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初级博友
显示用户信息
UID: 161488
精华:
0
发帖: 3
流量: 0 M
威望: 13 分
介绍博友: 0 个
人民币: 0 元
好评度: 0 点
注册时间: 2015-11-16
最后登录: 2015-11-16
|
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复习指南
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复习指南(金圣才编写)(2009-05-14 10:07:43) p)aeH`;O 一、考核要求 &H}r%%|A 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将原文思想传送到译文中的能力,着重测试整体性、逻辑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汉译英部分为一大题,为10分。 Zxr!:t7 汉译英要求考生将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篇中文用英文进行翻译。其涉及的翻译材料内容和英译汉部分选自不同的领域,但知识含量限制在考生所能驾驭的范围。 E`int?
C! Q;11N7+
二、试题特点 C%d_@*82 1.题量 aj8A8ma*} 题量不大。根据人大考博英语新大纲,英译汉要求考生将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篇英文用中文进行翻译,时间为20分钟。 :Z`:nq.a 2.体裁和题材 \B F*m"lz 文章体裁以议论、记叙文为主。选材以人民大学设立的主要学科领域为依据,包括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科技等方面。见下表: +#U|skl qm/Q65>E 考试年份 E )Gw0]G 考试内容 选材 1999年 Z;9>S=w! 城市发展规划 &'cL%. 经济 +$4(zPs@ 2000年 sn
7AR88M; 全国性的科学信息网络 ?
WJ> p 科技 9T#;,{VQ 2001年 5T sU Qc 极光 F,
U*yj 人文社会科学(文学) B8E'ddUw 2002年 ;&H4u) 考试 a]Lp? 教育 /Mb"V5S(W 2003年
hW{j\@R 学问与趣味 @lJzr3}WZ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3?Y 2L 2004年 G)?9.t_Lj- 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展望 .<kqJ|SVi 经济 (sVi\R 2004年(样题) j*
~T1i 学问的趣味 >0Q|nCx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wAnb
Di{W 2006年(样题) R<B7K?SxV~ 联合国的进展 V5}B:SUB 管理(组织机构) }9nDo*A"} 3.难易程度 DTW
D|M 汉译英翻译难度和英译汉水平差不多,都不算难。文章内容都为考生较熟悉的内容,文章篇幅较短,逻辑关系也不复杂。 /x3/Ubmz~x 结合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翻译的难点在于一些术语的翻译,虽然专业性不是很强,但翻译到位也需要平时扎实地积累,临场发挥很难翻译准确,如2000年人大考博英语中的“国家教育部”,虽然不难,但如果平时没有留心积累,你很可能把“部”翻译为department或section,正确翻译应为ministry;除了一些术语,一些成语的翻译也比较多,如“有目共睹”、“死记硬背”、“皓首穷经”等等。 A*W)bZs. O%r; 5kP 三、复习建议 OyqNLR 1.翻译标准和翻译过程 uc|45Zxt 这两部分内容已在第四章英译汉部分阐述过,在此不再累述。 *Q1~S]g 2.翻译技巧 c6Y\n%d& (1)直译、意译 T?4G'84nN 在汉译英和英译汉过程中都会遇到是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当直译不好表达或对原文意思表达不清时就需要灵活处理,对其进行意译。如2002年人大考博英语汉译英短文中“考试是考不出名堂来的”,如果直译,很难找到英语中与“名堂”对应的词,再比如2003年人大考博英语的“粗涉藩篱”,不能直译为touch the hedgeslightly,这里用的是比喻义,意为“初步阶段(get only the first taste of…)”。
zxp` (2)词义的表达 $+7`Dy! 词义的表达也就是选词,这在汉译英中经常会碰到。因为汉语中的词利用率高,概括性大,这点与英语有很大不同。如在汉语中,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周围环境等都可以用环境,但在英语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会选用不同的词,如environment,circumstances,surroundings等。再比如人大2003年汉译英提到的“修习…知识”,不是learn/studyknowledge,而应当是acquire knowledge。 '=l[;Q^Q (3)主语的选择 VN%INUi@ 汉语和英语在主语的选择上也存在较大差别。汉语对主语要求比较松,不大强调主谓结构,有些看似主语,实际上是评述的话题,而且汉语没有主语的连贯性,相邻的三个句子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主语,而英语则不可以。所以,在主语的选择上,考生应予以重视。 n-DVT;y (4)断句、并句 3"rzb]=
R 汉语的句式结构如一节一节的竹竿,没有明确的主句、从句之分,中间用逗号或句号隔开,而英语总有一个主句作为主干,其他信息用从句、短语形式作为支干。这时在汉译英时,对于一逗到底的长句需要弄清句子有几层意思,使用断句分清主次;对于用句号隔开的简短的汉语句子,看是否有逻辑关系,能否用英语的复句表达。 ['ksP-= (5)省略 5O`dO9g}$ 汉语有时为了追求文采或为了强调而重复信息,如“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再比如人大2003年考博英语的“所以古人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其中“皓首穷经”和“头发白了还是在继续研究”说的是一回事,翻译时对重复的信息可以省略不译。 cW+t#>'r 以上主要是针对汉英语言的差别,并结合人大考博英语的翻译真题简单分析了考试时应注意的地方,对于汉译英翻译技巧,考生可以多多涉猎这方面书籍,自己用心揣摩、体会。 Wa?; ^T $y
b4x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