3.你猜猜看这个西方国家企业会怎样处理当事人?你估计他们的处理决定与你做出的处理决定会不会不同?不论你认同的是相同还是不同,请说明理由。 BVe c
K(75)/
答案: D0VbD" y
QUKv :;
1.作为企业HR部门人员建议做法: J|.n bSE
$b`~K MO
第一要向当事人甲、乙公布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并说明真个调查程序及调查结果。 u )kQ*&
{vox
x&UX
理由:当事人要有知情权,知道公司对此事情的重视程度,避免产生职工觉得自己意见不受重视的心理,给今后员工发表建议带来心理障碍。 \kEC|O)8
YES-,;ZQ'
第二要分别向当事人做出解释,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0;Z] vl/|
0T.kwZ8
一方面对当事人甲职工说明公司该岗位任职的条件,并拿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乙职工升职的优势,以及甲职工的不适合之处。鼓励她领导也很重视她,具有潜力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晋升。 V(P 1{g
Y[.f`Ei2
另一方面对当事人乙要说明公司的公正性,并鼓励她继续努力,说明今后的发展潜力,鼓励她更好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公司是公平公正的。 dLtmG:II
^Fg!.X_
2.作为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建议做法:(自圆其说即可) .Zm de*b
fir#5,*q|
3.如果是西方国家企业我认为我的建议应该不同,可能他们会放弃甲职工。 8)XAdAr
\e' oAhM
因为事情发发生反应了甲职工的心态有问题,比较容易感情用事,看问题缺乏客观公正。不会再给予重任。心态问题是员工的根本问题,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也许会放弃该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