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VIP 上传考博资料 您的流量 增加流量 考博报班 每日签到
   
主题 : 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博士招生简章
级别: 博士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7   
来源于 2012年招生简章 分类

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博士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ON! G{=7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体育人才。 TmH13N]  
二、学制:三年 n,LKkOG  
三、报考条件 &Y2P!\\2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md LJ,w?{  
2.学历要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azY g  
[m&ZAq  
①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v5p  
T<GD! j(  
②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不含非学历教育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如体育硕士、高师班等在读学员)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n:] 1^wX#  
xM,(|p(  
③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获得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及其及成绩证明;近五年内(2006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五篇论文(第一作者)、或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近三年内(2008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三位)或省部级课题(课题主持人),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Wq{ V;$  
3.身体健康,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iOYSn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K7Tell\`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GQWTQIl]  
四、增设学术成果为初试科目 izo $0  
xK'IsMo[  
初试增加学术成果科目,纳入初试总分。以近5年为考察时间段(以报名当年为第一年,向前推四年,共计5:2006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考察考生近5年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统一以在核心期刊(限定为SCISSCICSSCI(中文社会科学)和CSCD(中文自然科学)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考生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20分。考生以第一作者在CSSCICSCD来源期刊发表1篇论文,计10分。学术成果分以计满50分为限,不足50分者计实际得分,超过50分者计50分。报考时,需要提供发表文章的原版期刊,并在期刊目录处作好标记。所提供的期刊在考试时退还给考生。 3&:fS|L~c  
YJsi5  
五、科研设想及其他材料要求 ?QVI'R:Z?  
;Nij*-U4~  
初试通过,取得复试资格后, 4 tTJE<y  
@U5>w\  
1、考生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科研设想,重点说明某一个研究领域科研设想的学术理论性、创新性; O,#[m:Ejb  
E v#aMK  
2、硕士学位论文一份(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自己为主持人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7^5BnF@  
@kymL8"2w  
六、报名及考试日期、地点 \ } f*   
报名日期:2011年12月1日至21日(网上报名)。 gvYs<,:  
考试日期:2012年3月17日至18日。 )FPbE^ s(  
考试地点:上海体育学院新教学楼 !CKUkoX  
H)tDfk sq\  
七、报名手续及注意事项 X.<R['U&\  
1.
进入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 | &vuK9q  
2.下载相关表格,认真填写后于2011年12月30日前寄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连同250元报名费汇至上海体育学院财务处指定账号,并注明博士研究生报名费。不参加考试者或者不符合报考条件者报名费不予退还; w.H+$=aK  
3 报名材料经我校审核后,准考名单于2012年2月上旬在网上公布,准考考生于2011年3月16日至上海体育学院研招办领取准考证,准考证不另邮寄; T(F8z5s5  
4.体检: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由我校统一安排。 ak [)+_k_  
W[s>TDc`v  
八、考试事宜 #J_i 5KmXJ  
1.
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考试不含听力部分;每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UepBXt3)  
,jmG!qJb  
2.同等学力考生须考政治理论及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均为笔试。政治理论考试时间:2012年3月18日下午。加试科目在复试期间进行。 VWa (@ A  
3.复试:时间另定。 =d }3>YHS  
e v $eM  
九、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初试科目只提供考试范围,不另指定参考书目。  (i8 t^  
)VC) }  
单位代码 bSfQH4F  
10277 >.|gmo>b  
地址 r;z A `  
上海市清源环路650 L%FL{G  
邮政编码 UZ#2*PH2E  
200438 O;2 u1p'iP  
联系部门 j7&l&)5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JD(e}8$!  
联系电话 zu#o<6E{  
021—51253164 LxT] -  
k&b>-QP6  
e 3K  
PBmt.yF  
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及所在系院 fvD wg  
指导教师 7nmo p7  
招生 :&m(WZ \  
人数 |{ k B `  
考试科目 4tI~d8?pk+  
备注 DI_mF#5q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Nu'rn*Y_  
P]n ' q  
l _:%?4MA  
①2101体育社会学 ' vwBG=9C  
>qE$:V "_5  
②01-10方向:3101体育理论 nV,a|V5Xm  
]Uu/1TTf  
1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Rdi"{.wI  
\4ZQop  
③1001英语1002俄语或1003日语 `JR dOe  
$Ix^Rm9c  
LE;c+(CAU  
01城市体育 yZ`\.GgC^&  
IY'S<)vOY  
李建国 B4hR3%  
1 S C#  
02体育文化传播;社会阶层结构与体育发展 9:1ZL_yf  
{S?.bT%&  
肖焕禹 VD4(  
1 ,D8 Tca\v  
03体育与社会发展 R#0UwRjeF  
b{A#P?  
