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华,1964年生,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教授,汉语教研室博士生导师(1.汉语语法学和语义学方向,2.对外汉语研究方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代汉语和语言学专业,主攻语义学和句法学。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全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MACROLINGUISTICS》(ISSN 1934-5755)杂志主编。 GmL |7 6
Ab2g),;c
mLkZ4OZ
_kY5
6
mzT} C&hfP
gs8L/veP
先后学习于南京师范大学(1981-1985,学士;1985-1988,硕士)、华东师范大学(2001-2004,博士),先后工作于苏州大学(1985-1998)、温州大学(1998-2005)、南京大学(2005-现在),曾在日本国立冈山大学(1994.4-1996.3)、新加坡新跃大学(2011.9)、韩国外国语大学(2012.3-2013.2)和国内多所大学任教,大学从教逾25年。主持国家课题1项、部级课题2项。在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独著著作7部。论文主要发表于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民族语文、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修辞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建设、宁夏社会科学、山西大学学报、南师大学报、东吴外语学报(台湾省)、中国学术年刊(台湾省)、中国语研究(日本)等刊物,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文摘录或《中国学术年鉴》评介。 oy r2lfz*
研究成果 ,#wVqBEk
>> 专著 #h3+T*5} 6
f]'@Vt>
《系统原理下的语言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f<w*l<@
《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Qs-A^.
《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年); ]F@md(J
《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2006年修订再版); -YuvEm#f
《句法语义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7&At_l_
《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分类手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 R
&4E7wrdP
sd[QtK^
}
)e`0)
>> 论文 ,oG"wgf
论文主要发表于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民族语文、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修辞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建设、宁夏社会科学、山西大学学报、南师大学报、东吴外语学报(台湾省)、中国学术年刊(台湾省)、中国语研究(日本)、MACROLINGUISTICS(USA)等刊物,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文摘录或《中国学术年鉴》评介。 0wkLM-lN
4w
z
6%
Q
jBCkx]g
$1?X%8V
>> 代表性论文 Pu^~]^W)
r{Q< a
现代汉语的委婉否定格式,中国语文1986.6; &!a2%%1#N
句子的语义结构,南京师大学报1993.4; ) ,hj7
汉语祈使句特征问题,语言研究1995.1; h]Oplp4\W
汉语单音形容词二叠式程度意义的制约分析,语言研究1997.1; ?8, N4T0)
汉语祈使句理论本质,中国语研究总40号(1998)(日本); GiZ'IDV
词义类扩的相貌知觉倾向,语文研究1999.2; ,>UmKrYo
论汉语喜悦概念的形成,中国语研究总41号(1999)(日本); &JlR70gdHi
感情意念的取象结构,语文研究2000.2; 2`I;f/Sd
隐喻意义的取象和文化认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uBTO s
论语意分割细度的文化成因和解释限制,东吴外语学报总15号(2000)(台湾省); Dq?HUb^
X
语言的动物观念和普遍性问题,民族语文2001.1(人大《语言文字学》2001.6全文转载); ~yi&wbTjM
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民族语文2003.1; E
)hinH
汉语强程度标记的叠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 oPy zk7{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语言研究2003.2(人大《语言文字学》2003.10全文转载); #5C3S3e=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汉语学习2003.2; DjIswI1I
关联成分的语法化方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 N ]7a=
层次关系中的破界,语文研究2004.3; t60/f&A#7H
无意义句的评价等级,修辞学习2004.4(人大《语言文字学》2004.10全文转载,《中国学术年鉴》专文评介); VQ?H:1R
语义共振:突变式吸收的意义条件,汉语学习2004.5; 6h_ k`z
并列可联范围的扩张及其控制因素,语言科学2005.5; aTh%oBrtP
并列结构多语序运筹的机制,语言学论丛(总32辑)2006; YB{E=\~
关联标记的结构控制作用,汉语学习2006.6; [T}]Ma*CS
偶举成分的并列格式化条件,汉语学报2007.3; C5
5n
并列复合词的有序化机制,中国语研究总49号(2007)(日本);
LXC`Zq\
意义系统的他组织——言外世界对感情表达的深刻作用,中国学术年刊总第29期(2007)(台湾省); 4<g72| y
唯频率标准的不自足性——论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词汇大纲设计标准,世界汉语教学2008.2; {}o>nenx\
补偿:语言的一种共时动态机制,修辞学习2008.4; /C"s_:m;3
词汇选限联系的确定性和存在基础,江苏大学学报2008.5; m90R8 V
论汉语并列复合词调序的成因,语言研究2009.1; '(pdk
错综关系下例外的形成——汉语离合词成因再探,语言科学2009.2; U\8#Qvghf
知识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语言(上),当代修辞学2011.4; x\hn;i<
知识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语言(下),当代修辞学2011.5; z{3%Hq
论叹词形义关系的原始性,语言科学2011.5; SfobzX}~Jh
复句的系统复杂化与自繁殖,山西大学学报2012.1; N^yO- xk
理据的场约束和系统运筹,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2; w52HN;Jm
论语源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江苏大学学报2012.5; Wx|6A#cg!
拟声词在语言发生学上的意义,外国语2013.1; lMzCDx!m
适应原理下句法系统的自繁殖,语文研究2014.1; V=4u7!ha
求同原理下语法结构的整合,山西大学学报2014.4(《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文摘录)。 Fl+tbF
7x7r!rSe,
所授课程 :IT U0%;!+
>> 所授课程有:语义语法专论、语义语法原理及研究方法、多学科视野下的语义问题、语法学专题、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NVA`t]gn
30(m-D$K>9
Y5i`pY/}#?
研究课题 v8vh~^X%P
>> 在研项目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子复杂化问题的研究”(11BYY084) 。 )Kk(P/s
)47j8jL
h>^jq{yu
获奖情况 !:5`im;i
>> 论著曾获江苏省政府社会科学奖、浙江省政府社会科学奖、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UGC|C F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