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接的国家性课题之一,由学者许纪霖教授主持的名为《世俗社会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已经结项,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评估。近日,许纪霖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一年一度的终身教授讲座,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更邀请到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教授阎云翔进行了点评。两位学者虽然对于现今中国人“一切向钱看”的消费主义的世俗化倾向都表现痛心疾首,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却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L,iF?7
@bkSA
阎云翔:精神“乱象”源于知识精英 !G;BYr>X
%Y`)ZKh
阎云翔教授的评论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了人类学家的风采。“我判断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读了是不是胃痛,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兴奋血液会集中在脑部,导致局部疼痛。而读《世俗社会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时候,我的胃果然痛了。但是知道要进行评论之后,我又开始头痛,因为人类学是研究‘腰以下’的学问,研究的是生活琐事,而思想史则是‘脖子以上’的学问,这当中差了一大截。”阎云翔强调不同观点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处学科的不同,但是这种崭新的视角也对前者的宏大叙事形成了有机的补充。 L #vk77
YbVZK4
阎云翔认为,中国对于西方世俗化的过程有着长久以来的误读。因为西方拥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在18世纪之前,宗教和人世、彼岸和此生在西方是绝对的二元对立的关系。而在中国,虽然有着儒家的传统,但是这种所谓的宗教和俗世生活一直紧紧相连,甚至不分你我。因此,西方的世俗化过程其实是打破上帝的唯一性的过程,但是在中国这种唯一性本身就不存在,或者说相对于中世纪时的西方,中国就已经是世俗社会。 =w7k@[Bq
$v{sb,
说到西方社会神圣价值的崩塌,中国学者常常引用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但是阎云翔认为这只是说将上帝作为唯一的价值、审美的全部、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的观念“死了”。而如果继续追问上帝是怎么“死”的?“是被从伽利略开始一代代的欧洲精英不断追求真理而杀死的。”阎云翔说。虽然上帝“死了”,但是有另一些东西在当今的西方社会被赋予神性,比如平等、自由、博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I
L8&MA%
4>=Y@
z
而对于造成现今中国精神生活“乱象”的原因,阎云翔教授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文化精英。“在西方,追求真理是目的,富国强兵是它的结果。而在中国,知识精英们提倡任何主义或者精神的出发点是功利主义,标准是灵不灵。”而这,导致了一切精神的神圣性的崩塌。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