韩会君 &:rf80`z.  
1 ]]+"`t,-  
04竞技体育的社会问题研究 j9%=^ZoQj  
zR%#Q_  
刘志民 ~sOAm  
1 CGQ`i  
05体育产业管理 dP82bk/e  
d4lEd>Ni  
张林 8"+Kz  
1 T!8,R{V]4  
06体育管理与体育产业 _o;alt  
u BvN*LQ  
许宗祥 V[#jrwhA  
1 (f7R~le  
07体育经济与产业管理 Up~#]X  
d;K,2  
鲍明晓 $. Ih-   
1 flRok?iF  
08体育经济与管理 _k&vW(O=:  
k/>k&^?  
张贵敏 Esd A %`  
1 MFRM M%`  
09体育产业管理 _G@)Bj^*  
s_/ CJ6s  
刘东锋 #>}cuC@  
1 H>% K}Fh  
10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G@s rQum(  
^tI ,eZ  
刘兵 S/V%<<[>p]  
1 RGsgT^  
11锻炼心理 0tK(:9S  
) vn {?Ulj  
章建成 3VaL%+T$,  
1 }"Clv /3_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科学学院 4}`z^P<C  
"Doz~R\\  
]jjHIFX  
①01—03方向:2201解剖学 id+ ~ V  
S"H djEF7\  
04-08方向:2201解剖学 2202生物化学 ^,}1^?*  
a`I \19p]  
09--14方向:2201解剖学 2202生物化学 2301运动生理学 ||D PIn]  
u:.w/k%+  
15-18方向:2201解剖学 2204理论力学 2205计算机原理 w$iQ,--  
`3g5n:"g\  
19-21方向:2301运动生理学 C cPOK2  
(1 (~r"4I  
9A~w2z\G  
# ~Doz7~  
②01-03方向:3201生理学 3204运动生物力学 3205组织学 MX? *jYl  
Qo32oT[DM  
04-08方向:3201生理学 't6l@ _x  
AXF 1{  
09-14方向:3202运动医学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7jl) x3l  
eSQkW  
15-18方向:3204运动生物力学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Bv<aB(c  
eAmI~oku  
19-21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_3(rwD  
?VlGTMaS+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tn#cVB3  
O}>@G  
D&i\dgbK  
01运动与心血管形态和机能的研究 Fei5'  
,Kl:4 Tv  
潘珊珊 ( +Sv3h  
1 &Ts!#OcB,  
02力量训练对人体机能状态的影响 1Y87_o'd  
WG A1XQ{  
周里 u$ yXuFj/  
1 hw,nA2w\  
03运动对脑组织代谢及功能的影响;运动与情绪调控及其机制 VcGl8~#9  
aX`uF<c9  
娄淑杰 JcUU#>  
1 Kf1J;*i|\  
04运动心脏病生理学 T:u>7?8o  
a M9v  
常芸 Asv]2> x  
1 & ?xR  
05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运动与适应 D#UuI Z  
9Q=VRH:  
李之俊 h*%FZ}}`q  
1 y92R}e\M  
06低氧训练、运动员控体重与训练监控的理论与方法 gYhY1M ym  
r5DR F4,7  
冯连世 h{gFqkDoTI  
1 B~w$j/sWU  
07体质测量与评价 q0NFz mG  
lG)wa  
江崇民 E +_n@t"  
1 \IE![=p\w  
08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 +P^ ;7"H  
-N8rs[c  
田野 !l9{R8m>eJ  
1 u#,8bw?1  
09青少年体质研究;运动与免疫 q#tUDxf(|  
_K o#36.S  
陈佩杰 23wztEp{a  
1 4yxQq7 m,  
10体质研究;女子运动与内分泌 U05;qKgkDF  
inWLIXC,  
王人卫 riDb !oC  
1 4.!1odKp  
11体质研究、运动与健康促进 IMkE~0x4</  
r[S(VPo[()  
张日辉 ; Z]Wj9iY  
1 *%Rmdyn  
12运动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ZwkUd-=0i  
+>"s)R43  
李国平 )2&3D"V  
1 dHy9 wU  
13运动创伤基础 'JOUx_@z  
n9B5D:.G  
王予彬 =Hg!@5]H  
1 (BEe^]f  
14运动创伤微创治疗 EhxpMTS  
w:5?ofC  
李方祥 9{u=  
1 |Xt.[1  
15运动生物力学 j%6p:wDl  
rtj/&>  
刘宇 ]3LLlXtK[  
1 .C'\U[A{  
体育工程 zjmo IE  
=A'>1N  
刘宇 P T;{U<5  
1 p*Z<DEh#  
16体育工程 、体育信息技术 ^B<-.(F  
&W45.2  
虞丽娟 9^a|yyzL  
1 C~&E7w  
17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工程 [+\He/M6  
$MR1 *_\V  
危小焰 'gY?=,dF>  
1 "yu{b]AU  
18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与应用 Cff6EE  
%r^tZ;; l  
郝卫亚 hi(b\ ABx  
1 ;>PHkJQ  
19运动技能控制与学习 /nO_ e  
-5*OSA:8x  
章建成 OC&BJNOi  
1 f#l9rV"@g  
20运动心理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社会心理学 |>ztx}\  
>#h,q|B  
张忠秋 dk7x<$h-h0  
1 :q/s%`ob  
21运动与认知加工;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 vv)q&,<c  
LVUA"'6V  
李安民 y(DT ^>0  
1 x_3B) &9  
uihH")Mo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Ua);B~F  
^x0N] /  
,|*Gr"Q=  
①2301运动生理学 u.A}&'H  
k;c IEEdZD  
②01-08方向: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 * K$ U[$s  
(g@X.*c8  
09方向:3203运动心理学; 8Y-*rpLy  
`a52{Wa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8pEA3py  
jUD^]Qs  
F=Xb_Gd`  
0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 nP[Z6h  
]Sj;\Iz  
吴瑛 "O r1 f C  
1 jW7ffb `O  
叶国雄 Y;R,ph.a  
1 .,6o):  
张宏杰 @_t=0Rc  
1 N( 7(~D=)B  
02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信息理论与实践研究 t;Z9p7 rk  
|(l]X r&O  
司虎克 `StuUa  
1 Lios1|5  
03高水平运动员行为控制与运动队管理 ;1yF[<a  
` Ft-1eE  
邵斌 //N="9)@  
1 gJp6ReZ#  
04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诊断与监测 dSKvs"  
s[a\m,  
王清 v6DjNyg<x  
1 O*/%z r  
05 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研究 _QHk&-Lp  
U]+IP;YS  
吴贻刚 cQxUEY('+  
1 P c&dU1  
06运动技战术分析;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dh%O {t  
_\yR/W~  
张辉 }|/A &c  
1 c2Z !Vtd  
