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仿佛如一场梦,这一段旅程终于告一段落。我努力回想备考的每个细节,恍然发现弥足珍贵。当导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我就要你了。当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惊叹和赞美,我突然间清醒过来,我被录取了。 p_(
NLJ%
] N8V?.|:
考博结束已经两个多月了,一直想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一方面作为自己医学生涯的转折点,这段经历真的很宝贵。另一方面,也想给每一个执着于医学梦想,而不只在乎眼前利益的医学生一点启发以及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该贴不涉及学习方法论,楼主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只要适合自己的就足够了。而且到了这个阶段,我相信大家的智商都不差。所以,就把这个帖子当做流水账,娱乐消遣用。觉得有用的地方可以自行借鉴,因为考博期间深受x兄帖子的启发,我也会尽我所能来帮助大家,同时也希望认识一群有志青年,彼此交流,共同进步。 [?A0{#5)8x
3zkq'lZ
算一算从开始准备到面试结束大概持续有将近5个多月的时间。最早的想法是同时报考本校和北医。自己学校保底,北医作为尝试,长见识为主。当然其实从内心角度讲,还是想冲一下北医的。尽管自己硕士所在的医院科室实力也很强,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方面,直接读博的话因为熟悉老板的研究内容,会节省不少时间,而且成功的几率比较大,但是现实情况是人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呆久了很容易丧失斗志,我硕士期间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是在我们科主任(我今年本打算报考的博导)的实验室里做实验,而我硕导对科研根本不感兴趣(本人专硕但很喜欢做实验)。实验室有位奇葩的研究员,我们的实验完全由他主导,所有的实验数据必须上交,不可以发文章,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况且我这一届还有四位科主任自己的学生,可想而知我在实验室的地位多么尴尬。自己的idea从来不被支持,买东西申请不了经费,还曾经因为偷偷用抗体被警告,差点被赶出实验室。所以迫切想换一个环境。现实情况是,大概去年11月份中旬左右我的硕士就读院校出了新的规定,16年的博士政策对于专博只允许本校7年制的学生统考,而科博采取申请审核制,而且仅有一少部分博导有资格招生,而我打算报考的科室老板只有一个统考名额,瞬间觉得一切都是天意。这时候其实有些慌张,保底的学校没了,我不可能把北医作为我的唯一选择。急忙搜查相对水平不错的院校的博士招生简章,发现北京的院校好像也只有首医可以作为备选了。(不得不说协和每年的报名时间很短,楼主反应过来想报的时候系统已经关闭了,需特别注意。)后来想了一下觉得报两所还是不太稳妥,万一初试时间重了怎么办。所以又增加了一个自己的本科院校作为备选(事实证明北医和首医考试时间真的重叠了)。这样我的目标定了三所,北医,首医和本科院校。比较尴尬的是,三所院校的考试科目也不太一样。首医考解剖,本科院校考病理,北医网上好多个版本,有说考解剖的,有说基础科目混着出题。。。所以那时候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去年11,12月份的复习状态可想而知也很差。而且当时我的硕导不是很支持我考博,我是他的第一届学生,他本想着多锻炼锻炼我临床方面的能力,等毕业了帮我安排份本地的工作。而且他也知道现在考博的难度。但我的内心是抗拒的,我始终认为我的医学生涯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做几台手术而已,我想做一些科研。老板的控制欲很强,你的想法和他的想法不一致时,他虽然不会直接阻拦你,但会从侧面“讽刺”你。所以那时候特别艰难,还记得15年底聚餐的时候老板在饭桌上对我说,你看,你师弟的临床水平都超过你了。再坚强的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何况你选择了一条非常冒险的,甚至不被你导师认可的路。那天喝多之后回宿舍捂着被子哭,原谅楼主是一个脆弱的男人。。 TqC"l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