07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一般理论与方法;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F5+F O^3E  
.fqy[qrM  
张庆文 '/XP4B\(E  
1 *tT}N@<%  
08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 7xB]Z;:  
&/Gn!J;1  
jmgkY)rb R  
Y|b,pC|,  
刘新民 '_7rooU9  
1 Z5oDj|&l}  
09竞技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效应理论与应用 I6;6x  
At[Q0'jkc  
周成林 e(0 cz6  
1 Fhllqh)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武术学院 dHiir&Rd9`  
:4 z\Q]  
qov<@FvE0  
①2301运动生理学 RLL ph  
kl~/tbf  
②01-06方向:3401武术理论 />8A?+g9u  
<Qv/# k  
07方向:3202运动医学 XNx$^I=  
aB (pdW4  
③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 Q_fgpjEh/t  
PHT<]:"`<  
07方向要求有医学教育背景 % X\A|V&  
01武术历史与文化 R!/JZ@au<  
|6?s?tC"u  
郭志禹 3)CIqN  
1 V D7^wd9  
02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研究 2 KHT!ik  
3 SbZD   
虞定海 ";&PtL e  
1  r90tXx  
03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 bG"FN/vg  
BcpbS%S  
赵光圣 c-NUD$  
1 JBw2#ry  
04武术教育与教学改革 {W{;VJKQ2  
WW3Jxd  
蔡仲林 bxxLAWQ(  
1 NRG~ya >  
05武术文化与社会 gU&+^e >  
(O09HY:  
戴国斌 Zp_j\B  
1 u&o4? ]6  
06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教育 ./7-[d  
S3U]AH)C  
姜传银 \,p?pL<'  
1 (d NF)(wn  
07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V#b*:E.cA  
B$s6|~  
虞定海 &e).l<B  
1 d72 yu3  
O(0a l#Fvj  
s2N'Ip  
初试考试大纲(不排除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r:0RvWif  
1001英语: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oui0:Vy<  
3 Z SU^v  
1002俄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1003日语:相当于1001英语水平 d@JavcR  
PPpaH!(D  
2101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作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成就;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与视域(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学科视域、体育社会学学科视角下的课题);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运行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国际社会);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我国体育理论界关于体育社会化的各种观点);体育群体的微观分析;体育组织;家庭体育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单位体育的功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回顾与展望;社区体育概况及其发展;体育与现代社会、社会现代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与体育;社会分层与体育大众化;体育的社会问题;体育与社会控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6D) A=  
$ <[r3  
2201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 $[cB6  
h;} fdk  
2202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Eqny'44  
;Cx`RF w  
2204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力矩、力偶理论);运动学部分(点运动、刚体运动);动力学部分(动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微分方程、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2205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8086/8088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Pentium 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编程(汇编语言程序结构与汇编语句、伪指令语句、汇编语言编程);总线和总线技术(总线与总线操作、总线操作控制、目前主流微机系统中的常用总线标准);存储器(现代高档微机系统的存储器体系结构、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选用原则、存储器芯片与存储条的接口特性、主存储器系统的构成原理、高速缓冲存储器基本原理、外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I/O接口(I/O 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I/O 端口的编址方式、I/O 同步控制方式、I/O 接口中的中断技术、I/O接口中的DMA技术、I/O 接口中的数据缓存技术、接口的分类);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259、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芯片8254、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键盘及其接口、显示器及其接口、打印机及其接口、鼠标器及其接口、扫描仪及其接口、网络接入设备及其接口);模拟I/O 器件及接口(D/AA/D 转换器原理、典型D/AA/D转换器集成芯片、模拟I/O通道);多媒体设备及接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声频设备及其接口、视频设备及其接口、光盘存储器及其接口)。 zKYN5|17  
\Z%_dT}  
2301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G6Wa0Z  
TK> ~)hc}  
3101体育理论: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中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体育社会化与体育现代化;英美国家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与模式;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特点、得失与趋势;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3201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 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雄、雄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 ~$ ?85   
_Eq,udCso  
3202运动医学:运动医学的概念;体育运动的生物学基础(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化谢与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高原训练的生理和医学问题;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妇女和体育锻炼;运动员的合理营养;竞技体育中的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性疾病;运动创伤学。 B=_5gZ4Y  
UAI'tRY N_  
3203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中认知加工理论与方法;个性与体育运动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注意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心理状态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体育损伤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理论与方法;心理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群体凝聚力理论与方法;体育运动中的领导理论与方法;心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m9 D*I1  
-=1>t3~\  
3204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运动的运动学;人体运动的动力学;肌肉力学与肌力训练的生物力学;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量技术(运动学测量、动力学测量、人体测量、肌电图测量);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w_l~xYV)  
&;vMJ   
3205组织学:组织学绪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软骨和骨、肌组织、神经组织、神经系统、眼和耳、循环系统、皮肤、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J<cY'?D  
G&6`?1k  
3207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设计基本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树与二叉树、图);查找与排序技术(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资源管理技术(操作系统的概念、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 t}m  
mG *Yv  
3208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 :健康和体适能、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终身体适能计划与健康;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控制体重;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身体素质测试。 cft@s Y  
<\ ".6=E#W  
注:考试科目3301: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其中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各占50%的比重,体育教育理论和运动训练理论的考试大纲分别如下: `RE K,^U  
6LT.ng  
3301体育教育理论:.1.体育发展史:中国古代学校体育;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新中国学校体育;美国、日本、苏联(俄罗斯)、德国等主要外国学校体育发展。2.我国教育发展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我国教育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目标;《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课程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3.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的区别与联系;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义体育等。4.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概述;体育课程分类;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体育课程编制;体育课程开发。5.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6.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分类;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7.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8.体育教材:体育教材概述;体育教材的编定;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义;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体育教科书。9.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内容。10.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与评价内容;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11.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学校体育管理的机构、职能与方法;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法规。 xWWVU}fd1  
e&<=+\ul  
QT"o"B  
3301运动训练理论: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培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一般评述);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包括半年和全年型训练周期、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个人所擅长或从事的运动单项);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_#] 7  
Fcn@j#[J  
3401武术理论: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与文化;武术教育与教学;竞技武术的科学化训练;武术发展战略与传播推广;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 CSFE[F63  
)b|xzj @  
政治理论:《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曾国屛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A/$[POr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验证问题:
免费考博网网址是什么? 正确答案:freekaobo.com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